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7, 2009

岡波巴四法—二 海濤 輯

岡波巴四法—二 海濤 輯
1.依於佛法的行善有兩種動機:一是希望做善事能得福報,來世投生到更好的地方。另一則是專志行善或修行,唯求迴向一切眾生究竟解脫。
2.我們不將任何所累積的功德據為己有,我們願將它與一切眾生分享。以此寬廣無私的功德,以及願將它迴向眾生解脫的意願,使得其間所產生的利益遠較我們以真實財物去布施所累積的功德還大。
3.要培養一個圓滿不變的願力是一種修心的功夫。
4.當我們唸儀軌或做任何修行時觀想:「我修行的目的是要清淨無始劫以來的過去生所累積的障礙惡業以證得圓滿覺悟的心。」以這樣的發心,我們的善行便能消除過去所累積的惡業。
5.修行不僅使我們能對治縈繞心中的煩惱,也能為日常行為注入才智和智慧。
6.要培養大乘完全利他無私的見地,事實上我們必須先學會關懷自己。我們應對一切眾生生出愛心,一如母親愛她的兒女一樣,誓將由於心智不明導致毫無目標在輪迴中流轉受苦的兒女帶離此境。
7.慈悲的力量和無私的發心也可以消除另外一種最主要的煩惱障——妒忌。我們每一個人最難纏也最具破壞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貪、瞋、痴等三毒。
8.當我們心中容不下傷害別人的想法時,便會真心想帶他們離開痛苦,這樣子的慈悲心是正確的。
9.行者基於一種利他的心願,對一切眾生生出無分別的慈悲心而發誓願,這就是所謂的「菩薩戒」。
10.不具慈悲與愛心,也不溫善的人,不論他們長得多好看迷人,到哪裡都會給大家添麻煩。
11.縱使我們還未能真正地去利益任何人,但誓戒就是表示我們要努力往度化眾生的目標走去,就算我們現在還不能馬上就做到。

岡波巴四法—一 海濤 輯

岡波巴四法—一 海濤 輯
◎岡波巴四法:一、願心向法;二、願法循道;三、願道淨惑;四、願惑證智。
1.第一法說明了我們必須要捨離財物,學習善惡之分。有了善惡分別的概念後再學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2.第二法指出一切捨惡趨善的工作不應只及於自己本身,而更應培養出所謂的菩提心(利他心),以及發心度眾的願力。它同時也說明了菩提心的利益和力量。
3.第三法則講到了「法無我」以及每一位眾生本身所具足的佛性。在此岡波巴更為深入說明了空性,也就是智慧以及善巧。
4.第四法說明了迷惑確實可以當下轉為智慧,而僅藉著轉化煩惱便能證悟智慧。煩惱的轉化本身就是智慧,因此不需要做兩遍工作。知道如何對治煩惱本身就是智慧。
5.若想扭轉不斷的失敗和痛苦,我們必須營造身語意的善業,讓它終能帶領我們獲得永恆的快樂。
6.善行真正的意思指的就是佛法的修行——它是將佛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另外一種說法。
7.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培養正確的心態,從事正當的行為與業行,這樣它便能協助我們避免再造惡業,未來導致苦果的成熟。
8.善行依我們的發心,會在將來帶給我們福報。
9.正念與正知能使智慧覺醒,有這兩種善法為基礎,就能增長智慧,而消除虛假的修行所累積的惡果。
10.正念和正知能指引你將心導正,而找到調整、修正、改善發心與修行的方法。假使沒有正念與專注,將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假的修行。
11.修行佛法便是意指清淨我們的一切煩惱。
12.禪修的正念和正知,能使你觀察自己的修行是否與正法相應,也能幫助你看出自己的動機是否出於執著。
13.由於修行不只是為自己的利益而做,因此我們便擺脫了自私的想法。

忍辱為修行之基—四 海濤 輯

忍辱為修行之基—四 海濤 輯
1.離於嫉妬而布施者,常大富有,喜好、衣食、床臥具足,行菩薩道已所喜者,而以加施得大尊豪。
2.離瞋恚心而布施者,常大富有,威耀端正,所言說者眾人愛樂,行菩薩道心無加害,諸根具足。《海龍王經》
3.被忍辱重鎧,降伏諸恚怒;勝法微妙義,以悅於眾心。
4.忍辱為法芽,固志為法根,律儀戒為地,覺正為枝幹,智慧之大樹,無上法為菓,蔭護諸眾生,云何而欲伐?《佛所行讚》
5.無因起瞋覆,當知是愚人;愚者與愚合,如糞與糞和。
6.雖復起愛心無染,行慈便能離瞋過;能生智慧離愚癡,能如是者離諸垢。
7.我時不瞋亦不慢,佛說忍力勤修行;諸佛恒常讚說忍,修忍易得菩提道。
8.我時恒住於慈行,設有毀罵不瞋恚;以慈悲心善調柔,名聞花鬘滿十方。
9.人師子忍辱,打罵無瞋恚,屠割亦不惱,能知陰空故。
10.云何名遠離怒色?謂斷諸瞋過故。云何名面常怡悅?謂善戒共住安隱故。
11.我時不瞋亦不慢,佛說忍力勤修行,諸佛恒常讚說忍,修忍易得菩提道。
12.莫生瞋怒意,常起慈悲心;若見彼過咎,不對說其愆。
13.是人火不燒,刀杖莫能傷;毒藥所不中,暴水無能漂;常為非人護,具三十二相;關閉諸惡道,皆是慈忍利。
14.修於忍辱世無倫,以相嚴身妙如是;能起精進聖所讚,勇猛勝心修四禪。《月燈三昧經》
15.寧以利劍貫腹截肌,自投火中,慎無履惡!寧戴須彌,奪毀其命;投于巨海,魚鱉所吞,慎無為惡矣!《羅云忍辱經》

忍辱為修行之基—三 海濤 輯

忍辱為修行之基—三 海濤 輯
1.菩薩行於忍辱而無所想,攝諸瞋恚人民之眾。《佛說魔逆經》
2.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維摩詰所說經》
3.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捨是道場,憎愛斷故。《維摩詰所說經》
4.云何發善心?當大利眾生。云何持淨戒?忍辱柔和心。云何行精進?不退不休息。《華手經》
5.修慈無瞋恚,起悲無疲倦,以法生歡喜,捨煩惱無難。《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
6.不瞋恚者,於一切眾生除諸恚恨,起慈愍心、饒益心、安彼心,隨順善攝一切眾生。《甚深大迴向經》
7.貪欲、瞋恚,世之常病;愚癡、無智,患害之門。三界、五道由此墮淵,展轉生死無央數劫。《法句譬喻經》
8.云何意業清淨?於他所有珍寶資財,不起貪著,不起瞋心,遠離害心,又離邪見,無諸惡見。《施燈功德經》
9.菩薩有四種難行。云何為四?謂:忍受一切卑賤、陵辱;雖自窮乏,所有皆施;見有從乞頭、目、身體,心無違逆,生善友想;觀空、無我而現受生。《大乘四法經》
10.若不起瞋恚,打縛惱逼心,常好修慈忍,後生昇梵天。
11.若人多瞋恚,後生恒醜陋;慈忍無忿怒,受身常端正。
12.修行大布施,急性多瞋怒,不依正憶念,後作大力龍。
13.孝順淨供養,父母諸尊長,忍辱少瞋恨,不樂觀鬪訟,由斯業緣故,後生忉利天。《分別業報略經》
14.云何柔和?謂性賢善。由身語意將護於他令無惱害。
15.云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瑜伽師地論》

忍辱為修行之基—二 海濤 輯

忍辱為修行之基—二 海濤 輯
1.菩薩世世不持惡目視人,設有瞋恚稍稍忍之。用是故,佛眼不大不小引長好,人有見佛無不歡喜者。
2.菩薩世世常隨經法不犯,心常柔軟,忍辱於人。用是故,有人狂亂來至佛所,莫不得安隱者。
3.菩薩世世見人有瞋恚意向菩薩,常以善意待之。用是故,佛行道時,足下有蟲蟻無不得安隱者,佛威神巍巍迺如是。《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4.云何菩薩修瞋對除?云何遠離能起瞋緣?所謂菩薩於諸有情多修習慈,由是因緣對除瞋恚。若起瞋恚於因、於緣有執著時,彼諸菩薩由是伏滅瞋恚隨眠,是名菩薩修習對除瞋及起瞋緣。
5.云何菩薩捨離恩怨?善男子!譬如大地平等載育,無恩無怨、無瞋無喜種種之想。菩薩如是,於有情中無有恩怨,不生瞋喜。是名菩薩捨離恩怨。
6.諸法離瞋,有情起瞋,是故如來為諸有情而起大悲。《寶雨經》
7.夫人處世,不惟忍者,所生之處不值佛世,違法、遠僧,常在三塗,終而復始,輒有劫數。
8.為佛弟子,慎無含毒,當以慈心愍傷眾生!
9.吾自攝心,以忍為寶。恣心履惡,猶自投火。
10.天神、帝王雖謂多力,不如忍惡,其力無上。
11.世無所怙,唯忍可恃。忍為安宅,災怪不生;忍為神鎧,眾兵不加;忍為大舟,可以渡難;忍為良藥,能濟眾命;忍者之志,何願不獲!
12.忍惡行者,所生常安,眾禍消滅,願輒如志,顏貌煒曄,身強少病,財榮尊貴,皆由忍辱慈惠濟眾之所致也!
13.佛之明法,與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賤。《羅云忍辱經》

忍辱為修行之基—一 海濤 輯

忍辱為修行之基—一 海濤 輯
1.若菩薩於諸菩薩起一瞋心,則成就如是等百萬障門。何以故?佛子!我不見有一法為大過惡,如諸菩薩於餘菩薩起瞋心者。
2.從始供養佛,樂行忍辱法,能入深禪定,觀察真實義。《華嚴經》
3.瞋恚蓋者,如耽酒人飲已色變,瞋恚亦爾顏容改變,作種種相身心戰掉,或行毀謗損惱自他。瞋火燒心何能修定?劫功德賊無過瞋恚,修靜慮者應當遠離。《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4.世尊昔日修行時,施戒忍進無暫廢,禪定智慧亦常修,利益群生無有比。
5.世尊行施持淨戒,忍辱精進具修禪,智慧清淨三界表,我禮彼岸最勝尊。
6.爾時文殊師利復白佛言:「世尊!所謂忍者,云何為忍?」「乃至不為境界所壞,故名為忍。」《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
7.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所修忍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修安忍故,名出世間安忍波羅蜜多。《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8.菩薩有四法善化眾生。何等四?
一者、常求利安眾生;二者、自捨己樂;
三者、心和忍辱;四者、除捨憍慢。是為四。
9.是菩薩雖布施,不求果報;雖持戒,無所貪著;雖忍辱,知內外空;雖精進,知無起相;雖禪定,無所依止;雖行慧,無所取相。《思益梵天所問經》
10.假使滿百劫,有人修忍辱,撾罵不還報,一切皆能忍,乃至截手足,而不起異想,亦不生怨嫌,一切無所念。能行是忍者,具足滿百劫,雖修如是忍,而心不為勝,是忍最第一,亦名為善修。《不退轉法輪經》
11.菩薩世世常受毀辱,雖有筋力皆悉忍之。《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布施波羅蜜—四 海濤 輯

布施波羅蜜—四 海濤 輯
1.樂施之人,獲得五事:
一者、終不遠離一切聖人;二者、一切眾生樂見樂聞;
三者、入大眾時不生怖畏;四者、得好名稱;五者、莊嚴菩提。
2.菩薩之人,名一切施。云何名為一切施也?
一、菩薩摩訶薩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名一切施。
二、恒以淨心施於受者,名一切施。
三、少物能施,名一切施。
四、所愛之物破慳能捨,名一切施。
五、施不求報,名一切施。
六、施時不觀田以非田,名一切施。
七、怨親等施,名一切施。
3.不施病人不淨食藥。不劫他物乃至一錢,持以布施。
4.或時設以不淨物施,為令前人生喜心故,酒毒、刀杖、枷鎖等物,若得自在、若不自在,終不以施。
5.菩薩施時雖得自在,終不罵打,令諸僕使生瞋、苦惱。如法財施,不求現在、後世果報。施已,常觀煩惱罪過,深觀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無所求。
6.施貧窮時,起悲愍心;施福田時,生喜敬心;施親友時,生放捨心。若見乞者,則知所須,隨相給與,不令發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無量果。
7.有智之人為四事故樂行惠施:
一者、因施能破煩惱;二者、因施發種種願;
三者、因施得受安樂;四者、因施多饒財寶。
8.無貪之心,名之為施。云何無貪?施即是業,物即是作;為業、為作,具足布施,名為無貪。因於布施破煩惱者,既行惠施,破慳貪、嫉妬、瞋恚、愚癡。
9.有智之人,為二事故,能行布施:一者、調伏自心;二者、壞怨瞋心。如來因是名無上尊。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優婆塞戒經》)

布施波羅蜜—三 海濤 輯

布施波羅蜜—三 海濤 輯
1.有人說言:施於塔像不得壽、命、色、力、安辯,無受者故。是義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是故應得如是五報。
2.若好色施,以是因緣,是人獲得微妙上色。
3.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稱遠聞。
4.若以味施,是人因是眾樂見聞;既見聞已,生愛重心。
5.若好觸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觸。受者受已,則能獲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
6.施有二種:一者、法施;二者、財施。法施則得財、法二報;財施,唯還得財寶報。菩薩修行如是二施,為二事故:一、令眾生遠離苦惱;二、令眾生心得調伏。
7.復有三施:一、以法施;二、無畏施;三、財物施。
一、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為壞邪見說於正法,能分別說實、非實等,宣說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
二、若有眾生怖畏王者、師子、虎、狼、水、火、盜賊,菩薩見已,能為救濟,名無畏施。
三、自於財寶破慳不悋,若好、若醜,若多、若少,牛羊象馬、房舍臥具、樹林泉井……,如是等物,稱求者意,隨所須與,是名財施。
8.施有四累:一、慳貪心;二、不修施;三、輕小物;四、求世報。如是四累,二法能壞:一、修無我;二、修無常。
9.若欲樂施,當破五事:
一者、瞋心;二者、慳心;三者、妬心;
四者、貪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樂布施。
10.菩薩施財,凡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非眾生。於是二中,乃至自身,都不悋惜,名一切施。菩薩布施由憐愍心,名一切施。欲施、施時、施已不悔,名一切施。

