Monday, July 20, 2009

Thursday, April 23, 2009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六 海濤 輯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六 海濤 輯
1.我們平常就要觀想將一切快樂迴向給所有的眾生,而在自己痛苦的時候,觀想所有眾生的痛苦都在我們身上成熟。
2.倘若我們能把一切眾生都當做家人般平等視之的話,那麼我們便能以同樣的方式為眾生服務,眾生的事就是我的事。這就能接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了。
3.西藏佛教常以孔雀代表菩薩。菩薩也就是指為眾生的覺悟而努力的勇士。傳說中,孔雀嗜食有毒植物,並將它轉化成為自己羽毛的華麗顏色。
4.若我們能對他人培養一種平等而慈愛的情感時,我們的心也會自然感到十分溫暖。
5.真正的慈悲會滋生出一種對他人的責任感——那種想主動去幫助他人克服困難的心願,這不只是一時的情緒反應,而是一種理智的堅定承諾。
6.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出一種對人類更廣大而普遍的責任感。
7.我們平時若能培養自覺、專注、識見,就會變得更開明、更寬容,我們的愛會不斷滋長。有了愛,煩憂頓減。
8.當我們學會感恩以及心懷慈愛的時候,憤怒的負面力量就會蕩然無存了。
9.當我們行做善業時,真正的慈悲心便會增進他人的福祉。真正的慈悲心是一個將眾生由各種痛苦中解脫出來的因,它是一種對一切無餘眾生無緣無別的關懷。
10.「慈悲」與「空」的培養僅是要我們用一顆開放的心去接受痛苦,並且不輕易逃避或屈服。
11.修行就是要消除對自我、對修行的過程、對其可能產生之結果的執著。藉由修行,我們才能懂得如何過著一種無執、無著的生活。
12.三輪體空的意思就是不執有修者、不執有修行、也不執有修行的標的或成果。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五 海濤 輯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五 海濤 輯
1.自覺生活可以讓人專注,增長識見。識見是自覺生活的果實,可以幫我們去寬恕、去愛。短短十五分鐘到半小時,自覺、專注、識見可以讓你脫去怒氣,讓你成為可親的人。這是佛法的力量,佛法的奇蹟。
2.自覺的能量包含專注的能量,以及識見的能量。專注於一件事情,看的能量就會放大,也就能有所突破,培育識見。
3.識見是解放的要素,可以解除我們的束縛,轉變現狀。這就是照料怒氣之道。
4.你可以當一把火炬,也可以把火苗傳給其他火把。如此,整個世界會變得更平和,更喜樂。
5.這是生活之道。當你變得自覺、可親、理解別人,你就不會再那麼煩憂,你會快樂起來,這時你身邊的人也會從你那兒獲益不少。
6.憑著自覺的能量,你就能看著內心的煩惱說:「我不害怕!煩惱可以轉為菩提,瞋恨可以轉為慈愛,我可以的。」你如果能這樣自覺,你會理解別人的憂苦。
7.如果你深刻感觸自己和別人的憂苦,理解便油然而生。有了理解,就會有愛和接納,如此憂苦將會消散。
8.當你一心想要超脫憂苦、脫離困境,同時也拉別人一把,你就是能源體,強大的能量牽引你去轉化自己、幫助別人。
9.理解是真愛:理解你愛的人,理解他們的憂苦,他們的難處,他們心底的想望。有了理解,就會有仁心、慈悲、喜樂。
10.如果不再尊重對方,真愛便無法長存,真愛不是占有。你愛一個人,你還是自由的,對方也還是自由的。
11.沒有喜悅的愛不是真愛,一對愛人若是天天垂淚,彼此就沒有真愛。有了喜悅、自由、理解,才會有愛。
12.看到眾生、萬物受苦,就是我們自己受苦。要知道,我們就是他們,他們就是我們。我們見到他們受苦,慈悲和愛的箭將刺穿我們的心。我們要愛他們,擁抱他們,要設法幫助他們。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四 海濤 輯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四 海濤 輯
1.如果你能寫出或說出以下三句話,你就可能擁有真愛。那是真愛的語言。
一、親愛的,我很煩,我希望你知道。
二、親愛的,我正盡我所能不去責怪別人,包括你在內。因找們彼此很親近,因為我們彼此做了承諾。
三、我覺得我需要你支持我,幫助我,化解我的怒氣與煩憂。
◎這三句話可以很快安定與紓緩對方。你處理怒氣的方式,會讓對方和自己產生厚實的信任感和榮譽感,這並不困難。
2.生氣心煩時,請回頭好好檢視你先前認知到什麼,是怎麼去認知的。若能去除錯誤的認知,你就能找回平和與快樂,找回愛對方的能力。
3.真愛不驕、真愛無傲。不要假裝你不煩,不要假裝你不生氣,不承認是因為傲氣!
4.真正的情愛裡,有識見,有理解,有慈悲,否則就不是情愛了。
5.真正的情愛能轉化別人,世界將因此不同。但在轉化別人之前,必須先轉化你自己。
6.耐心是真愛的標記。父親對子女的愛,需要耐心才能彰顯,母親的愛和子女的愛也是如此。夫妻之間更必須培養耐心和同理心,否則就愛不了對方。
7.沒有理解,你再努力也無法愛人。你說:「我得努力去愛他」,這是空話!你必須了解他,有了這份理解,你才能愛他。
8.理解是愛的根本,父子彼此不了解,兩人都不會好受。夫妻之間也是一樣,理解是打開愛之門的鑰匙。
9.我們平時若能自覺生命不久長,就能培育、滋養我們的愛。如此,愛才能長存。
10.識見擁有解放的力量。若能自覺,並持續自覺,就能保持專注,而如果持續專注,就能產生識見。因此,若能自覺,就能認識、接納、放鬆。若能自覺,就能看得深,獲得識見。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三 海濤 輯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三 海濤 輯
1.照顧好自己,就是照顧好你愛的人。愛自己才能愛別人。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如果自己不快樂,如果內心不平靜,你也沒辦法讓別人快樂起來。你幫不了別人,也愛不了人。你愛自己多少,才能照顧別人幾分。
2.我們若真的知道、真的記得生命不久長,我們就會盡可能讓別人當下快樂起來。我們如果二十四小時都在氣我們愛的人,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不久長。
3.我們傻到會讓自己和別人受罪,是因為我們忘記了,我們和別人都不久長。有一天我們死了,我們會失去所有的財產、權力、家人,所有的一切。我們現在擁有的自由、平和、喜悅是最重要的。若不醒覺什麼都不久長,是不可能快樂的。
4.如果彼此讓對方受罪,雙方亦蒙其害。雙方都要有同理心,也都需要幫忙,但不需要由誰來教訓誰。
5.如果你愛的人生氣了,弄得你很煩躁,你先是覺得她/他欠教訓。是她/他把你搞得那麼煩躁,你很想好好教訓她/他。然而,十到十五分鐘的行走靜心和自覺觀察之後,你會發覺,她/他需要的是協助,不是教訓。
6.教訓別人就是教訓自己,任何情況皆然。
7.當你生某人的氣時,別假裝你不生氣,不要若無其事。如果是你親近的人,你要說明你的不高興。要用平靜、親愛的方式說出來。
8.能和相愛的人說「我愛你!」當然很好,和我們愛人共享喜悅和好感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當你煩躁、生氣的時候,也要說出來,把你的感覺表達出來。你有權這麼做,這是真愛。
9.當煩憂氣惱時,儘管你知道怎麼做,你很可能還是需要幫忙。「請幫我,我需要你的幫忙。」這是真愛的語言。
10.如果我有殘酷的想法,如果說話帶有恨意,這些想法和話語會不斷再生,抓不住、接不回,像是脫韁的馬。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二 海濤 輯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二 海濤 輯
1.同理心非常美妙。如果隨時保持同理心,你就彷彿受到保護。別人說什麼,你都不會因而生氣怨懟,因為同理心是化解怒氣的好藥方。
2.化解怒氣,唯有同理心。讓同理心躍動起來,怒火就會立刻熄滅。有了這份理解,你的怒氣就會消退,那個人馬上不再是你的敵人,而是值得你愛的人。
3.你讓別人受罪,別人為了出這口氣,會讓你受更多罪。如果你惡言相向,以牙還牙,別人也會在言行上想辦去讓你受罪。於是,衝突便愈演愈烈。
4.當你感觸到你內在理解、自覺、慈愛的種子,這些種子就會一天天長大,自己、對方和身邊周遭的眾生都會更歡喜。快樂無法獨享,當你快樂時,旁邊的人也都會跟著快樂起來。
5.如果我們花很多時間去擔憂昨天發生過什麼事、明天又將發生什麼事,我們就不能好好過日子。我們會擔心明天的事,是因為我們心存恐懼。如果我們老是怕怕的,就無法充分體會當下的生活,錯過了可以立即感受的快樂滋味。
6.如果沉溺於憂慮、恐懼、渴求、怒氣、欲望,你就遠離了自己,失去了自我。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都不要迷失自我,生命只在此時此刻。
7.自由的人,才是快樂的人。你的心有多自由,你就有多快樂。
8.最好的自由是免於悔恨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免於焦慮的自由,免於傷痛的自由。
9.我們的生活環境可以幫我們灌溉耐心、寬容、慈悲、愛的種子。我們周遭的人可以幫我們灌溉這些種子,自覺的生活也可灌溉這些種子。
10.自覺的你,看得出當下擁有什麼,包括你愛的人。你如果能告訴你愛的人:「親愛的,我知道你在,我好高興。」就表示你是自由的人,表示你有自覺,表示你有能力去珍愛、欣賞當下的事情。你活著,你愛的人也活著,活生生在你面前。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一 海濤 輯

灌溉內心慈悲的種子—一 海濤 輯
1.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正向的種子要得到滋養,一半靠運氣,一半靠努力。
2.慈悲是由理解而生的美麗花朵。如果你生氣,請自覺吸氣,自覺呼氣,仔細審視是什麼情況,看看什麼是你自己和對方真實的憂苦,如此你將紓解開來。
3.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座花園,有心人都必須回到自己的花園澆水除草,也許你己經任其荒蕪許久了。你應該確實掌握你自己花園的狀況,設法讓一切歸於條理,花園重現美麗與和諧。如果好好經營,許多人都能享受你花園的美景。
4.我們內心存有怒氣的種子,也有愛與慈悲的種子。在我們的意識裡有許多負向的種子,也有許多正向的種子。正確的做法是,負向的種子別去澆水,找出正向的種子,每天澆水。
5.當你慢慢能看到別人的憂苦,代表慈悲已經發芽,對方不再是你的敵人。你可以愛你的敵人。一旦你發覺你所謂的敵人正在受苦,而你想幫他不再受苦,他就不再是你的敵人。
6.我們恨一個人,氣一個人,那是因為我們不了解那個人,不了解那個人的處境。我們若仔細檢視,會發覺如果我們像對方那樣長大,有對方那樣的環境和處境,我們也會和對方一模一樣。
7.如果夥伴生氣了,張開耳朵就好,聽就好,不要做回應。盡可能以同理心去傾聽。
8.傾聽的目的不是評斷、批駁、分析,只是為了使對方把話說出來,紓解一點煩憂。
9.溝通有許多方法,最好的方法是讓人覺得你不再生氣或怨懟,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理解和接納。這種溝通不能只用說的,你表現出來的樣子也很重要;你的眼神流露慈悲,你的行為恬靜和緩。
10.如果你了解對方的情況,如果你真正了解那份煩憂,你的怒氣就會消失,因為同理心已取而代之。

《大乘莊嚴經論》法語輯要—四 海濤 輯

《大乘莊嚴經論》法語輯要—四 海濤 輯
1.四梵住有四種行差別:一者動,二者不動,三者噉,四者不噉。
一、動者:退分,可退故。二、不動者:住分及勝分不可退故。
三、噉者:染污,貪著樂味,無大心故。四、不噉者:不染污。
2.此退等行,是梵住差別。諸菩薩住不動及不噉中,不住於動及噉中。
3.四梵住能得幾果?菩薩住諸梵住為因具得五果。
一者欲界眾生中生,是果報果;二者二聚圓滿,是增上果;
三者成熟眾生,是丈夫果;四者一切生處不離梵住,是依果。
五者所生之處恒離彼障,是相離果。
4.菩薩住梵住者得二功德:一者捨煩惱,過失悉遠離故;二者不捨眾生,為成熟眾生,生死不能污故。
5.菩薩大悲以何等眾生為所緣?略以十種眾生為境界。
一、是熾然眾生,謂樂著欲染者。
二、是怨勝眾生,謂修善時為魔障礙者。
三、是苦逼眾生,謂在三塗者。
四、是闇覆眾生,謂恒行不善者,由不識業報故。
五、是住險眾生,謂不樂涅槃者,由生死險道不斷絕故。
六、是大縛眾生,謂外道僻見者,由欲向解脫為種種僻見堅縛所縛故。
七、是食毒眾生,謂噉定味者。譬如美食雜毒則能害人,善定亦爾,為貪所著則便退失。
八、是失道眾生,謂增上慢者。由於真實解脫道中而迷謬故。
九、是非道住眾生,謂於下乘不定者。由有退故。
十、是瘦澁眾生,謂諸菩薩於(福德智慧)二聚未滿者。如此十種眾生,是菩薩大悲所緣境界。
6.菩薩大悲功德,菩薩觀世間苦,見其自性時即生悲苦。如彼遠離方便亦求如實知,知已恒修不厭,是名大悲功德。

《大乘莊嚴經論》法語輯要—三 海濤 輯

《大乘莊嚴經論》法語輯要—三 海濤 輯
二、物親近養:一者財,謂恭敬供養;二者身,謂隨順給侍;三者心,謂給侍時身心相應。
三、緣起親近:緣起親近亦有三種,一者願樂,二者知時,三者除慢。
四、迴向親近:不為貪著利養故,但為隨順修行故。
五、因親近:菩薩如所教授隨順修行,為親近善知識因。何以故?菩薩以此隨順令彼善知識心生歡喜故。
六、智親近:善解於三乘,自乘令成就者。
七、田親近:田有二種,一眾生田,二佛土田。問此二云何名田?答:自所聞法於眾生相續中而建立故,隨所住佛土修清淨因故。
八、依止親近:菩薩但以法利具足為依止,是故親近善知識,不以財利具足為依止故。
◎菩薩德行(編輯整理自《大乘莊嚴經論.梵住品》)
1.菩薩所修四梵住云何?梵住者,謂四無量,即慈悲喜捨。
2.此中應知菩薩四無量,一一各有四種相:
一、治障:由所治、斷故。
二、合智:得無分別智對治勝故。
三、轉境:由眾生緣、法緣、無緣故。
四、成生:由作勝業成就眾生故。
3.何等眾生為眾生緣?何等法及無緣為法緣及無緣?四種眾生聚是眾生緣:一求樂眾生聚,二有苦眾生聚,三有喜眾生聚,四煩惱眾生聚。
4.慈者,於求樂眾生聚起與樂行;悲者,於有苦眾生聚起拔苦行;喜者,於有喜眾生聚起不離行;捨者,於諸受起煩惱眾生聚起令離行。是名眾生緣。
5.法緣者:即是說彼四種梵住法,說名法緣;無緣者,即是彼如以無分別故,說名無緣。

《大乘莊嚴經論》法語輯要—二 海濤 輯

《大乘莊嚴經論》法語輯要—二 海濤 輯
三、粗細:麁者利供養,細者隨順供養。
四、大小:小者劣供養,大者勝供養;有慢者為劣,無慢者為勝。三輪不分別故。
五、遠近:遠者欲後時供養,近者即今時供養。隔世供養者為遠,無間供養者為近。發願於未來欲供養者為遠,發願於現在即供養者為近。
3.問何等供養如來為最上供養?五種自意供養如來,應知此供養為最上供養。何謂為五:
一者淨信:於大乘法說供養處生淨信故。
二者深心:深心者此心有九種。一味心、二隨喜心、三希望心、四無厭心、五廣大心、六勝喜心、七勝利心、八無染心、九善淨心。
三者神通:謂依虛空藏等諸三摩提故。
四者方便:謂無分別智方便攝故。
五者和合:謂一切諸大菩薩和合,一果入一切果故。
◎親近善友(編輯整理自《大乘莊嚴經論.親近品》)
1.云何親近善知識?應知親近善知識亦有依等八種。
一、依親近:若善知識具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
(一)調伏者:與戒相應由根調故。
(二)寂靜者:與定相應由內攝故。
(三)惑除者:信念與慧相應煩惱斷故。
(四)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減故。
(五)有勇者:利益他時不疲惓故。
(六)經富者:得多聞故。
(七)覺真者:了實義故。
(八)善說者:不顛倒故。
(九)悲深者:絕希望故。
(十)離退者:於一切時恭敬說故。

《大乘莊嚴經論》法語輯要—一 海濤 輯

《大乘莊嚴經論》法語輯要—一 海濤 輯
◎最上供養(編輯整理自《大乘莊嚴經論.供養品》)
1.略說供養如來有八種。何謂為八?一者依供養,二者物供養,三者緣起供養,四者迴向供養,五者因供養,六者智供養,七者田供養,八者依止供養。
一、依供養:依現在及過去、未來諸佛而供養故。
二、物供養:以衣服等而供養故。
三、緣起供養:以深淨信心而供養故。
四、迴向供養:為滿福、智二聚而供養故。
五、因供養:由有宿願,願生佛世,令我有益,不虛供養故。
六、智供養:設供、受供、供具,三事不可得故。
七、田供養:眾生為田,教彼供養,令種善根故。
八、依止供養:此依止有十一種:
(一)依止物:由依財物而供養故。
(二)依止思惟:由依味思惟、隨喜思惟、希望思惟故。
(三)依止信:由信大乘,發菩提心故。
(四)依止願:由發弘誓願故。
(五)依止悲:由憐愍眾生故。
(六)依止忍:由難行能行故。
(七)依止行:由諸波羅蜜故。
(八)依止正念:由如法不倒故。
(九)依止正見:由如實覺了故。
(十)依止解脫:由聲聞煩惱滅故。
(十一)依止真實:由得大菩提故。
2.問供養種差別云何?偈曰:因果及內外,麁細與大小;亦遠近差別,是名供養種。
一、因果:彼過去為因,現在為果;現在為因,未來為果。如是因果謂去來今。
二、內外:內者自供養,外者令他供養。

修法的八種逆境—二 海濤 輯

修法的八種逆境—二 海濤 輯
第七種逆境是修持佛法的動機不清淨。例如為了財富、健康、名譽等自身利益而修學佛法。當動機不清淨時,修行的成果不會很顯著。雖然不清淨的動機仍然會帶來一些利益,但是真正的利益來自引領眾生得到究竟真實的快樂,也就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清淨動機。
第八種逆境也是由不清淨的動機造成,就是假裝修學佛法。例如:有些人布施的目的是為了成名或得到讚揚。所以,當行者為了獲得立即的利益而行善或修行時,這種行為非常虛偽,所造成的惡業往往大於善行。
1.這八種逆境是所有修行人都會遭遇到的。我們只須要保持警覺,並時常自我審視,看看這些困難是否產生了。如果任何困難出現了,必須試著淨除它們,不讓它們阻撓我們的修行。
2.我們應該利用這八種逆境做為禪修的對象,應該審察自己是否生起了這些暫時的障礙。
3.當我們徹底地審察每一種逆境時,可能會在這兒發現一種、在那兒又發現另一種;接下來,我們應當有系統地應用必要的對治方法來去除這些暫時的逆境。
4.如果能去除這些逆境,我們將能有效地修行;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那麼我們將只會變得很懶散,不能真正地修行。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創古仁波切開示)
5.在此末法時期,眾生特別容易被苦、困難及不快樂等逆境所折磨。這是因為他們脆弱的心智無法視所經歷的困難及傷害為有利,甚至視為安樂的因。
6.與其視所有由眾生及無生命的事物所引起的傷害為苦,不如養成一種習慣,將所有的逆境視為正面、有利的因素,使自己安樂的因素。
7.將逆境視為有害且不如意是很平常的,然而轉念的修息卻能將它視為是使自己安樂的極大助益,甚至是愉悅的,安樂的必要條件。

修法的八種逆境—一 海濤 輯

修法的八種逆境—一 海濤 輯
第一種不利於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熾盛。瞋恚、貪執、愚癡、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強烈地湧現。雖然我們擁有了珍貴的人身並且希望修持佛法,但是這些極為強烈的煩惱障,使人想要放棄佛法的修持。
第二種逆境是惡友的影響。雖然我們知道佛法的利益,也希望能好好修行,但是卻因為受到惡友的影響而停止修法,並且從事有害自他的活動。這對修行是一種極大的危害。我們必須很仔細地審察自己是否有受到惡友影響的傾向。
第三種逆境是不能清楚地區別修行的阻力及助力。不知道什麼可能威脅到修行,什麼可能對修行有利。如果修行偏離了正途,就會成為正確修行的障礙。所以一旦發生狀況,就應該加以對治,並且更徹底地學習佛法,精確地瞭解要修持什麼、要避免什麼。
第四種逆境是受到懶惰的左右。懶惰會使我們停止修法。縱使我們勉強修法,進步也很有限,最後可能會完全停止修法。所以,如果我們發現這種障礙在阻礙修行,我們必須下決心不受懶惰的控制,不斷地鞭策自己更加精進努力。
第五種逆境的產生是由於過去生的惡業在現在成熟。在修行上遇到很大的問題,例如:突然生一場大病。這時我們應該思惟:這是由於過去生的惡行所造成的,藉由懺悔及清淨的方法來淨除過去的惡業。如果問題很大,迫使我們完全停止修法,我們也應繼續祈求、發願、造善業,直到困難改善或解決。
第六種逆境是受到他人或事務的阻礙。雖然我們有強烈修持佛法的欲望,但是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我們無法接近佛法修行。如果這種情形繼續下去的話,我們珍貴的人身可能因此浪費掉了。對治的方法是去除干擾因素,並且發願、迴向。

信為道源功德母—二 海濤 輯

信為道源功德母—二 海濤 輯
十三、若常修習廣大善,則得成辦大因力;
若得成辦大因力,彼人信解最殊勝;
十四、若得信解最殊勝,即為諸佛常護念;
若為諸佛常護念,則能發起菩提心;
十五、若能發起菩提心,於佛功德勤修習;
若佛功德勤修習,則得生在如來家;
十六、若得生在如來家,於著無著俱解脫;
於著無著解脫已,則得深心信清淨;
十七、若得深心信清淨,則得最上最殊勝;
若得最上殊勝已,常行深妙波羅蜜;
十八、若行深妙波羅蜜,則能悟入摩訶衍;
若能悟入摩訶衍,則知如法供養佛;
十九、若知如法供養佛,則得念佛心無動;
若得念佛心無動,則常觀佛不思議;
二十、若常觀佛不思議,於佛無生無所住;
若佛無生無所住,則知是法永不滅。
◎若深心清淨,植福資糧,是信因力,得住十佛剎微塵數眾生劫,受諸妙樂勝善福報。
1.信為最勝乘,運載成正覺;是故信等事,智者應親近。若人無信根,不生諸白法;譬如焦穀種,亦不生芽莖。《十法經》
2.菩薩、大士應如是發願:「我意於他脫諸苦怖,不樂己身,斯何殊妙!唯護尸羅,盡有情界拔諸苦本,希妙樂行,豎菩提因,發堅固意,不壞信根!」《大乘集菩薩學論》
3.如《華嚴經》云:「得人身難,脫諸難難,得無難難,剎那具足清淨難,值佛出世難,諸根具足難,聽聞佛法難,得遇善人難,逢真實善知識難,受如理正教難,得正命難。」

信為道源功德母—一 海濤 輯

信為道源功德母—一 海濤 輯
◎《寶光明陀羅尼經》偈云:
一、信順諸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
信於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斯初發心。
二、信為先導功德母,長養一切勝善法;
斷除疑網竭愛流,信能顯示安忍行。
三、信無濁染令心淨,棄除我慢恭敬本;
信如淨手攝持因,七聖法財無上行。
四、信能一切歡喜捨,由信喜故入佛法;
是信出生智功德,隨佛所說皆通達。
五、信根光淨極鋒銳,如實永斷煩惱本;
信力堅固無能壞,唯一諦信佛功德。
六、信於相應非相應,剎那遠離諸染著;
信能超出諸魔境,顯示最上解脫道。
七、信為不壞功德種,謂能增長菩提苗;
信為出生勝智門,應現十方諸覺者。
八、若常信重於佛寶,非戒非學皆遠離;
若能遠離非戒學,是人深讚佛功德。
九、若常信重於法寶,則聞佛法無厭足;
若聞佛法無厭足,於法信解不思議。
十、若常信重於僧寶,則於淨眾無懈退;
若於淨眾無懈退,則於信力無能動。
十一、若於信力無能動,則得諸根淨明利;
若得諸根淨明利,彼人遠離諸惡友。
十二、若人遠離諸惡友,為善法友之攝受;
若善法友攝受已,則常修習廣大善。

菩薩功德海—七 海濤 輯

菩薩功德海—七 海濤 輯
1.施者,見諸乞求心生清淨;愛語者,於諸乞士心生歡喜;利行者,於諸乞士隨其所利而令具足;同利者,常以大乘勸誨眾生。
2.施者,所謂捨心;愛語者,行無限齊;利行者,畢竟不悔;同利者,迴向大乘。
3.施者,起慈行捨;愛語者,不捨喜心;利行者,大悲莊嚴利於眾生;同利者,捨於高下,發心迴向一切種智。
4.施者,如法求財清淨行施;愛語者,將導愛者安止善法;利行者,說於己利以利益他;同利者,令諸眾生發一切智心。
5.施者,捨於內外;愛語者,功德智慧心無悋惜;利行者,捨自利行而行利他;同利者,棄捨重位心初無悔。復次法施者,如所聞法悉能演說;愛語者,不為利養而演說法;利行者,誨他諷誦心無疲厭;同利者,一切智心所得妙法,即以此法勸勵眾生。
6.法施者,若有眾生一一聽法次第為說而無錯謬;惡語者,為人說法不辭遠近;利行者,有求法人,供給衣服、飲食、臥具、病瘦醫藥,令無所乏,既施所安,然後隨應而為演說;同利者,凡所講說常勸眾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法施者,於諸施中知其最勝,以此勝法為人演說;愛語者,常為利益眾生故說;利行者,隨義而說不隨文字;同利者,常為具足佛法故說。
8.施者,具足檀波羅蜜;愛語者,具足尸羅羼提波羅蜜;利行者,具足毘梨耶波羅蜜;同利者,具足禪那般若波羅蜜。
9.施者,初發菩提;愛語者,修行菩提;利行者,不退菩提;同利者,一生補處。復次施者,安住菩提種子根本;愛語者,滋長菩提芽莖枝葉;利行者,漸以開敷生菩提華;同利者,已能成就菩提果實。是名菩薩以四攝法攝取眾生而不可盡。
10.云何菩薩要行四攝法度化眾生呢?據《大寶積經》云:布施者,為欲堅固菩提根本。言愛語者,為欲成就菩提萌芽。言利行者,為欲開發菩提妙花。言同事者,為欲成熟菩提勝果。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大菩提故,以如是等四攝之法,處於長夜,攝受眾生。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大方等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

菩薩功德海—六 海濤 輯

菩薩功德海—六 海濤 輯
1.菩薩復有四種智慧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不住斷見,二者、不入常見,
三者、了十二緣,四者、忍無我行。
2.菩薩復有四擁護法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擁護法師如己君主,二者、護諸善根,
三者、將護世間,四者、護利益他。
3.菩薩復有四滿足法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說法滿足,二者、智慧滿足,
三者、利益滿足,四者、諸法滿足。
4.菩薩復有四力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精進力,求於多聞得解脫故,
二者、念力,菩提之心不忘失故,
三者、定力,等無分別故,
四者、慧力,修多聞故。
5.復有四方便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隨世所行,二者、隨眾生行,
三者、隨諸法行,四者、隨智慧行。
6.菩薩復有四道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諸波羅蜜道,二者、助菩提道,
三者、行八聖道,四者、求一切智慧道。
7.菩薩復有四無厭足行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樂於多聞無有厭足,二者、樂於說法無有厭足,
三者、行慧無厭,四者、行智無厭。
8.菩薩四攝亦不可盡。云何為四?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利。
一、云何布施?施有二種,財施、法施。
二、云何愛語?於求財人及聽法者柔和與語。
三、云何利行?於求財人及聽法者,隨其所求悉令滿足。
四、云何同利?求財法者以大乘己利,令彼安止。

菩薩功德海—五 海濤 輯

菩薩功德海—五 海濤 輯
二十、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
二十一、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菩薩如是為一切智發菩提心,利益不可窮盡。
1.云何菩薩助法精進?
一、若無悕求,簡絕事務,省少語言;
二、於諸所欲心常知足,初夜、後夜減損睡眠;
三、凡所聞義能善思惟、籌量、分別;
四、數求善法,心無愛濁;除諸陰蓋,無有障蔽;
五、所犯過失,尋能除滅;正行堅固,趣向傾仰;
六、尊敬法行,具精進行;求法不懈,如救頭然。
2.菩薩摩訶薩有四種施,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以紙筆墨施與法師令書寫經,
二者、種種校飾莊嚴妙座以施法師,
三者、以諸所須供養之具奉上法師,
四者、無諂曲心讚歎法師。是名菩薩四種布施具足智慧。
3.菩薩復有四持禁戒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持戒常演說法,二者、持戒常勤求法,
三者、持戒正分別法,四者、持戒迴向菩提。
4.菩薩復有四種忍辱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於求法時忍他惡罵,
二者、於求法時不避飢渴寒熱風雨,
三者、於求法時隨順和上、阿闍梨行,
四者、於求法時能忍空、無相、無願。
5.菩薩復有四種精進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勤於多聞,二者、勤於總持,
三者、勤於樂說,四者、勤於正行。
6.菩薩復有四種禪定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常樂獨處,二者、常樂一心,
三者、求禪及通,四者、求無礙解智。