布施波羅蜜—二 海濤 輯

布施波羅蜜—二 海濤 輯
1.若人樂施,一切怨讎悉生親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則得成就施果。
2.遠離煩惱,多財巨富,名施正果;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名施餘果。
3.施果三種:有財勝故,獲得勝果;有田勝故,獲得勝果;施主勝故,獲得勝果。
一、向須陀洹至後身菩薩乃至成佛,是名勝田。施如是田,故得勝果。
二、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觸,是名財勝,以是物施故得勝果。
三、若有施主信心淳濃,(具足)施、戒、聞、慧,則得勝果。
4.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如是慈心實無受學,而亦獲得無量果報。施塔像等,亦應如是得五果報。如人種穀,終不生苽。施於塔像,亦復如是:以福田故,得種種果。是故我說:田得果報,物得果報,主得果報。
5.有智之人施有五種: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時節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一、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則得多饒財寶——金、銀、琉璃、車渠、瑪瑙、真珠、珊瑚、象、馬、牛、羊、田宅、奴婢——,多饒眷屬。至心施者,得如是果。
二、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已,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報。
三、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已,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常為父母、兄弟、宗親一切眾生之所愛念。信心施者,加如是報。
四、時節施者,得何等果?時節施者,所得果報如上所說。所須之物,隨時而得。時節施者,兼如是果。
五、如法財施,得何等果?如法財施,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得是財已,王、賊、水、火所不能侵。

布施波羅蜜—一 海濤 輯

布施波羅蜜—一 海濤 輯
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以財物惠施,獲八功德。云何為八?
一者、隨時惠施,非為非時;二者、鮮潔惠施,非為穢濁;
三者、手自斟酌,不使他人;四者、誓願惠施,無憍恣心;
五者、解脫惠施,不望其報;六者、惠施求滅,不求生天;
七者、施求良田,不施荒地;八者、然持此功德,惠施眾生,不自為己。」
2.若有眾生欲先樂而後樂,當行布施,求此先樂而後樂。
3.平等施者,福第一尊。
4.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布施之時作是思惟:『諸有眾生之類,菩薩最為上首,具足六度,了諸法本。』何以故?食已,諸根寂靜,思惟禁戒,不興瞋恚,修行慈心,勇猛精進,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恒若一心,意不錯亂,具足辯才,法門終不越次。使此諸施具足六度,成就檀波羅蜜。」
5.若欲布施之時,若多、若少,若好、若醜,歡喜惠施,勿起想著。手自布施,莫使他人。發願求報,後求受福。
6.盡當普惠施,終無悋悔心;必當遇良友,得濟到彼岸。
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我今日審知眾生根原所趣,亦知布施之報。最後一摶之餘,己不自食,惠施他人。爾時不起憎嫉之心,如毛髮許。以此眾生不知施之果報,如我皆悉知之。施之果報,平等之報,心無有異。是故眾生不能平等施而自墮落,恒有慳嫉之心,纏裹心意。」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增壹阿含經》)
8.有人說言施即是意。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是義不然!何以故?施即五陰。所以者何?由身、口、意具足施故。布施若為自利、他利及自他利,則具五陰。如是布施即能莊嚴菩提之道。
9.若有於財、法食生慳,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得癡、貧報。是故菩薩修行布施波羅蜜時,要作自利及利益他。

因果業報—四 海濤 輯

因果業報—四 海濤 輯
爾時國王為佛作禮,前白佛言:「我本是小人,有何福行得享斯位?願佛解說,令此國人得蒙開眼!」
佛告王曰:「往日舍衛城中有長者子,名曰辯意,施設大檀,請佛及僧。時佛坐定,下食未嚫。有一乞兒,來入欲乞,一無所得,瞋恚而出,惡念生曰:『若吾為王以鐵輞車轢斷僧頭!』一人後來,乞匃大得飯食出,即念言:『若我為王,供養此等眾聖之僧七日之中!』
時善念者今王是也。時惡念者臥深草中,王受正位,迴車入國,車騎侍從轢斷其頭,死入地獄,為火車所轢,億劫乃出。王今請佛報誓過厚,世世受福,無有極已。」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人心是毒根,口為禍之門,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罪殃。
不念善惡人,身自作受殃,意欲害於彼,不覺車轢頭。
心為甘露法,令人生天上,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福德。
有念善惡人,自作安身本,意念一切善,如王得天位。
是時國王聞經歡喜,舉國臣民得須陀洹道。供養佛七日之後,佛於是欲去,王及臣民為佛作禮,歡喜而別。於是世尊還到舍衛祇樹精舍。賢者阿難正衣服,從坐起,為佛作禮,長跪,白佛言:「世尊!當以何名此經,云何奉行?」
佛告阿難:「是經名為《辯意長者子所問》,當奉持之,一名《諸法要義》。」
佛復告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行斯經,奉持諷誦,宣傳後世,令人受持者,是人如侍我身福無有異。誦斯經者,當為彌勒佛所授記。如來廣長舌,所語無有異。」
佛說經已,時諸天、龍、鬼、神四輩弟子,聞經歡喜,為佛作禮。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辯意長者子經》

因果業報—三 海濤 輯

因果業報—三 海濤 輯
◎佛典故事
時辯意長者子(與)父母眷屬,前禮佛足,各自供侍。辯意起行澡水,敬意奉食。下食未訖,有一乞兒前歷座乞。佛未呪願,無敢與者,遍無所得,瞋恚而出,便生惡念:「此諸沙門放逸愚惑,有何道哉?貧者從乞,無心見與。長者迷惑,用為飯此無慈愍意,吾為王者,以鐵輞車轢斷其頭!」言已便去。
佛達嚫訖,有一乞兒,來入乞匃,座中眾人各各與之,大得飯食,歡喜而去,即生念言:「此諸沙門皆有慈心,憐吾貧寒,施食充飽,得濟數日。善哉,長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無量。吾為王者,當供養佛及眾弟子,乃至七日之中,當報今日饑渴之恩!」言已,便去。佛食已訖說法,即還精舍之中。
佛告阿難:「從今以後嚫訖下食以此為常。」
時二乞兒展轉乞匃,到他國中臥於道邊深草之中。時彼國王忽然崩亡,無有係嗣。時國相師明知相法,讖書記曰:「當有賤人應為王者。」諸臣百官千乘萬騎,案行國界,誰應為王。顧見道邊深草之中,上有雲蓋。相師指曰:「中有神人!」即見乞兒,相應為王者。諸臣拜謁,各各稱臣。
乞兒驚愕自云:「下賤非是王種!」皆言應相,非是強力,沐浴香湯,著王者之服,光相儼然,稱善無量,導從前後,迴車入國。時惡念者在於深草中,臥寐不覺,車轢斷其頭。王到國中,陰陽和調,四氣隆赫,人民安樂,稱王之德。爾時國王自念:「昔者貧窮之人,以何因緣得為國王?昔行乞時,得蒙佛恩,大得飯食,便生善念,得為王者,當供養七日。佛之恩德今已果之!」
即召群臣,遙向舍衛國燒香作禮。即遣使者,往請佛言:「蒙世尊遺恩,得為人王。願屈尊神,來化此國愚冥之人,得見教訓!」
於是佛告諸弟子:「當受彼請。」佛與諸弟子無央數眾往到彼國。時王出迎,與諸群臣稽首佛足,燒香散華,伎樂供養。佛入宮中即以就座。王起行水,供養飯食,須臾以訖。

因果業報—二 海濤 輯

因果業報—二 海濤 輯
1.有五事得為尊貴,眾人所敬。何謂為五?
一者、布施,周惠普廣;二者、禮敬佛法、三寶及諸長老;
三者、忍辱,無有瞋恚;四者、柔和謙敬;
五者、博聞,學誦經戒。是為五事,得為尊貴,眾人所敬。
2.有五事常生卑賤,為人奴婢。何謂為五?
一者、憍慢,不敬二親;二者、剛強,無恭恪心;
三者、放逸,不禮三尊;四者、盜竊以為生業;
五者、負債,逃避不償。是為五事,常生卑賤奴婢之中。
3.有五事得生人中,口氣香潔,身心常安,為人所譽,不被誹謗。何謂為五?
一者、至誠不欺於人;二者、誦經,無有彼此;
三者、護口,不謗聖道;四者、教人遠惡就善;
五者、不求人之長短。是為五事,生於人中,口氣香潔,身意常安,為人所譽不被誹謗。
4.有五事若在人中常被誹謗,為人所憎,形體醜惡,心意不安,常懷恐怖。何謂為五?
一者、常無至誠,欺詐於人;二者、大會有說法處(者)而誹謗之;
三者、見諸同學而輕試之;四者、不見他事而為作過;
五者、兩舌,鬪亂彼此。是為五事,若在人中,常被誹謗,為人所憎,形體醜惡,心意不寧,常懷恐怖。
5.有五事,所生之處常與佛、法、眾會,初不差違,見佛聞法便得好心,若作沙門即得所願。何謂為五?
一者、身奉三寶,勸人禮事;
二者、作佛形像,當使明潔;
三者、常奉師教,不犯所受;
四者、普慈一切,與身正等,如愛赤子;
五者、所受經法晝夜諷誦。是為五事,所生之處常與佛、法、眾會,初不差違,見佛聞法便得好心,若作沙門即得所願。

因果業報—一 海濤 輯

因果業報—一 海濤 輯
1.佛告長者子辯意: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謂為五?
一者、慈心,不殺群生,悉養物命,令眾得安;
二者、賢良,不盜他物,布施、無貪,濟諸窮乏;
三者、貞潔,不犯外色,男女護戒,奉齋精進;
四者、誠信,不欺於人,護口四過,無得貪欺;
五者、不飲酒,不過口行。此五事乃得生天。
2.復有五事得生人中。何謂為五?
一者、布施,恩潤貧窮;
二者、持戒,不犯十惡;
三者、忍辱,不亂眾意;
四者、精進,勸化(無有)懈怠;
五者、一心,奉孝盡忠。是為五事,得生人中,大富長壽,端正威德,得為人主,一切敬侍。
3.有五事行,死入地獄,億劫乃出。何謂為五?
一者、不信有佛、法、眾,而行誹謗輕毀聖道;
二者、破壞佛寺尊廟;
三者、四輩轉相謗毀,不信殃罪,無敬順意;
四者、反逆,無有上下,君臣父子不相順從;
五者、當來有欲為道者,已得為道,便不順師教,而自貢高,輕慢謗師。是為五事,死入地獄,展轉地獄,無有出期。
4.有五事行,墮餓鬼中。何謂為五?
一者、慳貪,不欲布施;二者、盜竊,不孝二親;
三者、愚冥,無有慈心;四者、積聚財物,不肯衣食;
五者、不給父母、兄弟、妻子、奴婢,是為五事墮餓鬼中。
5.有五事作畜生行,墮畜生中。何謂為五?
一者、犯戒私竊偷盜;二者、負債扺而不償;
三者、殺生以身償之;四者、不喜聽受經法;
五者、常以因緣艱難齋戒施會,以俗為緣。是為五事生畜生中。

菩薩十大願文—四 海濤 輯

菩薩十大願文—四 海濤 輯
◎勝鬘夫人十弘誓
1.時勝鬘夫人聞佛記已,於如來前合掌而立,發十弘誓,作如是言:世尊!
一、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受戒不起犯心。
二、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師長不起慢心。
三、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眾生不起恚心。
四、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勝已及諸勝事不起妬心。
五、我從今日乃至菩提,雖有少食不起慳心。
六、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己受畜財物,凡有所受為濟貧苦有情之類。
七、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求恩報行四攝事,無貪利心、無厭足心、無限礙心攝受眾生。
八、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見諸眾生無有依怙,幽繫、疾惱種種危厄,終不捨離,必願安隱,以善饒益,令免眾苦。
九、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一切諸惡律儀、毀犯如來清淨禁戒,凡我所攝城邑、聚落應調伏者而調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調伏攝受故,則正法久住。正法久住故,天、人充滿,惡道減少,能令如來法輪常轉。
十、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攝受正法終不忘失。何以故?忘失正法則忘大乘,忘大乘者則忘波羅蜜,忘波羅蜜者則捨大乘。若諸菩薩有於大乘不決定者,攝受正法則不堅固,便不堪任超凡夫境,則為大失。
◎現在、未來攝受正法諸菩薩等,具足無邊廣大利益,發斯弘誓,聖主世尊雖復證知,而諸有情善根微薄,或起疑網,以十弘誓難成就故,彼或長夜習不善法,受諸苦惱。為欲利益如斯眾生,今於佛前發誠實誓!」
2.爾時勝鬘夫人復於佛前發三弘願,以茲願力利益無邊諸有情類:
第一願者,以我善根於一切生得正法智;
第二願者、若我所生得正智已,為諸眾生演說無倦;
第三願者、我為攝受護持正法,於所生身不惜軀命。《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節錄)

菩薩十大願文—三 海濤 輯

菩薩十大願文—三 海濤 輯
◎普賢十大願
1.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普賢行願品》
◎彌勒菩薩問佛十種心
1.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2.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何等為十?
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
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
三者、於佛正法不惜生命樂守護心;
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
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
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
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
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
3.彌勒!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彌勒!若人於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節錄)

菩薩十大願文—二 海濤 輯

菩薩十大願文—二 海濤 輯
七者大願:若有眾生,供養我者、我供養他者,或我造、他造寺舍、僧房、伽藍、佛塔、禪房、蘭若獨靜之處,或我造、他造一切功德,及造菩薩、諸佛形像,令他布施,修立福祐,遍於法界,迴向一切諸佛菩提,令一切有情同霑此福,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師長、弟子,修行苦行、節身斷食,持戒破戒、有行無行,和尚、阿闍黎教導稱說,聽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業,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八者大願:若有眾生,廣造諸罪,墮於地獄,無有出期,經無量劫,受諸苦惱,從地獄出,生於五趣。先作畜生,將命還於前生,負物作駝、驢、豬、狗、牛、羊、象、馬、奴婢、僕從,償他宿債,累劫賠命,還他偷盜,無有休息。
我於五道從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於人,或作貧窮、困苦、盲聾、瘖瘂、最下乞人,於一切眾生眾中同類、同緣、同事、同行、同業導引得入佛道,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九者大願:若有眾生,縱恣身心,我慢貢高,故於我法中汙埿佛法、師長、弟子,無慚無愧,用僧佛錢、菩薩財物,殺生、偷盜、邪行,妄語、綺語、惡口、兩舌、鬪亂,縱恣貪、瞋,不揀良善,劫奪他財,拒諱謾人,不識善惡,廣造十惡一切諸罪,死墮阿鼻,入諸地獄。
從地獄出,輪迴六趣,入生死海、諸趣惡道。願共有緣同業、同道,隨緣變化,當以救之,令得出離!共我有緣,發菩提心,求無上道!
十者大願:若有眾生,當於我法,若我有緣、若我無緣,同我大願,則是我身,共我無別,行四無量心,心等虛空,廣度有情,無有休歇,願達菩提,登正覺路!
◎曼殊室利言:「我有大願,以聖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滅,得入菩提、諸佛聖果。則是名:菩薩十種大願。」《大教王經》