菩薩功德海—四 海濤 輯

菩薩功德海—四 海濤 輯
二十三、持不悔戒,心清淨故;持不邪命戒,心行清淨故;
二十四、持無慢戒,心下不憍故;持不掉戒,遠離諸欲故;
二十五、持不高戒,心平直故;持柔和戒,心無抵突故;
二十六、持調伏戒,無惱害故;持寂滅戒,心無垢穢故;
二十七、持順語戒,如說行故;持化眾生戒,不離攝法故;
二十八、持護正法戒,不違如實故;
二十九、持如願成就戒,於諸眾生心平等故;
三十、持親近佛戒,願求如來無上戒故;持入佛三昧戒,具足一切諸佛法故。
2.菩薩初發無上菩提心之功德、利益:
一、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二、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三、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故;
四、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護助故;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五、發心安止,不戲論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六、發心金剛,壞諸法故;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就故;
七、發心平等,利眾生故;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八、發心鮮明,性常淨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九、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
十、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生故;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十一、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十二、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十三、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知故;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
十四、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樂故;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就故;
十五、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十六、發心如願,戒清淨故;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辱故;
十七、發心難壞,具精進故;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十八、發心無毀,具智慧故;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
十九、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大悲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菩薩功德海—三 海濤 輯

菩薩功德海—三 海濤 輯
1.菩薩修行檀波羅蜜之修行、功德、利益:
一、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於他財物不生竊盜;於他婦女中不生邪視;
二、於諸眾生無有欺誑;初不兩舌,於自眷屬知止足故;
三、無有惡口,忍麁獷故;無有綺語,常善說故;
四、於他樂事不貪嫉故;初無瞋恚,忍惡言故;正見不邪,賤餘道故;
五、深信於佛,心不濁故;信順於法,善觀法故;信敬於僧,尊重聖眾故;
六、五體投地,志念佛故;五體投地,思惟法故;五體投地,宗敬僧故;
七、堅持禁戒一切無犯,乃至小禁不放捨故;
八、持不缺戒,不依餘乘故;持不污戒,專長白法故;
九、持甚深戒,隨意迴向,得自在故;持讚歎戒,智者不呵故;
十、持純善戒,正念知故;持不呵戒,一切戒不散故;
十一、持善堅戒,防護諸根故;持名聞戒,諸佛所念故;
十二、持知足戒,無不厭故;受少欲戒,斷貪惜故;
十三、持性淨戒,身心寂滅故;持阿蘭若戒,離憒閙故;
十四、持聖種戒,不求他意故;持威儀戒,一切善根得自在故;持如說戒人、天歡喜故;
十五、持慈心戒,護眾生故;持悲心戒,能忍諸苦故;持喜心戒,心不懈怠故;持捨心戒,離愛恚故;
十六、持自省戒,心善分別故;持不求短缺戒,護他心故;
十七、持善攝戒,善守護故;持惠施戒,教化眾生故;
十八、持忍辱戒,心無恚礙故;持精進戒,不退還故;
十九、持禪定戒,長諸禪支故;持智慧戒,多聞善根無厭足故;
二十、持多聞戒,博學堅牢故;
二十一、持親近善知識戒,助成菩提故;持遠離惡知識戒,遠離惡道故;
二十二、持不惜身戒,觀無常想故;持不惜命戒,勤行善根故;

菩薩功德海—二 海濤 輯

菩薩功德海—二 海濤 輯
十六、於受法者如實說故;說法歡喜,稱讚善哉,所作功業不唐捐故;
十七、離覆蓋者,往聽法故;莊嚴菩提樹者,以妙園林奉施佛故;
十八、莊嚴道場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出生清淨者,不為煩惱所染污故;
十九、得寶手者,能捨一切所重物故;得無盡者,無量寶藏以布施故;
二十、見者歡喜,常和悅故;體得法性者,心慧光明等照眾生故;
二十一、莊嚴光明者,不輕未學善誘導故;生生清淨者,持戒功德悉成就故;
二十二、處胎清淨者,不見他罪故;生人、天者,淨行十善故;
二十三、慧明獨步者,所可教化不生分別故;於法自在者,所愛重法無悋惜故;
二十四、世中獨勝者,畢竟清淨故;微妙解脫者,不求少分行故;
二十五、行一切功德者,不捨一切智心故;七財滿具者,信為根本故;
二十六、攝取正法者,不惜身命故;不誑世間者,具本誓願故;
二十七、具足一切佛法者,諸善根本本已行故。
◎是名略說菩薩功德,若廣說者,若經一劫若過一劫不可得盡。
2.菩薩修學多聞無盡不悋惜故,菩薩修行無悋惜者集一切智故。
3.菩薩復有四行無盡。何等為四?
一、樂在空閑,攝持威儀,無有厭足;
二、常樂聚集無量功德而無厭足;
三、多求學問,廣知諸義,而無厭足;
四、常願無上菩提智慧,而無厭足。是名菩薩四行無盡。
4.菩薩具足八事,修行精進而不可盡。何等為八?
一、發大莊嚴而無有盡;二、積集勇進而不可盡;
三、修行諸善而不可盡;四、教化眾生而不可盡;
五、助道功德而不可盡;六、助無上智而不可盡;
七、助無上慧而不可盡;八、集助佛法而不可盡。

菩薩功德海—一 海濤 輯

菩薩功德海—一 海濤 輯
◎略說菩薩功德
1.菩薩摩訶薩修集助道功德智慧亦不可盡。云何修集功德無盡?
一、若布施、持戒,心所修集發行慈悲,自所有罪發露懺悔,亦代眾生發露懺悔。
二、已行懺悔,次當隨喜一切眾生、學無學人及辟支佛、發心菩薩、已習行者,堅住不退、一生補處,如是諸人於三世中所集功德,當以一心隨其歡喜。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善根生隨喜心,是隨喜菩薩悉當成就如是功德。
三、隨喜已訖,次當勸請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始成道者,請轉法輪;示涅槃者,常住於世,及請一切菩薩、聖人,常為眾生住世說法。
四、如是善根如菩提想,悉以迴向無上菩提。
五、是菩薩未發心者勸令發心,已發心者為說諸度,有貧窮者救攝以財,病施醫藥隨時瞻療,無勢力者勸行忍辱,有犯禁者令不覆藏,已覆藏者勸令發露。
六、現在諸佛及涅槃者,悉皆發心供養、恭敬。敬重師長如佛.世尊。
七、若求法時沒命不懈,於此法寶生無價想,於說法者生諸佛想,為聽法故。
八、過百由旬心力勇銳,無疲勞想。凡所講說,不為利養。
九、於父母所知恩、報恩、供養、給事,心初無悔。
十、所作功德,常無厭足。護身、口、意,令無諂曲。
十一、建立佛塔所得功德,等於梵天勸請之福。
十二、具足諸相,開門大施故;得隨形好,修諸善根故;
十三、莊嚴身者,無憍慢故;莊嚴口者,離口過故;
十四、莊嚴意者,不住法故;莊嚴佛土者,神通教化故;
十五、莊嚴法者,離諸欲故;莊嚴大眾者,不兩舌、惡口、破壞他故;

《燕居阿須倫受決品》輯要 海濤 輯

《燕居阿須倫受決品》輯要 海濤 輯
1.燕居無善神白世尊曰:「何謂菩薩超諸德上?」
2.佛告無善神:「菩薩有八法超諸德上,何等為八?
一、菩薩於是離於貢高,為一切人下屈謙敬,
二、受教恭順,言行相副,謙順尊長,
三、一切德行,諸法為本,
四、所行堅強,超諸善德,
五、樂於微妙,若干種施,
六、寧失身命,不求人便,
七、見有危懼,施以無畏,
八、來歸命者,不以捨棄,求於一切福、慧之業不以厭足。是為八法。」
3.無善神又問佛言:「菩薩有幾法行,得身長大,面部弘滿,眷屬繁熾,意廣無極?」
4.佛告燕居無善神:「菩薩有四事得身長大。何等為四?
一、不說他人所作貪嫉;二、作佛形像,根相具足;
三、和合離別,勸令志於無上正真之道;四、向於眾生無傷害貌。是為四事得身長大。
5.菩薩有四事面部弘滿。何等四?
一、若干瓔珞而用布施;二、一切所愛,施而不惜;
三、常以慈眼觀於如來;四、見人端正,不生嫉妒。是為四事得面色弘滿。
6.菩薩有四事得眷屬繁熾。何等四?
一、離於兩舌,未曾破壞他人眷屬;二、見他友黨代其歡喜;
三、不捨道心;四、并化他人,令發道意。是為四事。
7.菩薩有四事意廣無極。何等為四?
一、其心清淨而無諛諂,除重愛欲;二、所在中間而無厭疲;
三、志於微妙,深入要法;四、一切諸法,本末皆空。是為四事菩薩意廣無極。」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佛說海龍王經》

法語選粹—二 海濤 輯

法語選粹—二 海濤 輯
◎慈愛護生
1.生命是世上最珍貴的事,殺生是世上最悲慘的事。
2.一切眾生都具有生命,有著苦樂的感受。
3.在佛陀的大悲心中,一切有情皆為平等;凡是具有生命的,我們就不應去傷害。
4.人和動物同樣具有如來藏,面對苦樂的感受也是相同的。
5.有情共業所成的這個世界,是人類的,也是動物的。人與動物應當相依並存,而非恣意殺害。
6.即使是蚊子,也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對於受到惡業果報的種種眾生,更應發起慈悲心。
7.只要殺生,在今世、未來世都將面臨因果成熟的惡報,所以我們不應殺生。
8.人人慈悲為懷,不起殺念、不殺生、不造殺業,世間自然安和樂利,與刀兵劫絕緣。
9.諸餘罪中殺業最重,殺生得短命多病報。
10.戒殺之眾,善神守護,災橫消除,壽算綿長,子孫賢孝,吉祥種種,難可具陳。
11.放生是一種以慈悲心為出發點的行動。
12.放生是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及「眾生平等、慈悲相待」理念的展現。
13.殺害生命是世上最可怕的惡行,保護生命則是世上最美好的善行。在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應將這一份心擴展到愛護一切生命。
14.護生、放生,就是最實際的愛心、最具體的慈悲願行。
15.放生是最積極的慈悲。放生是救命的行為,是慈悲心最具體的展現,是大慈大悲的菩薩願行。

法語選粹—一 海濤 輯

法語選粹—一 海濤 輯
◎念佛心要
1.念佛如作佛,諸佛的圓滿功德常存我們心中,能助我們遠離了一切惡念惡行,恢復本有明淨心地。
2.雜念是病,念佛是藥,一心念佛,雜念自消。
3.念佛能淨三業,治一切煩惱心病。攝心專念,念到心空境寂,煩惱業障自然消除。
4.經云:「念佛一句,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
5.念佛滅除諸罪,念佛功德無邊。
6.念佛者臨命終時,心不顛倒,佛自來迎。
7.念佛是詞少易行的殊勝法門。
8.諸佛菩薩加護念佛者,無諸患難,安慶吉祥。
9.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10.眾生念佛,必定見佛。
11.若能發三種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必能往生佛國。
12.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13.念佛要具足信願行,通身放下,一心念佛,才能與佛相應,證到一心不亂。
14.一句佛名,具有不可思議神力,能治一切煩惱心病。
15.廣修眾善,老實念佛,淨宗法要,二語盡矣。
16.念佛能治等分(貪、瞋、癡、尋思)——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
17.念佛一意心不亂,煩惱障礙自然除。
18.念佛法門方法易而成效速,最適合末法時期修行。
19.念佛功德深廣,能得往生極樂。

菩薩精進波羅密—四 海濤 輯

菩薩精進波羅密—四 海濤 輯
八、菩薩摩訶薩時時調伏諸根、諸入,飲食知足,初夜、後夜減損睡眠,至心不亂,無有放逸,推求莊嚴,發勤精進,修真實義,心無顛倒,隨順修道。是名不散精進。
九、菩薩精進不急不緩,所作事業處中而行。是名調御精進。
十、過去世諸菩薩所持精進,悉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世諸菩薩所持精進,亦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世諸菩薩至心、不放逸所持精進,亦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趣向菩提精進。」
◎菩薩一切精進,悉以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摩訶薩修性精進,乃至寂靜精進,悉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名一切精進,悉以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善戒經.菩薩地.精進品》
1.(佛言:)有四種法,若如理修行者,即能安住大乘趣向勝道,所有善法而無壞失。何等為四?
一者、信法能向勝道。復何名信?謂有信故,而能隨順諸賢聖種,所不應作而悉不作。
二者、尊重能向勝道。以尊重故,於諸聖者所說妙法而能聽受,諦受法故,耳無外聽。
三者、無慢能向勝道。以無慢故,即能於彼一切賢聖恭信頂禮。
四者、精進能向勝道。以精進故,若身若心悉得輕安,所作善法皆能成辦。
2.佛告慈氏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應當先發五種勝心。云何為五?
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
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
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
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
五者、恒懷慙媿何時償畢。能發如是五種心者,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發菩提心品》

菩薩精進波羅密—三 海濤 輯

菩薩精進波羅密—三 海濤 輯
10.七種精進:
一、欲心精進,菩薩摩訶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二、至心欲精進,菩薩摩訶薩增長菩提心故;
三、方便心精進,菩薩摩訶薩諸煩惱垢不污其心,以身為器,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四、勝精進,菩薩摩訶薩為於善法不救身首火故,如是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緣覺;
五、求精進,菩薩摩訶薩求於世法及出世法諸方術故;
六、學精進,菩薩摩訶薩速得世法及出世法故;
11.寂靜精進者,有十種:一者、宜;二者、修集;三者、非動;
四者、堅持;五者、一切時;六者、緣三相;七者、捨;八者、不散;九者、調御;十者、趣向菩提。
一、宜精進:菩薩若起一切煩惱,為除病故,隨對治之。如貪欲起,觀不淨相;瞋恚起時,修於慈心;愚癡心起,觀十二因緣;思覺起時,觀阿那波那;破憍慢故,觀眾生界。是名宜精進。
二、菩薩精進,非始非終,無量世中常得成就。是名修集精進。
三、菩薩精進,常勤修集亦如初得,是名非動精進。一切時中勤精進故,是名非動。
四、菩薩摩訶薩常能親近諸師、長宿、有德之人,修學多聞。若修三昧,思惟其義,勤行精進,隨順聽受。是名堅持精進。
五、菩薩摩訶薩心不顛倒:宜修舍摩他,時修舍摩他;宜修毘婆舍那,時修毘婆舍那;宜修捨,時修行於捨。是名一切時精進。
六、菩薩善知定、慧、捨,時時修集三相:入相、住相、起相,不失正念,至心精勤。是名緣三相精進。
七、菩薩若聞諸佛、菩薩勤精進故,不可思議。聞已,其心不自輕,不愁惱,不知足。是名捨精進。

菩薩精進波羅密—二 海濤 輯

菩薩精進波羅密—二 海濤 輯
6.勤精進者:
一、菩薩摩訶薩不作衣想,不作食想,不作臥具想,不作我想,不作我所想,不作法想,不作道想,不作菩提想,亦為菩提勤修精進。是名勤精進。
二、於一切時、一切國、一切心勤修精進,是亦名難。
三、不急不緩,處中而行,是名勤精進。
◎勤精進有二種因:一者、悲,二者、慧。
7.一切自精進者,有四種:一者、離惡法;二者、增長善法;三者、瑩磨善法;四者、增長智慧。
一、離惡法者,名菩薩摩訶薩勤修精進。未生惡法,勤作方便,令不生故。
二、增長善法者,已生善法,方便令增廣故。
三、瑩磨善法者,勤修身、口、意業因緣,至心繫念,受持善法故。
四、增長智慧者,若菩薩勤修精進,多聞、修定,增長智慧故。是名一切自精進。
8.善人精進者:
一、菩薩為善法故,勤精進時,設燒身首,不以為熱。
二、菩薩修善法時,勤行精進,尚自不覺地獄火熱,況世間火!
三、菩薩精進不多不少,平等而行,增長精進,善調御故。所以者何?心清淨故,不休不息心不悔故,得大利益不顛倒故,畢竟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名善人精進。
9.一切行精進者:
一、常勤精進,二、至心精進,三、智慧精進,
四、不斷精進,五、莊嚴精進,六、忍苦精進,
七、不動精進,八、不時精進,九、不知足精進。
◎菩薩成就一切行精進,名為大力,常勤精進,安住善處,堅固莊嚴,不休不息,得於善法。

菩薩精進波羅密—一 海濤 輯

菩薩精進波羅密—一 海濤 輯
1.云何菩薩性精進?性精進者,心勤精進,為攝善法故,為利眾生故,為令眾生得無上道故,為破顛倒故。以性精進故,得身、口、意業善。是名性精進。
2.一切精進者,有二種:一者、世,二者、出世。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復有三種:一者、莊嚴,二者、攝取善法,三者、為利眾生。
3.莊嚴者,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勤精進莊嚴:「若我能令一人解脫,於無量劫在地獄中受大苦惱。受大苦惱已,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乃至能令一人解脫,亦當受於地獄之苦,心不休息。」是名莊嚴。
4.菩薩具足莊嚴精進,勝於一切聲聞、緣覺所得功德,不可稱計。何以故?為欲利益一切眾生受大苦故。若為一人受大苦惱,尚得無量無邊功德,何況乃為一切眾生!是名菩薩莊嚴精進,攝取善法。
5.勤精進者:
一、若為修行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勤精進者,名為不動,一切煩惱、一切惡業、一切邪見、一切苦惱不傾動故;
二、亦名堅固,健莊嚴故;
三、復名一切,知世方術及出世法故;
四、復名具足方便,真實因緣修集道故;
五、復名真實,得真實義故;
六、復名為廣,一切時中無休息故;
七、復名調伏,勤修精進,不生憍慢故。
如是七事增長善法,是名攝取善法精進。
◎以勤精進故,具足六波羅蜜。勤精進法,於諸趣向菩提法中,是近因緣,無上、無勝。是故如來於經中說:「阿難!勤精進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覺醒和慈悲的圓滿體現—四 海濤 輯

覺醒和慈悲的圓滿體現—四 海濤 輯
1.要讓你的生活最有意義、有利益,就以菩提心——最究竟的善心——過生活。
2.在一天之中,努力用菩提心來做每件事。即使你無法修持菩提心,也要盡量懷著一顆善良、慷慨的心去過生活。究竟的善心是為了服務一切眾生而希求佛果的心。
3.用慈悲心過日子,用慈悲心工作,用慈悲心面對死亡,用慈悲心修行,用慈悲心來享受生命,當困難臨頭時,要用慈悲心去經歷它!
4.觀音法門對於修悲心非常重要,能向觀音祈求,是不可思議的福報。因為任何一個眾生,只要向觀音祈求過一次,觀音就會生生世世救度他。
5.即使你知道如何禪思菩提心的教法,你還是需要接受大悲觀音本尊的特殊加持。所以持誦「嗡嘛呢唄咩吽」是實證菩提心的一種方法,能將你的心轉為菩提心,並使你有效地禪修菩提心。
6.觀音心咒——六字大明咒,總攝了一切教法的精華,持之猶如嬰兒呼喚母親一般,能迅速感得諸佛加持。
7.在過去修行的許多聖賢中或老菩薩中,或許有些人是不識字的,但是他們對慈悲心和菩提心有極大的依止心,並在生活中持「嗡嘛呢唄咩吽」過日子。
8.一般而言,這樣的人有溫暖的心,非常善良、慈悲。而從修行的經驗中驗證,「嗡嘛呢唄咩吽」,有將心識轉化為善心、慈悲心的效果。
9.只要珍惜其他眾生,即使我們沒有刻意禮敬諸佛菩薩,也會令諸佛菩薩歡喜。協助其他眾生是對諸佛菩薩最好的供養,因為它圓滿了諸佛菩薩的願望。
10.今日世上最重要的就是佛法中心。它們提供機會讓人們學習業果和慈悲心。世界和平有賴於擁有慈愛和悲心的人。如果人們沒有慈悲心,生命就變得極為危險。

覺醒和慈悲的圓滿體現—三 海濤 輯

覺醒和慈悲的圓滿體現—三 海濤 輯
1.無論一個法門被認為是多麼的深奧、高深,如果不以善心、利益他人的發心來修持,不僅沒有利益,反而會造成傷害。這並不是法門的過失,而是修行人沒有適當的發心,用錯誤的態度去修持。
2.即使你的生活完全被工作和家庭責任所佔據,如果你將最精華的修持——慈悲心,饒益他人之思——帶進你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中,它就成為最好的佛法修持,成為你自己以及更重要的一切無量有情安樂和成功之因。
3.在日常生活中生起悲心還有更立即的利益。如果你有慈悲心,困難就比較少。有了慈悲心,你所經歷到的困難,即是為了其他有情的緣故而經歷的,因而變成成佛之道。
4.由於擁有慈悲心,經歷困難也能變成獲得自他安樂的方法。以這種方式,你就能轉化困難為安樂。
5.慈悲心也幫你為死亡做準備。最好的死法就是懷著菩提心,感受對其他有情的大悲心。懷著慈悲心而死,就不會有恐懼或憂慮。
6.要觀想:你正為他人經歷死亡。死亡變成只是換個身體,就像為了新衣換掉舊衣一樣。
7.懷著慈悲心而活徹底改變了你的生命。它將凡庸的生活轉變為超凡。它提升了你所做的一切。你的整個生命變得徹底不一樣,極富意義,你的心是滿溢的。你的心和你的生活皆不空虛。
8.慈悲心不僅是我自己的安樂之源,也是一切有情的安樂之源。它是一切安樂之源,包括成佛。為了供養這一切安樂給其他有情,我告訴自己——必須生起慈悲心。
9.僅僅說「我需要慈悲心」並不夠。你必須了解如何培養慈悲心。慈悲心不會從天而降出現在你腦海中,或在你閱讀它時就出現在你心中。慈悲心和菩提心必須按部就班地培養,依循其合乎邏輯的次序,逐步培養前行的體會。

覺醒和慈悲的圓滿體現—二 海濤 輯

覺醒和慈悲的圓滿體現—二 海濤 輯
1.佛教的精華是無分別的慈悲心,並以此為基礎,不傷害他人,同時利益一切有情。
2.不僅僅是對友人的慈悲心,還有敵人。無分別的慈悲心,對象包括了朋友,敵人,陌生人。這是整個佛教的內涵。
3.佛法有很多種法門,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慈悲心的修持。少了慈悲心,沒有任何法門能引導至成佛,甚至會成為輪迴的因,或墮入惡趣的因。
4.慈悲、善心的修持極重要。我們真切地需要慈悲,慈悲是一切安樂之源。
5.你生命中經歷到的每一種安樂,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種舒適與受用,以及解脫的常樂、無上正覺的極樂,都來自菩提心。
6.菩提心的根源是大悲心。因此,你所經歷到的一切安樂都源自大悲心。
7.菩提心是成佛、一切種智及所有大乘成就的根本。菩提心是入大乘道以達致無上正覺之門。
8.為了成就菩提心,你需要其根本——大悲心。所以,成就大悲心極重要,為了成就大悲心,你必須用悲心過生活。
9.菩提心、悲心、慈心的成就,徹底轉化了你的心。
10.往昔在你心中,只想到自己的安樂,只為了自己,那樣的心相續是無始的。因為那樣的心,所以你依然身陷苦難之中,尚未解脫輪迴,對其他有情利益極微。
11.菩提心的成就能扭轉乾坤。它給你一種新的態度,一顆嶄新的心。
12.以往聖賢談到宗喀巴大師時所提到的心:每一次呼吸,都帶給一切有情安樂。
13.慈悲就像轉鐵成金,慈悲的鍊金術將你過去的輪迴業,轉變為不僅僅是你自己安樂、寧靜、成佛的因,也是一切有情的安樂因。你的心將變成功德財、善業、一切安樂的因。

覺醒和慈悲的圓滿體現—一 海濤 輯

覺醒和慈悲的圓滿體現—一 海濤 輯
1.修持佛法、菩提心、關懷眾生,是讓生命成長的最好方法。
2.在佛教中,愛自己最好的方式是揪出所有問題的根源,它就在你心中:自我、自我愛惜的心。
3.如果你放下生命中各種問題的根源,你就會找到安樂和滿足。
4.無論你學了多少佛法,只要心永遠在哭鬧著:「我不快樂!」、老是以「我」為中心,那麼「我」就成為生命的焦點。愛自己的意義,就變成愛執取。你變成貪執及世間八法這邪思的奴僕。
5.要轉化每一件事為有利的情境,封鎖所有的問題,整個關鍵在於你依隨哪一種心:依隨煩惱或佛法、自我心或菩提心、貪執的心或自由的心,一切由你決定!
6.即使一個人什麼學問都沒有,但他的心已解脫情緒化的思緒,他心中就會獲得非常深邃的寧靜。因為他放下了自我中心的想法,所以沒有寂寞或消沈的問題。
7.像這樣放下的人,開啟了成佛之門,也開啟了個人及每位有情的安樂之門。
8.人生真正的快樂,始於愛惜其他眾生。因為珍愛他人就是珍愛自己的最佳方式。
9.我們越為他人奉獻自己,自己的安樂就越迅速、容易地生起。這是安樂的自然發展歷程。
10.要得到快樂、要照顧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佛法。不修行佛法,便沒有快樂。
11.無論何時你修行佛法,都是在累積善業,業是確定的,善業一定會帶來快樂,不僅是現在樂,還有未來多生多世樂。
12.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佛法,就是真正用最好的方式在照顧自己、真正愛自己。
13.苦樂都肇自自己的心,不假外求。自心既是樂因,也是苦本。得樂、息苦,都必須在自心之內下功夫。

護持正法的功德—二 海濤 輯

護持正法的功德—二 海濤 輯
◎《虛空藏經》護持正法諸菩薩等,同說偈言:
1.最上兩足尊,於此滅度後,咸生勇猛心,不自惜身命,護持佛正法。
2.棄捨於利養,及離諸眷屬,為證佛智故,不捨是正法。
3.若毀恨罵辱,乃至加惡言,護持正法故,我等皆當忍。
4.或戲調輕蔑,誹謗不稱讚,護持正法故,一切皆當忍。
5.為末法眾生,我當持正法,如世惡比丘,有大增上力;
6.於諸妙經典,不聽亦不讀,唯自師己見,執異互相非。
7.又於甚深教,皆順解脫果,如是正法中,心不樂分別。
8.以慈念眾生,或不住是法,為起悲愍心,得持是經故。
9.若見毀戒人,貪著於利養,我當憐愍心,方便令棄捨。
10.若見惡心者,毀謗於正法,我以慈忍心,正見令歡喜。
11.如力護彼人,善成於語業,或復不與言,彼當自安住。
12.後以四攝事,成熟如是人,於罪惡行中,教導令開悟。
13.或能捨憒鬧,寂住善境界,如自在鹿王,少欲及知足。
14.《無盡意經》亦作是說:「為護諸眾生者,設身有苦,不生疲厭,況捨善知識耶?」
15.《法集經》云:「菩薩若護禁戒,則護諸眾生。」
16.《華嚴經》云:欲長諸功德,請問一切法,斷除一切疑,求諸善知識。欲壞煩惱魔,淨除塵染見,解脫諸眾生,求斯大智者。
17.《法集經》云:「世尊!諸菩薩等所有身、口、意業,皆為利諸眾生,起大悲增上安慰眾生,令諸眾生身意快然。如是深心、如是思惟:隨修何行而行平等,令諸眾生得安隱樂。以要言之,謂菩薩了知觀十二處如空聚落,於是等處無不樂捨。」

護持正法的功德—一 海濤 輯

護持正法的功德—一 海濤 輯
1.佛言:「菩薩所有殑伽沙數無量行願,皆應涉入一大願中,所謂護持正法。護持正法者是大境界。」《師子吼勝鬘經》
2.《海意經》云:「善男子!不可說者,謂以文字、語言於無生法中而不可說。若以文字、語言詮總持門,乃有其說,此即名為護持正法。
3.善男子!有說法師於如是等甚深經海,如說修行者,若人於此法師親近、恭敬、尊重、承事,密為護持。飲食、衣服、坐臥之具、病緣醫藥種種供施,護諸善品及護語言,設有誹謗亦為覆藏,此即名為護持正法。
4.善男子!於他無諍可勝,無法可說,是人與法俱無有執,此即名為護持正法。
5.善男子!於諸眾生解脫慧中不生損減,不以財利之心為他法施,此即名為護持正法。
6.善男子!或因聽法或因說法,乃至行於一步一出入息間而專住者,此即名為護持正法。善男子!若於色、心境界之中無諸攀緣,唯一境性,調伏止息,此即名為護持正法。」
7.《海意經》云:護持如來正法者,即為勝尊所攝受,諸天、龍王、緊那羅福德智慧皆能攝。
8.護持如來正法者,所生剎土不空過,一切生中見勝尊,見已即得心清淨。
9.護持如來正法者,得大總持及善利,正使百劫非聽聞,由具辯才悉無礙。
10.護持如來正法者,乃至釋、梵、護世等,人中復得轉輪王,悉悟菩提安隱樂。
11.護持如來正法者,具三十二殊妙相大智莊嚴喜樂身,隨所見者無厭足。
12.護持如來正法者,而不捨離菩提心,波羅蜜行不棄捐,普能攝受多種善。

輪迴之苦—四 海濤 輯

輪迴之苦—四 海濤 輯
1.思惟無常和死亡使生活非常有意義,而且迅速有力地摧毀煩惱和習氣。它非常容易禪思,而且能減少煩惱。它使一個人起修佛法,持續修學,並圓滿成就。
2.如果你覺得你是一位修行人,那麼你不必害怕死亡——這很平常,人出生後就必須死亡。就像植物生長而後死亡,這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3.生命無常,我們可能突然死亡。可能生龍活虎,正在工作,突然間兩眼一閤,就死了。甚至可能經歷投生惡道的徵兆。突然間,某件事做了一半,我們的身體變成死屍,沒有呼吸,動彈不得。這件事隨時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4.死亡是我們生命中最關鍵性的時刻,非常的重要。因為有輪迴,所以無疑的,我們死後必有來生。來生的狀況是由臨終的心念所決定。
5.未來是安樂或會有困難、有問題,全靠自己為臨終所作的準備。念頭是苦樂直接的因:如果我們有善念,它就變成來生安樂的因。
6.煩惱的心會貪著無常的法,誤認它是恒常的,結果就會對一些很自然的狀況,例如經歷死亡和一些事物的遠離而產生瞋恨。這煩惱心是沒有必要的,它是我們製造出來的。恐懼、憂慮等等也是這個無明煩惱心生起的。
7.令死亡變得很可怕的就是這個心,事實上死亡本身一點都不恐怖。
8.我們視為恒常的法,實際上也不是恒常的。是我們對這些法生起貪著、瞋恨等等,才使死亡可怕。尤其當我們不接受法的無常,死亡就變得更加恐怖。因此,可怕、恐怖的死亡來自我們自己的心,是我們的顛倒見所製造的。
9.持戒可以帶來個人的安樂、寧靜,以及國家的強盛、富足,也讓你可以無懼地面對死亡,且保證未來往生善趣。

輪迴之苦—三 海濤 輯

輪迴之苦—三 海濤 輯
1.我們所做的全部都是在造業,以使輪迴越來越長久。我們贊助輪迴苦,作出奉獻,使它越來越長。然後,當然會遭受三惡道的苦,難以逃脫。
2.試想:是什麼使人生空空洞洞?雖然修行菩提道,所修的道卻沒有形成成佛的肇因;雖然修行佛法,卻沒有形成自我解脫之道;或者甚至沒有辦法修行佛法。
3.基本上,這都是由於貪執現世、世俗法的惡念在作祟,而貪執今生的惡念,也是不念死無常使然。
4.念死無常,使人修行佛法,擷取今生的菁華,來世安樂、解脫乃至成佛。
5.禪思死、無常、惡趣苦、因果業報非常要緊。禪思這些道次第,使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心,馬上規過向善,轉變自己的心態和行為。
6.禪思也能幫助我們開始修行,持續不斷,乃至達成三大意義:來世安樂、解脫、成佛。這都肇自憶念無常和死亡,也是由於念死無常,我們才能夠約束煩惱。況且,念死無常能使我們在死亡之際,抱著滿足、安樂的心死去。
7.正如帕繃喀仁波切提到的三種修行人:上焉者,死的時候,極度喜樂,好像要返鄉或去郊遊。中焉者,懷著百分之百絕對的信心、歡喜心,必定會得到良好的轉世,人天身。下焉者,沒有慌亂、恐懼。這一切都得力於念死無常。
8.念死無常好像馬鞭。騎馬的時候,馬如果走錯路,你會用鞭子打牠,讓牠扭轉方向重新上路。
9.同樣,念死無常好比打心的鞭子。每當煩惱萌生,只要記得念死無常,煩惱就不至於生起,心就可以不受煩惱的擺佈,不會跟著煩惱跑,而可以安住在佛法上面。
10.這些例子讓我們了解輪迴及輪迴的美事如何欺騙我們,它們是不可信賴的。因此,永遠憶念無常和死亡是如此必要。

輪迴之苦—二 海濤 輯

輪迴之苦—二 海濤 輯
1.禪思過輪迴的過患之後,應該下結論:輪迴的一切,本質是苦,沒有什麼值得執取,也沒有什麼好瞋恨。
2.執著自己的身體、環境、財產,並不會有任何利益。我們最重的病就是不知足。
3.享樂的目的在獲得滿足。但我們越是跟著欲望跑、追求生死裡的快樂,就越不能獲得滿足,卻在輪迴裡長期受種種苦。
4.苦是輪迴唯一的本質,絲毫不值得執取。因此,務必儘量利用這個人身,為解脫輪迴作準備。
5.即使今生達不到解脫輪迴、涅槃的境界,起碼要盡力修行道次第,儘量預作準備,趨近解脫的境地。
6.問題只是我們看不到過去世,我們不記得。假設能記得所有過去世、所有經歷的痛苦,那麼一剎那不解脫,就會讓你受不了。
7.因為沒有解脫,你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連一剎那都無法忍受自己還繼續留在生死輪迴中。
8.思惟無常和死亡本身不算什麼,但如果是為死後隨之而來的事而思惟,就很重要。
9.只要有惡業,死後就會墮入無比痛苦的惡趣,而這是可以馬上阻止的。
10.藉由憶念無常和死亡、業和受苦的惡趣,驅使我們的心去修學因應之道——佛法。如此一來,你的心能為死亡做準備,它將淨除使人落入惡道的沈重惡業。
11.通常人們只以世間的想法生活,特別是貪著,執著此生。他們將整個人生、整個暇滿人身以及所受的教育,只用來造更多墮入惡趣的因。這正是每日生活中發生的事。
12.終其一生,人們的所作就像飛蛾撲火,完全是幻覺、完全受欺騙,不知道火焰將焚燒自己,和它外表顯現的樣子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13.飛蛾即使被焚燒,當牠們仍然有力氣飛舞的時候,仍將繼續飛向火焰。

輪迴之苦—一 海濤 輯

輪迴之苦—一 海濤 輯
1.無始輪迴以來,直到現在,我們不斷地經歷輪迴苦,連一秒鐘都沒有中斷過。在滅盡業和煩惱,斬斷輪迴相續之前,我們還會一直受輪迴苦。
2.輪迴,意思是有漏,漏的意思是煩惱。如果一個人有煩惱,就會再度在輪迴中轉生,從輪迴落入輪迴,尤其是墮入惡趣,這是煩惱的作用。
3.身心和合的諸蘊,是業和煩惱的染污種子造成的,本質是苦,成為未來輪迴的肇因。
4.輪迴是一直轉動、循環的現象。諸蘊的輪迴,沒有開端,無始相續,這是輪迴的基本苦。
5.在輪迴中,財產、人際關係始終不定,尤其是人際關係,友、敵、陌生人,一直在變化。這是數數不定之苦。
6.在輪迴中,沒有新鮮的享樂、也沒有任何新鮮的苦難和問題。無始以來,所有輪迴的一切受用、享樂,每個人都經歷過無數次,都不是新鮮、初次的嘗試。這是不滿足之苦。
7.我們無數次獲得人身,然後去世。我們得到過的一一人身,所有的骸骨堆積起來的話,會遍滿虛空,毫無間隙。這是數數捨身之苦。
8.在輪迴中,享盡高位,必定墮落。不管積聚多少財富,最後必定是消散殆盡。和親友等人會合,最後難免要別離。不管喜不喜歡,事情必然這麼發生,因為這是輪迴的本質。這是數數高下之苦。
9.一個人出生的時候,獨自來投生,死時,也孤伶伶地走,沒有人會陪伴自己墮地獄,無人會來聞問。不管有幾十億個朋友,到時候一個都帶不走。在地獄受苦,沒有人會來分擔。這是無友伴之苦。
10.不管身處何處,它都是苦的地方;無論有什麼愉快的事物,不過是苦的饗宴;無論有什麼伴侶,也只不過是苦的伴侶。

關愛眾生,充滿大悲—四 海濤 輯

關愛眾生,充滿大悲—四 海濤 輯
1.佛法有很多種法門,包括了數百種不同的真言和各種禪修法門,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慈悲心的修持。
2.少了慈悲心,即沒有任何法門能引導我們成佛,甚至會成為輪迴的因,或墮入惡趣的因。
3.如果你以菩提心的動機、慈悲心、饒益有情之心念來發表一場演說,每一字、每一句都會產生大善業,大樂因。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演說是以希望一切有情獲得安樂為發心。
4.如果你以對一切有情的慈悲心為發心來修持祈請文、持真言、禪修,這些法門會成為不可思議的善巧方便,能積聚廣大的功德,淨除心相續中累劫的障礙和惡業。
5.你以菩提心、慈悲心、利益他人之思所做的每一項行為,都會成為一切有情的安樂因。
6.菩提心能轉化你的生活,宗喀巴大師實證了菩提心——捨自己而只珍愛他人。
7.菩提心、悲心、慈心的成就,能徹底轉化你的心。
8.如何最有效利用我們的生命?就是以慈悲和智慧過生活。
9.生命的目的不只是解決自己的問題,獲得自己的安樂。生命的目的,是要對其他有情有貢獻,利益其他眾生,無論是一位或許多位眾生。
10.活著的真正理由,是為了要幫助其他無量眾生離苦,並引導他們獲得成佛的殊勝安樂。那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
11.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這種普世的責任,要帶給一切有情最究竟的安樂。要經常思維:「我對一切有情的寧靜與安樂負有責任。」
12.不管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我都要修持慈悲,觀想修行慈悲法門能給我內心力量與喜悅,讓我感覺我的人生是有用的。
13.慈悲的心像萬靈丹,它能把不好的狀況轉變成好的狀況。

關愛眾生,充滿大悲—三 海濤 輯

關愛眾生,充滿大悲—三 海濤 輯
1.幸福之道,即是要培養慈悲心以及菩提心的利他德行。
2.慈悲是希望眾生能得到幸福,而且不只是膚淺與暫時的幸福,而是要引導眾生走向最根本的離苦得樂之道。
3.成就甚深平等忍,增長如空大悲心,常樂忍辱柔和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4.讓我們本著無所求的愛心去對待一切眾生,就如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
5.愛與關懷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
6.世俗的人把佛陀看得比眾生還重要,而修菩提者則與之相反,把眾生看得比佛陀還要重要。
7.永遠不能放棄對眾生的慈悲心,要把眾生看得與佛陀一樣的尊貴。
8.加害你的人好比是你的上師,應頂禮膜拜。
9.慈悲的精神,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10.修行應心懷以慈與悲普及於一切眾生,不要想瞋恚或害意。
11.無智慧之慈悲是愛見慈悲,不是真實慈悲。
12.慈悲就是捨棄自己,全面為自己以外的眾生而奉獻。
13.慈悲是及於一切人的愛,不限於自己、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宗派,或自己的國家。
14.愛無偏黨就是慈悲。
15.慈悲和善心的修持極重要,在生活中的各種境遇都需要慈悲心。慈悲是一切安樂之源。
16.當你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你需要慈悲心。沒有慈悲心,你的家庭生活將充斥著問題與苦難。
17.在學習時,最好是以慈悲心學習,透過這種方式,你的學習變得饒富意義、有益於其他有情。懷著慈悲心而活,能將凡庸的生命徹底轉變為超凡而有意義的生命。

關愛眾生,充滿大悲—二 海濤 輯

關愛眾生,充滿大悲—二 海濤 輯
1.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2.必須準備對他人行善,要行得比父母對自己所做的還多。
3.慈悲要及於一切眾生,縱然是一隻螻蟻,也必須加以悲憐。
4.心中愛憐一切眾生,以這樣心懷眾生的心,能成就許多功德。
5.修行者必須是具有慈心的人。要以慈心接待弱者、強者以及一切眾生。
6.修行者要對一切眾生憐憫、同情。當不害別人,要給與,要常說真實話。
7.要慈憐一切,所有眾生都對慈憐有感受。
8.佛教的慈悲之所以是絕對的,就是在於佛法使人成佛。
9.慈悲行的實踐者是苦他人之苦的人,求道者對一切眾生起慈悲心,懷著代替眾生堪忍苦的心。
10.菩薩為諸有情於生死堪受一切苦。
11.奉獻由同情生。願意奉獻的心,也是一種慈悲的心情。所以慈悲是任何一個俗人也可以實現的。
12.修行者最大的財富就是慈悲,這是富於財寶的修行。
13.以慈心悲憐一切眾生者,其人多生功德。
14.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行慈心者,必無災橫而致命終。
15.行慈悲有非常大的功德,如果連敵人也不忍加害,則是慈悲心的俱現。
16.有慈悲心者長命,有忍辱心者形善,好殺生者短命多病。
17.慈悲的精神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18.憐憫心深的人連神都對之敬禮。
19.忍辱是從悲心而起,慈悲心是從不忍眾生苦而生。

關愛眾生,充滿大悲—一 海濤 輯

關愛眾生,充滿大悲—一 海濤 輯
1.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
2.慈悲就是佛,慈愛的精神就是慈悲。
3.時常關懷眾生,處處為別人著想就是慈悲心。
4.慈悲能治癒人,施與受者皆然。
5.以慈悲滋潤內心,怒火便會立即熄滅。
6.慈悲的力量沒有邊界。
7.慈悲是最好的護衛,它也是一切治療的源頭。
8.融合智慧和慈悲是參與保育地球最有效的方法。
9.慈悲就是慷慨的本質,這都是我們心靈清淨的基礎。
10.菩提心是覺悟者的慈悲心。
11.悲心是希望眾生皆能離苦,慈心是祈願眾生皆能得樂。
12.當你用愛來澆灌自己的心田,就能開始修鍊慈悲心。
13.以慈悲心的精神提供真理給那些身在信仰之外的人。
14.我們對有情眾生的慈悲心,必須從體認其痛苦而生。
15.慈悲是無所求的愛。
16.對子女慈悲是父母之道,對父母行孝是子女之道。
17.家庭是實現慈悲最基本的人倫組織。在人性愛當中,以父母的愛最接近於慈悲。
18.悲字就是拔苦之心,慈字就是與樂之心。佛心為眾拔苦與樂,即是慈悲之心,慈悲是其他各種美德的根本。
19.慈悲行或利他行,都首先表現於勞動自己身體,努力去改良別人的物質條件。
20.以忍辱克服嘲笑者,以祝福克服心懷敵意者,以真實克服中傷者,以慈心克服加害者。
21.慈悲是佛教實踐上的中心德目。
22.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慈悲與智慧兼具的修行 海濤 輯

慈悲與智慧兼具的修行 海濤 輯
◎在修行中要防備自己犯下六種錯誤或誤會:
1.錯誤的耐性或容忍。有些修行者缺乏衣物,受盡風寒,外貌可憐,但仍然堅持修行。他們或許缺乏物質,但不需要我們的憐憫。眼前的不舒適是短暫的,也是幫助他們未來解脫的方法。
2.錯誤的興趣。一心一意為此生累積財富、權勢和享受,而不去修持佛法,也是一種錯誤。
3.勤修世間法而非佛法。這也是一個錯誤。
(1)努力掌握語言背後的究竟意義,之後要全心修行。這就是進步的方法。
(2)許多「專家」嘗到佛法的滋味,帶著理性知識的武裝,卻讓自己岔入歧途,不斷和對手進行辯論,為的是得到世間的滿足感。他們所嘗到的佛法滋味,反而讓他們走偏了。
4.錯誤的慈悲。在山間小屋修行的隱士,缺乏食物和溫暖的衣物,為了佛法而歷經各種艱辛。我們不應當憐憫這樣的修行者。
(1)真正要憐憫的是不斷行惡的人。他們的瞋恨會把他們帶入地獄道。我們應將慈悲給予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5.幫錯忙。如果努力讓親友享受世間的快樂和成功,而不讓他們接觸佛法,也是一種錯誤。如果真正關心他們,就應當協助他們認識心靈上師,教導他們如何修行。日復一日,要向他們指出解脫之道。
6.錯誤的喜悅。因敵人受苦而感到喜悅是不妥的。我們應該隨喜任何善德,以及該欣喜的事情。
(1)當我們不喜歡的人被上司處罰,甚至被殺死,如果我們因此感到喜悅滿足,認為他得到應得的報應,是錯誤的喜悅。
◎要走向無誤之道,以上六者是要屏棄的錯誤行為。

法語輯要—二 海濤 輯

法語輯要—二 海濤 輯
◎菩薩於一切眾生生大慈悲
1.菩薩摩訶薩如是如實知眾生心:於未得解脫眾生不生瞋心,得解脫眾生不生喜心,唯於未得解脫眾生生大悲心,得解脫眾生生大慈心。
2.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貪心而不生瞋,知離貪心而不生喜,唯於貪心眾生生於大悲,於離貪心眾生生於大慈。
3.菩薩起貪心時,修不淨觀即滅貪心;起瞋心時,修行大慈即滅瞋心;起癡心時,修因緣行即滅癡心。
4.以如實知故,菩薩於一切眾生生大慈悲。菩薩作是思惟:「我今以此如實三昧法門如實知,為令一切眾生成就!」是菩薩以大慈悲心熏修。依彼大慈悲心,修持增上戒、增上三昧、增上慧滿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說法集經》
5.有四事疾得佛道。何謂為四?一曰常行大慈,哀諸群生;二曰常行大哀,為之雨淚;三曰常行大喜,和顏悅人視於眾生;四曰常行大護,救度三界生死之患。是為四。《佛說決定總持經》
6.《寶雲經》云:「謂諸菩薩於諸威儀進止發精進行,若身若心常無懈倦,是名菩薩畢竟精進。
7.云何於此精進得生懈倦?或非時分修極重事,遽生怯弱,尚未成熟,信解難行苦行,便謂施自身肉,何得非時持此受用施諸眾生。由是菩薩於諸眾生而生懈倦,即時捐棄積集大果菩提心種子。」
8.毀正戒者,此惡知識,應當遠離。如是毀正見、正行、正命之者,悉皆遠離。
9.樂憒鬧者、多懈怠者、著生死者、背菩提門者、樂居家眷屬者,應當遠離如是諸惡知識。
10.善男子!雖樂遠離此惡知識,然不於彼發起惡心及損害意,應如是住心。《寶雲經》

法語輯要—一 海濤 輯

法語輯要—一 海濤 輯
1.於受樂眾生生歡喜心者,起二種心:一者,能於他財物中、他資生中不生貪心;二者,於他富貴勝樂不生嫉心。
2.念諸眾生如念子想者,起二種心:一者、能如父母念子,遮護諸惡;二者、常於一切眾生不捨慈心。《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3.菩薩受持菩薩戒者,至身專念自省己過,不訟彼短。見行惡者心不瞋恨,見破戒者心生憐愍,無有瞋惱。《菩薩善戒經》
4.修忍之人一切愛敬,不忍之人眾所憎惡,增長煩惱。
5.長煩惱故,生死增長;長生死故,生諸難處;生難處故,遠離善友;遠善友故,不聞正法;不聞正法故,重翳疑網;以疑網故,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方便報佛恩經》
6.菩薩樂善法欲,世間珍寶無不棄捨,以身承事無不恭敬,於和尚、阿闍梨極生尊重。所以者何?為斷繫縛求如是法,為斷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求如是法。發心如寶,除諸眾生貧窮困苦,求如是法;發心如藥,安樂一切眾生,求如是法。《菩薩別解脫經》
7.佛告諸比丘:「菩薩盡其形壽乃至或遇喪命因緣,畢竟不得捨善知識。」《大乘四法經》
8.不念他人惡,常思其善事,智慧離分別,人中最第一。
9.生死如毒樹,悟即法身果,生死與涅槃,本性皆平等。
10.淨慧賢聖行,大悲常利物,不擇於怨親,恒離於分別。
11.耆年多智慧,淨戒悉圓滿,親近如是人,速成安樂行。
12.智慧無垢人,三業恒清淨,應親近是人,尊重過父母。
13.無智難親近,能壞善人心,如火燒枯木,應當常遠離。
14.供給於惡人,欲益反招損,如人飼猛獸,無不傷害者。
15.供養智慧人,小善獲多福,如人飲甘露,求得安隱樂。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Wednesday, April 22, 2009

菩薩學處—四 海濤 輯

菩薩學處—四 海濤 輯
1.《菩薩別解脫》云:「菩薩無有四法。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無不信心;二者、菩薩無有慳貪;
三者、菩薩無有兩舌嫉妒;四者、菩薩無懈怠心,謂言我不能成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2.舍利子!若我有是四法,彼有智者於此了知,便謂邪命,諂求非法、染法,重世財利,是為第一偷食信施。
3.菩薩如是心勇猛故,乃至頭、目、手、足、身體支分、男女眷屬、心所愛樂極妙樂事、舍宅、國邑一切所有,悉能棄捨。」
4.又如《那羅延所問經》云:「菩薩摩訶薩應當發如是心:
一、謂我此身分於諸眾生尚能棄捨,何況所有外財資具?又若於眾生所如其所須悉能施與,謂有來乞丐須手以手,須足以足,須眼以眼,乃至脂、髓、血、肉及餘身分,隨各施與。
二、謂若庫藏孳生之物、金銀珍寶勝妙莊嚴、象馬車乘、國土宮殿、城邑聚落、吏民僮僕、男女眷屬,若諸眾生於所有事,彼彼眾生如其所有,我當給與,不生悔惱,亦無退屈,不希果報及餘諂詐。
5.復次我此施者隨順一切眾生故,悲愍一切眾生故,饒益一切眾生故,攝受一切眾生故,如我攝受眾生,知如是法,得菩提故。
6.譬如藥樹根、莖、枝、葉、花、果、皮、核,若全、若分,隨其取者,不生分別。又復脫諸眾生病苦難時,亦不分別上、中、下性。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應知於四大種身生藥樹想,於彼眾生可作饒益,須手以手,須足以足,隨其取者。如前藥樹,不生分別。」
7.《無量門陀羅尼經》說:「云何眾生得鬪諍因?謂計執財利而為根本,應當棄捨。若離貪愛,即得是陀羅尼。」
8.菩薩布施遠離四法:一毒施,二刀施,三不淨施,四無利益施。
9.菩薩布施遠離四惡:一破戒,二疑網,三邪見,四慳吝。

菩薩學處—三 海濤 輯

菩薩學處—三 海濤 輯
1.如《文殊清淨律》云:「時文殊師利語寂音天子言:『菩薩具足此五無間,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何等為五?
一、菩薩深固作意,求無上道,發心不墮聲聞、緣覺之地,是初無間發心;
二、自捨一切所有,於慳悋心而不共住,是二無間;
三、我應救度一切眾生,於中不起懈退之心,是三無間;
四、了一切法非空、非有,無生無滅,於中不墮諸見,是四無間;
五、於諸法智和合一相,如是發心中無所住,由無所住於一切智悉無所得,是五無間。』」
2.布施功德與執著過患《最上授所問經》
一、布施者無諸慳悋,執著者而常守護。
二、布施者為盡貪愛,執著者增長貪愛。
三、布施者無有恐怖,執著者彼多恐怖。
四、布施者住菩提道,執著者住魔境界。
五、布施者作無盡想,執著者作有盡想。
六、布施者得諸妙樂,執著者而常逼迫。
七、布施者捨離煩惱,執著者增長煩惱。
八、布施者得大富饒,執著者得大貧乏。
九、布施者善人事業,執著者惡人情計。
十、布施者諸佛稱讚,執著者愚夫稱讚。
十一、布施者自所生子不起樂著,非如於餘眾生起憐愍故。
3.菩薩如是深心觀察、悟解:如於我子發生慈愛,則我於一切眾生亦復隨順發生慈愛。我子既無異於一切眾生,則一切眾生皆是我子。
4.在家菩薩於其財利或非攝受眾生勿應耽著,非出離法。又復不應愛樂,隨順染欲。

菩薩學處—二 海濤 輯

菩薩學處—二 海濤 輯
1. 菩薩有四法不應捨離。云何為四?《大寶積經•授幻師跋陀羅記會》
一者、於諸布施而不捨離;二者、成熟眾生而不捨離;
三者、常自覺察而不捨離;四者、增長他善而不捨離。
2.《深心教誡經》說:「如慈氏因中四種辯才即諸佛語。何等為四?
一者、擇有義利,揀非義利;
二者、擇此正法,揀彼非法;
三者、破遣煩惱,非增長煩惱;
四者、樂見涅槃功德,不樂見輪迴功德。是名四種。」
3.「菩薩布施心無怯弱,不驚、不怖、不畏,畢竟一心發親近想,無悔、無疑亦無分別,於此最上正法攝受相應,意樂讀頌,如說修行。
4.是菩薩心勇猛故,則布施勇猛、持戒勇猛、精進勇猛、禪定勇猛、智慧勇猛,一切三摩地勇猛。
5.是菩薩設使於惡人輩亦復不生瞋心、厭心及餘過失。是菩薩如釋、梵王,等無所動。」《深心教誡經》
6.《月燈三昧經》所說偈云:「若於河沙多億劫,供養百億那由佛,清淨信心施餚膳,亦施燈鬘及幡蓋;若於正法衰末世,如是佛法欲滅時,於一日夜學是行,比前福報勝於彼。」今正是時,當一心學希大果報!
7.《寶雲經》說:「善男子!菩薩於菩薩學堅持淨戒,如是尋伺。若不於菩薩別解脫戒中,我云何能得成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又何不於如來大乘諸經法中所詮菩薩行、所集菩薩學,我當如是廣大修習!」是故一心勤修如佛經中所說菩薩學義。
8.《月燈三昧經》所說偈云:「如是不堅身,愚者心所樂,何常壽命中,剎那如幻夢。造諸惡業故,罪報常隨逐,由是無明因,死多墮惡道。」

菩薩學處—一 海濤 輯

菩薩學處—一 海濤 輯
1.《無盡意經》云:「菩薩如是修習、信解、圓滿一切捨施……應招世、出世間無量富樂,於身自然如意受用,我應以財利鉤拔諸眾生,置彼岸處。」
2.《虛空藏經》云:「我所積集善根、法智、善巧,無不與諸眾生而為依住。」
3.《無盡意經》云:「若善心心所法,念念回向菩提,是為善巧。若未來善根決定菩提,現前於諸事業所起善心,皆用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菩薩別解脫經》云:「舍利子!應知護他者即是護身。舍利子!如是行相,若菩薩成就護他,設遇喪命因緣,我於是業悉不應作。」
5.《華嚴經》云:「善男子!菩薩由善知識任持,不墮惡趣;由善知識具足,超越菩薩學處;由善知識教導而得出離世間;由善知識而得親近菩薩,無忘失行;由善知識而得攝受菩薩一切希有行故;由善知識依正覺道,除業惑障,出生死城至清淨處。
6.善男子!是故親近承事善知識者,應如是作意:謂心如地,荷負一切,無疲倦故;心如金剛,志願不可壞故;心如輪圍山,設遇諸苦無傾動故;心如僕使,隨諸作務,不厭賤故;心如傭人,洗滌塵穢,離憍慢故;心如大車,運重致遠,不傾壞故;心如良馬,不暴惡故;心如船筏,往來不倦故;心如孝子,於諸親友承順顏色故。
7.善男子!應於自身起病苦想,於善知識起醫王想,隨所教令作良藥想,所修正行作除病想。
8.善男子!應於自身作怖畏想,於善知識作勇健想,隨所教令作器仗想,所修正行作破怨想。
9.善男子!菩薩於善知識隨所教令應思供養諸佛.世尊。菩薩於善知識言無違逆,得近一切智故;於善知識言無疑惑;得近諸善知識不離作意,得諸現在利益。」

Tuesday, March 3, 2009

菩薩手冊—菩薩圓滿六度波羅蜜陸、圓滿般若波羅蜜

陸、圓滿般若波羅蜜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般若圓滿。何等為十?
一者、無我善巧;二者、業果善巧;
三者、有為善巧;四者、生死流轉善巧;
五者、捨離生死善巧;六者、得二乘善巧;
七者、大乘善巧;八者、捨離魔業善巧;
九者、得不顛倒般若;十者、得無等般若。
1.善男子!云何菩薩得無我善巧?
(1)謂諸菩薩學般若故,能正觀色、受、想、行、識。觀察色時生不可得、集不可得、滅不可得,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生、集、滅法俱不可得。
(2)以勝義中不可得故,非於世俗。勝義、世俗諸法自性,但有言說,實無可得。
(3)由是因緣菩薩長時不捨精進,為欲利益諸有情故,如救頭然。由是菩薩得無我善巧。
2.云何菩薩得業果善巧?謂諸菩薩如是思惟:『一切世間自性皆空,如戲場處、健達縛城。一切有情雖非實有,然執著我,由是不能通達聖道。』是諸有情如是思惟:『若無有我及無有情、命者、生者、意生士夫、若補特伽羅、摩納縛迦、若養育者,即無善惡業、異熟果體性可得!』以正般若如實了知,是名菩薩得業果善巧。
3.云何菩薩得有為善巧?謂諸菩薩以正般若了知一切諸有為法,如是思惟:『諸有為法念念遷謝,無久住相,猶如危露,譬若瀑流。云何如是法中而生貪著,即懷憂惱!若起執著易壞諸法,何名智者!』由是因緣於滅壞法不樂執著,起厭離心,是名菩薩得有為善巧。
4.云何菩薩得生死流轉善巧?謂諸菩薩如是思惟:『一切世間無明所覆,常處生死,為愛[罩-卓+絹]縛。由愛為因,而生於取;由取為因,生善惡業;由生業故,令有相續;由有為因,而起於生;由生為因,故有老死、憂悲、苦惱,眾苦集故。如是展轉相續不斷,如汲灌輪上下迴轉,生死相續亦復如是。』由此菩薩以正般若如實了知,是名菩薩得生死流轉善巧。
5.云何菩薩得捨離生死善巧?謂諸菩薩如是思惟:『離無明故,不著諸行;捨諸行故,則無有愛;遠離愛故,則無有取;能離取故,有不相續;捨彼有故,則無有生;能離生故,永斷老死、憂悲、苦惱。』由是菩薩以正般若如實了知,是名菩薩得捨離生死善巧。
6.云何菩薩得二乘善巧?謂諸菩薩如是思惟:『此法得能預流、一來及不還果、阿羅漢故,永盡諸漏,斷諸結習,無復相續生死流轉,遊履涅槃。思惟此法得辟支佛,如犀角喻,獨一而行。一切菩薩以正般若了知此法,終不取證!』何以故?若諸菩薩如是思惟:『我為利益諸有情界作師子吼,我當拔濟住於生死諸有情類,發大誓願,終不獨一出離生死!』是名菩薩得二乘善巧。
7.云何菩薩得大乘善巧?謂諸菩薩於學戒中,觀學者不可得,所學亦不可得,戒所得果亦不可得,然不執空,墮於斷見,是名菩薩大乘善巧。
8.云何菩薩而得捨離魔業善巧?謂諸菩薩遠離一切不善丈夫,亦不住彼惡國之中。又能遠離隨世俗見、修習咒術,而求利養及尊重供養。復能遠離障菩提法諸煩惱等,而能修習諸對除道。是名捨離魔業善巧。
9.云何菩薩得不顛倒般若?謂諸菩薩修習般若,於諸世間經書、咒術、工巧處中,常為教化諸有情故,終不為已求知解故,亦不為身得名聞故,又復不為得利養故,為開演聖教大威德故,終不欲為顯己德故。專起思惟殊勝正教,於如來制毘奈耶中,示現功德,終不墮於異道諸見。是名菩薩得不顛倒善巧。
10.云何菩薩得無等般若?謂諸菩薩所學般若超過二乘、一切世間天、魔、梵、世及諸外道婆羅門等八部諸眾一切有情,而無等於菩薩般若,惟除如來.應.正等覺。是名菩薩無等般若。
◎善男子!菩薩能成就此十種法,得般若圓滿。