菩薩十大願文—一 海濤 輯

菩薩十大願文—一 海濤 輯
◎曼殊室利菩薩十種無盡甚深大願
一者大願:若有一切眾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隨緣受化四空五淨之主、八定四禪之主、梵王六欲之主、帝釋諸天之主、四天四輪之主、諸神龍王之主、八部鬼神之主、守護佛法之主、伽藍宮殿之主、四大持世之主、金剛堅牢之主、護國善神之主、大國小國之主、粟散世王之主、統領諸軍主、都攝所守主,所有水陸四生胎卵濕化、九類蠢動、一切含靈,同生三世,願佛知見,或未聞我名,令願得聞及聞我名!
於我法中,令一切有情盡發菩提,迴向大乘,修無上道!若有眾生,以法藥世醫、救療諸疾、曆數算計、工巧博弈、世典文筆、歌詠讚歎、講論戲處導以度人,隨類同事,接引世俗,令發菩提,正見正授,共我有緣,得入佛道!
二者大願:若有眾生,毀謗於我,瞋恚於我,刑害殺我,是人於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三者大願:若有眾生,愛念我身,欲心見我,求得於我,於我身上、於他身上盛行諂曲、邪見、顛倒,及生淨行、不淨行、諸惡、不善,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四者大願:若有眾生,輕慢於我、疑慮於我、枉壓於我、誑妄於我,毀謗三寶,憎嫉賢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五者大願:若有眾生,賤我、薄我,慚我、愧我,敬重於我、不敬於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從我、不從我,見我、不見我,悉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六者大願:若有眾生,常殺生命,作屠兒魁膾、畋獵漁捕,怨命現前,更相殺害,無有斷絕,世世相報,殺心熾盛,不生悔過,賣肉取財,自養性命。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捨離報對,如是令發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財物、我與財物,或施我財物、我施財物,所得財物及不得者,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深信業果的修習—八 海濤 輯

深信業果的修習—八 海濤 輯
捌、以四力淨修之法:
1.無始以來所造的惡業滿盈,不懺悔必感果報,因此不論是修習理懺或事懺,皆應遮止往昔因煩惱業力所造作的惡業,令不感異熟果報;亦即常於三寶前,作四力懺悔,即:
一、以追悔力或者破壞力——即對於往昔所造諸惡業,了知其過患,於三寶前至誠懇切發露,由衷認錯懺悔清淨。密勒日巴尊者說:「修行者的過失可完全淨除與否,主要取決於追悔力的具足與否。」由此可知追悔力的重要。
二、以依止力——即依於三寶而勤修皈依,以及依於眾生而勤修發心。心中刻意緣念著三寶與眾生,修習皈依與發心,即依止力。亦即為淨罪故,由皈依發心攝持而行一切善行。
三、以對治力——即不論造作諸善,目的皆為淨除罪障而作善法行,稱為對治力。一般論中所說,有數點:
(一)依甚深經典:因甚深經典有其不共命題,加持力大,以懺悔意樂持誦可淨罪。
(二)勝解空性:造粗猛十惡業者,信解空義、定解空性可以淨罪。思惟空性義及勤發菩提心的功德,能廣大淨罪。
(三)依念誦:真言咒語是總持一切法義,為懺悔而持念咒語或持念佛號,亦可淨罪。
(四)依形像:具足懺悔意樂而廣造佛像,以此懺悔淨罪。
(五)依供養:供養舍利塔或供養住世三寶,如佛像、佛經、佛塔或僧伽等;如為亡者超薦、上供下施,亦可淨罪。
(六)依名號:依名號拜懺而淨罪。即持佛名號、耳根聽聞、心中憶持,身口意合一而行,如布薩羯摩、禮三十五佛懺、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的淨罪觀修法,皆為殊勝的懺悔法門。
(七)依一切善法:為懺悔而行一切善。
四、遮止力或防護力——即在三寶前祈求,並正行承諾,從今以後、明天、明年、今生、來世、乃至成佛之際,儘可能不再造惡業,生起防護心,爾後誓不更造,亦即悔前防後。

深信業果的修習—七 海濤 輯

深信業果的修習—七 海濤 輯
柒、了解業果之後應思惟:
1.深信從善惡業因感召苦樂果,也就是如是因感如是果。
2.佛語真實,佛為遍知者、不妄語者,所說為聖言量,故佛說業果之理,真實不虛。因為業果律屬於極隱晦法,難以現量或比量證明,乃依聖言量善為取捨。也就是業果微細唯佛遍知,故佛說業果堪能相信。
3通達性空緣起義,更加相信業果。定解空性,當許空性必為緣起義;基於業果自性空,業果緣起有才得成立。
(1)性空緣起原是一體兩面的本質,固然業果非實有,但業果是不欺誑的,有感果能力,皆得合理成立因果關係。
(2)越證悟空性義即越證緣起義,緣起因果有其感報能力,是存在的。業力不可思議誰也不能否認,佛力也抵不過業力。
(3)證悟業果的空性,更易定解業果的緣起存在,也由定解業果的緣起成立,而更通達業果皆無自性。
4.斷惡修善,由意樂斷除。承上證空性更相信業果,因此從今以後必須精勤斷惡修善,並且從意樂上斷惡修善,深信而奉行。善惡業主要是從意樂上安立。
5.如《百業經》云:「尊者所作業,百劫亦不壞,時至遇緣時,業果即成熟。」
6.明白業力果報之不壞性,除了對某種精力加以對治以外,雖然經過無數劫,此業之果報縱然沒有成熟,它也不會自己壞滅,一旦遇見因緣,此業就會如其分如其量地結成業果。
7.《請問經》云:「由辛辣種子,得辛辣果實,由甘甜種子,得甘甜果實,準此則能知,作罪得苦果,作善得樂果,智者應知悉。」
8.世界乃由業力所造,業力所成!眾生亦為業力所造,人由業力所生,以業力而有種種差別。《悲華經》 

深信業果的修習—六 海濤 輯

深信業果的修習—六 海濤 輯
7.丈夫性:即指生為男眾身,一切功德之器(果德);能處眾無畏,並非性別歧視,男眾身較易於修行(業用);感得男眾身,觀待修道而言,男眾身為較好的身所依,必須常行發願厭患女身,樂丈夫身,才能投生為具足善根智慧又有悲心的男眾身(異熟之因)。
8.大力具足:即由堅固勇猛之宿業感得少病或無病,身心健康(果德);能成辦自他二利,沒有疲厭(業用);感得具足大力,必須布施有情,廣積福德,不斷善行,成辦佛法事業,護持三寶,濟人施福,於因地中常行利他(異熟之因)。
三、以上為異熟八果、八業用及異熟之因的特質,就是在得人身之上,必須具足人身的圓滿條件——長壽、高貴、莊嚴、實語、具財富、具大勢力、生男眾身以及具有大能力而堪能造作善行,令諸善行圓滿無礙。因此,必須修學異熟八因、三緣,才能感得異熟八果。
四、最後解釋異熟三緣,即:
1.心清淨:觀待於自身,造業前行需意樂清淨,於自諸善行功德,清淨迴向無上菩提;觀待於他諸善行功德,勤修隨喜,並予效學。
2.加行清淨:觀待於自,需恆長、無間、殷重而修;觀待於他,應勸勉他人行善,於已行善者,讚歎令喜。亦即,於加行時,以清淨心持續、恆常、不間斷地行一切善、離一切相,令加行清淨。
3.福田清淨:具足如上二種清淨,如此而行,且當依止或緣念殊勝清淨的資糧田(上師三寶——恩田,眾生——悲田)而造作善行。
◎內心深刻思惟業果律而依教奉行、斷惡修善。有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亦即,應由此生起對於往昔已作、現在正作、未來將作的惡心惡行,由衷懺悔;也應依此,思惟如上所說的善惡取捨之理。

深信業果的修習—五 海濤 輯

深信業果的修習—五 海濤 輯
陸、思惟異熟差別相(異熟八果的功德與異熟八業用):
一、為了來世感得特別增上生人天果報的善滿業果,思惟得異熟八果的功德與異熟八業用,這就是思惟異熟差別相,分四:異熟八功德、異熟八業用、異熟八因以及異熟三緣。
二、異熟八功德,同時包含異熟之業用與異熟之因,即:
1.壽量圓滿:因宿世造長壽業,感壽量圓滿(果德);以得長壽,故得長時積造善業(業用);感得壽量圓滿,必須不害有情,遠離殺害有情意樂(異熟之因)。
2.形色圓滿:即外相端嚴(果德);能令所化有情見而心生歡喜受教(業用);感得形色圓滿,必須供施燈衣,即由布施衣服、燈明或觀想供養日月星辰,而感得殊妙色身(異熟之因)。
3.種姓圓滿:投生高貴種姓(果德);容易令眾生心生敬仰,雖然佛教不分種姓,但以世間法而言,仍較易受人尊重,如諸多大德為王族出家(業用);感得種姓圓滿,必須摧伏我慢,恭敬、禮拜師長,並敬重一切眾生,於有德、無德,皆應念恩,如常不輕菩薩(異熟之因)。
4.自在圓滿:即自身財富富饒,眾多朋友、眷屬、同伴皆為賢善(果德);容易攝受有情,成熟化機(業用);感得自在圓滿,需捨心無慳,對於悲田(眾生)與福田(三寶),必須以清淨心常行上供下施,圓滿捨心(異熟之因)。
5.信言圓滿:即言語真實,皆具內涵(果德);容易令人信服,成就四攝(業用);感得信言圓滿,必須語業清淨,斷除妄語、兩舌離間語、粗惡語、綺語四種語業過失(異熟之因)。
6.大勢力圓滿:即於諸法行具足極大威神力(果德);能為事業的助伴,要布施有能力布施,要心力有心力,要助伴有助伴,成辦利他事業無礙(業用);感得具足大勢力圓滿,必須廣發宏願,廣行善行,非自利作意,願修功德,依行滿願(異熟之因)。

深信業果的修習—四 海濤 輯

深信業果的修習—四 海濤 輯
伍、業之差別分三類解釋:一、分引業與滿業;二、有定受與不定受;三、決定受業之差別。
一、引業與滿業:
1.引業:指可牽引投生六道的業,即稱引業,如造惡業牽引投生三惡道,造善業牽引投生三善道。
2.滿業:指投生六道之中,有圓滿不圓滿者;譬如雖然投生人道善趣,但感得物質匱乏、不圓滿,即為惡滿業,如雖持戒,但捨心不足,不行布施,投生人道則極窮困(即感善趣卻不圓滿);反之,如雖行布施而不持戒,則墮龍中受用富饒,又如雖投生三惡道,卻感得善滿業之果,如寵物(即由惡引業感得畜生,由善滿業感為寵物)。
二、有定受與不定受:
1.定受:即造業必感果,如:
(1)作而積——有意樂有加行,如被蚊子叮時而起瞋心,進而蓄意加行加以殺害致死,此若不懺悔則必感果。
(2)積而不作——有意樂未加行,如被蚊子叮時而起瞋心,進而意樂上想殺害致死,但此刻外緣干擾,沒有殺害因緣,令蚊子逃過一劫,此若不懺悔也會感果。
2.不定受:即造業不必感果,如:
(1)作而不積——有加行沒有意樂,如被蚊子叮時,無意識之下因抓癢而致死,此業行不會感果(又如夢中殺人、瘋狂殺人)。
(2)不作不積——沒有加行,也沒有意樂,如被蚊子叮時,不但不行傷害,且修慈悲心,布施給牠,這樣的業就不會感得惡果。
三、決定受業之差別,有三種:
1.現法受——當世感果。
2.順生受——二世當受其果。
3.順後受——三世以上成熟。上述為業的感果方式。

深信業果的修習—三 海濤 輯

深信業果的修習—三 海濤 輯
叁、業有三種果報:
一、異熟果(屬於正報)——如重惡業感得地獄道,中惡業感得餓鬼道,輕惡業感得畜生道,依次類推。
二、等流果(屬於正報)——分二:
1.造作等流:如往昔曾行殺業,後投生人道時,仍有殺心續流或習氣;反之,善習氣亦是如此,為造作等流果,皆來自於前世的等流習氣的關係。
2.領受等流:當初殺生時,令對方短命、喪命、多病、痛苦等,後為人道,即感得多病、短命、甚至橫死、遭受諸多不順遂因緣,即屬於領受等流果。
三、增上果(屬於依報):指器世間之果,若以殺生為例,感得的投生處或依報不理想,如生活所需匱乏、外貌不佳、所服醫藥沒有療效等依報。
肆、經典上對業報感果差別之譬喻:
◎以臨命終時最後一念的感果之理,即世親菩薩於《俱舍論》說:「業是以重、近、串習、先四個次第而感果。」此理在經中以譬喻而說:
第一、一群牛關在牛欄,當柵門一打開,最先衝出來的,必是最強壯那一頭牛;喻如於臨命終時,不論是善心或惡心造作的一切業,重業先感。
第二、若牛群中,沒有最強壯者,則以靠近柵門者先出來;喻如臨命終時,是以近於往生的念頭而感果。
第三、既沒有最強壯,也沒有靠近柵門者,則以平常領頭那一隻先衝出來;喻如臨命終時,既然沒有重業或近業,則以平常所串習的業先感報,稱串習業先感。
第四、所有的牛群皆無上述情況,則以想先衝出者先衝出來;喻如臨命終時沒有最重的,沒有靠近的,也沒有串習業,則以先造作的業行先感果。

深信業果的修習—二 海濤 輯

深信業果的修習—二 海濤 輯
貳、思惟業果,共有四大重點:
一、業決定一切——《寶鬘論》云:「諸苦從不善,如是諸惡趣,從善趨善趣,一切生安樂。」
1.諸苦果來自於惡業、諸樂果來自於善業,這是決定的。即使阿羅漢得涅槃,還有一絲的苦諦之果;或地獄眾生受純苦,還有一絲涼風吹過之樂,這一切的苦、樂感果,都是由業所決定的。
2.因緣所作的一切有為法,並非來自於創世主,或不相順因所生,而是來自相順因緣所感得的。所謂:「過去造現在;現在造未來。」以三世而言,都是依於相順的因緣相續而有,故應深信業決定一切。
二、業增長廣大——《集法句》云:「雖造微小惡,他世大怖畏,當作大苦惱,猶如入腹毒;雖造微小福,他世引大樂,亦作諸大義,如諸穀豐熟。」
1.即雖然造作極小惡業,亦得輾轉廣增(若不懺悔);如吃毒藥,雖毒藥極小,但毒性極大。
2.反之,即使造作微小的善業,只要不被瞋心所壞,來世也可輾轉廣增,引生極大樂果,得大利益;如稻種雖小,卻可長出累累果實。因此,不論善惡業,同樣都會增長廣大是決定的。
三、業不作不受——即不造苦果之惡因,必不得苦果;不造樂果之善因,必不得樂果,這是一定的。絕不會發生甲造業乙受報,這有違因果律。
1.《地藏經》上云:「助念者,得七分之六功德;亡者,也許得七分之一功德。」說明業不作不受是決定的。
四、業作已不失——已造之業,終不會失壞,感果只是時間先後而已。
1.業造作完後,若未透過對治或懺悔,業不會失壞;因為所謂業力即具有感果的能力,由業因加上業緣就會感果。