以上講義內容編輯自《寶雨經》

菩薩手冊—菩薩圓滿六度波羅蜜 伍、圓滿禪定波羅蜜

伍、圓滿禪定波羅蜜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靜慮圓滿。何等為十?
一者、積集福德;二者、能多厭離;
三者、勤修精進;四者、具足多聞;
五者、得不顛倒勤修領受;六者、法隨法行;
七者、成利根性;八者、得心善巧;
九者、得奢摩他、毘鉢舍那善巧;十者、得不執著。
1.云何菩薩積集福德?謂諸菩薩愛樂大乘,復能積集一切善根,所生之處攝善知識,而能修習種種妙行。
(1)又常願生大婆羅門家、剎帝利家、大居士家,所生之處恒得正信。
(2)由是因緣增長無量廣大善根,為常不離善知識故。
(3)善知識者,所謂諸佛、一切菩薩。由是菩薩串習善根,增長熾盛,觀察世間苦惱逼迫、眾病所集、愚暗所蔽、無所安住。何以故?以欲因緣故。
2.云何菩薩能多厭離?謂諸菩薩由前因緣,我今不應於此世間行於貪欲,以彼貪欲但由妄情分別生故。諸佛廣說一切貪欲種種過患,所謂欲如尖摽、如[金*竄]、如劍亦如利刀,又如毒蛇、如水聚沫、如肉腐敗臭穢可惡。由是菩薩起厭離心,剃除鬚髮而披法服,出家正信,趣於非家。
3.云何菩薩勤修精進?謂此菩薩既出家已,發大精進,未得令得,未解令解,未證令證。
4.云何菩薩具足多聞?謂此菩薩由前因緣多聞領受,於世俗諦及勝義諦深妙理中,善能宣說。
5.云何菩薩得不顛倒勤修領受?謂此菩薩於諸諦理領納於心,精勤修習無倒善巧。
6.云何菩薩法隨法行?謂此菩薩得善巧已,法隨法行,所謂正語、正業、正命、正思惟、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是為菩薩修習道支。
7.云何菩薩而得利根?謂此菩薩習道支已,利根明悟,能正了知。菩薩由此安住寂靜,遠離執著、一切憒鬧,不樂多言。復能捨離欲尋、恚尋、害尋及不死尋,遠離眷屬、名稱、利養。
8.云何菩薩得心善巧?謂此菩薩由前因緣得心善巧,身常寂靜,觀察其心於善、不善及與無記,自念我今心住何性?若住勝善清淨,心生信樂歡喜。
(1)云何勝善?謂三十七菩提分法。若住不善,應當厭離,發起精進,便能永斷諸不善法。
(2)云何名為諸不善法?謂貪、瞋、癡。貪有三種,謂上、中、下。
(3)云何上貪?謂此貪欲遍滿身心,隨順下劣,心常染著,於一切時無有慚、愧。
(4)云何無慚?謂貪欲者恒起思惟尋求欲境,心生愛重,耽著讚美,是名無慚;
(5)云何無愧?謂貪欲者為欲因緣,能於父母及餘尊者起於諍論,輕欺損害,重彼貪欲,是名無愧。
(6)謂貪欲者由是因緣生於惡處,是故說名增上貪欲。云何中貪?謂貪欲者行貪欲已,即生厭離,起變悔心,不復隨順,是名中貪。云何下貪?謂貪欲者起貪欲時,或摩觸身、纔共語言、或時見已,欲心便息,是名下貪。所有一切活命資具心若執著總說名貪。
(7)云何名瞋?是瞋應知亦有三種,謂上、中、下。
云何上瞋?謂瞋恚者起種種瞋,於五無間隨造一業,或謗正法。謗正法者,其罪過彼五無間業,數分不及,迦羅分不及,乃至計喻鄔波尼殺曇分亦所不及,由是因緣生捺洛迦。若生人中,形貌慘黑,眼目恒赤,為人暴惡,常行損害,由是因緣生捺洛迦。是名上瞋。
云何中瞋?謂瞋恚者造罪業已,速能改悔即起對除,是名中瞋。
云何下瞋?謂瞋恚者由起瞋故出麤惡言,輕調譏嫌,集不善業,經一剎那及一臘縛、一牟呼栗多即能改悔,修習對除,是名下瞋。
(8)是癡應知亦有三種,謂上、中、下。
云何上癡?謂愚癡者恒住貪、瞋,曾無憂悔,是名上癡。
云何中癡?謂愚癡者起少不善,即能於彼梵行者前發露懺悔,不見惡業可受重故,是名中癡。
云何下癡?謂愚癡者於佛所制非性戒中少有毀犯,或一、二、三,便能捨離,是名下癡。
(9)菩薩於彼貪、瞋、癡法皆能遮止,由心善巧。得善巧已,終無喜樂於彼染著。何以故?得心善巧故,若住無記即勤觀察,惟起正念。
(10)云何無記?謂起心時,心不在內,亦不在外;非住於善,非住不善;不住毘鉢舍那,亦復不住於奢摩他,而心下劣引起睡眠,令心昧略,猶如士夫極重睡眠,初覺之時,根識惛昧,不能明了。住無記心亦復如是。以無記心不明了故,菩薩於中心精勇銳,安住歡喜。是名菩薩得心善巧。
9.云何菩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善巧?
(1)謂此菩薩心善巧已,觀察諸法如幻如夢,思惟諸法此是善法,此非善法;此出離法,此不出離法。
(2)謂諸菩薩觀一切法皆依於心——心為自性、心為上首,能攝受心,善調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攝此一切諸法。
(3)既善調伏又善了知,由此因緣便能修習奢摩他法——如是繫心,如是止心及安住心。勤修如是奢摩他故,便能安住心一境性。菩薩住心一境性已,入定觀察,得離生喜樂。心得喜已,遠離欲界惡、不善法及有尋有伺,是名修行住初靜慮。
(4)又離尋伺,不味喜樂,觀無常已,出初靜慮,住內等淨,得定生喜樂,是名菩薩入第二靜慮。
(5)次厭離喜及觀苦已,住捨正念、正知及樂心安正受。佛說:『成就住捨念樂,入第三靜慮,修行而住。』作空解已,入第四靜慮,便捨我執。
(6)捨我執故,苦樂亦斷,憂喜滅故,住不苦樂,捨念清淨,是名修習第四靜慮。
(7)又菩薩觀身與虛空等。既信解已,捨諸色想,滅有對想,離種種想。
(8)捨色想故,滅有對想;離異想故,入無邊空,是謂修習空無邊處。
(9)超過一切空無邊已,有識等生,入無邊識,是謂修住識無邊處。
(10)超過一切識無邊已,入無所有,是謂修住無所有處。
(11)超無所有,修習而住非想非非想處。又諸菩薩遠離能緣想受心故,名住滅定。
(12)雖入彼定,終不樂著。出彼定已,與慈心俱,捨怨憎心,遠損害想,廣大無量,平等無二,極善修習,於一方面意解遍滿,入定而住,諸餘三方、四維、上下周遍世間。
(13)與悲心俱,捨怨憎心,離損害意,廣大無量,平等無二,極善修習,於一方面無邊世界意解遍滿,入定而住,諸餘三方、四維、上下周遍世間。
(14)菩薩與喜心俱,捨怨憎心,離損害意,廣大無量,平等無二,極善修習,於一方面意解周遍,入定而住,諸餘三方、四維、上下周遍世間。
(15)菩薩與捨心俱,離怨憎心,捨損害意,廣大無量,平等無二,極善修習,於一方面意解周遍,入定而住,諸餘三方、四維、上下周遍世間。
10.云何菩薩得不執著?謂此菩薩得五神通亦不執著,常能希求菩提資糧、諸法圓滿。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十種法故,得靜慮圓滿。

菩薩手冊—菩薩圓滿六度波羅蜜 肆、圓滿精進波羅蜜

肆、圓滿精進波羅蜜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精進圓滿。何等為十?
一者、如金剛精進;二者、得無逮精進;
三者、離二邊精進;四者、廣大精進;
五者、熾盛精進;六者、性常精進;
七者、清淨精進;八者、不共精進;
九者、不輕賤精進;十者、不倨傲精進。
1.善男子!云何如金剛精進?謂諸菩薩發起精進,勤修而住諸有情界。未涅槃者,令證涅槃;未得度者,令其得度;未解脫者,令得解脫;未安隱者,令得安隱;未現等覺者,令現等覺。菩薩如是勤修而住。
(1)爾時天魔伺求其短,將欲破壞,至菩薩所,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勿作此勤苦精進。何以故?我曾如是發起精進,勤修而住諸有情界。未涅槃者,令證涅槃;未得度者,令其得度;未解脫者,令得解脫;未安隱者,令得安隱;未現等覺者,令現等覺。如此精進,誑惑愚夫,皆為虛妄,非真實法。
(2)善男子!如是勤修起精進者,我未曾見一有情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現等覺。善男子!我知無量俱胝有情,皆能證入二乘涅槃。善男子!汝徒精進求虛妄法,速捨是心,離諸苦惱!』
(3)爾時菩薩作是思惟:『決定是魔惱壞於我!』菩薩悟已,知是魔說,而告之言:『汝惡思惟欲破壞我,汝但自憂,勿憂我事。世尊已說:「魔羅波旬!一切世間各隨逐業,若自、若共而感生處。」魔羅!汝今亦隨逐業,亦自、亦共而感生處。汝應如是隨業而往,莫惱亂我,無義利故,又於長夜自受苦惱!』
(4)爾時魔羅情智狹劣,自生慚恥,即捨惡自,隱沒不現。由是菩薩!若一切魔王及諸魔眾來惱亂時,欲求其短,故相破壞,而菩薩心終不傾動,無下勇捍,堅固不退,是名菩薩如金剛精進。
2.善男子!云何菩薩得無逮精進?謂諸菩薩發起如是種種精進,諸餘菩薩雖復久遠積集淨業,安住真性,終不及此發起種種精進菩薩,數分不及,迦羅等分乃至計喻及鄔波尼殺曇分亦不能及,何況一切聲聞、緣覺!是中菩薩發心精進力,能攝取一切佛法,復能捨離一切罪業諸不善法,是名菩薩得無逮精進。
3.云何菩薩離二邊精進?謂諸菩薩常起精進不增、不減。何以故?以極增上生倨傲故,以極下劣生懈怠故,是故精進常不增、減,是名菩薩離二邊精進。
4.云何菩薩廣大精進?謂諸菩薩發起精進:『願我如是當得如來妙色端嚴!諸佛所有無見頂相,圓光隨好,微妙具足!』又復發起如是精進:『願我當得無量無礙諸佛大智,及大威德勝義性等!』是名菩薩廣大精進。
5.善男子!云何菩薩熾盛精進?謂諸菩薩發起精進,永離一切塵垢過患,如末尼珠及紫金等,遠離一切塵垢過患,光明炫曜,殊妙赫奕。菩薩精進如是熾盛,永離一切塵垢過患。
(1)何者名為精進塵垢?何者名為精進過患?所謂惰怠、嬾惰、不節飲食、不自知量、非理作意、起惡思惟,如是說名精進塵垢,亦名過患。
(2)菩薩精進永能捨離,是故精進清淨無垢、鮮白熾盛、無復過患。是名菩薩熾盛精進。
6.云何菩薩性恒精進?謂諸菩薩於諸威儀能常發起種種精進,性恒勤勇,無休廢時,若身、若心曾無懈倦,是名菩薩性恒精進。
7.云何菩薩清淨精進?謂諸菩薩發起如是恒常精進,所有眾罪、諸不善法、無利益事障礙於道,乃至微細極小不善、一念惡心亦不發起,況復廣大諸不善法!是故菩薩皆悉除斷,順涅槃理,聖道資糧,趣菩提分。如是善法菩薩修習令增長廣大,圓滿菩提。是名菩薩清淨精進。
8.云何菩薩不共精進?謂諸菩薩如是思惟:『設使十方殑伽沙界火聚遍滿,如阿鼻獄。過彼世界,有一眾生受諸苦惱,無歸、無依及無怙恃。菩薩哀愍彼一有情,度猛火聚,往彼教化,尚不辭勞,況多有惱而不救濟!』菩薩如是大悲精進,外道、二乘所不能及,是名菩薩不共精進。
9.云何菩薩不輕賤精進?謂諸菩薩終不起心:『以我精進微弱、下劣及懈怠故,修習菩提自謂難得。』又復不作如是思惟:『我亦不能荷擔如是於無量劫及千萬劫積集苦行,如救頭然,方證菩提。』不作如是退屈之心。
(1)由是菩薩發如是心:『所有過去如來.應.正等覺、現在如來.應.正等覺、未來如來.應.正等覺,彼諸如來於無量劫精進修行皆現等覺,由是諸佛非不多時修行精進,得有如是現正等覺。我亦如是理應多劫修種種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三世如來同行精進已成佛故。
(2)又我寧為一切有情精勤修習而處地獄,終不為己修行精進而證涅槃。』是名菩薩不輕賤精進。
10.云何菩薩不倨傲精進?謂此菩薩起精進時終不味著,自倨輕他。誰有智者希他恩念而行精進!是名菩薩不倨傲精進。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能成就此十種法故得精進圓滿。

菩薩手冊—菩薩圓滿六度波羅蜜 叁、圓滿忍辱波羅蜜

叁、圓滿忍辱波羅蜜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十種法,得忍圓滿。何等為十?
一者、內忍圓滿;二者、外忍圓滿;
三者、法忍圓滿;四者、隨佛教忍圓滿;
五者、無分限忍圓滿;六者、無分別忍圓滿;
七者、不待事忍圓滿;八者、無恚忍圓滿;
九者、悲忍圓滿;十者誓願忍圓滿。
1.云何菩薩內忍圓滿?善男子!謂諸菩薩於內所有憂悲苦惱,能安忍住,心無逼迫,是名菩薩內忍圓滿。
2.云何菩薩外忍圓滿?善男子!謂諸菩薩聞他麤言罵詈、毀呰父母、親屬、阿遮利耶、鄔波馱耶及聞誹謗佛、法、僧寶,菩薩聞已不起瞋恨、反報毀呰,亦不為彼瞋恚、隨眠之所隨逐,堪忍彼惱,能安隱住,是名菩薩外忍圓滿。
3.云何菩薩法忍圓滿?謂諸菩薩於佛所說素怛纜中一切甚深微妙法義——無來無去、自性寂靜、離分別取、自性涅槃,菩薩聞已,不驚不怖,作是思惟:『我若不了諸深妙法,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是因緣攝取諸法,思惟修習,心生信解,是名菩薩法忍圓滿。
4.云何菩薩隨佛教忍圓滿?謂諸菩薩若起瞋恚為損害時,菩薩自應如是思惟:『而此瞋恚從何而起?從何而滅?是誰所起?云何而起有所緣耶?』菩薩如是思惟:『彼能起之因,了不可得;能滅之因,亦不可得。能起既無,所起非有;乃至所緣,皆不可得!』由是菩薩安忍而住,瞋無緣起,是名菩薩隨佛教忍圓滿。
5.云何菩薩無分限忍圓滿?謂諸菩薩非晝分忍,夜分不忍;非夜分忍,晝分不忍。非自國忍,他國不忍;非他國忍,自國不忍。非於名聞者忍,無名聞者不忍;非於無名聞者忍,有名聞者不忍。由是菩薩於一切時及一切國、名聞有無皆悉能忍,是名菩薩無分限忍圓滿。
6.云何菩薩無分別忍圓滿?謂諸菩薩非惟父母、妻子、親屬於是處忍,餘所不忍,是故菩薩下至旃荼羅等亦能行忍,是名菩薩無分別忍圓滿。
7.云何菩薩不待事忍圓滿?謂諸菩薩修忍辱時,不為財物,不為驚怖,不為行恩,不為順世及羞恥故,如是菩薩自性常忍,是名菩薩不待事忍圓滿。
8.云何菩薩得無恚忍圓滿?謂諸菩薩設未遇彼瞋恚因緣及未遇他瞋,心常安忍。若遇因緣及遇他瞋,或復輕欺、拳打、手搏、刀杖損害,麤言毀責,菩薩遇已,作是思惟:『被輕毀業是我所造,我今應受,定非父母、親屬所造,是故我今歡喜忍受,亦非內、外地界所受,水、火、風界亦復如是。』菩薩由是無倒觀察,遇因緣時,於瞋、不瞋二俱能忍,是名菩薩得無恚忍圓滿。
9.云何菩薩悲忍圓滿?謂諸菩薩於彼貧苦一切有情為作君主。若王、小王有大財寶,多諸資具,若為一切貧苦有情罵詈、呵責、惱亂之時,終無恚恨、損害之心,亦不自高,現主威勢,但起思惟:『此諸有情是我所攝,我應養育而守護之!』由是菩薩不生損害。以是因緣,起大悲心忍受安住,是名菩薩悲忍圓滿。
10.云何菩薩誓願忍圓滿?謂諸菩薩如是思惟:『我曾於彼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作師子吼,誓修菩提,成正覺已,於生死海、煩惱泥中,濟拔一切諸有情等。菩薩由是不生瞋惱,是故我應精勤修習,為拔濟故,為成熟故,為欲調伏、安樂有情,若自起瞋及損害彼,即不含容。』
(1)云何而能生於悲忍拔濟有情?善男子!如有良醫善能針療,見有眾生患目翳者,作是思惟:『我應愍彼,為除眼翳,令無暗障。』爾時良醫起思惟已,自患眼暗。
(2)善男子!汝意云何而此醫師堪能療彼有情眼翳,除暗障不?」止蓋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止蓋菩薩言:「善男子,菩薩亦爾!作是思惟:『我今不應以般若針斷世間翳,由自心有無明暗障,如何能滅他無明惑!』由是因緣,終不損害,修忍安住,是名菩薩得誓願忍圓滿。
◎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得忍圓滿。

菩薩手冊—菩薩圓滿六度波羅蜜 貳、圓滿戒波羅蜜

貳、圓滿戒波羅蜜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即能圓滿戒波羅蜜多。何等為十?
一者、守護波羅提木叉律儀;二者、守護菩薩淨戒律儀;
三者、遠離一切熱惱;四者、遠離不如理思惟;
五者、驚怖所作諸業;六者、驚怖所作違犯;
七者、怖見他物;八者、要期堅固;
九者、得淨尸羅而無所依;十者、尸羅三輪清淨。
1.善男子!云何菩薩守護波羅提木叉律儀?所謂菩薩善學如來所說素怛纜、毘奈耶法,善受學處。菩薩修學及以學處不著種族故,不執異見故,不著徒眾故,不見補特伽羅過患,生尊重心故。是諸菩薩所修學處,是名菩薩守護波羅提木叉律儀。
2.云何守護菩薩淨戒律儀?所謂菩薩如是思惟:『若但學波羅提木叉,終不令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是菩薩於諸如來素怛纜中所說菩薩學處及菩薩律儀戒,我應修學!』
(1)何者是菩薩學處?何者是菩薩律儀戒?謂諸菩薩不住非處,順時而語,知時、知方,菩薩若不如是,即令有情不生敬信。由是菩薩隨順一切諸有情故,令至菩提及為己身菩提資糧速圓滿故,成就具足威儀行法,音聲柔軟,辯才簡要,無所執著,恒修寂靜,顏貌熙怡。是諸菩薩於如來所說素怛纜中,成就學處,修律儀戒,是名守護菩薩淨戒律儀。
3.云何菩薩遠離一切纏障熱惱?所謂菩薩不為貪、瞋、癡等毒火所燒,亦復不為闕緣眾具熱惱所燒,以諸菩薩修習貪欲能對除法,及遠離能起貪欲緣故。
(1)何者是貪欲對除?何者是起貪愛緣?謂修不淨觀是貪對除,世間妙色是貪起緣。
(2)云何修習觀不淨法?謂諸菩薩觀察自身髮、毛、爪、齒、皮膚、血脈、筋肉、骨髓、脾、腎、心、肺、肝、膽、腸、胃、生熟二藏、肪膏、腦膜、洟唾、涎淚、膿、汗、脂、痰、瘡及塵垢、大小便利流溢種種臭穢不淨。
(3)如是觀察不淨體性,深生厭離,不起貪心,設有頑嚚、癡迷、狂亂、幼無了解,見是事時尚不起貪,何況智者!由是菩薩修不淨觀。
(4)云何遠離起貪愛緣?謂諸菩薩見於世間端嚴妙相、可愛色像,便生染著,適悅身心,即自思惟:『如世尊說:「愛欲境界猶如幻夢,悟已即無。」』
(5)云何智者於幻夢境而起貪心!是名菩薩修習對除貪欲自性及彼起緣。
(6)云何菩薩修瞋對除?云何遠離能起瞋緣?所謂菩薩於諸有情多修習慈,由是因緣對除瞋恚。若起瞋恚於因、於緣有執著時,彼諸菩薩由是伏滅瞋恚隨眠,是名菩薩修習對除瞋及起瞋緣。
(7)云何菩薩修癡對除?云何遠離能起癡緣?由彼菩薩如是觀察便得離癡,由離癡故無諸熱惱,遠離樂欲及眾資具,是名菩薩修習對除癡及起癡緣。
4.云何菩薩而得遠離不如理思惟?謂諸菩薩靜處獨坐終不思惟:『云我居靜處不雜亂住,我順如來毘奈耶法。其餘沙門婆羅門等,皆雜亂住,多所執著,不順如來毘奈耶法。』是名菩薩遠離不如理思惟。
5.云何菩薩怖畏所作諸不善業?謂諸菩薩起正思惟,修諸善法,以如來說諸苾芻等應當恭敬、守護淨戒,專修定業,習學般若。何以故?以恭敬心作福德業,能招端正、可愛果報、殊勝果報。菩薩如是遠離一切諸不善業,是名菩薩而能怖畏所作諸業。
6.云何菩薩驚怖違犯?所謂菩薩見違犯中如微塵量深生怖畏,下至少罪心懷大懼,況多違犯而生隨喜!何以故?由如來說:『苾芻當知!多服毒藥能令人死,少服毒藥亦令人死。苾芻當知!若多犯罪即生惡趣,若少犯罪亦生惡趣。』菩薩如是正思惟時,驚怖違犯,是名菩薩驚怖違犯。
7.云何菩薩怖見他物?謂此菩薩與城邑、聚落諸婆羅門、剎帝利等心相體信,彼婆羅門剎帝利等或以金銀、末尼、真珠、珂貝、珊瑚、璧玉、吠琉璃寶及資身具而寄菩薩。菩薩受時獨一無二,雖無忌憚,菩薩於彼終無惡思而輒受用。
(1)又復菩薩執知眾事,若窣堵波物、若四方僧物及僧祇等物,於諸物中亦不受用。何以故?由世尊說:『若他飲食、資生之具、一切物等,他不與時,皆不應用。』菩薩如是起思惟已,寧自割身肉而自食之,然於他物終無侵犯,是名菩薩怖見他物。
8.云何菩薩誓願堅固?所謂菩薩若為惡魔及魔天眾以諸妙欲來嬈菩薩,令起貪愛,菩薩於彼心無惑著而不生退,是名菩薩誓願堅固。
9.云何菩薩於淨尸羅心無所著?謂諸菩薩善護禁戒,終不起心:『以此尸羅令我生天及王等家。』是名菩薩於淨尸羅心無所著。
10.云何菩薩三輪清淨?謂諸菩薩於身、口、意皆得清淨。
(1)云何身得清淨?謂身所有一切惡行皆得永離。何者是身惡行?所謂殺生及不與取欲邪行業,常遠離故,是名身得清淨。
(2)云何菩薩語得清淨?謂語惡行皆得永離。何者是語惡行?謂虛誑、離間、麤惡、雜穢等語,常遠離故,是名語得清淨。
(3)云何菩薩意得清淨?謂意所有一切惡行皆得永離。何者是意惡行?謂貪染、瞋恚、邪見皆遠離故,是名意得清淨。是名菩薩三輪戒淨。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十種法,得尸羅圓滿。

菩薩手冊—菩薩圓滿六度波羅蜜 壹、圓滿布施波羅蜜

壹、圓滿布施波羅蜜
◎佛言:「善男子!有十種法,諸菩薩摩訶薩若能成就,即得施波羅蜜多。何等為十?
一者、成就法施;二者、成就無畏施;
三者、成就財施;四者、成就無希望施;
五者、成就慈愍施;六者、成就不輕慢施;
七者、成就恭敬施;八者、成就供養施;
九者、成就無所依施;十者、成就清淨施。
1.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法施?
一、所謂攝受正法,受持讀誦無所希求。
二、不為利養恭敬故,不為名聞勝他故,唯為一切苦惱有情令罪銷滅。
三、演說妙法無所希望,如為王、王子及旃陀羅子演說妙法心尚無二,況為一切大眾說法心不平等!
四、雖復行施而不恃此,心生我慢。善男子!是名菩薩成就法施。
2.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無畏施?
一、所謂菩薩自捨離科罰及一切器仗,亦教他學捨離科罰及一切器仗。
二、又復觀察一切有情如父母想,如男女想,如親屬想。
三、何故菩薩作如是念?如佛所說:『一切眾生未有不曾為我父母、男女眷屬!於微細蟲猶割身肉而布施之,何況廣大有情而令驚怖!』是名菩薩成就無畏施。
3.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財施?
一、所謂菩薩觀見一切有情造極惡業,施財攝取,令彼遠離所作惡業,安置善處。
二、復起思惟:『佛說:「布施是菩薩菩提。由布施故,得斷三種不善之法,所謂慳吝、嫉妒、惡思。」
三、是故我應學於如來,隨所有財常行布施。雖復施與,不起慢心。』是名菩薩成就財施。
4.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不希望施?
一、所謂布施終不為自身故,不為財物故,不為眷屬故,不為利養故。
二、然諸菩薩行布施時,其心清淨,由是因緣遠離一切希望、報恩而行布施。是名菩薩成就不希望施。
5.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慈愍施?
一、所謂菩薩見諸有情受於苦惱、飢渴、貧露、衣服、垢弊,孤獨無怙、無所依止,遠離福業、無所趣向,由此菩薩作是思惟,起慈愍心:『我為利益彼有情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諸有情受於苦惱,無歸、無怙、無所依處,流轉生死。我當何時為諸有情為歸、為怙、為所依處?』
二、由是菩薩慈愍纏心,於常常時、於恒恒時,隨所有物施彼有情。
三、雖有饒益眾生善根,終不恃此起於高慢。是名菩薩成就慈愍施。
6.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不輕慢施?
一、所謂施時,終不棄擲、輕欺而與;曾無瞋嫌、要頡之意;不恃富貴、自在傲慢;非求多聞、名稱憍逸。
二、所施與時,歡喜恭敬,尊重讚歎,自手授與。是名菩薩成就不輕慢施。
7.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恭敬施?
一、所謂菩薩見阿遮利耶、鄔波馱耶及修梵行所有尊者,恭敬頂禮,問訊起居,但是所作種種善根,願我同作所作成就。是名菩薩成就恭敬施。
8.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供養施?
一、所謂菩薩供養三寶。云何供養佛?謂於如來制多之中,若花、若香、若散、若燒及塗掃地,若制多破壞,應當修理,是名菩薩善供養佛。
二、云何供養法?謂諸菩薩聽聞正法,若書寫、受持、讀誦、通利、思惟、修習,不顛倒思惟、不顛倒修習,是名菩薩善供養法。
三、云何供養僧?謂供給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下至水器,眾具皆足,是名菩薩善供養僧。如是供養佛、法、僧時,是名菩薩成就供養施。
9.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無所依施?
一、所謂菩薩行布施時,終不為求天王位果及生餘天,亦不求人王及小王等,是名菩薩成就無所依施。
10.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清淨施?
一、所謂菩薩行施之時,觀察施物及能、所施皆非實有,離諸障礙、貪染、過患,是名菩薩成就清淨施。
◎善男子!若能成就此十種法,是名菩薩成就施波羅蜜多。

修學菩薩道應捨棄魔業—二 海濤 輯

修學菩薩道應捨棄魔業—二 海濤 輯
21.捨四攝法是為魔業。
22.毀破禁戒是為魔業。
23.輕持戒者是為魔業。
24.順聲聞行是為魔業。
25.順緣覺乘是為魔業。
26.要求無為是為魔業。
27.厭離有為是為魔業。
28.心懷疑惑不利有情是為魔業。
29.所聞好疑不善通達如理作意是為魔業。
30.好懷諂誑假示哀愍是為魔業。
31.麤獷惡罵是為魔業。
32.於罪不厭是為魔業。
33.染著自法是為魔業。
34.少聞便足是為魔業。
35.不求正法是為魔業。
36.樂求非法是為魔業。
37.於障蓋纏不樂對治是為魔業。
38.不淨心口是為魔業。
39.忍沙門垢是為魔業。
三、善男子!如是乃至好行十不善業,捨於善法,如是一切悉為魔業。
四、若菩薩成就四法,而能超越。云何為四?
1.所謂不忘菩提心故,勤修六度不放逸故,住於善巧智成就有情故,住甚深理護持正法故。
2.善男子!菩薩若與此法相應,決定能摧諸魔怨敵,是為菩薩超出四魔。 以上資料整理自《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修學菩薩道應捨棄魔業—一 海濤 輯

修學菩薩道應捨棄魔業—一 海濤 輯
一、(佛告)善男子!云何菩薩?摧伏怨敵超越四魔。
1.善男子!若菩薩以如幻智通達一切五蘊諸法皆如幻化,超越蘊魔;
2.通達諸法本性清淨,超煩惱魔;
3.通達緣起,超越死魔;
4.不退菩提心故,超越天魔。
二、菩薩如是觀故,能害所有障,於菩薩一切魔業魔不得便。何謂魔業?
1.謂愛樂小乘是為魔業。
2.不護菩提心是為魔業。
3.於諸有情簡別行施是為魔業。
4.樂求生處而持禁戒是為魔業。
5.為求色相而修忍辱是為魔業。
6.作世間事相應精進是為魔業。
7.於禪味著是為魔業。
8.以慧厭離於下劣法是為魔業。
9.在於生死而有疲倦是為魔業。
10.作諸善根而不迴向是為魔業。
11.厭離煩惱是為魔業。
12.覆藏已過是為魔業。
13.憎嫉菩薩是為魔業。
14.誹謗正法是為魔業。
15.背恩不報是為魔業。
16.不求諸度是為魔業。
17.不敬正法是為魔業。
18.慳惜於法是為魔業。
19.希利說法是為魔業。
20.離於方便成就有情是為魔業。

在家律儀輯要—二 海濤 輯

在家律儀輯要—二 海濤 輯
1.有八事可以怗安:
一、得父財;二、有善業;三、所學成;四、友賢善;
五、婦貞良;六、子孝慈;七、奴婢順;八、能遠惡,是為八事。
2.人有十事不可親信:
一、主君所厚;二、婦人所親;三、怙身強健;四、恃有財產;
五、大水漬處;六、故屋危牆;七、蛟龍所居;八、辜較縣官;
九、宿惡之人;十、毒害之蟲,是為十。
3.與朋友相處有十事知愛厚:
一、遠別不忘;二、相見喜歡;三、美味相呼;四、過言忍之;
五、聞善加歡;六、見惡忠諫;七、難為能為;八、不相傳私;
九、急事為解;十、貧賤不棄,是為十愛厚。
4.有十事知人為明:
一、別賢愚;二、識貴賤;三、知貧富;四、適難易;
五、明廢立;六、審所任;七、入國知俗;八、窮知所歸;
九、博聞多識;十、達於宿命,是為十事。
5.大賢有十行:
一、學聞高遠;二、不犯經戒;三、敬佛三寶;四、受善不忘;
五、制慾怒癡;六、習四等心;七、好行恩德;八、不擾眾生;
九、能化不義;十、善惡不亂,是為十行。
6.大惡有十五:
一、好殺;二、劫盜;三、婬妷;四、詐欺;
五、諂諛;六、虛飾;七、侫讒;八、誣善;
九、貪濁;十、放恣;十一、酗醟;十二、妒賢;
十三、毀道;十四、害聖;十五、不計殃罪,是為十五。
以上講義內容節錄自《佛說孛經》

在家律儀輯要—一 海濤 輯

在家律儀輯要—一 海濤 輯
1.受優婆塞戒有四惡人常應離之:一者樂說他過,二者樂說邪見,三者口軟心惡,四者少作多說。《優婆塞戒經》
2.朋友之法,其要有三:
一者,見有過失,輒相諫曉;二者,見有好事,深生隨喜;
三者,在於苦厄,不相棄捨。《太子善權經》
3.持戒態度——輕重等持、輕戒、重戒,皆以平等心受持。
4.在家學戒、持戒要常心懷十種心:
一、菩提心;二、大悲心;三、懺悔心;
四、忍辱心;五、慈悲平等心;六、恭敬心;
七、孝順友愛心;八、恆順眾生心;九、迴向發願心;
十、真如佛性心。
5.難與能與,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語,不相髮露,遭苦不捨,貧賤不輕,有此七法,名為親友。《四分律》
6.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一、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
二、何謂如秤?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秤友也。
三、何謂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
四、何謂如地?百穀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7.有十不諫:
一、慳貪;二、好色;三、朦朧;四、急暴;五、抵突;
六、疲極;七、憍恣;八、喜鬥;九、專愚;十、小人。
8.化善從惡,切磋以法,忠正誨勵,義合友道。

堅心護正法—二 海濤 輯

堅心護正法—二 海濤 輯
1.天攝眾生,亦有四事:
一者,說法之處諸天清淨;二者,說法之時眾樂受聽;
三者,終不為他因緣所害;四者,不信者信。
2.福攝眾生亦有四事:
一者,莊嚴於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二者,莊嚴於口,凡所演說眾生樂聞;
三者,莊嚴佛土;
四者,莊嚴種姓,所謂釋、梵、轉輪聖王。
3.智攝眾生亦有四事:
一者,知眾生根,如意說法;二者,知眾生病苦,隨病施藥;
三者,得大神通,遊諸佛土;四者,了了通達法界。
善男子!若欲獲得如是功德,應當勤心護持正法。」
4.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若能護法生憐愍  受持是經及廣說
  我說千分中一分  猶如大海取一渧
  知恩念恩念如來  是人可信付法藏
  供養無量十方佛  如是則能護佛法
  雖施無量國珍寶  不如至心誦一偈
  法施最妙勝食施  是故智者應護法
  十方諸佛天龍神  功德智慧所攝取
  莊嚴修行諸相好  是人皆由護正法
  常遇諸佛善知識  常聞無上真實道
  速得無量陀羅尼  是人皆由護正法
  身口意戒得清淨  具大神通遊諸國
  不退菩提具六度  是人皆由護正法
  世界微塵可說盡  護法功德不可量
  欲得不可宣說知  應當堅心護正法 
本文出自《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九.海慧菩薩品第五之二》

堅心護正法—一 海濤 輯

堅心護正法—一 海濤 輯
1.爾時世尊讚海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宣說菩薩諸力。實如汝言,菩薩具足如是諸力,聞深佛法不生怖畏。
2.善男子!一切言說名之為聲,菩提之性亦不可說亦不可見。不可說、見名第一義。如來了了知見如是不可宣說,愍眾生故而為宣說菩提。非心亦非心數,何況聲字。
3.善男子!如來憐愍諸眾生故,覺甚深法。覺甚深法已,無知無覺,無心、心數,無聲無字,不可宣說。為眾生故,說有文字、音聲次第。
4.善男子!譬如虛空,非是色法,不可睹見,非對非作。善男子!有人善畫,畫空作像,若男、若女、若象、若馬。如是之人可思議不?」(海慧菩薩言:)「不也,世尊!」
5.「善男子!是猶可信。如來.世尊知不可說,而能演說是事甚難。雖復說此不可說法,然真實知性不可說。」
6.「善男子!若聞是法不驚不怖,當知是人久於無量諸如來所種諸善根。善男子!如是經典不可思議。若有人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是人則能受持一切諸佛法藏,攝取一切眾生解脫。
7.善男子!若有菩薩了了得見無量世界所有諸佛。見已,即以上妙七寶滿是世界持用奉獻諸佛.世尊。是人福德寧為多不?」(海慧菩薩言:)「甚多,世尊!如是功德難以喻說。」
8.「善男子!不如有人擁護正法,為憐愍故,受持、讀誦、解說是經。何以故?法施之施勝於食施。夫食施者,即是世施;法施之施,是出世施。
9.善男子!若人能護佛正法者,即為四攝。何等為四?
一為佛攝,二為天攝,三為福攝,四為智攝。
10.佛攝眾生,復有四事:
一者,常得親近諸佛;二者,諸魔不得其便;
三者,獲得無盡陀羅尼;四者,得住不退轉地。

Sunday, March 1, 2009

聽聞正法的心態 海濤 輯

聽聞正法的心態 海濤 輯
若人欲聽正法,具十六相,乃可聽受。
一、隨時聽。(適當時間聞法)
二、恭敬。(說法者對不敬者會拒絕說法)
三、欲樂。(想聽聞)
四、無執著。(打開心扉,容忍指陳缺點)
五、如聞隨行。(聽到法就去實踐)
六、不為破難。(不專挑毛病)
七、於法起尊重心。(敬法如敬大師〔佛〕)
八、於說者起尊重心。(尊敬說法者)
九、不輕撥正法。(對正法不輕慢)
十、不輕撥說者。(不對說法者品頭論足)
十一、不輕己身。(不妄自菲薄)
十二、一心不散。(收心、專心)
十三、欲求解心。(不懂要問)
十四、一心諦聽。(點點滴滴聽入心)
十五、依理正思。(如理思惟)
十六、憶持前後,而聽正法。(前、中、後,完整聽到)
佛聖弟子,若能如此,恭敬諦聽,信根生長,於正法中,心得澄淨。
摘錄自《廣義法門經》

慈悲法門—二 海濤 輯

慈悲法門—二 海濤 輯
1.善男子!智者應當作如是觀:一切煩惱是我大怨,何以故?因是煩惱能破自他,以是因緣,我當修集慈悲之心,為欲利益諸眾生故,為得無量純善法故。 《優婆塞戒經》
2.若有說言離於慈悲得善法者,無有是處,如是慈悲能斷不善,能令眾生離苦受樂,能壞欲界,是慈若能緣於欲界,名欲界慈。 《優婆塞戒經》
3.善男子!起慈心時有因戒起、有因施起。若能觀怨作子想者,是名得慈。
4.善男子!慈唯能緣不能救苦,悲則不爾,亦緣亦救。
5.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
6.善男子!若能修忍,當知即是修慈因緣,如是慈心即是一切安樂因緣。若能修慈,當知是人能破一切憍慢因緣,能行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優婆塞戒經》
7.是菩薩受行忍辱慈悲心,欲令一切眾生斷愛恚故。
8.若割耳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欲令一切眾生聞法信故。
9.若割鼻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受端嚴無上持戒香故。
10.若截足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得如來四神足故。
11.若截手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欲攝取一切眾生得寂靜故。
12.若分解支節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令具足六波羅蜜故。
13.若挑眼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得慧眼故。
14.若斬首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得如來一切智首故。
15.是菩薩如是忍辱趣向思惟,願令一切眾生得度、得解脫,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 《大寶積經》

慈悲法門—一 海濤 輯

慈悲法門—一 海濤 輯
1.慈悲有三緣:
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
三者,無緣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樂淨土從此大悲生故。故謂此大悲為淨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
2.慈悲心不礙畢竟空,畢竟空不妨慈悲,雖行慈悲常畢竟空。畢竟空不捨慈悲,是故超凡越聖,稱菩薩行也亦是空悲二道。
《法華義疏》
3.有四法修大慈心。云何為四?
一者,修大慈心救護眾生;二者,修大慈心度脫眾生;
三者,修大慈心覺悟眾生;四者,修大慈心為令眾生入涅槃故。
4.有四法修大悲心。云何為四?
一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離諸惡道住善趣故。
二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捨諸惡行習善法故。
三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離於小乘入大乘故。
四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離於生死得涅槃故。《大寶積經》
5.慈悲猶在,發佛道心時,還得增長,名為大慈大悲。
6.菩薩大事者,所謂不捨一切眾生。然度眾生必須二事:
一者,內有慈悲心;二者,外有方便救濟。《金剛般若疏》
7.遍拔眾生生死苦即是大悲心義,與眾生大涅槃樂即是大慈心義。雖內有慈悲之心,未有慈悲之事,是故菩薩修行布施等萬行而拔濟之,令其離苦使其得樂,即是成上慈悲之義。
《金剛般若疏》
8.善男子!眾生若能修集慈心,是人當得無量功德。修慈心時若能先於怨中施安,是名修慈。善男子!一切眾生凡有三聚:一者,怨;二者,親;三者,中。如是三聚名為慈緣。修慈之人先從親起欲令受樂,此觀既成都及怨家。《優婆塞戒經》

因果問答—二 海濤 輯

因果問答—二 海濤 輯
◎《樹提伽經》偈云:(節錄)
  1.何物明日月   佛光明日月
 2.何物重於地   戒德重於地
3.何物多草木   亂想多草木
  4.何物疾於風   意念疾於風
 5.何物得生天   十善得生天
 6.何物服人身   五戒服人身
 7.何物落地獄   十惡落地獄
 8.何物墮畜生   觝突墮畜生
  9.何物堅金剛   無著堅金剛
  10.何物軟鶴毛   心柔軟鶴毛
  11.何物香旃檀   持戒香旃檀
  12.何物安於山   坐禪安於山
  13.何物最為高   家和最為高
  14.何物最清淨   泥洹最清淨
  15.何物最穢濁   生死最穢濁
◎《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節錄)
1.阿難白佛:「云何為慈?」佛語阿難:「一、慈眾生,如母愛子;二、悲世間,欲令解脫道意;三、心常歡喜;四、為能護念,一切不犯。是為慈心者也。」
2.賢者好布施,天神自扶將;施一得萬倍,安樂壽命長。今日大布施,其福不可量;皆當得佛道,度脫於十方因。
3.人而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佛事三寶中來。
4.為人大富,財物無限,從布施中來。
5.為人長壽,無有疾病,身體強壯,從持戒中來。
6.為人音聲清徹,從歌詠三寶中來。

因果問答—一 海濤 輯

因果問答—一 海濤 輯
◎《雜阿含經》記載,有天子說偈問佛云:
何戒何威儀?何得何為業?
慧者云何住?云何往生天?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1.遠離於殺生   持戒自防禦
2.害心不加生   是則生天路
3.遠離不與取   與取心欣樂
4.斷除賊盜心   是則生天路
5.不行他所受   遠離於邪婬
6.自受知止足   是則生天路
7.自為己及他   為財及戲笑
8.妄語而不為   是則生天路
9.斷除於兩舌   不離他親友
10.常念和彼此   是則生天路
11.遠離不愛言   軟語不傷人
12.常說淳美言   是則生天路
13.不為不誠說   無義不饒益
14.常順於法言   是則生天路
15.聚落若空地   見利言我有
16.不行此貪想   是則生天路
17.慈心無害想   不害於眾生
18.心常無怨結   是則生天路
19.苦業及果報   二俱生淨信
20.受持於正見   是則生天路
21.如是諸善法   十種淨業跡
22.等受堅固持   是則生天路

修行隨筆—二 海濤 輯

修行隨筆—二 海濤 輯
1.《成實論》:「若掃僧房地如一閻浮提,不如掃佛塔猶如一掌處。」
2.《百緣經》裡也曾提到:有一人見毘婆尸佛塔上灰塵凋花,即清理以利供養。來世出身高貴,相貌莊嚴,人人敬愛。後長大聽佛說法,悟得道果。
3.意欲生起功德累積福德——當以布施波羅蜜最為殊勝,財施令窮轉富,法施令人歡喜,無畏施化暴戾為祥和。有了布施,怨恨自消,魔障自除,陌路亦成好友,轉一切崎嶇為平坦大道。
4.禮佛時五體一定要觸地,表示五毒消除,得身、口、意事業,功德加持,具足五種智慧。
5.為一切眾生而證解脫而生菩提心,應依賴三寶;甚至我們在此世間的一切事情,不論好壞,也應依賴三寶。
6.一切法中,以調伏我們的自心為最重要。心若能生起慈悲,便具足了一切功德,而智慧和神通也會跟著產生。
7.佛教徒應該懷抱慚愧心,感恩心,好好修行,好好去愛生與護生。
8.一個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致力培養和諧、平靜的心靈,因為這才是道德和修行的基礎。
9.「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同。對修行者而言,生命最大的意義就是了解生命是苦、空、無常的。
10.不管在佛法上或是世間法上我們都需要精進,沒有精進就不可能成辦任何事情。
11.人除非一心志在修道解脫,否則當生活中種種人、事、物現前,若是事不關己則罷,一旦關己則貪、瞋、癡、慢、疑等念頭都會隨之產生。
12.佛法之中,是以戒為根本的,所以佛經說:「若無淨戒,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為難,持戒不犯更為難。
13.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趁著身體還健康、心智還清醒的時候,多留一點時間、心力來接觸佛法、認真修行,不要浪費此世的因緣!

修行隨筆—一 海濤 輯

修行隨筆—一 海濤 輯
1.「儀軌」的意思是「心靈戒律」,也可解釋為以菩提心所行的身、口、意一致的活動。亦解釋為「成就方法」。
2.對佛法的基本了解——一切唯心。對成就者而言,沒有身和心、物質和精神對立的概念存在。
3.「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唐‧黃檗希運禪師
4.唵嘛呢唄咪吽
一、正念是方法,悲心是表現,智慧是精髓。
二、「六字大明咒」實際就是我們內心佛性的顯現。
三、「六字大明咒」也代表佛的三身—法身、報身、化身。
四、「六字大明咒」是諸佛心意的顯現,亦是諸法的精髓。
五、「六字大明咒」是一切諸佛心要。
六、念誦「六字大明咒」可證得三身果位。
七、要覺悟成佛,我們必須依賴佛法的指引,調伏並斷除產生所有惡業的煩惱迷惑,而所有佛法的精髓就是「六字大明咒」。
八、「觀音心咒」即是諸佛的心意總集,亦是開悟之因、得生淨土之因。
九、把心安住正念,盡力持誦佛的三身心咒,每天念誦各心咒至少一圈念珠(108次)。
十、唯一能「攜帶」到未來世的,將僅是你的修持。
十一、修行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我們個人,更是為了利益所有的有情眾生,以及佛行事業。
十二、時時以廣大的慈心及悲心,眷念所有的有情眾生,並以懺悔的力量來淨除過去所造的業障。
十三、如果能以無上的菩提心與慈悲心修持「六字大明咒」,最後你會得證三身佛果。

因果業報—四 海濤 輯

因果業報—四 海濤 輯
爾時國王為佛作禮,前白佛言:「我本是小人,有何福行得享斯位?願佛解說,令此國人得蒙開眼!」
佛告王曰:「往日舍衛城中有長者子,名曰辯意,施設大檀,請佛及僧。時佛坐定,下食未嚫。有一乞兒,來入欲乞,一無所得,瞋恚而出,惡念生曰:『若吾為王以鐵輞車轢斷僧頭!』一人後來,乞匃大得飯食出,即念言:『若我為王,供養此等眾聖之僧七日之中!』
時善念者今王是也。時惡念者臥深草中,王受正位,迴車入國,車騎侍從轢斷其頭,死入地獄,為火車所轢,億劫乃出。王今請佛報誓過厚,世世受福,無有極已。」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人心是毒根,口為禍之門,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罪殃。
不念善惡人,身自作受殃,意欲害於彼,不覺車轢頭。
心為甘露法,令人生天上,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福德。
有念善惡人,自作安身本,意念一切善,如王得天位。
是時國王聞經歡喜,舉國臣民得須陀洹道。供養佛七日之後,佛於是欲去,王及臣民為佛作禮,歡喜而別。於是世尊還到舍衛祇樹精舍。賢者阿難正衣服,從坐起,為佛作禮,長跪,白佛言:「世尊!當以何名此經,云何奉行?」
佛告阿難:「是經名為《辯意長者子所問》,當奉持之,一名《諸法要義》。」
佛復告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行斯經,奉持諷誦,宣傳後世,令人受持者,是人如侍我身福無有異。誦斯經者,當為彌勒佛所授記。如來廣長舌,所語無有異。」
佛說經已,時諸天、龍、鬼、神四輩弟子,聞經歡喜,為佛作禮。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辯意長者子經》

因果業報—三 海濤 輯

因果業報—三 海濤 輯
◎佛典故事
時辯意長者子(與)父母眷屬,前禮佛足,各自供侍。辯意起行澡水,敬意奉食。下食未訖,有一乞兒前歷座乞。佛未呪願,無敢與者,遍無所得,瞋恚而出,便生惡念:「此諸沙門放逸愚惑,有何道哉?貧者從乞,無心見與。長者迷惑,用為飯此無慈愍意,吾為王者,以鐵輞車轢斷其頭!」言已便去。
佛達嚫訖,有一乞兒,來入乞匃,座中眾人各各與之,大得飯食,歡喜而去,即生念言:「此諸沙門皆有慈心,憐吾貧寒,施食充飽,得濟數日。善哉,長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無量。吾為王者,當供養佛及眾弟子,乃至七日之中,當報今日饑渴之恩!」言已,便去。佛食已訖說法,即還精舍之中。
佛告阿難:「從今以後嚫訖下食以此為常。」
時二乞兒展轉乞匃,到他國中臥於道邊深草之中。時彼國王忽然崩亡,無有係嗣。時國相師明知相法,讖書記曰:「當有賤人應為王者。」諸臣百官千乘萬騎,案行國界,誰應為王。顧見道邊深草之中,上有雲蓋。相師指曰:「中有神人!」即見乞兒,相應為王者。諸臣拜謁,各各稱臣。
乞兒驚愕自云:「下賤非是王種!」皆言應相,非是強力,沐浴香湯,著王者之服,光相儼然,稱善無量,導從前後,迴車入國。時惡念者在於深草中,臥寐不覺,車轢斷其頭。王到國中,陰陽和調,四氣隆赫,人民安樂,稱王之德。爾時國王自念:「昔者貧窮之人,以何因緣得為國王?昔行乞時,得蒙佛恩,大得飯食,便生善念,得為王者,當供養七日。佛之恩德今已果之!」
即召群臣,遙向舍衛國燒香作禮。即遣使者,往請佛言:「蒙世尊遺恩,得為人王。願屈尊神,來化此國愚冥之人,得見教訓!」
於是佛告諸弟子:「當受彼請。」佛與諸弟子無央數眾往到彼國。時王出迎,與諸群臣稽首佛足,燒香散華,伎樂供養。佛入宮中即以就座。王起行水,供養飯食,須臾以訖。

因果業報—二 海濤 輯

因果業報—二 海濤 輯
1.有五事得為尊貴,眾人所敬。何謂為五?
一者、布施,周惠普廣;二者、禮敬佛法、三寶及諸長老;
三者、忍辱,無有瞋恚;四者、柔和謙敬;
五者、博聞,學誦經戒。是為五事,得為尊貴,眾人所敬。
2.有五事常生卑賤,為人奴婢。何謂為五?
一者、憍慢,不敬二親;二者、剛強,無恭恪心;
三者、放逸,不禮三尊;四者、盜竊以為生業;
五者、負債,逃避不償。是為五事,常生卑賤奴婢之中。
3.有五事得生人中,口氣香潔,身心常安,為人所譽,不被誹謗。何謂為五?
一者、至誠不欺於人;二者、誦經,無有彼此;
三者、護口,不謗聖道;四者、教人遠惡就善;
五者、不求人之長短。是為五事,生於人中,口氣香潔,身意常安,為人所譽不被誹謗。
4.有五事若在人中常被誹謗,為人所憎,形體醜惡,心意不安,常懷恐怖。何謂為五?
一者、常無至誠,欺詐於人;二者、大會有說法處(者)而誹謗之;
三者、見諸同學而輕試之;四者、不見他事而為作過;
五者、兩舌,鬪亂彼此。是為五事,若在人中,常被誹謗,為人所憎,形體醜惡,心意不寧,常懷恐怖。
5.有五事,所生之處常與佛、法、眾會,初不差違,見佛聞法便得好心,若作沙門即得所願。何謂為五?
一者、身奉三寶,勸人禮事;
二者、作佛形像,當使明潔;
三者、常奉師教,不犯所受;
四者、普慈一切,與身正等,如愛赤子;
五者、所受經法晝夜諷誦。是為五事,所生之處常與佛、法、眾會,初不差違,見佛聞法便得好心,若作沙門即得所願。
因果業報—三 海濤 輯
◎佛典故事
時辯意長者子(與)父母眷屬,前禮佛足,各自供侍。辯意起行澡水,敬意奉食。下食未訖,有一乞兒前歷座乞。佛未呪願,無敢與者,遍無所得,瞋恚而出,便生惡念:「此諸沙門放逸愚惑,有何道哉?貧者從乞,無心見與。長者迷惑,用為飯此無慈愍意,吾為王者,以鐵輞車轢斷其頭!」言已便去。
佛達嚫訖,有一乞兒,來入乞匃,座中眾人各各與之,大得飯食,歡喜而去,即生念言:「此諸沙門皆有慈心,憐吾貧寒,施食充飽,得濟數日。善哉,長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無量。吾為王者,當供養佛及眾弟子,乃至七日之中,當報今日饑渴之恩!」言已,便去。佛食已訖說法,即還精舍之中。
佛告阿難:「從今以後嚫訖下食以此為常。」
時二乞兒展轉乞匃,到他國中臥於道邊深草之中。時彼國王忽然崩亡,無有係嗣。時國相師明知相法,讖書記曰:「當有賤人應為王者。」諸臣百官千乘萬騎,案行國界,誰應為王。顧見道邊深草之中,上有雲蓋。相師指曰:「中有神人!」即見乞兒,相應為王者。諸臣拜謁,各各稱臣。
乞兒驚愕自云:「下賤非是王種!」皆言應相,非是強力,沐浴香湯,著王者之服,光相儼然,稱善無量,導從前後,迴車入國。時惡念者在於深草中,臥寐不覺,車轢斷其頭。王到國中,陰陽和調,四氣隆赫,人民安樂,稱王之德。爾時國王自念:「昔者貧窮之人,以何因緣得為國王?昔行乞時,得蒙佛恩,大得飯食,便生善念,得為王者,當供養七日。佛之恩德今已果之!」
即召群臣,遙向舍衛國燒香作禮。即遣使者,往請佛言:「蒙世尊遺恩,得為人王。願屈尊神,來化此國愚冥之人,得見教訓!」
於是佛告諸弟子:「當受彼請。」佛與諸弟子無央數眾往到彼國。時王出迎,與諸群臣稽首佛足,燒香散華,伎樂供養。佛入宮中即以就座

因果業報—一 海濤 輯

因果業報—一 海濤 輯
1.佛告長者子辯意: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謂為五?
一者、慈心,不殺群生,悉養物命,令眾得安;
二者、賢良,不盜他物,布施、無貪,濟諸窮乏;
三者、貞潔,不犯外色,男女護戒,奉齋精進;
四者、誠信,不欺於人,護口四過,無得貪欺;
五者、不飲酒,不過口行。此五事乃得生天。
2.復有五事得生人中。何謂為五?
一者、布施,恩潤貧窮;
二者、持戒,不犯十惡;
三者、忍辱,不亂眾意;
四者、精進,勸化(無有)懈怠;
五者、一心,奉孝盡忠。是為五事,得生人中,大富長壽,端正威德,得為人主,一切敬侍。
3.有五事行,死入地獄,億劫乃出。何謂為五?
一者、不信有佛、法、眾,而行誹謗輕毀聖道;
二者、破壞佛寺尊廟;
三者、四輩轉相謗毀,不信殃罪,無敬順意;
四者、反逆,無有上下,君臣父子不相順從;
五者、當來有欲為道者,已得為道,便不順師教,而自貢高,輕慢謗師。是為五事,死入地獄,展轉地獄,無有出期。
4.有五事行,墮餓鬼中。何謂為五?
一者、慳貪,不欲布施;二者、盜竊,不孝二親;
三者、愚冥,無有慈心;四者、積聚財物,不肯衣食;
五者、不給父母、兄弟、妻子、奴婢,是為五事墮餓鬼中。
5.有五事作畜生行,墮畜生中。何謂為五?
一者、犯戒私竊偷盜;二者、負債扺而不償;
三者、殺生以身償之;四者、不喜聽受經法;
五者、常以因緣艱難齋戒施會,以俗為緣。是為五事生畜生中。

聞法思維—二 海濤 輯

聞法思維—二 海濤 輯
1.未受此生牽絆,也不執著於此生,而能如理地聞、思、修的佛子,必定是與佛法的真正精神相應的修行者。
2.為了澄清所有的疑惑和問題,學子必須檢驗、分析、思惟所聽聞、研習的任何教理,從聽聞和思惟中所領悟到的深信,將會深留在你心中,而為日後更上層樓的證悟奠下紮實的根基。
3.真誠聽聞是證得正覺的基礎,也是最後證得法身(實相智慧身)境界或實相的因。
4.聞法之後的研習與思惟相當重要,但只有實地禪修,這兩樣功課才會有所進展。
5.出於真誠願心,而如理地聽聞、思惟所追求的學識,使人有能力平息自他內心的恐懼與焦慮,這是它的另一種廣大利益。
6.只要發心正確,得到的知識愈多,能消除的恐懼和不安也會愈多。你能驅散的恐懼愈多,就能為自他帶來更多的安樂。
7.聽聞、學習不只是獲取知識的煩悶工作而已,知識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種樂趣,它不但能滿足自己,也能利益他人。
8.假使我們只興趣於此生的安樂,或只想在別人的面前表現得像大修行人,那麼不論聞思或禪修,一切都只不過是造作的虛假行為。
9.如果是為了此生的自私利益而追求知識,會使人貢高我慢地看待較無學問的人,以及嫉妒更有學識的博學者。
10.發心正確的聞思慧必定能驅散心中的無明,而如法地禪修也定能使我們的心靈有更深的證悟。
11.若修行時對此生毫無執著,將會帶來很大的利益,若是執著於追逐世間法的滿足,將無法獲得真正修行者所能得到的利益。
12.將修學的任何法門,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這樣的實踐將能平息煩擾我們的種種痛苦。
13.無論修學的內容是什麼,我們所修學的任何法都將使其更謙卑、更尊貴,也使明性與智力、學識與智慧更為增長。

聞法思維—一 海濤 輯

聞法思維—一 海濤 輯
1.為了從法教的領受中獲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正確的發心非常重要,我們應為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而發心趨向大乘佛法。
2.修心的目的則是為了使心柔軟——調柔剛強的習氣。
3.未修持的凡夫心就如新皮革,如果未加以處理,將會愈來愈粗硬,只有經過適當的加工,才能或摺或疊隨心所欲地運用它,否則就無法運用。
4.修心可說是意圖將我們的心訓練得更加柔軟,讓習性更為柔和。
5.上座部的出離心與皈依,以及大乘的慈悲與金剛乘的本尊相應、真言、定等法門,都是在教導我們調伏剛強的心,目的是為了讓心變得更加柔軟。
6.如果心修持得很好,我們將因而獲得很大的受用,因為每種修持都會帶來非常大的利益,使我們更加輕鬆自在。
7.一旦心如法修習教理,就無須再從上師處學習太多和修心有關的指引,因為我們正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心的修行上。
8.倘若法教真的讓日常生活中的貪、瞋、癡三毒減少,這表示在修心上已有所成;如果煩惱並無減少,就表示我們並未如法修持。
9.正念是將心穩定地繫在所緣上,清楚、專注地覺察實際發生於身上、身內的事,是八正道的第七支。正知即清楚覺知,通常與正念同時生起。
10.修行的過程中,應先嚴持戒行,然後再於聞、思上用功,直到對教法的真諦有一定程度的信解。
11.倘若我們執著此生的目的,那麼持戒、聞思、禪修或任何佛法修行都將成為有漏法。修行也會因如此的污染,而無法造就能讓我們成為具格的真正行者之因。
12.就「聽聞」或研習而言,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如法地聽聞,這並非是為了要顯示自己的學識有多豐富,而是為調伏自己對知識的執取和貪著。