深信業果的修習—一 海濤 輯

深信業果的修習—一 海濤 輯
壹、解釋業果的重要性
1.為饒益法界有情,自己必先成佛的菩提心為動機,思惟正法,造作一切善行;而生起皈依心,圓滿皈依學處,其最主要即是奉行業果。
2.深信一般業果——為世間清淨正見,即如是因感如是果。此一正見是一切白法的根本。
3.深信性空緣起——為出世間清淨正見,即信解業果為性空緣起的實相。
4.思惟深信業果的功德,有四:
一、為正式學佛、依教奉行的開始——指學佛之始在於真實深信奉行業果。
二、能圓滿皈依學處——皈依三寶當然殊勝,但求得圓滿必須奉行業果,即不損惱有情由奉行業果做起。
三、來世不墮三塗,必得增上生——指輪迴的善趣果報(如人、天果報),所求不只為現世,而是希求後世安樂與利益,令下輩子不墮三途,唯一就是深信奉行業果,斷惡修善。如是才能截斷墮三惡道之因,此即為奉行業果的功德。
四、為修習三士道功德的基礎——令修行得以相續輾轉增上,進而證得解脫成佛的果位,這一切來自於最初的奉行業果。
5.以上四項是修習奉行業果的功德;反之,若不奉行業果,則定不是修學佛法的開始。
6.如果不相信因緣果報,不修行業果,無論修學任何法門或修學多久都不能圓滿皈依學處,來世也墮在三惡道,不得增上生;既然不得增上生,也就不得解脫成佛的決定勝。因此,由功過對比思惟,勉勵佛弟子一定要修習奉行業果。
7.古德云:「有情異熟難思議,世間一切由業生。」

業報與輪迴—二 海濤 輯

業報與輪迴—二 海濤 輯
1.只要我們還在輪迴之中,就會有我執的存在,而這也是輪迴的定義。
2.有關業報輪迴的問題,重點是明白業報輪迴是真實的,人死後並不是一無所有,要解脫輪迴,唯有精勤修習緣起無我觀,這樣就足夠了。
3.雖然人死後乍看好像一切行為都不見了,但業力卻累積在個人心中,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4.常聽眾生提到「隨順因緣」這句話。殊不知隨順因緣的真意其實是深信因果,因為只有深信因果的人才會隨順因緣。
5.人類的轉世是生生不息,這一世的福德和正信並不保證我們下一世還能擁有,因為一切都不斷在變化。
6.我們必須不斷改進,努力不懈,並且持之以恆。如此才能使自己的福德與正信得以延續,同時對所修之法有大信心,相信所修之法無不適用。
7.時時留心修持身、語、意。身、語七支不善會造惡業;平時獨自最須檢點的是貪、瞋、癡之意業。
8.從造業方面來說有分身、口、意三個部分,從果上面來說,有善業、惡業、無記業三種。從時間方面來說,有造作行為前的動機我們稱做「思業」,以及由思業而發動的身、語等行為叫做「思己業」。
9.比如我們透過表情、肢體動作說話時,這個說話的當下就是在造作語業,而動作就是在造作身業。因此,善業、惡業都取決於自己。
10.其次,不可非法謀生:食、衣、名聲都要取之有道,這是正業也是正命。比如有二人同樣在吃麵包,一個人的麵包是用為世界和平組織工作,或做清潔工等任何正當的工作所賺之錢買的;另一個人的麵包是用做屠戶等殺業所賺之錢買的,則前者之錢淨,後者之錢不淨。

業報與輪迴—一 海濤 輯

業報與輪迴—一 海濤 輯
1.人生不是突如其來的存在,它之所以以當前面貌呈現,乃源自過去世、現在世的集體共業和個別的業力所造成。
2.儘管「三世輪迴」、「因果業報」一般人難以親身驗證,但這是因為凡夫眾生普遍為情執、偏見所蔽,以及心思散亂,缺乏專注的念力所致,事實上輪迴再生、善惡報應乃自然界的事實。
3.一個人如果不相信三世因果,並且不瞭解業報不失的道理,就很難指望他能踏實修行,因為他既然無法確信世間有鬼有神、有輪迴有解脫,當然也不可能成為令鬼神欽敬的修行人。
4.如果你正信生命不會斷滅,它只是存在的形態不同,你就不會只追求金錢和享受;如果你相信透過修行,人可以脫離恐怖與輪迴,你就會珍惜這一生有限的時間。
5.一個人之所以會認為沒有三世輪迴,與其說三世輪迴這件事不可靠,不如說是他太相信他眼睛所看到的一切。
6.由於直覺地感到眼見耳聞的這一切存在現象是唯一的真實,所以自然也會對眼無法見、耳無法聞的現象產生否定的態度;而對諸法如幻有深刻感觸的人,縱然未必具有「天眼通」或「宿命通」,但至少不會有「眼見為有,眼不見為無」的偏執。
7.比如:每一個人的「祖先」?雖然沒辦法親證,但我想每一個人對歷代祖先這件事都不會懷疑。同理可證,三世輪迴也並非唯有親證一途才可能讓大家相信。
8.當眾生心存傲慢與偏見的心態,自我中心,完全以人的意識形態來看待世間的生命,便容易喪失寬廣的心胸與眼光,其實世界並不是那麼單純,不只是人所看到與想到的而已。
9.對於因果業報、三世輪迴之理雖然沒有現量經驗,但是對佛法聖言量要有信順、信可的態度。而不能還沒有親證三世因果之真,也還沒有親證三世因果之假,就偏執沒有三世因果。這樣就是斷滅見者,是比較沒有善根的人。我雖沒有現量經驗,但我深信佛菩薩的證言。

懺悔除罪—三 海濤 輯

懺悔除罪—三 海濤 輯
1.在懺悔除罪過程的第一階段是除去苦因,亦即惡業。我們必須確信苦非無因而有。一切痛苦都是惡因之果,我們的當務之急是不再造任何未來的痛苦之因。
2.痛苦和逆境是我們最好的老師。逆境令我們瞭解輪迴之苦;無此瞭解,我們將永為輪迴之奴。因此,我們應從苦因下手。
3.我們怎樣才能淨化已造而未現的苦因,淨化潛伏在我們之內可能於未來成熟結果的苦種呢?主要的方法是誠心深自懺悔以前所犯之過。此外,佛經中還教我們四種主要的淨化之力。
4.善用經中所說四種淨化之力,即可淨化任何罪過或惡業,並消除其後果。此四種淨化之力是:捨棄之力、遠離之力、信賴之力以及對治之力。
一、捨棄之力是深惡所犯之過,知其不善而認罪。我們必須感到自己過去所做確是壞事,不是好事。
二、遠離之力是更進一步,痛絕惡行永不再犯。知過必改,即使須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能痛絕深惡就不圓滿,因為只有當我們有永不再犯之念時,才算是確知己過實為惡行。
三、信賴之力支持和加持我們的懺悔和改過的決心。「信賴」是信任真諦,成就於皈依和發菩提心。藉著皈依真諦(佛),皈依能證得真諦之道(法)和皈依能助我們證得真諦之友(僧),並藉將此皈依發展為菩提心(願自得證悟以便能利益他人),我們即可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礎。於此基礎之上,我們的懺悔和改過的決心就能深具意義而有力。
四、對治之力是以證悟空性來支持上述三力,了知一切善惡之業都只是相對的現象,究竟無實;了知在相對的世間,相對的業因會產生相對的業果。對空性的了知屬觀想的修法,這是一種能行淨化的善巧方便。
5.此四力在消除較為善良的障礙方面也同樣有效,但須加上般若波羅蜜。因為欲得淨化,非超越一切有無之二見不可。

懺悔除罪—二 海濤 輯

懺悔除罪—二 海濤 輯
◎懺悔的方法
1.如《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說:「汝今應當身心懺悔:身者,殺、盜、淫;心者,念諸不善,造十惡業及五無間,猶如猿猴,亦如黐膠,處處貪著,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業,枝條華葉悉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處,亦能增長無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難無不經歷。汝今應當懺悔如是惡不善業。」
2.以下解釋「懺悔六根觀普賢菩薩法」,即:
一、懺悔眼:若有眼根惡,業障眼不淨,但當誦大乘,思念第一義,盡諸不善業。
二、懺悔耳:耳根聞亂聲,壞亂和合義,由是起狂亂,猶如癡猿猴,但當誦大乘,觀法空無相,永盡一切惡,天耳聞十方。
三、懺悔鼻:鼻根著諸香,隨染起諸觸,如此狂惑鼻,隨染生諸塵,若誦大乘經,觀法如實際,永離諸惡業,後世不復生。
四、懺悔舌:舌根起五種,惡口不善業,若欲自調順,應勤修慈心,思法真寂義,無諸分別相。
五、懺悔心:心根如猿猴,無有暫停時,若欲折伏者,當勤誦大乘,念佛大覺身,力無畏所成。
六、懺悔身:身為機關主,如塵隨風轉,六賊遊戲中,自在無罣礙,若欲滅此惡,永離諸塵勞,常處涅槃城,安樂心恬泊,當誦大乘經,念諸菩薩母,無量勝方便,從思實相得。
3.經典上常將六根比喻為六賊,晝夜攀緣外境,造作諸惡,劫取我們的功德法財。所以我們要至心懺悔六根,使六根的賊性去除,一一修正而為慈悲的眼、耳、鼻、舌、身、意。
4.懺悔,是我們生活裡時刻不可或缺的美德。懺悔是認識罪業的良心,是祛惡向善的方法,是淨化身心的力量。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生活中,能夠時時保有修持懺悔的心情,就能離苦得樂,身心安住。

懺悔除罪—一 海濤 輯

懺悔除罪—一 海濤 輯
1.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2.經云:「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所以罪業如霜露,本無自性,若能以般若智慧的陽光去觀照它,自然能夠融化消除。
3.《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我們要時時至心懺悔身、口、意的罪業,從行為與心理上痛改前非。
4.懺悔的意義——經云:「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這種內心覺照反省的功夫,就是懺悔。佛教不怕人犯錯,只怕有錯不改,如果犯了錯而能生起懺悔心,就有得救的動力。
5.《六祖壇經.懺悔第六》說:「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所以,懺悔其實就是向別人認罪,有改往修來的意義。
6.懺悔像法水一樣,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懺悔像船筏一樣,可以載運我們到解脫的涅槃彼岸;懺悔像藥草一樣,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懺悔像明燈一樣,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黑暗;懺悔像城牆一樣,可以攝護我們的身心六根;懺悔像橋樑一樣,可以導引我們通往成佛之道;懺悔像瓔珞一樣,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道果。
7.《四十二章經》說:「有惡知非,改過得善,罪日消滅,後會得道也。」
8.《菜根譚經》裏說:「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犯了錯而知道懺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
9.《五分律》卷三說:「於我法中,若知有罪而懺悔者,增長善根。」有罪懺悔不僅可以消除罪業,還能增長善根。

善哉菩薩行—三 海濤 輯

善哉菩薩行—三 海濤 輯
48.捨於欲心,常為一切世間所信。捨於瞋心,得一切世間之所愛樂。
49.捨慳嫉心,得一切名聞利養。
50.能與眾生作依止處,得一切世間之所歸依。
51.捨一切供養、恭敬、讚歎,得法喜食,得美名聞。
52.施先問訊,得清淨言音。施於愛語,得梵音聲。施柔軟語,得迦陵頻伽聲。
53.遠離瞋恨,得諸世間勝妙之身。
54.不誑眾生,得悉為一切世間所信。不說他過,得不入胎。
55.遠離殺生,得壽無量命。遠離劫盜,得以虛空而為庫藏。
56.捨所愛事,得如意寶手。迴向菩提,得無盡資財。
57.遠離邪婬,得大丈夫身。
58.遠離妄語,得口齒密。遠離兩舌,得不失菩提心。
59.遠離惡口,得一切世間讚歎。遠離綺語,得不壞眷屬。
60.遠離貪心,得無盡藏。遠離瞋心,得與一切眾生而作橋梁。
61.遠離邪見,得於正見教化眾生。住於大乘,得佛十力。
62.能施一切,不求果報,得十八不共法。捨諸所著,得四無畏。
63.天子!若我廣說如是菩薩無量境界,菩薩無量修行者,乃至百千萬億劫不能窮盡。天子!是名菩薩境界修行。天子!若菩薩如是成就境界如是修行,於得菩提則為不難。」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佛說法集經》卷第六)
◎法語選粹
1.以如實知故,菩薩於一切眾生生大慈悲。菩薩作是思惟:「我今以此如實三昧法門如實知,為令一切眾生成就!」是菩薩以大慈悲心熏修。依彼大慈悲心,修持增上戒、增上三昧、增上慧滿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說法集經》
2.菩薩受持菩薩戒者,至心專念自省己過,不訟彼短。見行惡者心不瞋恨,見破戒者心生憐愍,無有瞋惱。《菩薩善戒經》

善哉菩薩行—二 海濤 輯

善哉菩薩行—二 海濤 輯
26.離諸供養、飲食等心,常護諸根,常在定心;常隨順涅槃,心常不捨世間心;得、失、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能動心。於一切處生知足心。
27.布施得大富,持戒生天、人,忍辱得端正,精進捨煩惱,禪定三昧得心柔軟,修習般若能知世間出世間法。
28.修行四攝,無諸過失;修行四無量,心無憍慢。
29.修行諦捨滅慧,得寂靜調柔。修行禪定,得自在心。
30.修習三昧,得於深心。修行於諦,如實知諸法。修行於定,遠離諸見。
31.修行無相,得無分別;修行無願,得無著心。
32.修行諸波羅蜜,得究竟大乘心。修行方便波羅蜜,得一切智智處。
33.修行菩薩十地,滿足諸菩薩行。
34.親近善知識,得一切功德門。敬順和尚、阿闍梨,能得隨順一切諸佛。
35.知自身、心,得一切種智。習無憍慢,得大威勢。
36.恭敬、禮拜一切眾生,得諸眾生無能見頂。
37.修行種種布施,得具足妙相身。
38.隨順諸眾生,得具足八十種好。說大乘法,得隨自在地。
39.教眾生發菩提心,得不退地。說諸法空,能斷煩惱及煩惱習。
40.以法布施,得四無礙。與眾生念,得陀羅尼。
41.令眾生知法,得四無礙。與眾生樂說因,得無錯謬記。
42.於羸劣眾生起忍辱心,得那羅延身。
43.於破戒眾生起忍辱心,得諸眾生見者恭敬心。能滅瞋恨心眾生,得常定心。
45.施與威儀,得一切普莊嚴事。
46.勤修精進,得速證法修行。以三昧施諸眾生,得陰密藏相。
47.令眾生近善知識,得佛、菩薩聲聞、辟支佛常現在前。