喜捨無量—四 海濤 輯

喜捨無量—四 海濤 輯
三、何等名為時非時捨?菩薩摩訶薩具大智慧,善能修習時與非時,謂:
1.非法器諸眾生所應起於捨,
2.不恭敬所應起於捨,
3.於無利益、譏毀、苦惱應起於捨,
4.於聲聞乘趣正決定應起於捨,
5.於修施時應捨修戒,
6.於修戒時應捨修施,
7.於修忍時應捨牽引施、戒、精進,
8.修精進時應捨修戒,
9.修靜慮時應捨施度,
10.修習慧時應捨緣發五波羅蜜多。
是名菩薩摩訶薩時非時捨。何以故?由所不應作法無造作性故。是故菩薩深知非益而行於捨。
◎四無量心
1.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
2.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不為諸惡鬼神所欺。《雜阿含經》
3.菩薩摩訶薩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應當修習大悲無量,為此大悲於諸善業而為導首。《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4.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維摩詰所說經》
5.慈心好修、善修,福極遍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捨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
6.問曰:行是四無量心,得何等果報?答曰:佛說入是慈三昧,現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燒,中毒不死,兵刃不傷,終不橫死,善神擁護。以利益無量眾生故,得是無量福德。以是有漏無量心緣眾生故,生清淨處,所謂色界。《大智度論》

喜捨無量—三 海濤 輯

喜捨無量—三 海濤 輯
7.於諸苦事,有擇慧力;
8.於諸樂事,有無常、苦觀解之力,棄捨愛欲,斷諸瞋恚;
9.於怨親所,其心平等;
10.於善作、惡作,其心無二;
11.於有愛、不愛,情無所觀;
12.於善聞、惡聞,不生執著;
13.於善說、惡說,心無愛恚;
14.於諸欲味及過患所,平等稱量;
15.於我自身及他眾,生起於平等、信欲之意;
16.於身命所,情無顧戀;於下、中、上諸眾生所,起平等照;
17.於隱顯法,起平等性;
18.於諦、非諦,自體清淨。
如是菩薩摩訶薩若能自然起勝對治,是名菩薩摩訶薩捨煩惱捨。
二、何等名為護自他捨?
1.菩薩摩訶薩若被他人節節支解割皮肉時,常自觀心,住於大捨;
2.雖復支解、割其身肉,然其內心唯住於捨,無所希望,及以追求;縱於身語起諸變異,俱能堪忍。是則名為護自他捨。
3.不由眼相及以色相,乃至不由意相及以法相,心生損害而住於捨。何以故?無損無害。是乃名為護自他捨。
4.被他所損不加報故,於自於他俱能忍受,是名為捨。
5.於諸有恩及無恩所平等方便,是名為捨。
6.是捨名為無諍極捨,滅自心捨,觀自體捨,不害他捨,於諸定事菩薩能捨,然佛.世尊非所聽許,諸菩薩等唯修於捨。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尚應修習諸行作用,日夜常念發起精進,求諸善法,於時非時乃應修捨。

喜捨無量—二 海濤 輯

喜捨無量—二 海濤 輯
3.於如來所起愛樂心,如自己命;
4.於尊重師起愛樂心,猶如父母;
5.於諸眾生起愛樂心,視如一子;
6.於阿遮利耶受教師所起愛樂心,敬如眼目;
7.於諸正行起愛樂心,猶如身首;
8.於波羅蜜起愛樂心,猶如手足;
9.於說法師起愛樂心,如眾重寶;
10.所求正法起愛樂心,猶如良藥;
11.於能舉罪及憶念者起愛樂心,猶如良醫。
12.是名菩薩摩訶薩大喜無量波羅蜜。
諸菩薩摩訶薩住是大喜波羅蜜故,行菩薩行,常懷歡喜,勤求正法,無有厭倦。
◎菩薩大捨無量波羅蜜
1.若有菩薩摩訶薩安住大捨波羅蜜,行菩薩行,則於一切惡、不善法能興大捨。
2.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當行大捨。當知是捨有於三種。何等為三?一、捨煩惱捨,二、護自他捨,三時非時捨。
一、何等名為捨煩惱捨?
1.當知菩薩摩訶薩於敬事所其心不高,於不敬事心無卑下;
2.若受利養心不憍高,不得利養,心無紆欝;
3.於彼持戒及犯戒所,起平等覺;得勝名譽,心不悕樂;
4.被諸毀謗,情無憂慼;
5.若致譏訶,志無貶退;
6.於稱讚所,善住法性;

喜捨無量—一 海濤 輯

喜捨無量—一 海濤 輯
◎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修行大喜。如是喜者有無量相。
1.菩薩喜者,名諸善法憶念歡悅,清淨妙喜。何以故?於諸善法無下慼性、無退屈性、無疲倦性故。
2.是喜名為遠離一切樂世間性。何以故?安住一切樂法樂性故。
3.是喜能令內以歡悅身力勇銳。何以故?慧覺怡暢,心意踊躍故。
4.是喜樂於如來之身。何以故?樂求相好,妙莊嚴故。
5.是喜聞法無有厭倦。何以故?欣樂依法,能正行故。
6.由斯喜故於法欣勇,於諸眾生心無損害,喜樂菩提,於廣大法悉能信解,發起遠離少分乘心。
7.是喜名為制伏慳喜。何以故?於諸求者行必施故。
8.由斯喜故,於諸犯戒愛心攝受,於諸持戒心常清淨,又復能令自尸羅淨。
9.是喜名為超過一切惡道怖畏安隱之喜。
10.是喜名為忍受他人諸惡言詞鄙語路喜。
11.是喜名為無返報喜。何以故?若遇挑眼、截手、刖足、斬支節時,心堪忍受。
12.是喜名為敬尊重喜。何以故?於諸長宿具修威儀,曲躬、恭敬、跪拜、尊嚴故。
13.是喜名為恒舒顏喜。何以故?心志和泰,遠離顰蹙,先言問訊故。
14.是喜名為遠離一切詐現威儀、諛諂、矯誑、逼求之喜。何以故?是喜趣向堅實正法之道路故。
◎菩薩大喜無量波羅蜜
1.由此喜故,於諸菩薩起深愛樂猶如大師;
2.於正法所起愛樂心,如自己身;

忍辱之法—四 海濤 輯

忍辱之法—四 海濤 輯
15.有七法是親友,利益慈愍故。何等七?
一、難與能與;二、難作能作;三、難忍能忍;四、密事相語;
五、不相發露;六、遭苦不捨;七、貧賤不輕。《四分律》
16.瞋是失諸善法之根本,墮諸惡道之因緣,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惡口之府藏,福慧之刀斧。《法苑珠林》
17.佛言:「世間一類男子、女人,常起忿恨、瞋恚之心,生諸過失。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在惡趣,受地獄苦。地獄報盡,縱得為人,在在所生相貌醜陋。淨意!當知:由忿恚因,感醜陋果。
18.世間一類男子、女人不起忿恨、瞋恚之心,不生過失。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報盡,來生人間,在在所生相貌端正。淨意!當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
19.瞋有二種報:
一者、常為他人求其長短謂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興嗔恨,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長短,動輒得咎也;
二者、常為眾人之所惱害謂因前世瞋惱眾人,令不安隱,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惱害也。《毗尼關要》
20.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永嘉證道歌》
◎《大智度論》
1.忍辱有二種:生忍、法忍。菩薩行生忍,得無量福德;行法忍得無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得如所願。
2.菩薩求佛道故,要行二忍: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眾生中發慈悲心,滅無量劫罪,得無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諸法無明,得無量智慧。二行和合故,何願不得!
3.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則至佛道。
4.忍辱之人,雖不行布施、禪定,而常得微妙功德,生天上、人中,後得佛道。

忍辱之法—三 海濤 輯

忍辱之法—三 海濤 輯
◎諸經集
1.我說忍辱為最勝,無見無生為忍性;實無少法可瞋者,由是說名殊勝忍。《大寶積經•優波離會》
2.彼若發菩提心,即離欲、瞋、癡。若無欲、瞋、癡,即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大集譬喻王經》
3.沙門賢者。以忍為先。當如清水。無所不淨。《堅意經》
4.貪、瞋、癡法諸煩惱中而為根本,菩薩已斷,無所懼故。
5.瞋病如大火,焚燒寂靜心,唯甘露法藥,能除諸苦惱。
6.貪欲為重擔,無有解脫時,瞋癡法亦然,展轉增過失。《大集會正法經》
7.諸佛.世尊說忍辱法,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
8.若多修慈能斷瞋恚,修悲心者亦斷瞋恚。《大般涅槃經•梵行品》
9.於諸眾生無忿恚者,得手足柔軟、皮膚細軟二相。《菩薩地持經》
10.菩薩復有四種忍辱,具足智慧。何等為四?
一者、於求法時忍他惡罵;二者、於求法時不避飢渴寒熱風雨;
三者、於求法時隨順和上阿闍梨行;四者、於求法時能忍空、無相、無願。《大方等大集經》
11.若人能淨身、口、意業,眾生設以大惡事加,乃至不生一念瞋心,終不惡報。若來悔謝,即時受之。見眾生時,心常歡喜;見作惡者,生憐愍心。讚歎忍果,呵責瞋恚,說瞋果報多有苦毒。
12.修施忍時,先及怨家。正觀五陰眾緣和合。若和合成,何故生瞋?深觀瞋恚乃是未來無量惡道受苦因緣。若暫生瞋,則生慚愧、恐怖、悔心。見他忍勝,不生妬嫉。《優婆塞戒經》
13.云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云何柔和?謂性賢善。由身語意將護於他令無惱害。《瑜伽師地論》
14.其有從瞋恚,怨害向他人,後生墮蛇虺,或作殘賊獸。譬如竹樹劈,芭蕉騾懷妊,還害亦如是,故當發慈心。《修行道地經》

忍辱之法—二 海濤 輯

忍辱之法—二 海濤 輯
5.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菩薩戒者,能為一切眾生僕使。若為眾生之所瞋罵、打害、劫奪,則生慈心。
6.菩薩摩訶薩修於忍辱,破壞不忍。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修忍辱。若自、若他遠離怖畏,是名自利、利他。
7.以忍因緣無有瞋心,眷屬不壞、不受苦惱,心無悔恨;捨是身已,受人、天樂,得道涅槃,是名大果。
8.菩薩離諸煩惱,增長善法,身受安樂,是名自利;菩薩精進,不惱眾生、打擲、呵罵,是名利他。
9.菩薩摩訶薩若以瞋心教化眾生,則不能得菩薩禁戒。
10.若其受者打罵、劫奪,菩薩於是終不生瞋,但責煩惱,不訶其人,於是人所深生憐愍。
11.菩薩受持菩薩戒者,至心專念,自省已過,不訟彼短。
12.菩薩見行惡者,心不瞋恨;見破戒者,心生憐愍,無有瞋惱。
13.菩薩受持菩薩戒者,若為惡人之所打擲、手拳、刀杖、惡聲罵詈,於是人所不起惡心,麁言加報。
14.菩薩若起一切煩惱,為除病故,隨對治之。如貪欲起,觀不淨相;瞋恚起時,修於慈心;愚癡心起,觀十二因緣;思覺起時,觀阿那波那。
15.菩薩見有瞋人、妒人、慳人不受師教,欺誑師長、父母、宿德,惡害邪見,賊栴陀羅,與共軟語,不生惡心。
16.出家菩薩具足忍辱,則能受持菩薩禁戒。
17.菩薩作是思惟:「聲聞、緣覺為自利益尚修忍辱,何況我今為欲利益一切眾生而當不忍!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薩禁戒,修八正道,得無上道!」
18.有五種知忍功德:
一者、不著惡心瞋心;二者、心難沮壞;三者、心無愁惱;
四者、死時無悔;五者、死已,受天、人樂。菩薩觀忍有如是功德,教化眾生,令行於忍。

忍辱之法—一 海濤 輯

忍辱之法—一 海濤 輯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1.瞋恚之罪亦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2.若不修慈悲,能行瞋害心;雖行諸善行,死入於泥犁。
3.若欲為眾生,作諸歸依處;令生無畏心,忍辱最第一。
4.能行忍辱者,見者皆歡喜;怨家捨毒心,皆生親友想。
5.一切諸如來,成就平等心;眾生所歸依,皆由行忍故。
6.是故諸佛子,欲求無上道;為物作依止,當堅固忍辱。
7.菩薩若欲住,一切佛菩提;當觀諸法空,眾生不可得。
8.如是行忍者,能具佛功德;是故諸菩薩,常應修忍辱。
9.菩薩若修忍,當遠離二邊;不見自他身,能有損益者。
10.如來大慈悲,讚歎如是觀;是故諸菩薩,常應修忍辱。
11.若欲得盡智,滅諸使煩惱;不怯弱修忍,常無分別心;如是觀諸法,成忍波羅蜜;是故諸菩薩,常應修忍辱。
12.菩薩欲莊嚴,如來相好身;復生梵世界,出離諸魔道;樂行忍辱行,一切皆成就;是故諸菩薩,應堅固忍辱。
13.忍辱力最上,諸行無過者;一切諸功德,住在忍行中;四魔力難敵,忍力能除滅;是故諸菩薩,常應修忍辱。
14.一切皆能忍,不生怯弱故;是故諸佛子,欲速成佛道。
◎《菩薩善戒經》
1.菩薩欲受菩薩戒時,先當調伏、柔軟諸根,於生欲處不生欲心,於生瞋處不生瞋心,於生癡處不生癡心,於生畏處不生畏心。
2.瞋恚之心能捨眾生,貪愛之心能護眾生。若愛眾生不名煩惱,瞋捨眾生名重煩惱。
3.菩薩若能不惜財、命,當知則能利益眾生;能行忍辱,能壞瞋恚、嫉妒之心。
4.菩薩有智,善知方便,怖畏犯瞋,不畏犯愛。

修忍辱法˙具足智慧—二 海濤 輯

修忍辱法˙具足智慧—二 海濤 輯
11.修忍辱故,遠離眾惡,身心安樂,是名自利;化導眾生,皆令和順,是名利他;以己所修無上大忍化諸眾生令同己利,是名俱利。
12.因修忍辱獲得端政,人所宗敬,乃至得佛上妙相好,是名莊嚴菩提之道。
13.云何當能調伏眾生,令得解脫一切惡法,成無上果?若有智人,樂修忍辱,是人當得顏貌端正,多饒財寶,人見歡喜,敬仰伏從。復當觀察,若人形殘顏色醜惡,諸根不具,乏於財物,當知皆是瞋因緣得。以是因緣,智者應當深修忍辱。
14.修智慧者,悉學一切世間之事,捨貪、瞋、癡,建立慈心,憐愍饒益一切眾生,常念拔濟,為作將導,能分別說正道、邪道及善、惡報,是名菩薩初智慧心。
15.菩薩摩訶薩修行忍辱,性相盡空,無眾生故,是則具足羼提波羅蜜。
◎《大寶積經》
1.夫忿恚者,速能損害百千大劫所集善根。若我善根為瞋害已,復當經於百千大劫,方始勤苦修行聖道。
2.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極難可得,是故我當被忍辱鎧,以堅固力摧忿恚軍。
3.忿恚心者,於菩提道能為擾亂。擾亂心者,能發惡魔所有魔業。
4.菩薩摩訶薩由住如是羼底波羅蜜多故,具足忍力,立性堅正,於諸寒熱、飢渴、蛇蝎蚊虻、風日等觸,悉能堪忍,又能忍麁惡言說、鄙陋詞句,及以依身所起猛迅苦受、堅鞕辛楚、奪命至死。
5.訶毀果報,在在所生常得醜陋、可惡之身。
6.諸菩薩為他毀罵、訶責之時,便能依是正法作意,思惟忍受。是菩薩摩訶薩由得如是忍辱力故,復獲無量諸妙善根。
7.當知:一切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無量圓滿諸佛妙法,皆是菩薩摩訶薩羼底波羅蜜多之所成就。

修忍辱法˙具足智慧—一 海濤 輯

修忍辱法˙具足智慧—一 海濤 輯
◎《發菩提心經論》
1.若我修忍,為他侵害,乃至割截,常生慈愛,誓無恚礙。
2.云何菩薩修行忍辱?忍辱若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忍辱,則能莊嚴菩提之道。
3.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故修忍辱。
4.修忍辱者,心常謙下一切眾生,剛強、憍慢捨而不行,見麁惡者起憐愍心,言常柔軟,勸化修善,能分別說瞋恚和忍果報差別,是名菩薩初忍辱心。
5.菩薩應當常行和忍,恭敬柔順,亦勸他人令住忍中。
6.忍辱有三:謂身、口、意。
一、云何身忍?若他加惡,侵毀撾打乃至傷害,悉能忍受,見諸眾生威逼恐懼,以身代之而無疲怠,是名身忍。
二、云何口忍?若見罵者默受不報,若見非理來呵嘖者,當濡語附順,若有加誣,橫生誹謗,皆當忍受,是名口忍。
三、云何意忍?見有瞋者心不懷恨,若有觸惱其心不亂,若有譏毀心亦無怨,是名意忍。
7.若有罪過,若人嫌疑,為彼所打,自應忍受,如服甘露,於彼人所應生恭敬。所以者何?善能教誡調伏於我,令我得離諸過罪故。
8.若橫加惡,傷害於我,當自思惟:「我今無罪,當是過去宿業所招,是亦應忍!」復應思念:「四大假合,五眾緣會,誰受打者?又觀前人如癡如狂,我當愍之!云何不忍?」
9.又罵者亦有二種:一、實,二、虛。若說實者,我應生慚。若說虛者,無豫我事,猶如響聲亦如風過,無損於我,是故應忍。
10.又瞋者亦爾,他來瞋我,我當忍受。若瞋彼者,於未來世當墮惡道,受大苦惱。以是因緣,我身若被斫截分離,不應生瞋,應當深觀往業因緣,當修慈悲憐愍一切。如是小苦不能忍者,我即不能自調伏心。

慈悲菩提—八 海濤 輯

慈悲菩提—八 海濤 輯
1.「修心」其目的是要在我們的思想中發起一種徹底的轉化,進而幫助我們過慈悲的生活。
2.基本上,我們要設法以修心的方式,將對生命的平常自私觀點轉化成更為利他的觀點,至少視他人的福利跟自己的一樣重要,而最理想的是——視他人福利為遠比自己的重要。
3.當我們去分析「自我」的時候,我們找不到一個獨立於構成個體的身與心之外的自我。
4.「自我」從因緣的和合生起,這樣的瞭解必須延伸到我們對其他有情眾生的瞭解。
5.瞭解一切有情眾生的珍貴,以及在這基礎上培養出來的關懷,不能以憐憫眾生作為基礎,也就是認為他們比自己卑微的心念。
6.關懷其他有情眾生,了知他們的珍貴,並基於尊崇與尊敬,視他們為優於自己。
7.刻意培養一種視他人為優於自己、並值得尊敬的心念,就可以為自己提供一種自制的基礎。
8.要反制瞋心,就應該培養慈悲心。要反制對某一個對象的強烈執著,就要針對這個對象培養不淨觀,思惟它不可取的本質等等。要反制傲慢,就要思惟自己的缺點,以產生謙虛感。
9.要耕耘自心,讓自己能夠同情邪惡眾生,並跟他們和睦相處。
10.真正修心的行者,被鼓勵去接受挫敗,拱手讓出勝利給他人,並避免爆發怒氣。
11.我們內在的心境、心念與情緒,需要徹底轉化及修正,但我們的外表應該維持不變。
12.所有眾生在某一個過去世裡都曾是自己的母親,將我們生下、扶養,保護我們不要受傷害,即使現在有人顯得對我們有傷害,我們也應該憶念這樣的恩情。

慈悲菩提—七 海濤 輯

慈悲菩提—七 海濤 輯
1.慈悲心越強烈,就越能為他人而犧牲自己的生活,淨除越多的惡業,累積越多的功德。
2.有強烈的慈悲心,就能讓我們淨除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惡業,並生起如虛空本身般廣大的功德。
3.我們越能以慈悲心將日常生活奉獻於他人,就能越迅速成佛,也能更迅速地引導一切有情成佛。
4.對自己的享受要消極,對大眾的福利要積極。
5.記住恩,忘掉恨;「恩」讓你覺得一切可貴,「恨」讓你舊疾復發。
6.真正的生命是內在的智慧、仁慈、愛心的能源付出而展現的。
7.忍辱是力量,慈悲是武器。
8.自私是苦,慈悲是樂。
9.慈心即是一切安樂之因緣,對治瞋恨心的解藥就是修慈悲法門。
10.德雷莎修女說:「散播愛心是一生的事,今天不做,明天就太晚了!」
11.慈悲具有拯救的力量,而怨恨只會招來詛咒。
12.諸佛菩薩都貼心地愛惜所有眾生,一切眾生當然也包含我們的敵人在內。
13.就如我希求安樂、希求離苦,一切其他如虛空般無盡的眾生也是如此——他們也是希求安樂、希求離苦。
14.就如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獲得安樂且保護自己不受痛苦而努力,我們也應該為其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幫助他們獲得安樂,免於痛苦。
15.透過思惟與禪修智慧,並長期精進地持續修行悲心與利他,你將能看到內心真的有改變。
16.利他心,即是他人的安樂先於自身安樂的心態。

慈悲菩提—六 海濤 輯

慈悲菩提—六 海濤 輯
1.除卻了慈悲,佛教就不可能存在。
2.修行者最大的財富就是慈悲,這是富於財寶的修行。
3.行慈悲有非常大的功德,如果連敵人也不忍加害,則是慈悲心的俱現。
4.修慈有十二功德,經上說:「眠於安樂,醒於安樂,不做惡夢,為人人所愛,也為非人所愛,眾神守護,火、毒、刀所不能傷。心即統一,顏色清淨,臨終不昏迷。縱然不達最上(阿羅漢果),必至梵天界。」《彌蘭王之問》
5.菩薩行是大乘佛教的本質,他們並且界定那是慈悲精神之具現。
6.有慈悲心者長命,有忍辱心者形善,好殺生者短命多病。
7.有慈悲善根的人,受神佛守護,天魔外道不近,何須祈禱!
8.慈悲的精神,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9.慈悲行的實踐者是苦他人之苦的人,求道者對一切眾生起慈悲心,懷著代替眾生堪忍苦的心。
10.奉獻由同情生。願意奉獻的心,也是一種慈悲的心情。所以,慈悲是任何一個俗人也可以實現的。
11.慈悲是修行者的本質,千萬不要遺失。
12.「有慈悲有道心,就不要苦於愚癡之人的誹謗。無道心而被認為有道心,就要萬萬謹慎。……刻苦、省約一切而有慈心,叫做真的行者。」《正法眼藏隨聞記》
13.修行者的特色——深信因果,恭敬三寶,無限的包容,以及永不消失褪色的慈悲。
14.放下擁有,就擁有一切;放下對立,就超越因果;放下一切執著,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課。
15.放下愛瞋得失的心,是最好、最快、最精進的修行方法。
16.諸苦所困,貪欲為本;諸煩惱中,瞋恚為最。

慈悲菩提—五 海濤 輯

慈悲菩提—五 海濤 輯
1.德蕾莎修女說過一句話:「我們都不是偉大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2.融合智慧和慈悲是參與保育地球最有效的方法。
3.「了解」與「慈悲」是我們心靈力量的重要泉源,這兩種能量與愚昧和悲觀正好相反。
4.有煩惱一定沒有慈悲,有煩惱的慈悲不是究竟的慈悲,是有污染的慈悲。
5.只要肯助人,人人皆可成為偉人,助人不必有高深的學問或過人的本領,你只需要有一顆慈悲的心和一個充滿愛的靈魂。
6.慈悲心不僅是我自己的安樂之源,也是一切有情的安樂之源。它是一切安樂之源,包括成佛。為了供養這一切安樂給其他有情,我自己必須生起慈悲心。
7.慈愛能治癒人類的心靈,施與受者皆然。
8.慈悲就是捨棄自己,全面為自己以外的眾生而奉獻。
9.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由於慈悲心,而投身餵施餓獸。
10.慈悲與愛,有什麼不同?慈悲可以說是純粹的愛。
11.佛陀說的無我,實際上就是大我。
12.慈悲是及於一切人的愛,不限於自己、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宗派,或自己的國家。
13.真正的慈悲心是無條件的。猶如慈愛的母親照顧受苦孩子時所自然流露的關切與真情。
14.當慈悲心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們內心會湧現對眾生的責任感,這時我們生起願力,希望自己愈加精進以服務眾生。佛教稱此為獲得菩提心的願力,能夠達到此境界者,即是菩薩。
15.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令生安樂淨土之心,是心即是大菩提心,是心即是大慈悲心。決心把所有的眾生從輪迴的苦難中解脫出來並使他們成佛,這就是發菩提心!

慈悲菩提—四 海濤 輯

慈悲菩提—四 海濤 輯
1.激起慈悲心的有效方法,就是把別人想成完全跟你一樣。
2.慈悲的力量沒有邊界。慈悲是最好的護衛,它也是一切治療的源頭。
3.如果你的動機是慈悲,那麼所有的行動都是為他人的利益。
4.看看世界上無窮的苦難,不要浪費它所引起的愛與悲傷。
5.當慈悲心湧現的那一剎那,要保持敏感,運用那一閃而過的慈悲,集中注意力,進入內心深處,觀想它、發展它、強化它、深化它。
6.當有人正在受苦,而你卻不知如何幫助他時,你要勇敢地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去想,想像你正遭受同樣的痛苦,而你要怎麼渡過。這是解決我愛和我執以及啟發慈悲心最好的法門。
7.一旦戒行清淨,對他人就會有一種誠實和慈悲的感覺。
8.懷抱著大慈悲祈求開悟,以利益一切眾生,即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整個修行之路的泉源和根。
9.眾生,無論身在何處,都在受苦,把你的慈悲心自然而無量地投注在他們身上。
10.想要快樂,你需要心靈訓練,你需要找回關心別人的慈悲心性。
11.當我們想要傷害他人時,其實是在傷害自己;當我們帶給別人快樂時,就是儲備了自己未來的快樂。
12.幸福之道,即是要培養慈悲心以及所謂「菩提心」的利他德行。
13.莎士比亞說:「我們祈禱上帝慈悲的事,自己也應該做些慈悲的事。」
14.慈悲就是慷慨的本質,這都是我們心靈清淨的基礎。
15.菩提心是覺悟者的慈悲心。
16.慈悲心能夠激勵我們精進修行、追求佛性。
17.透過真誠的觀照和慈悲,體會他們的苦境,我們的同理態度至少在心理。

慈悲菩提—三 海濤 輯

慈悲菩提—三 海濤 輯
1.我們須培養一種相互關懷的心,歸屬於人群的心,相互尊重的心,你愈是慈悲,你的心理愈是健康。
2.既得人身,我們必須善護內心判斷的力量。對智慧及內心力量最有收穫的時刻常常是最艱困的時期。
3.愛憐、慈悲、耐心、寬容與寬恕是尋找快樂的唯一途徑,生氣、驕傲、縱慾與貪婪只會帶給我們不快樂。
4.慈悲就是讓我們生命有意義的東西,它是讓人快樂與愉悅的泉源。
5.我們可以放棄每件事:宗教、意識及所有習得的智慧,但我們無法避免掉關愛與慈悲的需要。
6.所有世上的任何歡欣,無不來自於希望他人快樂;而所有世上的痛苦,全都來自於希望自己快樂。真正快樂的基礎是不受環境擾亂的內心平和,這種平和只有在我們的行為都基於關懷他人時,才可達到。
7.當你害怕碰到別人的痛苦時,就成了憐憫;當你勇於面對別人的痛苦時,就成了慈悲。慈悲遠比憐憫還要偉大和高貴。
8.如果你持續觀想慈悲,當你看到別人受苦時,你的第一個反應將不只是憐憫,而是深刻的慈悲。
9.培養對眾生的慈悲心,不管別人怎麼對你,都要時時保持愛和慈悲。
10.培養慈悲心就是要了解眾生都是相同的,擁有相同的苦痛,尊敬受苦的人,並了解你與眾生不可分割,也不優於一切眾生。
11.以慈悲滋潤內心,怒火便會立即熄滅。
12.所謂對人慈悲,並非允許別人對你或其他人使用暴力,而是要你做出有智慧的決定。
13.把心完全打開,去感受無常強大的威力,就能生起無所不包和不懼的慈悲心。

慈悲菩提—二 海濤 輯

慈悲菩提—二 海濤 輯
1.真正慈悲不只是一種情緒反應,而是一種基於理性的奉獻。
2.慈悲的心像萬靈丹,它能把不好的狀況轉變成好的狀況。
3.慈悲的本質溫和,但也很有力。
4.一個人若想獲得最大的安樂,便一定要培養慈悲心。慈悲是指放下自我,完全地消除自我。
5.不管信教或不信教,每個人都需要人的感情與慈悲,因為慈悲給我們內在力量,希望與心靈和平。
6.無論屬於哪一種宗教,只要我們願意身體力行,願意真正地修行,所學習到的教導都具有轉化內心的能力。
7.不管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或悲劇,我都修持慈悲,這給我內心力量與喜悅,讓我感覺我的人生是有用的。
8.不管他們欺負你什麼,如果你想到所有人都跟你一樣只要快樂,你就發現很容易對他們生起慈悲心。
9.慈悲驅使我們接近所有眾生,包括我們所謂的敵人,雖然這些人困擾傷害我們。
10.德蕾莎修女之死亡是人類的一大損失,她是人類發揮無邊愛心、慈悲心與利他心的活榜樣。
11.當我們表現真摯的人情,當我們尊重他人並關懷他們的權利,我們才會得到真正的朋友。
12.單純與誠實的動機在每個人類活動中都很重要。
13.藉著培養尊敬他人與關懷他人幸福之情,我們減少本身的自私心,它是所有問題的根源。並且加強慈愛之情,那是快樂的自然來源。
14.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佛性,都具有能開悟、長養慈悲與智慧的能力。
15.依據基本人性或自然律,感情與慈悲是快樂的關鍵。
16.依據醫學的理論,積極心態或內心平和慈愛,也有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

慈悲菩提—一 海濤 輯

慈悲菩提—一 海濤 輯
1.《維摩經》說:「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
2.《怖魔經》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
3.經上說:「慈眼視眾生。」慈悲的雙眼也是理解的雙眼,慈悲是從理解的源頭湧流出來的甘甜的水。
4.當別人灰心的時候,你鼓勵他一句話,對方就有絕處逢生的感覺;當別人失望的時候,你讚美他一句話,他就會覺得人生可愛多了,這就是最好的奉獻與關懷。
5.沒有條件和限制的愛心所產生的福德才是無量無邊,這就是佛經上所說的「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
6.慈悲不只是對受苦者表達同理心或關懷,也不只是向他表達你心中的溫情,或清楚地認知到他們的需要和痛苦;它也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決心,願意付出一切,實際行動幫助他們減輕痛苦。
7.隨處散播你的愛心,就從對你的家人開始。多一份關愛給你的孩子、你的另一半、你的鄰居,讓每個接近你的人都有如沐春風的感覺。給別人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燦爛的笑容,一個溫暖的擁抱,為上帝的仁慈做見證。
8.慈愛與關懷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
9.時常關懷眾生,處處為別人著想就是慈悲心。
10.人們往往為了私心,和為自己打算而失去信心。真正的信心是要我們付出愛。另一方面,有了信心,我們才能付出愛;信心與愛是分不開的。(德蕾莎修女)
11.仁慈,是一種聾子聽得見,傻瓜也能瞭解的語言。
12.慈悲心的具體表現就是愛惜物命。
13.我們經常認為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而視對方為壓迫自己的人。當我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痛苦與憤怒,其實與對方的痛苦、暴力並無分別時,你就會變得比較慈悲。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六 海濤 輯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六 海濤 輯
1.舊的東西不再修繕,飲食不節制,性質惡的男女成為家的支配者,皆不能維持家財的相續。反之,舊的去修理,飲食節制,守戒的男女成為家的支配者,祖業才得以相續不斷。《增支部》
2.智者應該回避非梵行(淫),猶如回避燃燒的炭火。如果不能修梵行(不淫),至少不應該侵犯他人之妻。但是在修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時,卻須嚴守不淫。《經集》
3.女人不自守,捨主隨他行;男子心放蕩,捨妻隨外色;如是為家者,斯皆墮負門。《雜阿含‧1279經》
4.假如妻子守持貞節,不屈服於他人之威力,順從丈夫所欲去作,成為可意之妻;(丈夫)應將責備的事、褒揚的事、秘密的事跟妻子說明。《大隧道本生》
5.不滿足自己的妻子,而非禮遊女,非禮他人之妻者,這是敗亡者之門。……依暴力或相愛,而非禮親族、友人等之妻者,要知道彼是賤民。《經集》
6.夫當以五事來敬愛其妻:
一、對妻存尊敬;二、不輕視;三、不外遇;
四、委以權威;五、供給裝飾品。《教授尸迦羅越經》
7.妻當於五事侍奉其夫:
一者,妥善處理家務;二者,親切對待僕傭;三者,不外遇;
四者,守護集財;五者,凡事操持不怠慢。《教授尸迦羅越經》
8.老婦得少夫,心常懷嫉妒;懷嫉臥不安,是則墮負門;老夫得少婦,墮負處亦然。《雜阿含‧1279經》
9.(若有人能供給妻子)妻子復以十四事報之:
一者,所作盡心營之;二者,常作終不懈慢;
三者,所作必令終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時;
五者,常為瞻視賓客;六者,淨其房舍、臥具;
七者,愛敬言則柔軟;八者,僮使軟言教詔;
九者,善能守護財物;十者,晨起夜寐;
十一者,能設淨食;十二者,能忍教誨;
十三者,能覆惡事;十四者,能瞻病苦。《優婆塞戒經》卷三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七 海濤 輯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七 海濤 輯
1.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依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2.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墜,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微復速於彼,一切如來、金剛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護。《心地觀經》
3.(天人問世尊:)「誰是旅人的朋友呢?誰是我家的朋友呢?誰是事情發生時的朋友呢?誰是來世的朋友呢?」(世尊答曰:)「商隊之主是旅人的朋友;母親是我的家的朋友;好朋友在事情發時,再三都是朋友;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來世的朋友。」《相應部》
4.母與父也叫為梵天、叫為老師,是孩子們應該供養者,同時是愛孩子者。因此,賢者以食物、飲料、衣服、床坐、塗身、沐浴、洗足(奉侍父母)。如此地禮敬父母的話,在世會被諸賢者所稱讚,又逝世後昇天享樂。《相應部》
5.布施、不傷害、自制、克己、於寂靜處修梵行、奉侍父母,此等是被智者所稱讚的。《增支部》
6.時彼天子說偈問佛:「何等人之物?何名第一伴?以何而活命?眾生何處依?」爾時世尊說偈答言:「田宅眾生有;賢妻第一伴;飲食已存命;業為眾生依。」《雜阿含•1005經》
7.(佛語阿難):「有七法是親友,利益慈愍故。何等七?
一、難與能與;二、難作能作;三、難忍能忍;
四、密事相語;五、不相發露;六、遭苦不捨;
七、貧賤不輕。如是阿難!有此七法名為親友,利益慈愍,令彼歡喜。」《四分律》
8.云何於親友,愛重如己身;不應於親友,伺覓其過失。親友心願同,相念常不忘;如是之親友,不為他沮壞。應當恆敬念,愛重如己身。《別譯雜阿含經》
9.良家子應以五事來奉侍友人朋輩:
一、布施;二、愛語;三、利行;
四、同事;五、不欺騙。《教授尸迦羅越經》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五 海濤 輯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五 海濤 輯
1.爾時佛告親族:「大王!我們的親族同志應當相互一致和合。親族同志一致和合居住在一起的話,敵人就不能趁機而入。人無論什麼事,必須如無思樹木的和合。昔日在雪山地方,暴風侵襲樹林,那時因為沙羅樹林的樹木、灌木和藪相互的結合,因此風只是從樹梢吹過而已,一棵樹也沒有倒下。」《本生經》
2.誇耀血統,誇耀財產,誇耀氏姓,而輕視自己的親族者,這是敗亡者之門。《經集‧敗亡經》
3.不是由於(人的)出生而成為賤民,不是由於(人的)出生而成為婆羅門;是由於(人的)行為而成為賤民,是由於(人的)行為而成為婆羅門。《經集》
4.(佛言)諸比丘!子(女)尊敬家中的父母如梵天。諸比丘!子(女)尊重家中的父母如老師;諸比丘!子(女)尊重家中的父母如值得供養者。諸比丘!梵天是對其父母的尊稱;諸比丘!老師是對其父母的尊稱;值得供養者是對其父母的尊稱。何以故?諸比丘!因父母為子(女)施與很多的恩惠,保護他們、養育他們,並且將他們引進社會。《增支部》
5.自己過著富裕的生活,而不奉養年老、老衰的父母者,應知彼是賤民。自己過著富裕的生活,而不奉養年老、老衰的父母者,這是敗亡者之門。《經集》
6.奉養父母是最上的幸福。《經集》
7.應當依如法(得財)奉養父母。《經集》
8.在世孝敬母是快樂的,孝敬父是快樂的。《經集》
9.奉順父母的兒子是被讚歎的。《相應部》
10.若依理法奉養父母者,如此奉侍父母者,現世為諸賢者所稱讚,又逝世後昇天享樂。《相應部》
11.觀此等五處,父母於族中欲生子。何等為五?一者,子是由我們(父母)養育,其後(子女)會奉養我們;二者,會幫我們勞作;三者,永續家系;四者,繼承遺產;五者,為祖先奉祀供物。《增支部》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四 海濤 輯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四 海濤 輯
1.世尊告阿難曰:「自今已後敕諸比丘,不得卿僕相向,大稱尊,小稱賢,相視當如兄弟。自今已後,不得稱父母所作字。」
2.(佛言):「阿難!若當世間無善知識者,則無有尊卑之敘:父母、師長、兄弟、宗親,則與彼豬犬之屬與共一類,造諸惡緣,種地獄罪緣。有善知識故,識別有父母、師長、兄弟、宗親。」
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貧賤家。云何為二法?不孝父母、諸尊、師長,亦不承事勝己者。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貧賤家。諸比丘!復有二法生豪族家。云何為二?恭敬父母、兄弟、宗族,將至己家,惠施所有。是謂比丘!有此二法生豪族家。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增壹阿含經》
4.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淨法能護世間。何等為二?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二淨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序,顛倒渾亂,如畜生趣。以有二種淨法,所謂慚、愧,是故世間知有父母乃至師長尊卑之序,則不渾亂,如畜生趣。」《雜阿含•1242經》
5.父母復以五事敬親其子。云何為五?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長阿含•31經》
6.諸比丘!母或在九個月或十個月間,彼其胎即重擔,以大擔心擁護於胎宮。諸比丘!於母經九個月或十個月,於大擔心之下出產彼重擔。彼所生者,以自己血哺育之。《愛盡大經》
7.於父母所,少作不善,獲大苦報;少作供養,得福無量。當作是學,應勤盡心,奉養父母。《雜寶藏經》
8.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學。濟神離苦,後得無為,皆由慈孝學道所致。《菩薩睒子經》
9.具有智慧的人出生在家的話,此雄者(出家修行者)的七代父母可淨。……其(出家修行者)兄弟、父母在天界能夠享受不盡的欲樂。《長老偈》、《長老尼偈》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三 海濤 輯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三 海濤 輯
1.父母亦以五事善念其子。云何為五?一者,愛念兒子;二者,供給無乏;三者,令子不負債;四者,婚娶稱可;五者,父母可意所有財物盡以付子。《中阿含經》
2.父母及長兄,和尚諸師長,及諸尊重者,所不應生慢;應當善恭敬,謙下而問訊,盡心而奉事,兼設諸供養。《雜阿含•92經》
3.布施及愛語,或有行利者;同利諸行生,各隨其所應;
以此攝世間,猶車因工運。世無四攝事,母恩子忘養;
亦無父等尊,謙下之奉事;以有四攝事,隨順之法故;
是故有大士,德被於世間。《雜阿含•669經》
4.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於膝下,莫以報生長與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舍利弗問經》
5.世間無善知識者,則無有尊卑之敘——父母、師長、兄弟、宗親,則與彼豬犬之屬與共一類,造諸惡緣,種地獄罪緣。有善知識故,便別有父母、師長、兄尊、宗親。《增壹阿含經》卷四十
6.父母還以五事報之(子女);一者,至心愛念;二者,終不欺誑;三者,捨財與之;四者,為娉上族;五者,教以世事。《優婆塞戒經》卷三
7.世尊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床蓐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於屎溺,猶不能得報恩。
8.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增壹阿含經》卷十二
9.(天人問世尊:)「云何義利勝,誰為最親友?眾生依何等,而得自濟活?修造何事務,而能得聚斂?」爾時世尊以偈答曰:「種田為義利;妻為最親友;眾生依熟苗,而得自濟活;若能勤作者,斯業勝聚斂。」《別譯雜阿含•231經》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二 海濤 輯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二 海濤 輯
1.是居士令五種養母養視。何等五?一者,治身母;二者,除垢母;三者,乳母;四者,吉母;五者,戲笑母。
一、云何治身母?為是兒治頭、手、足、耳、鼻、諸指,是名治身母。
二、云何除垢母?時時為兒洗浴、浣濯,是名除垢母。
三、云何乳母?時時飲食乳養,是名乳母。
四、云何吉母?是兒行時,執孔雀拂,持三股叉,侍衛擁護,是名吉母。
五、云何戲笑母?為兒作機關、木人、象、馬、車乘、弓箭種種戲具,隨時娛樂之,是名戲笑母。《十誦律》卷二十五
2.是時真淨王(淨飯王)聞世尊已達迦毘羅衛城北薩盧園中。是時真淨王將諸釋眾往詣世尊所。是時,世尊復作是念:「若真淨王躬自來者,此非我宜。我今當往與共相見。所以然者,父母恩重,育養情深!」《增壹阿含經》卷十五
3.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此大生主瞿曇彌(大愛道)於世尊多所饒益,世尊母命終後乳養世尊。」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大生主瞿曇彌實於我多所饒益,我母命終後乳養於我。」《中阿含‧瞿曇彌經》
4.髮、毛、爪、齒、皮、肉、筋、骨、膽、肝、肺、心、脾、腎、大腸、小腸、白膜、膀胱、屎尿、百葉、倉腸、胃泡、溺、淚、唾、涕、膿、血、肪脂、涎、髑髏、腦,何者是身為?地種是也?水種是也?水種是也?風種是也?為父種、母種所造耶!《增壹阿含經》
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云何為二法?供養父母,是謂二人獲大功德,成大果報。若復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得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是故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增壹阿含經》卷十一
6.若父母年老,少壯氣已謝;不勤加奉養,當知領群特。《雜阿含‧102經》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一 海濤 輯

佛陀教誡居家修持指南—一 海濤 輯
1.愛自命者,則不殺生;愛自財者,不盜他物;愛自妻者,不侵他妻。《無字寶篋經》
2.何故名家?其善男子處於居家,樂則同樂,苦則同苦,在所為作,皆相順從,故名為家。《雜阿含‧九三經》
3.於父母、兄弟搥打而罵辱,無有尊卑序,是則墮負門。《雜阿含‧1279經》
4.居家至狹,塵勞之處;出家學道,發露廣大。我今在家,為鎖所鎖,不得盡形壽修諸梵行。我寧可捨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中阿含•80經》
5.(世尊告曰:)隨其技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行治生,或以學書,或明算術,或知工數,或巧刻印,或作文章,或造手筆,或曉經書,或作勇將,或奉事王。……作如是業,求圖錢財。《中阿含.苦陰經》
6.初當學技術,於後求財物。後求財物已,分別作四分:
一分作飲食,一分作田業,一分舉藏置,急時赴所須,
耕作商人給,一分出息利,第五為娶婦,第六作屋宅。
家若具六事,不增快得樂,彼必饒錢財,如海中水流。
彼如是求財,猶如蜂採花,長夜求錢財,當自受快樂。《中阿含經》
7.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勿怠,三當先儲積,以擬於空乏,四耕田商賈,擇地而置牧,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長阿含‧16經》
8.由三事現前方有子息。云何為三?一者,父母有染心;二者,其母腹淨,應合有娠;三者,應受生者,中有現前。具此三緣,方有男女。《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九
9.父母生子,養育哺乳,長大欲令見日月光;父母以天下萬物示子,欲令知善惡。《阿遬達經》
10.父母及長兄,和尚諸師長,及諸尊重者,所不應生慢;應當善恭敬,謙下而問訊,盡心而奉事,兼設諸供養。《雜阿含.92經》

《優婆塞戒經》戒法輯要—二 海濤 輯

《優婆塞戒經》戒法輯要—二 海濤 輯
15.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貓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16.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未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17.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畜僧伽梨衣、缽盂、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18.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稼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19.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捨賤趣貴;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20.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21.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22.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23.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穀、果蓏、菜茹,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24.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25.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諸比丘前、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26.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27.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28.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住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優婆塞戒經》戒法輯要—一 海濤 輯

《優婆塞戒經》戒法輯要—一 海濤 輯
◎如佛說言:
1.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2.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3.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惡心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4.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5.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諸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6.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7.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8.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9.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臥具、床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10.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11.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嶮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12.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13.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14.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修行備忘錄—四 海濤 輯

修行備忘錄—四 海濤 輯
1.開啟智慧之七種覺支:
一、念覺支: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智慧。
二、擇法覺支:依靠智慧,能選擇真法,捨棄虛偽法。
三、精進覺支:精進勤勵於正法而不懈怠。
四、喜覺支:獲得正法而喜悅。
五、輕安覺支:又稱猗覺知,意謂身心輕快而安穩。
六、定覺支:入於禪定,而不散亂。
七、捨覺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經常保持平衡。《大乘義章》
2.修行若能存八念,則收效良深。這八念是:
一、念佛:意指修禪觀的人,若遭恐怖障難的時候,應念諸佛慈悲,救濟眾生,功德無量,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得以消除。
二、念法:法力廣,大通達無礙,能滅煩惱,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能消除。
三、念僧:僧是佛之弟子,能修正道,能證聖果,為世福田,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能消除。
四、念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能遮諸惡,得安穩處,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能消除。
五、念捨:捨有二種,(一)施捨,能生大功德。(二)捨煩惱,以此得大智慧。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能消除。
六、念天: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等,果報清淨,利安一切,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能消除。
七、念出入息:息即鼻中出入之氣,為治散亂之良藥,入禪定之捷徑,如是念念不已,則心不馳散,怖障就能消除。
八、念死:死有二種:(一)自死,即報盡而死。(二)他緣死,即遇惡緣而死。此二種死,從生以來,常與身俱,無可避免,如是一心念念不已,怖障就能消除。《大品般若經》
3.人生世間有四種第一等事,幸福無比,這四種第一是: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大乘莊嚴論經》

修行備忘錄—三 海濤 輯

修行備忘錄—三 海濤 輯
1.修行須遠離四種惡人:
一、樂語他誤人:好議論他人錯處的人。
二、樂說邪見人:指喜好講說偏邪見解的人。
三、口軟心惡人:口中雖出軟語、善語,但是心中卻存惡意、惡念的人。即是「口蜜腹劍」的人。
四、少作多說人:一個人言詞之間冠冕堂皇,而實際卻少有作為,言行不一,說得多做得少的人。
2.修行應遠離惡友,與惡友相處有六種過患:
一、方便生欺:時常習慣性地欺騙別人。
二、好喜屏處:喜歡藏身於隱蔽之處。
三、誘他人家:常引誘他人一起為非作歹。
四、圖謀他有:對別人的財物,常存圖謀不軌之心。
五、財利自向:專門想謀取利益。
六、好發他過:喜歡指摘別人的過錯。《長阿含經》
3.修行應遠離、拒斥五種惡人:
一、謗真行偽:誹謗真實,行為虛偽的人。
二、謗正行邪:誹謗正直精純,而行邪的人。
三、謗是行非:誹謗對的,而行不對的人。
四、謗實行虛:誹謗確有,而行虛假的人。
五、謗善行惡:誹謗善良,而行惡的人。
4.有十六種事修行人做不得,亦稱「十六惡律儀」:
一、為利養而飼養羔羊,肥而轉賣。二、為利養買羊而屠殺之。
三、為利養而飼養豬豚,肥而轉賣。四、為利養買豬而屠殺之。
五、飼養牛犢,肥而轉賣。六、為利養買牛而屠殺之。
七、為利養而養雞,肥而轉賣。八、為利養買雞而屠殺之。
九、釣魚。十、獵人。
十一、劫奪。十二、魁膾(製作美食)。
十三、網捕飛鳥。十四、兩舌,以離間語挑撥於人。
十五、獄卒。十六、咒龍。《北本涅槃經》

修行備忘錄—二 海濤 輯

修行備忘錄—二 海濤 輯
1.學佛之人,必須心存慈悲,致力於利益眾生的工作,在《菩薩地持經》中記述了十一種利益眾生的方法:
一、眾生所作諸饒益業,悉與為伴。
二、對眾生已起、未起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為伴。
三、為諸眾生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四、知恩報恩。
五、眾生種種恐怖,悉能救護。若有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為開解,令離憂惱。
六、見有眾生貧窮困乏,隨其所須悉能給施。
七、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眾。
八、對眾生軟語安慰,隨時往返,施給飲食,說世間善語等。眾生安定者,皆悉隨順;不安者,皆悉遠離。
九、對有實德者,讚歎歡喜。
十、對有犯過惡者,慈心呵責,折伏罰黜,使其改悔。
十一、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是名攝眾生戒。
2.在《法華經》中揭示善人有十相,令行者效仿,力學不輟。
一、利根,二、植善,三、修慈,四、恭敬,
五、捨惡親善,六、持戒如珠,七、質直敬佛,八、譬喻說法,
九、四方求法,十、頂受專修。
3.修行者必須消除三種惡念,在佛教裡稱為三想、三惡想、三不善想,其對人的危害甚大。《無量壽經義疏》
一、欲想:欲有希求佔有之意,凡夫對人、物、名譽等等,生起貪欲之念。
二、瞋恚想:凡夫對不如意的人、事、物,常起瞋恨、恚怒之心。
三、殺害想:凡夫對惱怒的人,常起殺滅或謀害之想。
4.人若不貪名利,就不會有欲覺;不惱眾生,就不會生瞋覺;不損物命,則不生害覺。所以三覺不生,三想也就絕滅了。

修行備忘錄—一 海濤 輯

修行備忘錄—一 海濤 輯
1.凡夫之人對身體和相貌,不論對自己,或異性,都有貪著、好欲之心,此欲心有三:一、形貌欲,二、姿態欲,三、細嫩欲,常對人身觀想一旦人身四大分離,即可斷此三欲。
2.九想觀可斷除對肉體的執著,以及對肉體的貪愛:
一、青瘀想。二、膿爛想。三、蟲噉想。四、膨脹想。
五、血塗想。六、壞爛想。七、敗壞想。八、燒想。九、骨想。
3.在「八福田」中,看病的功德列於第一,稱為「看病五德」或「瞻病五德」,在《四分律》中記述說,看護病人有五種方法:
一、知悉病人的可食與不可食,可食的食物方與之。
二、不嫌惡病人的尿屎及唾吐等穢物。
三、以慈悲心看護病人,而不欲求病人衣食等之報酬。
四、能調理湯藥等事。
五、能為病人說法,使他歡喜,並使自己的善法也有所增進。
4.食肉有十過,動箸先思考:
一、一切眾生都是六親眷屬,現在所吃的肉無非親者。
二、眾生聞食肉人之氣驚怖逃走,所以菩薩教化眾生不應吃肉。
三、食肉者斷眾生信根,令生謗毀三寶心。
四、修行的人若食肉,則不能出離,故不應食肉。
五、食肉的人乃因過去之惡羅剎習氣故。
六、食肉的人不能成咒術,況學無上之聖道。
七、學道的人應視一切眾生與己無別,所以不應食肉。
八、食肉的人諸天賢聖都遠離他。
九、不淨所出,一切畜牲以不淨業而成不淨身,食之亦不淨。
十、食肉者死後,還墮於惡道。《法苑珠林》
5.犯了殺生戒的人會有兩種惡報:一、短命:由於前世傷害物命,使其不得以盡天年,因而感得今生自身也很短命。二、多病:由於前世惱害眾生使其不得自在,因而感得今生自身多疾病。
6.萬物皆有生命,不愛惜它們的生命,就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償還。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六 海濤 輯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六 海濤 輯
1.佛言:人於世間常喜瞋恚不和調,見賢者亦恚,見愚者亦恚之,不別善惡,但欲瞋恚而已,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為自燒身;二者、亦自亂意;
三者、臥起不安隱,或憂恚自殺;
四者、入太山地獄中,毒痛考治數千萬歲;
五者、從太山地獄中出,生為人面目常惡色,萎黑黃熟。
今見有惡色人,皆從故世宿命喜瞋恚所致,面醜惡色,不如端正好色。如是分明,慎莫瞋恚!
2.人於世間婬妷犯他人婦女,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家室不和,夫婦數鬪,數亡錢財;
二者、畏縣官,常與捶杖從事,王法所疾,身當備辜,多死少生;
三者、自欺身,常恐畏人;
四者、入太山地獄中——太山地獄中,鐵柱正赤,身常抱之,坐犯他人婦女故得是殃,如是數千萬歲刑乃竟;
五者、從獄中來出,生為雞、鳧、鳥、鴨、人,魂魄無形,所著為名。
◎今見有雞鳧婬妷,不避母子,亦無節度。亦有犬馬之貞、狗貞於夫,畜生之屬皆有信足,而雞鳧婬妷,獨無止足,皆從故世宿命婬妷犯他人婦女,受是雞鳧身,當為人所噉食,如是懃苦,不可數說。如是分明,慎莫犯他人婦女!
3.佛言:人求壽得壽,不求壽不得壽;求病得病,不求病不得病;求端正好色,得端正好色;求醜惡色,得醜惡色;求媚得媚,不求媚不得媚;求下賤得下賤,求富得富,求貧得貧;求明經曉道得明經曉道,求愚癡得愚癡。
4.人作善得善,若干福得上天。若為人,得尊貴,亦得端正。
5.若人作惡得惡若干罪,或入太山地獄中,或墮餓鬼中,或墮畜生中;設得作人,當作下賤貧窮,無所識知,亦復醜惡色。
6.如人種苦得苦實,種甜得甜實。長實譬如種五穀,種稻得稻,種豆得豆。如人作善得善、作惡得惡矣!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五 海濤 輯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五 海濤 輯
1.佛言:人於世間得財產慳貪不肯布施,不愛視諸家貧窮者,不給與之,不供事沙門明經道士,不匃不與乞兒,若病人食飲不敢自飽,衣被不敢自完,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自欺身,亦為人所不敬;二者、人皆呼守錢奴;
三者、恒荷慚愧;四者、墮餓鬼,勤苦不可言,或千歲百歲不能得水飲,遙望見江湖若谿谷水,走往欲飲之,水便化作銷銅若膿血,不可飲,如是勤苦不可縷說;
五者、從餓鬼中來出,生為人當貧窮凍餓,從人乞匃,脊骨相支柱,乞匃不能得,人當唾罵之。
◎今見有貧窮乞人,皆從故世宿命慳貪、不肯布施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慳貪!
2.人於世間喜殺生,無慈之心,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壽命短;二者、多驚怖;
三者、多仇怨;四者、萬分以後,魂魄入太山地獄中——太山地獄中,毒痛考治,燒炙烝煮,斫刺屠剝,抽腸破骨,欲生不得,犯殺罪大,久久乃出;
五者、從獄中來出生為人,常當短命,或胎傷而死,或墮地而死,或數十百日而死,年數十歲而死者。
◎今見有短命人,若形瘢瘡,身體不完,跛蹇禿傴,或盲聾、瘖瘂、鼽鼻塞壅,或無手足,孔竅不通,皆由故世宿命屠殺、射獵、羅網、捕魚,殘殺蚊虻、龜鼈、蚤虱所致。如是分明,慎莫犯殺!
3.人於世間有明經賢者,若沙門道人,不喜往問度世之道,嫉妬高才,誹謗賢者,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不慧;二者、少知;三者、不為人所敬;
四者、入太山地獄——入太山地獄中,考治數千萬歲;五者、從獄中來出,生為人愚癡、無所識知,與畜生同住。
◎今見有愚癡不別白黑者,皆從先世宿命不喜道德,嫉妬高遠所致也。如是分明,慎可行道!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四 海濤 輯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四 海濤 輯
1.佛言:人於世間偷盜劫人,強取他人財物,求利不以道理,欺詐取財物,輕秤、小斗、短尺欺人,若以重秤、大斗、長尺侵人,道中捨遺取非其財,負債借貸不歸,觝觸以行互人,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財物日耗減;
二者、王法所疾,覺知當辜,少有脫者;
三者、若身未嘗安歸,常懷恐怖,亦自欺身;
四者、死後魂魄入太山地獄中——太山地獄中,考治數千萬毒,隨所作受罪;
五者、從獄中來出,隨所負輕重償債,或有作奴婢償者,或作牛、馬、騾、驢、駱駝償者,或作豬、羊、鵝、鴨、雞、犬償者,諸禽獸、魚鼈之屬,皆是負債者。
◎經言「債不腐朽」所謂也!今見有下賤畜生之屬,皆由故世宿命貪利,強取人財物所致也。畜生勤苦如是,見在分明,慎莫取他人財物!
2.人於世間不孝尊老,無有禮節,輕易憍慢,自用自強,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失亡職位;二者、自欺身;
三者、不為人所敬;四者、入太山地獄中,考治數千萬歲;
五者、從獄中來出,生為人,當作下賤醜惡,為人所輕易。
◎今見有下賤人,皆從故世宿命憍慢、不敬尊老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憍慢!
3.人於世間不孝父母,不敬長老,見他人有孝父母、敬事長老者,常瞋恚之,不喜作善,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常得惡夢;二者、為人所憎;
三者、惡名聞;四者、入太山地獄中,考治數千萬歲;
五者、從地獄中來出,生為人弊性不媚,為眾人所憎。
◎今見有不媚急性,為眾人所憎者,皆從故世宿命不孝父母、不敬長老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憍慢!可孝順、敬事長老。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三 海濤 輯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三 海濤 輯
1.佛言:人於世間不慳貪,好喜布施,愛視諸家親屬貧窮者。若乞匃兒,飲食常當使飽,衣亦當完好。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財產日增;二者、為諸天下人所稱譽;
三者、為州、郡、國所尊敬;四者、得上天,天上所侍;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大富樂為眾人所敬,皆故世宿命布施行善所致。如是分明者,亦可行德布施!
2.人於世間喜兩舌讒人,喜惡口、妄言、綺語,自貢高誹謗聖道,嫉賢妬能,啤呰高才,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多怨憎;二者、自欺身,亦從是人皆不信;
三者、數逢非禍;四者、入太山地獄中——太山地獄中,有鬼從人項拔其舌,若以燒鐵鉤其舌斷,若以燒鐵根刺其咽,欲死不得,欲生不得,不能語言,如是數千萬歲;
五者、從地獄中來出,為人惡口齒,或兔缺,彌筋蹇吃重言,或瘖瘂不能言語。
◎今見有是曹人,皆故世宿命兩舌讒人,誹謗聖道所致也。如是分明,亦可慎惡口!
3.人於世間喜持杖恐人,以手足加痛於人,喜鬪亂別離人,己所不喜強持與人,從是得五惡。何等五?
一者、自欺身,亦為人所患毒;二者、身為恐怖;
三者、又數病疾;
四者、入太山地獄中,隨所作受罪,久久萬歲;
五者、從地獄來出,生為人多病身不離杖。
◎今見有多病者,皆故世宿命喜加痛疾之所致也,多病不如強健。如是分明,慎莫加惡於人!
4.人於世間用諫曉事,善心好意,敬事尊老,禮節兼備,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仕宦得好職;二者、在官疾遷,賣買得利;
三者、百姓見之皆歡喜;四者、得上天,諸天見之皆歡喜;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王侯公卿作子,皆故世宿命行禮作福所致。如是分明,慎莫憍慢於人!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二 海濤 輯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二 海濤 輯
1.佛言:人於世間不飲酒醉,從不醉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傳言上事,進見長吏,語言不謬誤,亦仕宦如意;
二者、家事修治,常有餘財;
三者、假借求利疾得,亦為人所敬愛;
四者、得上天,亦為諸天所尊重;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潔白自喜。
◎黠慧曉事,皆從故世宿命不飲酒所致。慎莫飲酒!
2.人於世間,有明經賢者,若沙門道士,喜往問度世之道,心不嫉妬、貪愛高遠賢者,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得黠;二者、多聞,亦多知多見;
三者、多敬歎之;四者、得上天,天上識所學;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即明經曉道,為國家所敬重,亦為人所歸仰。
◎今見有明經曉道者,此皆故世宿命作道行德所致也。如是分明,亦可行道德!
3.人於世間不兩舌讒人,不惡口罵人,不妄言綺語,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語言皆信;二者、為人所愛;
三者、口氣香好;四者、得上天,為諸天所敬;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人好口齒,他人不敢以惡語污之。
◎今見有從生至老不被口謗者,皆故世宿命護口善言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妄讒人!
4.人於世間和心不瞋恚,見賢者敬之,愚者忍之,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為人所稱譽;二者、人見之皆歡喜;
三者、身自安隱亦潤澤好;四者、得上天,天上端正淨潔;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人善性,端正姝好。
◎今見有好人萬人之選,皆故世宿命和心善性忍辱所致也。不瞋恚如是分明,慎莫瞋恚於人!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一 海濤 輯

《分別善惡所起經》輯要–一 海濤 輯
1.佛言:人於世間慈心不殺生,從不殺得五福。何等五?
一者、壽命增長;二者、身安隱;
三者、不為兵刃、虎狼、毒蟲所傷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壽無極;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則長壽。
◎今見有百歲者,皆故世宿命不殺所致。樂死不如苦生。如是分明,慎莫犯殺。
2.人於世間不取他人財物,道中不拾遺,心不貪利,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財物日增;二者、不亡遺;三者、無所畏;
四者、得生天,天上多珍寶;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保守其財產,縣官、盜賊不敢侵犯、取其財。
◎今現有保財至老者,皆故世宿命不敢取他人財物所致也。亡無多少,令人憂惱,亡遺不如保在。如是分明,慎莫取他人財物!
3.人於世間不犯他人婦女,不念邪僻,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不亡費;二者、不畏縣官;三者、不畏人;
四者、得上天,天上玉女作婦;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多端正婦。
◎今尊者見有若干婦端正好色,皆故世宿命不犯他人婦女所致也。見在分明,慎莫犯他人婦女!
4.人於世間不持刀杖恐人,不以手足加痛於人,不鬪亂別離人,己所不欲,不施於人,從是得五善。何等五?
一者、身體強健;
二者、臥起常安隱;
三者、為諸天、龍、鬼、神所護視;
四者、得上天,天上樂無極;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身體完具無疾病。
◎今見有從生至老無有疾病者,是皆故世宿命不加痛於人所。如是分明,慎莫加惡於人!