善哉菩薩行—一 海濤 輯

善哉菩薩行—一 海濤 輯
◎善思惟天子請示世尊,何等名為諸菩薩行?佛言:「
1.自捨己樂,能與一切眾生樂。
2.常在世間而能持戒、多聞,心無放逸。
3.常在涅槃,而不捨大悲;涅槃門現前,而不求證。
4.為化眾生故,隨順世間行,護諸眾生。
5.能令眾生其心平等,令一切眾生得清淨心。
6.於一切眾生心無差別,所有之物與一切共。
7.為人說法不為飲食,畜清淨物而常知足。
8.常樂空閑,正念思惟;常處大眾,說法不懈。
9.入城邑聚落,慈悲現前,不求讚歎、供養、恭敬。
10.常能遠離世間雜語,凡有言說不違佛法。廣略得所,愛語柔軟。
11.一切身分禮敬三寶,先意問訊。
12.心常愛樂第一義諦,於一切法心無所著。
13.於諸資生心不貪染。常近聖人,遠離非法。
14.愛法如身,重佛如命。愛敬修行,猶如身首。
15.於一切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資生之事得少為足。
16.敬重師長,猶如世尊,乃至喪失身命,終不捨於菩提之心。
17.初夜、後夜精勤修行,禪定三昧常現在前。
18.如所聞法思惟正觀,以微妙慧求於解脫。
19.若修習清淨無垢濁心,能捨一切所有之物。
20.觀於內身,不隨外身;能捨所施,遠離瞋恚。
21.能滅愚癡,增長般若;能護於戒,不違修行。
22.於一切處生柔軟心,於一切處智慧為首。
23.不顛倒心,無垢光明,心常修諸波羅蜜。
24.心不捨精進,常求善根。
25.如所聞法而不忘失,如所聞法而為他說。

《佛說法集經》輯要—六 海濤 輯

《佛說法集經》輯要—六 海濤 輯
1.善思惟天子言:「世尊!云何菩薩名為寂靜?」佛言:「天子!若菩薩見一切真如法界實際,是菩薩處於大眾而能寂靜,應如是知。天子!是則名為菩薩寂靜。天子!若菩薩不起二處心,名為菩薩寂靜。」
2.天子言:「世尊!菩薩云何名為常在三昧?」佛言:「天子!若菩薩心常不求一切諸事,不見一法可取,不見一法可捨,是菩薩隨所見法悉知空寂,無有真實。天子!菩薩如是名為常在三昧。」
3.善思惟天子言:「世尊!菩薩云何名為到一切處?」佛言:「天子!若菩薩能見自身及諸眾生平等空寂。天子!菩薩如是名為到一切處。」
4.善思惟天子言:「世尊!云何菩薩名為調伏?」佛言:「天子!若菩薩一切分別所不能動,名為調伏。」
5.天子言:「云何菩薩名為得滅?」佛言:「若菩薩不染不淨,名為得滅。」
6.善思惟天子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依止自心而得菩提。世尊!菩薩如是離諸煩惱,如是如是取於佛法。世尊!諸佛法者,無所從來,去無所至。世尊!於諸法中清淨智名為菩提。」
7.「天子!菩薩如是隨順忍辱名為菩提,能如是知名為一切智者。」
8.爾時世尊於善思惟天子所說法門,讚言:「善哉,善哉,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天子!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藏,皆悉在此法門中攝。天子!一切諸佛所有意趣,於此法門皆已示現。天子!若人聞此法門者,當知是菩薩快得善利。
9.天子!若人手執此法門者,當知是菩薩得大法藏。天子!若人攝受此法門者,當知是菩薩名為可信者,名為受持如來密藏者,名為以最上供養供養如來者,名為攝受如來法門者。
10.天子!若人聞此法門,聞已能信者,當知是菩薩名為報如來恩。天子!若人信此法門者,當知是菩薩於十方界無有闇障。」

《佛說法集經》輯要—五 海濤 輯

《佛說法集經》輯要—五 海濤 輯
1.復次——文殊師利!——菩薩更有四種法,聞此法門能生於信。何者為四?所謂:常思惟正念,常畏諸不善業,常作大菩提願,自性質直、柔軟、安隱,樂修勝行。
2.菩薩成就四種法,聞此法門不生於謗。何者為四?所謂:畢竟成就菩提願,得無生法忍,成就正見,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3.文殊師利!菩薩復有四種法,聞此法門能生於信。何等為四?所謂:成就聞慧,成就般若,成就空,以禪定得大陀羅尼。
4.文殊師利!菩薩復有四種法,聞此法門而能了知。何等為四?所謂:成就功德莊嚴,成就聞慧莊嚴,成就智莊嚴,成就諸禪定柔軟心莊嚴。
5.文殊師利!菩薩復有四法,聞此法門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何等為四?所謂:菩薩見一切色佛色,聞一切法佛法,遠離一切諸求,乃至不求佛菩提、不退於大悲。是名菩薩有四種法,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故——文殊師利!——諸菩薩常應求聞讀誦此經。
6.文殊師利!菩薩願速得菩提,常應勤求聞此法門。菩薩願速得受記,常應勤求聞此法門。
7.菩薩願得斷於業障,願得斷於煩惱障,願得斷於智障,是菩薩常應求聞此經。菩薩願得諸佛.如來無上供養,是菩薩常應求聞此經。願得常護妙法,是菩薩常應聞受持讀誦此經。
8.文殊師利!若人聞此法門,能信、能忍,不生於謗。文殊師利!我授是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9.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善思惟,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住佛菩提根本行處?」佛言:「天子!菩薩若能成就深、直之心,發無上意,是名菩提根本住處。」
10.善思惟天子言:「世尊!云何菩薩名為安隱?」佛言:「天子!若菩薩常不捨離三昧,而不依三昧生。得三昧已,隨有利益眾生之處,彼彼處生。天子!菩薩如是名為安隱。」

《佛說法集經》輯要—四 海濤 輯

《佛說法集經》輯要—四 海濤 輯
1.或作四天王,能令眾生於諸法中不能染心;或作沙門,教化眾生令不聞惡法;或作婆羅門,教化眾生令知寂靜之處。自身寂靜,令諸眷屬亦住寂靜;自身柔軟,令諸眷屬亦得柔軟。
2.具足住於一切處,以得大自在。能作大法師,以能斷一切眾生疑故;於一切處不生怯弱,以一切煩惱盡故。世尊!是名勝妙法集。」
3.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若有眾生聞說文殊師利如是勝妙法集,及聞諸菩薩勝妙法集,及諸聲聞勝妙法集,而能知、能信:彼諸眾生深種善根,非於一佛而修供養,非於一佛、二佛而種善根。何以故?
4.文殊師利!諸佛.如來甚深菩提,是黠慧者能知法者深妙境界。文殊師利!是妙法門,微少善根眾生不能得聞;假令得聞,亦不能信。若菩薩自身能證,是菩薩能信。
5.復有諸善知識護故,是人能信而能受持,能得無生忍。文殊師利!離此法行,無有一人成佛。
6.文殊師利!過去恒河沙諸佛.如來成佛菩提,彼諸佛行如是法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若人遠離此法行欲得菩提者,是人如縛虛空,不能得法。離此法行,隨順法忍,尚不可得,何況能得無生法忍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我諸聲聞得俱解脫,得八解脫及四無礙,彼諸聲聞亦不離此法行而得解脫。
9.寧聞此深妙法門起謗生於惡道,不能於餘淺法門起信生於善道。何以故?謗此法門者,生於地獄;因聞此法門,現前得於解脫;非聞餘淺法門,生於善道。
10.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有四種法,聞此法門能生於信。何者為四?所謂:
一、是人過去世曾聞此法門;二、聞已隨喜,有大善根;
三、有大善根,莊嚴諸善知識;四、善護成就,受持聞慧之行。

《佛說法集經》輯要—三 海濤 輯

《佛說法集經》輯要—三 海濤 輯
1.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世間之人顛倒妄取。若如是言:依波羅蜜故,菩薩得名。此則不然!何以故?世尊!依於菩薩,諸波羅蜜得名故。
2.世尊!若依波羅蜜菩薩得名者,亦應依諸眾生名為菩薩。此義不然!何以故?世尊!菩薩生諸波羅蜜,菩薩知諸波羅蜜,以菩薩生諸波羅蜜,為諸眾生說。是故如來常說:菩薩未曾生法而能生,未曾成法而能成,未曾說法而能說。
3.世尊!諸波羅蜜不能護菩薩,而菩薩能護諸波羅蜜。是故說菩薩能護諸法。世尊!諸波羅蜜不能住持菩薩,菩薩能住持諸波羅蜜。是故說菩薩能受持法。
4.世尊!一切諸法無病,以自體無垢故。世尊!一切諸法不二,以遠離眾生、我身故。一切諸法無心,以遠離可取、捨故。
5.世尊!知如是諸法,是菩薩能知諸法實體。善知諸法實體,是菩薩能知於空。若能知空,是菩薩不與他諍競。若不與他諍競,是菩薩能住沙門法中。
6.若能住沙門法中,是菩薩則能不住。若能不住,是菩薩於諸漏境界不起於漏。若於諸境界不起於漏,是菩薩能無諸病。若無諸病,是菩薩名為如來。
7.若菩薩得名如來,是菩薩不說二語。若不說二語,是菩薩不捨世間、不取涅槃,唯為一切眾生,而說遠離一切分別、虛妄、煩惱。
8.世尊!是名勝妙法集、不顛倒集,名為空集、無相無願無行不生不滅集、無生法忍集、大乘集、轉大法輪集,大波羅蜜集、諸大地集、一切諸法不顛倒集。
9.世尊!諸菩薩依大法集,修持受行;或於國土作轉輪王,受持十善業道,能令眾生安住十善業道;或作勝首,教化眾生令得出世間勝事。
10.或作大長者,能令眾生厭世間惡事;或作天帝釋,能令諸天不起放逸;或作梵王,能令眾生住於禪定四無量等。

《佛說法集經》輯要—二 海濤 輯

《佛說法集經》輯要—二 海濤 輯
1.世尊!譬如諸根以意為本,悉能隨意取於境界。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依於大悲住持一切菩提分法,隨諸分中,隨可作事中自然修行。
2.世尊!譬如依彼命根有餘諸根。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依於大悲有餘一切菩提分法。世尊!是名勝妙法集。」
3.爾時堅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諸法,直心、深心以為根本。世尊!若菩薩無直心、深心,是菩薩則為遠離諸佛妙法。世尊!成就直心、深心菩薩,若無佛說法,於上虛空及樹木、石壁等中,自然出於法聲。
4.世尊!直心、深心菩薩意自能念聞於法聲,隨順一切諸佛妙法。是故——世尊!——菩薩摩訶薩應當修行直心、深心。
5.世尊!如人有足,則能遊行。如是,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有直心、深心,諸佛妙法自然修行。
6.世尊!譬如有人具足上分,則有壽命。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有直心、深心,如是菩薩則有諸佛菩提。
7.世尊!如人有命,則得諸事。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菩薩有直心、深心,是菩薩則得成就一切佛法。
8.世尊!譬如有於可然故有能然,離於可然則無能然。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有直心、深心,則能熾然諸佛妙法,若離直心、深心,則不熾然諸佛妙法。
9.世尊!譬如有雲,則能有雨。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有直心、深心,則有諸佛法雨。
10.世尊!譬如樹根腐敗,則不能生芽、葉、華、果。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無直心、深心,則一切諸佛善法不復生長。
11.是故——世尊!——菩薩欲得諸佛菩提,應自善取直心、深心,善自守護直心、深心,善自清淨直心、深心。世尊!是名勝妙法集。」

《佛說法集經》輯要—一 海濤 輯

《佛說法集經》輯要—一 海濤 輯
◎云何名為勝妙法集?
1.爾時大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菩薩不應畏諸煩惱。何以故?以有煩惱隨。何處有煩惱,彼處有菩提。斷煩惱者,則無菩提。世尊!空及一切煩惱,此二即一無差別。世尊!菩提及一切煩惱一切眾生,此等諸法亦即是一無有差別,但諸毛頭凡夫墮顛倒心,分別我染、我淨。
2.世尊!正行菩薩不斷煩惱,不取淨法,而是菩薩觀諸煩惱門,得諸三昧及諸陀羅尼門。是故——世尊!——菩薩知諸佛法以煩惱為性,彼如是煩惱隨。何等眾生具散亂心、顛倒心,彼毛頭凡夫眾生必入惡道,受諸苦惱。諸菩薩如是正觀,能得諸佛菩提。是故——世尊!——諸菩薩則應修行隨順逆流,不隨順順流。
3.世尊!諸菩薩得解脫者於涅槃中,非於世間中。何以故?諸菩薩應畏於涅槃,不畏世間,以觀世間得於大悲及證大菩提故。若分別涅槃、厭畏世間,如是菩薩以厭世間故,退於諸佛無上菩提。
4.世尊!諸菩薩於世間眾生成大慈、大悲,非於得涅槃、涅槃眾生。世尊所言涅槃、涅槃者,是於寂滅虛妄分別不實之心。世尊!是故菩薩願見涅槃,應觀虛妄分別寂滅之心。如是之處得於涅槃。世尊!是名勝妙法集。」
5.爾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不須修學多法。世尊!菩薩若受持一法,善知一法,餘一切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世尊!何者是一法?所謂大悲。菩薩若行大悲,一切諸佛法如在掌中。
6.世尊!譬如轉輪王所乘輪寶,隨往何處,一切四兵隨順而去。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乘大悲心隨至何處,彼諸佛法隨順大悲自然而去。
7.世尊!譬如日出,朗照萬品,一切眾生作業無難。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隨於何處大慈悲日照於世間,彼處眾生於一切菩提分法修行則易。

居家修持法輯要—八 海濤 輯

居家修持法輯要—八 海濤 輯
◎居家孝親法語選粹
1.爾時世尊念當來世人民兇暴,不報父母育養之恩。為是不孝之者、為是當來眾生之等,設禮法故,如來躬身自欲擔於父王之棺。《淨飯王般涅槃經》
2.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長養恩重,乳哺懷抱,要當報恩,不得不報恩。《增壹阿含經》卷五十
3.若父母年老,不及時奉養;有財而不施,是則墮負門。《雜阿含1279經》
4.若欲供養諸賢聖及佛,但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中。《雜寶藏經》
5.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養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藏積俟用。《優婆塞戒經》
6.菩薩生貧家,當持戒;在富家,當布施;在豪家,當忍辱;在山中,當禪定。《惟日雜難經》
7.菩薩有四事得眷屬繁熾。何等四?離於兩舌,未曾破壞他人眷屬;見他友黨代其歡喜;不捨道心;并化他人,令發道意。是為四事。《佛說海龍王經》
8.善男子!財物不應寄付四處:一者,老人;二者,遠處;三者,惡人;四者,大力。如是四處不應寄付。《優婆塞戒經》
9.佛告諸比丘:「復次因欲之患,著愛為本,放心恣意,父子相怨,母女相憎,夫婦相捐,姊妹懷恨,兄弟相憎,親屬家室自相誹謗,是為貪欲之患、恩愛之惱,放心恣意為之所溺。」《所欲致患經》
10.隨順為姊妹,愛樂為善友,安慰則為母,隨意為婢使,此四賢良妻,則是夫眷屬。龍樹菩薩《勸發諸王要偈》
11.玉耶白佛言:「世尊!其善婦者,當得何榮?其惡婦者,當得何咎?」佛告玉耶:「其善婦者,現世榮譽,親族敬念,受福生天;天上壽盡,還生世間,王侯子孫在所生處一切尊敬。其惡婦者,是人憎嫉,無不厭患,欲令早死;命終當墮地獄、畜生、奴婢,展轉其中,無有出期。」《佛說玉耶女經》節錄
12.菩薩雖居家畜養妻子,常如獨處,恬然安定,無復痛癢思想之念。
《佛說菩薩內戒經》

居家修持法輯要—七 海濤 輯

居家修持法輯要—七 海濤 輯
1.佛言:「有大賢者優婆塞字遬達,為子取婦,婦字玉耶。玉耶大婿富家女,不以姑公之禮事遬達,亦不敬其夫婿積數年。遬達亦賢者優婆塞,不言不語,到佛所自責:『我為子取婦,國中豪富家子,心大歡喜。今事我數年,憍慢自恣,不以婦禮。願佛明日自屈到我家!』
2.佛默然不應。默然不應者,但曰欲往。明日佛到遬達家,其婦不出。佛以神化之,心喜乃出見佛,前為佛作禮。
3.佛言:『汝為人作婦,用何事夫婿?』玉耶言:『當以身事夫!』
4.佛言:『婦人事夫有三惡、四善。何等為三惡?
一惡者,如與惰人共居,不欲作事,罵詈至暮,嗜美好鬪;
二惡者,如與怨家共居,不持一心向夫,不願夫善,不願夫成就,當願夫死;
三惡者,如與偷盜共居,不惜夫物但念欺夫,常欲自好不順子孫,但念婬泆。如是死者,展轉惡道中無有出時,是為三惡。
5.何等為四善?
一善者,婦見夫從外來,當如母見子,夫有急緩常欲身代之;
二善者,婦事夫當如弟見兄,上下相承事,夫惡不以為惡,不念婬泆,常隨夫語;
三善者,婦事夫當如朋友,相見輒相念,夫從他方來,當如見父兄,心中歡喜,和顏向之,婦持心當如是;
四善者,婦事夫當如婢,夫大罵亦不以為惡,捶擊亦不以為劇,走使亦不以為勞苦,夫雖惡常念事善,當顧子孫。如是死者當生天上,亦於天上饒侍者,好衣、珍寶常在身上。』
6.佛言:『三惡、四善,汝欲持何所事夫?』玉耶言:『婦人事夫不可用三惡!四善者,可與共居。從今以去,請如婢事大夫子,玉耶即膝行承事遬達,以夫婦之禮事其婿。』」
◎《惟日雜難經》云:「菩薩計妻子是怨家。何以故?與人苦,益人惱,亂人意,增人罪,以隨貪愛便不見道,以是故為怨家。見妻子當如見怨家,意莫隨貪愛。意起即覺,是為覺意,所有財物自身亦爾。」

居家修持法輯要—六 海濤 輯

居家修持法輯要—六 海濤 輯
3.昔者阿難邠邸家有五福德因緣。何謂為五,一曰時節,二曰身教,三曰口言,四曰一味,五曰和順。
一、何謂時節?晝夜六時,不失禮敬,是謂時節。
二、何謂身教?長者起時,室內大小無不隨者,是謂身教。
三、何謂口言?長者欲有所作興福事時,先報家中,皆從其教,是謂口言。
四、何謂一味?衣食平等,奴婢亦然,是謂一味。
五、何謂和順?上下相從,不相違戾,是謂和順。
4.以是五福,家中奴婢、牛馬六畜、蜎飛蠕動死皆生天;其有人家,宿止經歷,飛鳥走獸,過其居屋者,死皆亦生天。
5.用長者家,合門之內,能言之屬,口誦法音,經聲不絕,其有聞音入耳中者,無不歡喜,心則是本,是故生天,亦是長者本願所致。從無數劫來,口言篤信,不欺慢人,不與諸惡,共作因緣,功德淳淑大,僧那力故使其然。
◎《佛說阿遬達經》
1.聞如是:佛在舍衛國告諸比丘:「皆聽我所言致難!父母生子,養育哺乳,長大欲令見日月光。父母以天下萬物示子,欲令知善惡。
2.諸比丘!如是子以一肩負父,復以一肩負母,至壽竟乃止,復以天珍寶、明月、珠玉、璧、琉璃、珊瑚、自生禽獸、白珠,皆以著身上,尚未足報償父母恩。
3.父母喜殺生,子能諫止父母,令不復殺生。父母有惡心,子常諫止,令常念善,無有惡心。
4.父母愚癡、少智,不知經道,以佛經告之。父母貪狼(狠)、嫉妒,子從順諫之。父母不知善惡,子稍以順告之。
5.諸比丘!子當如是!為人作子,衣服欲好於父母,食欲甘於父母,語欲高於父母上,至死後當入地獄中。為人作子,當孝順事父母!持行如是者,死當生天上!」諸比丘皆稽首,俱聞善教。

居家修持法輯要—五 海濤 輯

居家修持法輯要—五 海濤 輯
◎《五苦章句經》節錄
1.一切臭木,莫過伊蘭。其臭毒惡,人見惡之,畏聞其氣。伊蘭栴檀生有四輩。何謂為四?一曰有栴檀樹,伊蘭遶之;二曰有伊蘭樹,栴檀圍之;三曰有栴檀,栴檀自為叢林;四曰有伊蘭,伊蘭以相圍遶。
一、何謂栴檀伊蘭遶之?有家長者,直信為道,妻子室內不從其教,奉邪倒見,祠祀鬼妖,不從教令,是謂栴檀伊蘭繞之者也。
二、何謂伊蘭栴檀圍之?有家長者,信邪倒見,祠祀鬼妖,妻子、兒婦、家內大小直信三尊,不失六齋,布施為德,六度不廢,長者呵止,不從其教,竊避為之,是謂伊蘭為主,栴檀圍之者也。
三、何謂栴檀栴檀以為叢林?有家長者為道,室家眷屬,皆隨其教,不相違戾,直信三尊,心意和同,是謂栴檀栴檀以為叢林者也。
四、何謂伊蘭伊蘭自相圍遶?有家長者,信邪倒見,具行十惡,祠祀鬼妖,闔門烹殺,意同歡喜,是謂伊蘭伊蘭自相圍繞者也。此四輩因緣,皆由宿命意行不同,故令不和。
2.夫父子、夫婦、兄弟、家室、知識、奴婢有五因緣。何謂為五?一曰怨家,二曰債主,三曰償債,四曰本願,五曰真友。
一、何謂怨家?父子、夫婦、兄弟、宗親、知識、奴婢相遇相殺,是謂怨家。
二、何謂債主?父母致財,子散用之,是謂債主。
三、何謂償債?子主致財,供給父母,是謂償債。
四、何謂本願?先世發意,欲為家室善心歡喜,厚相敬從,是謂本願。
五、何謂真友?先世宿命,以道法因緣共相承事,後相經過,生則明法,精進志和,是謂真友。

居家修持法輯要—四 海濤 輯

居家修持法輯要—四 海濤 輯
6.長者!在家菩薩於諸財物不生我所想、攝護想,不繫於彼,不想、不愛,不生結使。
7.復次長者!在家菩薩若有乞者來至其所,有所求索,隨所施財,應至心念:「我所施財及不施財俱當散滅,不滿所願,必當歸死。我不捨財,財當捨我。我今當捨,令作堅財,然後乃死。捨此財已,死時無恨,歡喜無悔。」
8.若不能施,應以四事白於乞者:「今我力劣,善根未熟,於大乘中我是初行,其心未堪自在行施,我是著相,住我、我所。善大丈夫!今向汝悔,勿生嫌恨!我當如是勤行精進,滿足一切眾生所願。」長者!在家菩薩應當如是白於乞者。
9.復次長者!在家菩薩聞過去佛語,若不值佛及與聖僧,彼應敬禮十方諸佛,諸佛本行乃至成佛悉生隨喜。如是晝夜各三時,淨身、口、意業,淨於慈善,具足慚愧,清淨之服。
10.所集善根以菩提心而生隨喜,柔軟善作,恭敬斷慢,修行三分,誦三分法,專心悔過諸不善業,更不造新,一切福業悉生隨喜,集滿相好,勸請諸佛轉於法輪,於說悉受持一切法,願佛久壽,增長善根,令我國土亦復如是。
◎孝養父母
1.時畢陵伽婆蹉父母貧窮,欲以衣供養而不敢,以是白佛。佛以是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五分律》節錄
2.父母於子有大勞苦,護持長養資以乳哺,贍部洲中為教導者。假使其子一肩持母,一肩持父,經於百年不生疲倦,或滿此大地末尼、真珠、琉璃、珂貝、珊瑚、瑪瑙、金、銀、璧玉、牟薩羅寶、赤珠、右旋。如是諸寶咸持供養,令得富樂,或居尊位,雖作此事亦未能報父母之恩。若其父母無信心者,令住正信;若無戒者,令住禁戒;若性慳者,令行惠施;無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於父母處善巧勸喻,令安住者,方曰報恩。《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節錄

居家修持法輯要—三 海濤 輯

居家修持法輯要—三 海濤 輯
5.善生!迷於伎樂,復有六失:
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
四者,波內卑;五者,多羅槃;六者,首呵那。是為伎樂六失。
6.惡友相得,復有六失:
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
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是為惡友六失。若長者、長者子習惡友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7.懈墮有六失:
一者,富樂不肯作務;二者,貧窮不肯勤修;
三者,寒時不肯勤修;四者,熱時不肯勤修;五者,時早不肯勤修;六者,時晚不肯勤修。是為懈墮六失。
◎《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節錄
1.(佛告)長者!在家菩薩於自子所不應極愛。長者!若於子所生於極愛,非他人所則為自毀,應以三法而自呵責。何等三?
一、菩提道是平等之心,非不平等心;
二、菩提道是正行,所得非是邪行;
三、菩提道是無異行得,非雜行得。
2.復應呵己心,於自子所,生怨家想、惡知識想、非善知識想,違逆佛智平等之慈,害我善根。彼應隨處自調於心,如愛其子,一切亦然;如愛自身,一切亦然。
3.應修是觀:「我異處來,子異處來。何以故?一切眾生曾為我子,我亦是彼諸眾生子。」
4.終不生念:「我子,彼非!何以故?去至六趣而復為怨,或復為子,我其當作等親、非親。我以何故於其所親倍生愛與,於非親所一切不與?
5.我若生於愛、不愛心,不於非親所一切不與。我若生於愛、不愛心不能趣法。何以故?不等之行,至不等處;行平等行,至於等處。我不應行是不等行!我學等心一切眾生,疾至一切智。」

居家修持法輯要—二 海濤 輯

居家修持法輯要—二 海濤 輯
4.婆羅門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
5.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一、何等為信具足?謂善男子於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餘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二、何等戒具足?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三、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妒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捨,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四、云何為慧具足?謂善男子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6.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後世安、後世樂。」
◎《長阿含•阿 夷經》節錄
1.佛告善生:「六損財業者:
一者,耽湎於酒;二者,博戲;三者,放蕩;
四者,迷於伎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墮。是為六損財業。
2.善生!當如飲酒有六失:
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鬪諍;
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善生!若彼長者、長者子飲酒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
3.善生!博戲有六失。云何為六?
一者,財產日耗;二者,雖勝生怨;三者,智者所責;
四者,人不敬信;五者,為人疏外;六者,生盜竊心。善生!是為博戲六失。若長者、長者子博戲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
4.放蕩有六失:
一者,不自護身;二者,不護財貨;三者,不護子孫;
四者,常自驚懼;五者,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六者,喜生虛妄。是為放蕩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放蕩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居家修持法輯要—一 海濤 輯

居家修持法輯要—一 海濤 輯
◎《雜阿含•九一經》
1.時有年少婆羅門,名鬱闍迦,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
2.佛告婆羅門:「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一、何等為方便具足?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於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二、何等為守護具足?
(一)謂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
(二)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子不善守護。
三、何等為善知識具足?
(一)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如是知識,能善安慰。
(二)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識具足。
四、云何為正命具足?
(一)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捨。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若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
(二)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缽華,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
(三)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3.如是婆羅門!四法成就,現法安、現法樂。」

彌勒菩薩真言與功德利益—二 海濤 輯

彌勒菩薩真言與功德利益—二 海濤 輯
五、種子字: a 或yu或vam





六、彌勒菩薩真言的利益:
◎經典上說:如果有人口誦彌勒心咒,或耳聞咒音有以下殊勝功德:
1.在釋迦佛滅度到下一尊佛出世的中間,如果下墮到地獄、畜生、餓鬼道,都可以出離。
2.可以當轉輪聖王。
3.能生於兜率內院,彌勒菩薩前。
4.生其他善處,沒有障礙困難,一切如願,壽長命遠、財寶豐饒。
5.彌勒菩薩發願,若有人持其心咒無論口誦,心念,耳聞者,得令不墮惡趣,且能一切如願。
6.凡是聽到彌勒佛真言者,絕不會墮入地獄、餓鬼或畜生等惡趣。光是聽聞的眾生就有這樣的利益,更何況是持誦者。
7.當彌勒佛下生時,無論你生在六道的那一道,彌勒佛都會來救拔你,彌勒佛會找到你,使你成為彌勒佛的弟子,直接從彌勒佛接受教法,得到彌勒佛授記,能夠迅速成佛。
8.持誦此真言,也能實現你所有的願望,利益非常的多。

彌勒菩薩真言與功德利益—一 海濤 輯

彌勒菩薩真言與功德利益—一 海濤 輯
一、彌勒菩薩,梵名:Maitreya,或稱阿逸多慈氏菩薩、金剛因菩薩。密號為迅速金剛。據釋迦的預言,彌勒佛的壽命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但又出生在人類的世界,來救濟釋迦佛沒有教化過的眾生,因此,也稱為補處菩薩。
二、長咒
禮敬三寶 禮敬彌勒勝者
拿摩 惹納達雅呀 拿摩 巴嘎哇得
釋迦牟拿耶 答他嘎答耶 阿哈得 三藐三布達雅
答雅他 唵 阿日得 阿日得 阿巴惹日得 阿日巔扎呀
哈惹 哈惹 美曲 阿哇羅給得 嘎惹 嘎惹
瑪哈薩瑪雅 悉地 帕惹 帕惹 瑪哈泊提曼扎
比扎 瑪惹 瑪惹 耶瑪剛 薩瑪雅
泊提 泊提 瑪哈泊提 梭哈