Friday, February 27, 2009

岡波巴四法—二 海濤 輯

岡波巴四法—二 海濤 輯
1.依於佛法的行善有兩種動機:一是希望做善事能得福報,來世投生到更好的地方。另一則是專志行善或修行,唯求迴向一切眾生究竟解脫。
2.我們不將任何所累積的功德據為己有,我們願將它與一切眾生分享。以此寬廣無私的功德,以及願將它迴向眾生解脫的意願,使得其間所產生的利益遠較我們以真實財物去布施所累積的功德還大。
3.要培養一個圓滿不變的願力是一種修心的功夫。
4.當我們唸儀軌或做任何修行時觀想:「我修行的目的是要清淨無始劫以來的過去生所累積的障礙惡業以證得圓滿覺悟的心。」以這樣的發心,我們的善行便能消除過去所累積的惡業。
5.修行不僅使我們能對治縈繞心中的煩惱,也能為日常行為注入才智和智慧。
6.要培養大乘完全利他無私的見地,事實上我們必須先學會關懷自己。我們應對一切眾生生出愛心,一如母親愛她的兒女一樣,誓將由於心智不明導致毫無目標在輪迴中流轉受苦的兒女帶離此境。
7.慈悲的力量和無私的發心也可以消除另外一種最主要的煩惱障——妒忌。我們每一個人最難纏也最具破壞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貪、瞋、痴等三毒。
8.當我們心中容不下傷害別人的想法時,便會真心想帶他們離開痛苦,這樣子的慈悲心是正確的。
9.行者基於一種利他的心願,對一切眾生生出無分別的慈悲心而發誓願,這就是所謂的「菩薩戒」。
10.不具慈悲與愛心,也不溫善的人,不論他們長得多好看迷人,到哪裡都會給大家添麻煩。
11.縱使我們還未能真正地去利益任何人,但誓戒就是表示我們要努力往度化眾生的目標走去,就算我們現在還不能馬上就做到。

岡波巴四法—一 海濤 輯

岡波巴四法—一 海濤 輯
◎岡波巴四法:一、願心向法;二、願法循道;三、願道淨惑;四、願惑證智。
1.第一法說明了我們必須要捨離財物,學習善惡之分。有了善惡分別的概念後再學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2.第二法指出一切捨惡趨善的工作不應只及於自己本身,而更應培養出所謂的菩提心(利他心),以及發心度眾的願力。它同時也說明了菩提心的利益和力量。
3.第三法則講到了「法無我」以及每一位眾生本身所具足的佛性。在此岡波巴更為深入說明了空性,也就是智慧以及善巧。
4.第四法說明了迷惑確實可以當下轉為智慧,而僅藉著轉化煩惱便能證悟智慧。煩惱的轉化本身就是智慧,因此不需要做兩遍工作。知道如何對治煩惱本身就是智慧。
5.若想扭轉不斷的失敗和痛苦,我們必須營造身語意的善業,讓它終能帶領我們獲得永恆的快樂。
6.善行真正的意思指的就是佛法的修行——它是將佛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另外一種說法。
7.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培養正確的心態,從事正當的行為與業行,這樣它便能協助我們避免再造惡業,未來導致苦果的成熟。
8.善行依我們的發心,會在將來帶給我們福報。
9.正念與正知能使智慧覺醒,有這兩種善法為基礎,就能增長智慧,而消除虛假的修行所累積的惡果。
10.正念和正知能指引你將心導正,而找到調整、修正、改善發心與修行的方法。假使沒有正念與專注,將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假的修行。
11.修行佛法便是意指清淨我們的一切煩惱。
12.禪修的正念和正知,能使你觀察自己的修行是否與正法相應,也能幫助你看出自己的動機是否出於執著。
13.由於修行不只是為自己的利益而做,因此我們便擺脫了自私的想法。

忍辱為修行之基—四 海濤 輯

忍辱為修行之基—四 海濤 輯
1.離於嫉妬而布施者,常大富有,喜好、衣食、床臥具足,行菩薩道已所喜者,而以加施得大尊豪。
2.離瞋恚心而布施者,常大富有,威耀端正,所言說者眾人愛樂,行菩薩道心無加害,諸根具足。《海龍王經》
3.被忍辱重鎧,降伏諸恚怒;勝法微妙義,以悅於眾心。
4.忍辱為法芽,固志為法根,律儀戒為地,覺正為枝幹,智慧之大樹,無上法為菓,蔭護諸眾生,云何而欲伐?《佛所行讚》
5.無因起瞋覆,當知是愚人;愚者與愚合,如糞與糞和。
6.雖復起愛心無染,行慈便能離瞋過;能生智慧離愚癡,能如是者離諸垢。
7.我時不瞋亦不慢,佛說忍力勤修行;諸佛恒常讚說忍,修忍易得菩提道。
8.我時恒住於慈行,設有毀罵不瞋恚;以慈悲心善調柔,名聞花鬘滿十方。
9.人師子忍辱,打罵無瞋恚,屠割亦不惱,能知陰空故。
10.云何名遠離怒色?謂斷諸瞋過故。云何名面常怡悅?謂善戒共住安隱故。
11.我時不瞋亦不慢,佛說忍力勤修行,諸佛恒常讚說忍,修忍易得菩提道。
12.莫生瞋怒意,常起慈悲心;若見彼過咎,不對說其愆。
13.是人火不燒,刀杖莫能傷;毒藥所不中,暴水無能漂;常為非人護,具三十二相;關閉諸惡道,皆是慈忍利。
14.修於忍辱世無倫,以相嚴身妙如是;能起精進聖所讚,勇猛勝心修四禪。《月燈三昧經》
15.寧以利劍貫腹截肌,自投火中,慎無履惡!寧戴須彌,奪毀其命;投于巨海,魚鱉所吞,慎無為惡矣!《羅云忍辱經》

忍辱為修行之基—三 海濤 輯

忍辱為修行之基—三 海濤 輯
1.菩薩行於忍辱而無所想,攝諸瞋恚人民之眾。《佛說魔逆經》
2.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維摩詰所說經》
3.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捨是道場,憎愛斷故。《維摩詰所說經》
4.云何發善心?當大利眾生。云何持淨戒?忍辱柔和心。云何行精進?不退不休息。《華手經》
5.修慈無瞋恚,起悲無疲倦,以法生歡喜,捨煩惱無難。《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
6.不瞋恚者,於一切眾生除諸恚恨,起慈愍心、饒益心、安彼心,隨順善攝一切眾生。《甚深大迴向經》
7.貪欲、瞋恚,世之常病;愚癡、無智,患害之門。三界、五道由此墮淵,展轉生死無央數劫。《法句譬喻經》
8.云何意業清淨?於他所有珍寶資財,不起貪著,不起瞋心,遠離害心,又離邪見,無諸惡見。《施燈功德經》
9.菩薩有四種難行。云何為四?謂:忍受一切卑賤、陵辱;雖自窮乏,所有皆施;見有從乞頭、目、身體,心無違逆,生善友想;觀空、無我而現受生。《大乘四法經》
10.若不起瞋恚,打縛惱逼心,常好修慈忍,後生昇梵天。
11.若人多瞋恚,後生恒醜陋;慈忍無忿怒,受身常端正。
12.修行大布施,急性多瞋怒,不依正憶念,後作大力龍。
13.孝順淨供養,父母諸尊長,忍辱少瞋恨,不樂觀鬪訟,由斯業緣故,後生忉利天。《分別業報略經》
14.云何柔和?謂性賢善。由身語意將護於他令無惱害。
15.云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瑜伽師地論》

忍辱為修行之基—二 海濤 輯

忍辱為修行之基—二 海濤 輯
1.菩薩世世不持惡目視人,設有瞋恚稍稍忍之。用是故,佛眼不大不小引長好,人有見佛無不歡喜者。
2.菩薩世世常隨經法不犯,心常柔軟,忍辱於人。用是故,有人狂亂來至佛所,莫不得安隱者。
3.菩薩世世見人有瞋恚意向菩薩,常以善意待之。用是故,佛行道時,足下有蟲蟻無不得安隱者,佛威神巍巍迺如是。《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4.云何菩薩修瞋對除?云何遠離能起瞋緣?所謂菩薩於諸有情多修習慈,由是因緣對除瞋恚。若起瞋恚於因、於緣有執著時,彼諸菩薩由是伏滅瞋恚隨眠,是名菩薩修習對除瞋及起瞋緣。
5.云何菩薩捨離恩怨?善男子!譬如大地平等載育,無恩無怨、無瞋無喜種種之想。菩薩如是,於有情中無有恩怨,不生瞋喜。是名菩薩捨離恩怨。
6.諸法離瞋,有情起瞋,是故如來為諸有情而起大悲。《寶雨經》
7.夫人處世,不惟忍者,所生之處不值佛世,違法、遠僧,常在三塗,終而復始,輒有劫數。
8.為佛弟子,慎無含毒,當以慈心愍傷眾生!
9.吾自攝心,以忍為寶。恣心履惡,猶自投火。
10.天神、帝王雖謂多力,不如忍惡,其力無上。
11.世無所怙,唯忍可恃。忍為安宅,災怪不生;忍為神鎧,眾兵不加;忍為大舟,可以渡難;忍為良藥,能濟眾命;忍者之志,何願不獲!
12.忍惡行者,所生常安,眾禍消滅,願輒如志,顏貌煒曄,身強少病,財榮尊貴,皆由忍辱慈惠濟眾之所致也!
13.佛之明法,與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賤。《羅云忍辱經》

忍辱為修行之基—一 海濤 輯

忍辱為修行之基—一 海濤 輯
1.若菩薩於諸菩薩起一瞋心,則成就如是等百萬障門。何以故?佛子!我不見有一法為大過惡,如諸菩薩於餘菩薩起瞋心者。
2.從始供養佛,樂行忍辱法,能入深禪定,觀察真實義。《華嚴經》
3.瞋恚蓋者,如耽酒人飲已色變,瞋恚亦爾顏容改變,作種種相身心戰掉,或行毀謗損惱自他。瞋火燒心何能修定?劫功德賊無過瞋恚,修靜慮者應當遠離。《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4.世尊昔日修行時,施戒忍進無暫廢,禪定智慧亦常修,利益群生無有比。
5.世尊行施持淨戒,忍辱精進具修禪,智慧清淨三界表,我禮彼岸最勝尊。
6.爾時文殊師利復白佛言:「世尊!所謂忍者,云何為忍?」「乃至不為境界所壞,故名為忍。」《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
7.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所修忍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修安忍故,名出世間安忍波羅蜜多。《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8.菩薩有四法善化眾生。何等四?
一者、常求利安眾生;二者、自捨己樂;
三者、心和忍辱;四者、除捨憍慢。是為四。
9.是菩薩雖布施,不求果報;雖持戒,無所貪著;雖忍辱,知內外空;雖精進,知無起相;雖禪定,無所依止;雖行慧,無所取相。《思益梵天所問經》
10.假使滿百劫,有人修忍辱,撾罵不還報,一切皆能忍,乃至截手足,而不起異想,亦不生怨嫌,一切無所念。能行是忍者,具足滿百劫,雖修如是忍,而心不為勝,是忍最第一,亦名為善修。《不退轉法輪經》
11.菩薩世世常受毀辱,雖有筋力皆悉忍之。《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布施波羅蜜—四 海濤 輯

布施波羅蜜—四 海濤 輯
1.樂施之人,獲得五事:
一者、終不遠離一切聖人;二者、一切眾生樂見樂聞;
三者、入大眾時不生怖畏;四者、得好名稱;五者、莊嚴菩提。
2.菩薩之人,名一切施。云何名為一切施也?
一、菩薩摩訶薩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名一切施。
二、恒以淨心施於受者,名一切施。
三、少物能施,名一切施。
四、所愛之物破慳能捨,名一切施。
五、施不求報,名一切施。
六、施時不觀田以非田,名一切施。
七、怨親等施,名一切施。
3.不施病人不淨食藥。不劫他物乃至一錢,持以布施。
4.或時設以不淨物施,為令前人生喜心故,酒毒、刀杖、枷鎖等物,若得自在、若不自在,終不以施。
5.菩薩施時雖得自在,終不罵打,令諸僕使生瞋、苦惱。如法財施,不求現在、後世果報。施已,常觀煩惱罪過,深觀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無所求。
6.施貧窮時,起悲愍心;施福田時,生喜敬心;施親友時,生放捨心。若見乞者,則知所須,隨相給與,不令發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無量果。
7.有智之人為四事故樂行惠施:
一者、因施能破煩惱;二者、因施發種種願;
三者、因施得受安樂;四者、因施多饒財寶。
8.無貪之心,名之為施。云何無貪?施即是業,物即是作;為業、為作,具足布施,名為無貪。因於布施破煩惱者,既行惠施,破慳貪、嫉妬、瞋恚、愚癡。
9.有智之人,為二事故,能行布施:一者、調伏自心;二者、壞怨瞋心。如來因是名無上尊。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優婆塞戒經》)

布施波羅蜜—三 海濤 輯

布施波羅蜜—三 海濤 輯
1.有人說言:施於塔像不得壽、命、色、力、安辯,無受者故。是義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是故應得如是五報。
2.若好色施,以是因緣,是人獲得微妙上色。
3.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稱遠聞。
4.若以味施,是人因是眾樂見聞;既見聞已,生愛重心。
5.若好觸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觸。受者受已,則能獲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
6.施有二種:一者、法施;二者、財施。法施則得財、法二報;財施,唯還得財寶報。菩薩修行如是二施,為二事故:一、令眾生遠離苦惱;二、令眾生心得調伏。
7.復有三施:一、以法施;二、無畏施;三、財物施。
一、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為壞邪見說於正法,能分別說實、非實等,宣說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
二、若有眾生怖畏王者、師子、虎、狼、水、火、盜賊,菩薩見已,能為救濟,名無畏施。
三、自於財寶破慳不悋,若好、若醜,若多、若少,牛羊象馬、房舍臥具、樹林泉井……,如是等物,稱求者意,隨所須與,是名財施。
8.施有四累:一、慳貪心;二、不修施;三、輕小物;四、求世報。如是四累,二法能壞:一、修無我;二、修無常。
9.若欲樂施,當破五事:
一者、瞋心;二者、慳心;三者、妬心;
四者、貪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樂布施。
10.菩薩施財,凡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非眾生。於是二中,乃至自身,都不悋惜,名一切施。菩薩布施由憐愍心,名一切施。欲施、施時、施已不悔,名一切施。

布施波羅蜜—二 海濤 輯

布施波羅蜜—二 海濤 輯
1.若人樂施,一切怨讎悉生親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則得成就施果。
2.遠離煩惱,多財巨富,名施正果;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名施餘果。
3.施果三種:有財勝故,獲得勝果;有田勝故,獲得勝果;施主勝故,獲得勝果。
一、向須陀洹至後身菩薩乃至成佛,是名勝田。施如是田,故得勝果。
二、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觸,是名財勝,以是物施故得勝果。
三、若有施主信心淳濃,(具足)施、戒、聞、慧,則得勝果。
4.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如是慈心實無受學,而亦獲得無量果報。施塔像等,亦應如是得五果報。如人種穀,終不生苽。施於塔像,亦復如是:以福田故,得種種果。是故我說:田得果報,物得果報,主得果報。
5.有智之人施有五種: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時節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一、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則得多饒財寶——金、銀、琉璃、車渠、瑪瑙、真珠、珊瑚、象、馬、牛、羊、田宅、奴婢——,多饒眷屬。至心施者,得如是果。
二、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已,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報。
三、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已,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常為父母、兄弟、宗親一切眾生之所愛念。信心施者,加如是報。
四、時節施者,得何等果?時節施者,所得果報如上所說。所須之物,隨時而得。時節施者,兼如是果。
五、如法財施,得何等果?如法財施,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得是財已,王、賊、水、火所不能侵。

布施波羅蜜—一 海濤 輯

布施波羅蜜—一 海濤 輯
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以財物惠施,獲八功德。云何為八?
一者、隨時惠施,非為非時;二者、鮮潔惠施,非為穢濁;
三者、手自斟酌,不使他人;四者、誓願惠施,無憍恣心;
五者、解脫惠施,不望其報;六者、惠施求滅,不求生天;
七者、施求良田,不施荒地;八者、然持此功德,惠施眾生,不自為己。」
2.若有眾生欲先樂而後樂,當行布施,求此先樂而後樂。
3.平等施者,福第一尊。
4.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布施之時作是思惟:『諸有眾生之類,菩薩最為上首,具足六度,了諸法本。』何以故?食已,諸根寂靜,思惟禁戒,不興瞋恚,修行慈心,勇猛精進,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恒若一心,意不錯亂,具足辯才,法門終不越次。使此諸施具足六度,成就檀波羅蜜。」
5.若欲布施之時,若多、若少,若好、若醜,歡喜惠施,勿起想著。手自布施,莫使他人。發願求報,後求受福。
6.盡當普惠施,終無悋悔心;必當遇良友,得濟到彼岸。
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我今日審知眾生根原所趣,亦知布施之報。最後一摶之餘,己不自食,惠施他人。爾時不起憎嫉之心,如毛髮許。以此眾生不知施之果報,如我皆悉知之。施之果報,平等之報,心無有異。是故眾生不能平等施而自墮落,恒有慳嫉之心,纏裹心意。」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增壹阿含經》)
8.有人說言施即是意。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是義不然!何以故?施即五陰。所以者何?由身、口、意具足施故。布施若為自利、他利及自他利,則具五陰。如是布施即能莊嚴菩提之道。
9.若有於財、法食生慳,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得癡、貧報。是故菩薩修行布施波羅蜜時,要作自利及利益他。

因果業報—四 海濤 輯

因果業報—四 海濤 輯
爾時國王為佛作禮,前白佛言:「我本是小人,有何福行得享斯位?願佛解說,令此國人得蒙開眼!」
佛告王曰:「往日舍衛城中有長者子,名曰辯意,施設大檀,請佛及僧。時佛坐定,下食未嚫。有一乞兒,來入欲乞,一無所得,瞋恚而出,惡念生曰:『若吾為王以鐵輞車轢斷僧頭!』一人後來,乞匃大得飯食出,即念言:『若我為王,供養此等眾聖之僧七日之中!』
時善念者今王是也。時惡念者臥深草中,王受正位,迴車入國,車騎侍從轢斷其頭,死入地獄,為火車所轢,億劫乃出。王今請佛報誓過厚,世世受福,無有極已。」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人心是毒根,口為禍之門,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罪殃。
不念善惡人,身自作受殃,意欲害於彼,不覺車轢頭。
心為甘露法,令人生天上,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福德。
有念善惡人,自作安身本,意念一切善,如王得天位。
是時國王聞經歡喜,舉國臣民得須陀洹道。供養佛七日之後,佛於是欲去,王及臣民為佛作禮,歡喜而別。於是世尊還到舍衛祇樹精舍。賢者阿難正衣服,從坐起,為佛作禮,長跪,白佛言:「世尊!當以何名此經,云何奉行?」
佛告阿難:「是經名為《辯意長者子所問》,當奉持之,一名《諸法要義》。」
佛復告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行斯經,奉持諷誦,宣傳後世,令人受持者,是人如侍我身福無有異。誦斯經者,當為彌勒佛所授記。如來廣長舌,所語無有異。」
佛說經已,時諸天、龍、鬼、神四輩弟子,聞經歡喜,為佛作禮。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辯意長者子經》

因果業報—三 海濤 輯

因果業報—三 海濤 輯
◎佛典故事
時辯意長者子(與)父母眷屬,前禮佛足,各自供侍。辯意起行澡水,敬意奉食。下食未訖,有一乞兒前歷座乞。佛未呪願,無敢與者,遍無所得,瞋恚而出,便生惡念:「此諸沙門放逸愚惑,有何道哉?貧者從乞,無心見與。長者迷惑,用為飯此無慈愍意,吾為王者,以鐵輞車轢斷其頭!」言已便去。
佛達嚫訖,有一乞兒,來入乞匃,座中眾人各各與之,大得飯食,歡喜而去,即生念言:「此諸沙門皆有慈心,憐吾貧寒,施食充飽,得濟數日。善哉,長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無量。吾為王者,當供養佛及眾弟子,乃至七日之中,當報今日饑渴之恩!」言已,便去。佛食已訖說法,即還精舍之中。
佛告阿難:「從今以後嚫訖下食以此為常。」
時二乞兒展轉乞匃,到他國中臥於道邊深草之中。時彼國王忽然崩亡,無有係嗣。時國相師明知相法,讖書記曰:「當有賤人應為王者。」諸臣百官千乘萬騎,案行國界,誰應為王。顧見道邊深草之中,上有雲蓋。相師指曰:「中有神人!」即見乞兒,相應為王者。諸臣拜謁,各各稱臣。
乞兒驚愕自云:「下賤非是王種!」皆言應相,非是強力,沐浴香湯,著王者之服,光相儼然,稱善無量,導從前後,迴車入國。時惡念者在於深草中,臥寐不覺,車轢斷其頭。王到國中,陰陽和調,四氣隆赫,人民安樂,稱王之德。爾時國王自念:「昔者貧窮之人,以何因緣得為國王?昔行乞時,得蒙佛恩,大得飯食,便生善念,得為王者,當供養七日。佛之恩德今已果之!」
即召群臣,遙向舍衛國燒香作禮。即遣使者,往請佛言:「蒙世尊遺恩,得為人王。願屈尊神,來化此國愚冥之人,得見教訓!」
於是佛告諸弟子:「當受彼請。」佛與諸弟子無央數眾往到彼國。時王出迎,與諸群臣稽首佛足,燒香散華,伎樂供養。佛入宮中即以就座。王起行水,供養飯食,須臾以訖。

因果業報—二 海濤 輯

因果業報—二 海濤 輯
1.有五事得為尊貴,眾人所敬。何謂為五?
一者、布施,周惠普廣;二者、禮敬佛法、三寶及諸長老;
三者、忍辱,無有瞋恚;四者、柔和謙敬;
五者、博聞,學誦經戒。是為五事,得為尊貴,眾人所敬。
2.有五事常生卑賤,為人奴婢。何謂為五?
一者、憍慢,不敬二親;二者、剛強,無恭恪心;
三者、放逸,不禮三尊;四者、盜竊以為生業;
五者、負債,逃避不償。是為五事,常生卑賤奴婢之中。
3.有五事得生人中,口氣香潔,身心常安,為人所譽,不被誹謗。何謂為五?
一者、至誠不欺於人;二者、誦經,無有彼此;
三者、護口,不謗聖道;四者、教人遠惡就善;
五者、不求人之長短。是為五事,生於人中,口氣香潔,身意常安,為人所譽不被誹謗。
4.有五事若在人中常被誹謗,為人所憎,形體醜惡,心意不安,常懷恐怖。何謂為五?
一者、常無至誠,欺詐於人;二者、大會有說法處(者)而誹謗之;
三者、見諸同學而輕試之;四者、不見他事而為作過;
五者、兩舌,鬪亂彼此。是為五事,若在人中,常被誹謗,為人所憎,形體醜惡,心意不寧,常懷恐怖。
5.有五事,所生之處常與佛、法、眾會,初不差違,見佛聞法便得好心,若作沙門即得所願。何謂為五?
一者、身奉三寶,勸人禮事;
二者、作佛形像,當使明潔;
三者、常奉師教,不犯所受;
四者、普慈一切,與身正等,如愛赤子;
五者、所受經法晝夜諷誦。是為五事,所生之處常與佛、法、眾會,初不差違,見佛聞法便得好心,若作沙門即得所願。

因果業報—一 海濤 輯

因果業報—一 海濤 輯
1.佛告長者子辯意: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謂為五?
一者、慈心,不殺群生,悉養物命,令眾得安;
二者、賢良,不盜他物,布施、無貪,濟諸窮乏;
三者、貞潔,不犯外色,男女護戒,奉齋精進;
四者、誠信,不欺於人,護口四過,無得貪欺;
五者、不飲酒,不過口行。此五事乃得生天。
2.復有五事得生人中。何謂為五?
一者、布施,恩潤貧窮;
二者、持戒,不犯十惡;
三者、忍辱,不亂眾意;
四者、精進,勸化(無有)懈怠;
五者、一心,奉孝盡忠。是為五事,得生人中,大富長壽,端正威德,得為人主,一切敬侍。
3.有五事行,死入地獄,億劫乃出。何謂為五?
一者、不信有佛、法、眾,而行誹謗輕毀聖道;
二者、破壞佛寺尊廟;
三者、四輩轉相謗毀,不信殃罪,無敬順意;
四者、反逆,無有上下,君臣父子不相順從;
五者、當來有欲為道者,已得為道,便不順師教,而自貢高,輕慢謗師。是為五事,死入地獄,展轉地獄,無有出期。
4.有五事行,墮餓鬼中。何謂為五?
一者、慳貪,不欲布施;二者、盜竊,不孝二親;
三者、愚冥,無有慈心;四者、積聚財物,不肯衣食;
五者、不給父母、兄弟、妻子、奴婢,是為五事墮餓鬼中。
5.有五事作畜生行,墮畜生中。何謂為五?
一者、犯戒私竊偷盜;二者、負債扺而不償;
三者、殺生以身償之;四者、不喜聽受經法;
五者、常以因緣艱難齋戒施會,以俗為緣。是為五事生畜生中。

菩薩十大願文—四 海濤 輯

菩薩十大願文—四 海濤 輯
◎勝鬘夫人十弘誓
1.時勝鬘夫人聞佛記已,於如來前合掌而立,發十弘誓,作如是言:世尊!
一、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受戒不起犯心。
二、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師長不起慢心。
三、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眾生不起恚心。
四、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勝已及諸勝事不起妬心。
五、我從今日乃至菩提,雖有少食不起慳心。
六、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己受畜財物,凡有所受為濟貧苦有情之類。
七、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求恩報行四攝事,無貪利心、無厭足心、無限礙心攝受眾生。
八、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見諸眾生無有依怙,幽繫、疾惱種種危厄,終不捨離,必願安隱,以善饒益,令免眾苦。
九、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一切諸惡律儀、毀犯如來清淨禁戒,凡我所攝城邑、聚落應調伏者而調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調伏攝受故,則正法久住。正法久住故,天、人充滿,惡道減少,能令如來法輪常轉。
十、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攝受正法終不忘失。何以故?忘失正法則忘大乘,忘大乘者則忘波羅蜜,忘波羅蜜者則捨大乘。若諸菩薩有於大乘不決定者,攝受正法則不堅固,便不堪任超凡夫境,則為大失。
◎現在、未來攝受正法諸菩薩等,具足無邊廣大利益,發斯弘誓,聖主世尊雖復證知,而諸有情善根微薄,或起疑網,以十弘誓難成就故,彼或長夜習不善法,受諸苦惱。為欲利益如斯眾生,今於佛前發誠實誓!」
2.爾時勝鬘夫人復於佛前發三弘願,以茲願力利益無邊諸有情類:
第一願者,以我善根於一切生得正法智;
第二願者、若我所生得正智已,為諸眾生演說無倦;
第三願者、我為攝受護持正法,於所生身不惜軀命。《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節錄)

菩薩十大願文—三 海濤 輯

菩薩十大願文—三 海濤 輯
◎普賢十大願
1.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普賢行願品》
◎彌勒菩薩問佛十種心
1.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2.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何等為十?
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
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
三者、於佛正法不惜生命樂守護心;
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
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
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
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
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
3.彌勒!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彌勒!若人於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