三、真言
南麼 三曼多勃馱喃 摩訶瑜伽 瑜擬寧 瑜詣詵縛履  欠若利計 莎訶
namah samanta-buddhanam maha-yaga yogini yoge-svari
khanjarke svaha
中譯:歸命 普遍諸佛 大相應 相應者 相應自在 
空生作 成就
四、心咒:
唵 妹怛隸野 娑縛賀
om maitreya svaha
歸命 慈氏 成就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修行須知—二 海濤 輯

修行須知—二 海濤 輯
1.空性指的是一切內、外現象諸法均乏真實而具體存在的體性;它是一切緣起的基礎,也是空性之唯一意義所在。
2.一切內、外現象諸法均由空性中生起;只有在空性的基礎下,因緣才有可能生起。
3.由於我們無法了悟自心本性,而執著於一個主客實有且對立的造作概念,因此產生了第一個心毒——痴(無明)。
4.錯把空性的東西當為實有,就叫做無明或妄念。佛已找出無明妄念,所以稱之為佛。
5.相對上來說,一切均存在,但就其本質來說,則一切均不存——它性本空,我們不必加以造作。
6.一切現象諸法的存在與不存在乃合一無別,此即空有不二。我們不必再造出一個空性來,因為諸法之實相本來如此。
7.心的本質包含了兩個層面,一是空性,另一則是光明。由於我們未識自己心的空性層面,於是造作產生了一個「自我」的概念——我、我的等。而由於未識自己心的光明層面,我們便產生了一個「他」的客體觀念。
8.證覺之道直接建立在我們心的基礎上。
9.「心外無佛。」它指的就是我們最原始無作的心,而非念頭已生起的過去心。此最原始無作的心是自生且無盡自我解脫的。
10.心是什麼?心就是我們一切情感、情緒以及認知和感覺的根源。它不僅包括了覺受五塵(顏色形狀、聲音、聞香、嚐味、一切可觸東西)的五識,同時它也指我們能思考、感受的神識。
11.為了強調心念的延續,我們也用「心流」或「識流」來代表我們的心。
12.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立的心,心是無形無相,而頭腦只是我們身體的一部份。
13.我們的身體和心是兩個分開獨立的個體,但心是屬於精神性的,而身體則是一個由小原子所組成的物質性東西。

修行須知—一 海濤 輯

修行須知—一 海濤 輯
1.功德的積聚分為兩種,一是福德,另一是智慧。沒有俗世六根、六塵依緣的了悟是智慧,而藉境作意培養的外在修行便為福德。
2.如何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生起慈悲和智慧呢?事實上,一切眾生本具慈悲和智慧的種子。
3.當我們仔細檢視「我」時,會發現沒有一個絕對明顯且完全獨自存在的個體。
4.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以及每一樣我們看得見的東西,均具無常和因緣和合的本質,包括我們的身體和我們的心。
5.慈悲總是伴隨著智慧,智慧在此意為了知一切東西的本質和實相。慈悲與智慧關係密切,而真正的慈悲更是來自於智慧。
6.智慧的生起與正見有關。我們必須對輪迴與涅槃的真實體性有透澈的了解,才能對法界中法爾如是的究竟實相生起正確的見解,從而培養我們的正觀。
7.正見是了知我們所感受或覺受到的一切,乃是來自於因緣和合所化現出來的一種表相事物,其本質為空,不具個別獨存的體性。它的化現完全立基於相互依存之理。
8.不具正知見,我們是無法步上法道而終究獲得證果的。就像有一個人想到某個地方,但若不知其位置地點和方法的話,是不可能到達那裡的。因此,他在出發前一定要詳研各種資料才行。
9.同理,在步上覺道之前,正確的知見乃為一切之根本。為了在法道上能正確修行而終獲解脫之果,正確的見解乃必備之要素。
10.正見可防止我們墮入邊見,並斷除一切分別之心。而它唯有藉由般若智慧的學習,了知一切萬法的真實本質才能辦到。
11.正見可讓行者了知一切諸法的真實本質,而般若智則是對於諸法圓滿的一門深廣知識。
12.清淨智慧的基礎乃建構在戒律之上;一切我們所祈望開展的智慧和功德,其基礎乃是戒律。
13.真實的證覺之道乃是慈悲與空智的雙運。

世俗諦與勝義諦 海濤 輯

世俗諦與勝義諦 海濤 輯
1.真理可分為世俗諦(相對真理)和勝義諦(究竟真理),世俗諦又分為真有和假有。
2.世俗諦的假有:乃假中之假。如:電影裡,有很多人在互鬥,事實上並沒有這些事情發生。依世俗諦而言,此屬假中之假。
3.世俗諦的真有:有業力、因果,有過去、未來,世間本是無常,六道輪迴是苦,喝水能止渴……,皆屬之。真有又分為惡的真有和善的真有。
一、惡的真有:投生輪迴的種種業力、業因,生起貪瞋癡三毒的煩惱心,六道輪迴的業報身……,皆屬惡的真有。
二、善的真有:對三寶生起的虔敬、信心,對一切眾生發起的慈悲心,皆屬善的真有。事實上,善的真有、惡的真有皆是幻相。
4.但在未能了悟絕對的空性之前,我們必須堅執善的真有,也就是深信三寶、心懷慈悲、行善法功德。包括修持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等六波羅蜜,來幫助我們了悟勝義諦、成就佛道。
5.我們若進而能將世俗諦善的真有與空性合修,則更殊勝。
6.造作善行、累積功德、深信因果等,屬方便道;空性的修持則屬智慧道。此二道必須雙運修持,就如同鳥需具備雙翼才能飛翔。
7.我們若忽略善的真有此一方便道而單修空性,反而會修出邪見、斷見來。經由修持世俗諦的悲心、空性,我們終能證入勝義諦的悲心、空性。
8.每一眾生本自具足悲心和空性慧;三毒煩惱,只是眾生現前的垢障。我們若能盡力修持來開顯本具的悲心和空性慧,便能逐漸清除現前的垢障。
9.依世俗諦的方法修持,如:相信佛法僧三寶、因果業報、佛法的修持等等。這些雖屬幻相,但經由修持善的真有,才能成就證悟佛道的因,進而再透過空性慧的修持來幫助我們親證菩提。

菩薩善戒—四 海濤 輯

菩薩善戒—四 海濤 輯
◎菩薩所為一切皆為成就眾生
1.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菩薩戒者,能為一切眾生僕使。若為眾生之所瞋罵、打害、劫奪,則生慈心。
2.若見眾生厚重煩惱,發憐愍心,為欲破壞眾生煩惱。
3.繫心思惟諸善方便,於諸眾生心無姦曲,任力所能施眾生樂,不求恩報,不懷瞋恨。
4.為壞眾生瞋惱心故,思惟方便,知恩、念恩。
5.無有求者,先意行施。若己所有不施求者,不得成就菩薩禁戒。
6.求者三至,若不施者,是名犯重。不犯者,若以方便善語慰喻,令彼求者不生恨心。
7.求者二種:一者、貧窮,二者、邪見。不施貧者則便得罪,不施邪見則不名犯。若不犯者,是名善行。
◎云何為菩薩具菩薩戒?
1.菩薩至心念菩薩戒,懃求佛法,乃至一句、一偈、一義。
2.若見說者,心生恭敬,歡喜樂聞,不輕於說法者,己身於說法者不求其過,至心奉敬,如從佛聞。
3.若說法者悋法不施,應以錢財乃至身命供事、奉獻。若有菩薩能如是者,名義菩薩。
4.菩薩若能至心聽受乃至一句、一偈、一義,三界煩惱皆悉萎悴。
5.具菩薩戒菩薩至心求佛語時,渴法情重,不惜身命,設蹈熱鐵猛火之地,不以為患。
6.菩薩摩訶薩以一偈故尚不惜身,況十二部經!為一偈故尚不惜命,況餘財物!
7.以聞法利身得安樂,深生信心,得柔軟心,直心正見。見說法者,如見父母,心無憍慢。
8.為眾生故至心聽法,終不為己,為增眾生所有善根,聽受正法,不為利養。菩薩為眾生故受菩薩戒,不為自利。
9.為正法故不畏王難、飢渴、寒熱、虎狼惡獸、盜賊等事。
10.先自調伏煩惱諸根,然後聽法,非時不聽,至心聽法,恭敬說者,尊重於法。是名菩薩具菩薩戒。

菩薩善戒—三 海濤 輯

菩薩善戒—三 海濤 輯
2.以施因緣善知世事,雖學世事心不厭悔,悉得了知,得大念力。雖知世事,心無憍慢,常教眾生不生慳悋,以巧方便善教眾生世間之事。
3.為令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菩薩於是世間之事勤心修集,無有厭悔。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即得增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4.菩薩如是增長善法,不生憍慢,於諸眾生生憐愛心。菩薩如是增長智慧,不生憍慢,破壞眾生種種邪見。
5.菩薩若得世間三昧、出世三昧,不顯己德,令他供養,不為世法之所污染。菩薩爾時成就、具足無量功德,名菩薩戒。
6.菩薩摩訶薩所有善法,悉以迴向菩提之道,名菩薩戒。
7.過去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由成就菩薩禁戒,未來、現在亦復如是。
8.菩薩摩訶薩受持三世諸菩薩法,能以佛法教化眾生,至心修行菩提之道,為菩提道不惜身命。不惜身命是菩薩戒。
9.惜身命者終不能得菩薩禁戒,乃至悋惜一錢之物亦不能得菩薩禁戒。
10.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受身畜財,若於是二生吝惜心,假名菩薩非義菩薩。
◎菩薩摩訶薩因禁戒因緣而得成就無量功德:
1.菩薩若能不惜財命,當知則能利益眾生,能行忍辱,能壞瞋恚、嫉妒之心。
2.了知世事,善解方便,能壞眾生所有疑心。能自增長菩提果因,善能調伏所有諸根。
3.不為四倒之所傾動,能解諸法甚深之義。能得具足四無量心,成就五通、四無礙智。
4.畢竟能觀十二因緣,逮得菩薩一子之地。
5.能得常、樂、我、淨之身。得大自在無上涅槃,善能開示方便涅槃。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皆因禁戒因緣而得。

菩薩善戒—二 海濤 輯

菩薩善戒—二 海濤 輯
(三)菩薩忍辱四事
一、菩薩摩訶薩修於忍辱,破壞不忍。
二、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修忍辱。
三、若自、若他遠離怖畏,是名自利、利他。
四、以忍因緣無有瞋心,眷屬不壞、不受苦惱,心無悔恨;捨是身已,受人、天樂,得道涅槃,是名大果。
(四)菩薩精進四事。
一、菩薩摩訶薩勤修精進,破壞懈怠。
二、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修精進。
三、臥安、覺安,離諸煩惱,增長善法,身受安樂,是名自利;菩薩精進不惱眾生,打擲呵罵,是名利他。
四、捨是身已,受人、天樂,身得大力,獲菩提道,是名大果。
(五)菩薩禪定四事
一、菩薩修定,壞破亂心。
二、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修禪定。
三、現世受樂,身心寂靜,是名自利;以身心靜故不惱眾生,是名利他。
四、捨是身已,受清淨身,安隱快樂,得道涅槃,是名大果。
(六)菩薩智慧四事
一、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慧,破壞無明。
二、莊嚴菩提道,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修行智慧。
三、以知法界故,身受安樂,是名自利;能教眾生世間之事及出世事,是名利他。
四、能壞煩惱、智慧二障,是名大果。
◎菩薩戒義
1.若有修集是菩薩戒,得真實智,知見諸法無我、我所,知諸法性,是故於法心無所著,亦說世諦、第一義諦,見一切法,其心平等,能大惠施。

菩薩善戒—一 海濤 輯

菩薩善戒—一 海濤 輯
1.學菩薩戒者當修二事:一者、慈心,二者、信心。菩薩修集如是二法得信解心。
2.云何菩薩修集信解?
一、明信三寶及其功德。二、信佛、菩薩不可思議。
三、信真實義,信有因果。四、信諸眾生有種種業、種種業果。
五、知善方便及非方便,自信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自知得義。
六、義者,所謂無上菩提、智菩提、方便菩提。
七、方便者,謂菩薩戒乃至三十七品。
八、菩薩戒者,聞說法時心忍信受,所謂十二部經。
3.菩薩摩訶薩欲學菩薩戒者,當修信解,常樂求法,常樂說法,見持法者深生供養,如法而住,教誨弟子住正法中,善知身、口、意業方便。
4.云何為法?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果,是名為法。是六種果凡有四事:一者修集道故,二者莊嚴菩提故,三者自他利益故,四者得後世大善果故。
(一)菩薩布施四事。
一、菩薩行施,破壞慳貪。
二、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行布施。
三、欲施、施時,施已歡喜,是名自利;斷除眾生飢渴、苦惱、寒熱、恐怖,是名利他。
四、捨是身已,獲大自在,饒財尊貴,是名大果。
(二)菩薩持戒四事。
一、菩薩摩訶薩受持禁戒,除滅惡戒。
二、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持禁戒。
三、離破戒怖,臥安、覺安,心無悔恨,歡喜悅樂,是名自利;於諸眾生無有害心,施眾生無畏,是名利他。
四、持戒故,受人、天樂,得道涅槃,是名大果。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六 海濤 輯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六 海濤 輯
1.所以,在金剛乘中,賜予你主要灌頂、教授、密乘教授、精髓指導的師長,即使他顯得不像佛,弟子也要視他為佛。
2.雖然你的上師並不圓滿,有過失,如果你視上師為真正的佛,就能獲得佛的加持。因為畢竟一切都來自於心,一切有情都有佛性。所以,即使你的上師墮入地獄道,但如果從弟子的觀點,你認為他是上師,你還是能獲得上師的加持。不是嗎?
3.在金剛乘道中的加持層次是更有力量的。那就是為什麼透過一般的大乘道,不可能在一生當中成就正覺。即使對那些最利根、勇猛的弟子而言,也要花三大阿僧祇劫。但是在金剛乘中,上根而非常具福德者能夠就在此生成就正覺。
4.想要快速找到上師,最好是能累積功德。有很多方法可以累積功德,但是要在短期內累積功德的最好方法就是生起悲心、慈愛心,並在這基礎之上,培養菩提心。
5.無論你接受什麼教法——即使獲得非常少——你都應該試著以身語意實修它們。倘若有重複的障礙使你無法見到上師,應該試著做更多曼達供和金剛薩埵真言,以淨除惡業,累積更多功德。一旦你有了功德,就可以得到一切。
6.在接受指導方面,無論何時有機會,你就應該試著尋求上師的指導。基本上,無論上師教你什麼,無論上師給你什麼忠告,依教而行極為重要。大多數人喜歡接受許多教法,然後並不去依循,那沒有用。
7.恩薩巴法王說:「簡言之,所生起的成就是大或小,都來自於你以大或小的依止心來修行。」
8.如大悲尊者所言,此處「修行」意指憶念上師的功德,此乃依止心生起之因。此外,憶念他的慈愛,此乃恭敬心生起之因。
9.願我持這些教示為最心要的修持。思惟慈愛上師的功德,上師乃一切成就之源,不去看他任何的過失,願我毫無障礙地圓滿此誓言。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五 海濤 輯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五 海濤 輯
1.菩提道次第的修持應該奠基於上師相應的一項修持:轉化自心為視上師與本尊乃一體而不可分的依止心和信心。這依止心應該是穩定的,而非只持續數小時或數天就消逝了。
2.要生起依止心並使之穩固,應該每日修持上師相應法。正如充電一般,你必須每天做一些上師相應的禪修。如果你每天都做,就能維持依止心,使之越來越強烈。那麼,對你而言,視上師與佛為不可分的一體,這種清淨的依止心將越來越真實。
3.當你想到上師時,你會有「他是一切諸佛」之見解;當你想到佛陀,那也是一切上師。倘若這種體悟以及對這種體悟百分之百的信心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且很穩固,那麼你就擁有了依止上師的成就。
4.此刻你身邊就有無數的佛環繞,但是你看不到他們。為什麼你見不到這些數不清的佛?因為你的心被障礙。你的不淨業阻塞了你,使你見不到諸佛。同樣的道理,你看不到你的上師是佛。
5.你的心是如此迷惑、被障礙,因而你沒有業緣可以見到沒有過失的身相。你的心不夠清淨到可以見到比你目前所見到的更為清淨的相。所以,佛必須化現為凡庸相,也就是有過失的相,因為再也沒有其他方法能夠直接引導你了。
6.在金剛乘中,要了悟自心本性,需要上師的加持,還要累積功德。沒有這些,你無法了悟自心本性,即使透過學習、邏輯推理、辯證或示範也不行。
7.你能獲得一些概念,但沒有上師的加持時,你就無法實證。例如,太陽總是日日照耀。但若沒有特殊的儀器,你就無法運用太陽的能量。就像這樣,佛陀的加持無分別地遍照一切有情,由於我們自己缺乏福德,我們無法看見佛。我們沒有看見佛陀或聽佛說法的好運,所以我們無法直接得到他的加持。
8.現凡夫相的上師,作用就像在太陽和地面間的儀器,透過上師,你能聽到佛陀的教法,你也可以直接得到上師的加持。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四 海濤 輯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四 海濤 輯
1.一個具德、我們能夠依止的師長,必須要有很強的慈悲心,而且必須非常善巧地帶領他的弟子。一開始一定要很小心、慢慢地去觀察,確定對方有如法的功德,才跟對方結師徒的關係。這樣,我們才不至於去依止錯誤的師長。
2.在這末法時代,要觀察上師的功德比較困難,但你要依止的師長,至少要有五個功德:
一、必須對大乘的教法有信心;二、有忍辱心;
三、有慈悲心;四、沒有貪瞋癡等等過患;
五、身口意非常具調伏。
3.弟子方面也差不多有跟師長類似的條件,例如弟子應該很具信心,很在乎業果,很嚴謹地持戒,而且非常直心。
4.對於與我們結下法緣的上師,一定要有清淨心,如理地依止。但並不是說,上師所講的一切你都要照著去做。我們這種末法時代的凡夫,遇到問題時可以用戒律來判斷。
5.萬一上師教你去做不如法的事時,用依止心,將上師的心視同法身佛,將自己看到上師的過失或不如法的地方,看成是自己的不清淨心所投射的。
6.以沒有瞋心、驕慢心,很謙卑的態度跟上師解釋:上師現在叫你做的事情,你沒有能力把它轉成佛法的修行,所以祈請上師的許可,讓你可以不必去做。
7.宗喀巴上師解釋過兩種方法,說明如何運用你看到的上師之過失來培養依止心。其一是思惟你所看到的上師之過失,只是自己不清淨心的見解;另一個方法是思惟:這是為了利益你而故意示現出來的相,以引導你成就正覺。
8.另外一個要點是:你要依止的師長,他本身要跟他的上師有非常清淨的三昧耶誓言。由於他跟自己的上師有清淨的三昧耶誓言,他才真正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9.修行並不孤單,因為無量諸佛菩薩隨時環繞著你,無所不在,愛你、引導你,這就是他們所做的。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三 海濤 輯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三 海濤 輯
1.帕繃喀大師在《掌中解脫》中也講到:如果我們對上師沒有很堅定的依止心,對上師有瞋心、邪見生起的時候,道次第裡面所講的八種不如理依止師長的過患就會馬上生起。
2.對已經結法緣的上師起瞋心的時候,看你對他起瞋心的時間有幾秒鐘,同等於秒數那麼多劫之久的時間,你將墮在無間地獄當中受無間地獄的極苦。
3.當你對上師起瞋心的時候,同等於起瞋心的秒數那麼多劫的時間內你所累積的功德,都會被你對上師所起的瞋心所摧毀殆盡,你獲得證悟的時間都要延後那麼多劫。
4.對上師如理的依止心,其實是對我們最重要、最不可思議的保護;對我們的心、對我們的修行,都是不可思議的保護。
5.對於我們要結法緣的上師,應該要去觀察他是否具有十種功德:
一、調伏,二、寂靜,三、近寂靜,四、教富,五、達實性,
六、德增上,七、善巧,八、悲憫,九、具精勤,十、遠離厭患。
6.本著九種心態修習依止上師——事師九心
一、孝子心:應如孝子,完全奉行上師的諭示,絲毫不違背。
二、金剛心:即使魔類、惡友離間自己與上師,應如金剛杵,永不分離。
三、大地心:凡是上師賦予的工作負擔,應如大地,荷擔一切。
四、鐵圍山心:依止上師而受苦受難時,應不動如山(內心不受干擾、不喪氣)。
五、王僕心:即使被賦予一切困難的工作,也以定靜心去完成。
六、除穢人心:棄絕慢心,應如清道夫,視己較上師卑下。
七、繩心:無論多麼艱鉅或沈重的負擔,應如繩索,欣喜地承受上師的工作。
八、犬心:即使上師譏評、激怒或忽視自己,應如忠狗,永不報以瞋心。
九、船心:應如舟船,隨時為上師往返,永不起煩惱。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二 海濤 輯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二 海濤 輯
1.如同噶當派的博多瓦格西所講:你對上師有大依止心,就能在修行上有大證悟;你對上師有小依止心,在修行上就只有小證悟。
2.我們要將上師視為佛,而只觀上師的功德,不觀上師的過失,能夠這樣如理行持,依止心非常穩固的時候,就能夠得到上師的加持。果報是:整個菩提道次第,一直到成佛的整個證悟,都可以在你心中生起。
3.如果你能夠將結了法緣的上師視為佛,並生起很強烈的依止心,當你的心緣念在這樣的狀態的時候,去觀修念死無常,很快就會有很強烈的覺受生起。當你真正對上師有了很強的依止心,要調伏煩惱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4.當你對上師的依止心很強的時候,再去聽聞佛法,不管講什麼法,你一聽就很容易有覺受產生,跟你的心很容易相應。
5.當你心中對上師依止心不強的時候去聽開示,心中也不會有什麼覺受,就像把水灑在石頭上,水根本沒辦法軟化石頭一樣,跟心就是完全不相應,不會有什麼覺受。由這個經驗就可以發現,一切修行成就證悟的來源,端賴於你的依止心有多強而生起。
6.如理依止師長的真正意思是說,我們好像完全對上師投降,完全受上師的調伏,完全遵照上師的教誡去做。這種依止必須非常穩固,你絕對不能讓你的心跟著你的我愛執走,只能跟著上師的教誡去做。
7.這樣如理依止師長,你就能夠得到圓滿的成就、能夠圓滿地成辦你的事業、能夠成佛,成辦這一世、未來世一切你需要成辦的,也能夠真正地利益你自己,並利益一切眾生的需求。
8.宗喀巴大師說過:如果你將上師看成是凡夫,看成是具有苦,而且有過失的凡夫,光是對上師起了這樣的念頭,就會造成你修行成就上的障礙。
9.對於跟你結過法緣的上師,如果你去毀謗他的話,果報等同毀謗十方諸佛。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一 海濤 輯

上師是三寶的本源—一 海濤 輯
1.要成就道次第,以及真正開始禪修道次第之前,最重要的前行是要修上師相應法。因為沒有修上師相應法,就沒辦法獲得上師的加持;沒有上師加持,就沒有辦法生起整個道次第的證悟。
2.所以,我們想要任何的證悟,都必須以修上師相應法為基礎,再加上修前加行,才能夠有所成就。透過上師融入你的心,住在你心中,加持你的心,你才能生起道次第的證悟。
3.訓練自心最重要的方法,是在依止上師的基礎上,在聖道三要中修心。此外,盡量藉由修持密乘、接受教法、本尊法的釋論等,在心中造下善的習氣。
4.盡你所能做一切事以留下最多的善習氣,藉此你能迅速成就佛果。
5.修行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依止心和悲心,這是和諧的因。那是最好的修法。對他人的悲心能減少所面對的問題,大家也都會幫助你。
6.依止心累積廣大的功德,良好的三昧耶帶來內在和外在的成就;有了明辨是非的智慧,一切都會隨之而來。
7.你受越多苦,就越需要仰賴和依止上師。
8.各種各樣的障礙之中,最主要的障礙是來自於我們心中的不正見。為什麼我們沒有如理依止師長的證悟?因為我們心中這些不正見的障礙之故,就算上師是佛,你也沒辦法看出他是佛。
9.佛的聖意,也就是法身佛,是受無量悲心所包圍的,他所緣念的就是要救度一切眾生。所以很確定的,佛絕對會帶領我們及一切有情成佛。
10.佛是怎麼來教導我們、救度我們的呢?根據我們心的層次,他會示現不同的相來教導我們。
11.只觀上師的功德,不觀上師的過失,才能讓我們真正在心中生起如理依止師長的證悟。蓮花生大士曾經說過,一切修行證悟的來源,來自於如理地依止上師,要將上師視為佛。

學佛的次第 海濤 輯

學佛的次第 海濤 輯
1.佛教的修行包含「見地」與「修持」。佛教的「見地」認為宇宙方法皆是相對待的,依因緣而生。「修持」即是非暴力的行為,不僅要避免傷害他人,而且應盡力去幫助眾生。
2.進入修行之前,「念頭」是很重要的。造成幸福或痛苦的因素,完全在「意」本身。
3.將心轉向佛法之四念處。
4.我們真正的敵人是貪瞋痴本身,所以我們不須往外去尋找征服敵人的方法,而且必須向內求,去克服存在於自我本身的三毒。
5.佛陀說:八萬四千個法門,每一個法門是為了對治不同的惑業苦。所有的教法可以整合為菩提道次第,亦即從初發心到證得無上菩提之大道,其內容為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6.佛教的修持有正確的次第,首先要觀修「迴心四法」,也就是透過思惟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因果業報、輪迴過患四個方法,將煩俗的心迴轉向佛法正念的心。
7.無論是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都需要懂得認識、觀修自心的方法,也就是透過禪修觀察自心。
8.噶舉派祖師岡波巴大師曾說:「初學者首先要做的功課就是轉心向法。」通常,我也會要求跟隨我學習的弟子,先修四臂觀音法門,持誦觀音心咒「六字大明咒」十萬次,培養慈悲心菩提心,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
9.在眾多修行法門中,究竟什麼對盡虛空界一切眾生最有益呢?那就是修習菩提心,時時持守菩提心,發利他願,愛惜其他眾生。
10.宗喀巴大師說:「菩提心就像樹的主幹,有了菩提心才能生出枝葉花果。菩提心是菩薩行六度的主要原動力,也是得到智慧和方便的基礎,因此菩薩都以珍貴的菩提心當做主要的修行法門。」
11.在修習菩提心之前,必須先修平等心和大慈悲心。
12.發展菩提心的二種方法:一、自他相換法。二、七支因果觀修法。
13.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菩提心,是修學佛法最好的方法。

慈悲願─四 海濤 輯

慈悲願─四 海濤 輯
1.要以深厚的、真誠的慈悲之心來承擔眾生的一切苦難;把我的一切福德和善果都奉獻給眾生,這就是自他相換的菩提心。
2.決心把所有的眾生從輪迴的苦難中解脫出來並使他們成佛,這就是發菩提心!
3.只要把全部心力放在菩提心的修持上面,無論你遭遇多少障礙、困難,從菩提心就可以生起無窮的利益,帶來現世及來世的安樂。
4.菩提心是成就利他事業,引導一切眾生成就圓滿佛道最殊勝的因。
5.如果內心不守護菩提心,所做所為就不可能變成佛法,心中就沒有歸依處。
6.應該拋棄對仇人的怨恨,對摯友的依戀,享樂的欲望,要置身於幽靜聖地,為普天下眾生的幸福時時修習菩提之心。
7.一早醒來,必須思惟:我的人生目的就在於令所有眾生離苦得樂,尤其是得到究竟的安樂;要強烈地感覺,這是我的責任。眾生的安樂決定於我是否有慈悲心。
8.穿衣服,須思惟:我的人生意義在於服務所有眾生,帶給他們安樂,為此之故,我必須保護身體,所以要穿著衣服。
9.總之,所有的日常生活各種活動:食、衣、住、行、工作、休息,都以利益一切眾生為出發點,怨親平等,即使是每一呼吸都不是為了自己。
10.這樣逐步地愛惜自己的心轉變為最純淨的菩提心,愛惜其他眾生,每一件事情都會變成非常有意義的菩薩行。
11.凡是決心修取菩提之心者,必須作到視輪迴如監獄。
12.《莊嚴經論》云:「大發菩提為他眾,只求成佛成菩薩。」
13.《中觀旨要》日:「具備仁慈、悲憫和空智,這三者就是成佛的種子菩提心。」
14.《入行論》說:「世間一切福與樂,皆由利他利眾來,世間一切苦與難,皆因只求自樂來。」

慈悲願─三 海濤 輯

慈悲願─三 海濤 輯
1.親切、慈悲、關懷,是度眾生的最好方法。
2.發心以成就眾生來完成自己,這就是慈悲忍辱。
3.「盡我形壽,遍度一切眾生,若有眾生不得度,我誓不取正覺,若我於眾生未盡度時,自棄此宏誓者,我之腦裂為千片。」 錄於《觀世音菩薩》
4.佛陀因地修行發五百大願之六項:《悲華經》云:
一、正法滅時,多諸煩惱,五濁惡世,我於是中放大光明,
作調御師,於黑暗世燃正法燈。
二、如我在捨,所有身命,為大悲心,不求果報。
三、願令眾生,悉得解脫,迴向隨喜。
四、願令眾生斷煩惱病,諸邪見及四大病。
五、若有眾生,欲行善根,我當為其開示善根。
六、我為一一眾生種善根故,於十劫中入阿鼻地獄,受無量苦。
5.視一切眾生猶如自己親生母,更進而將此關懷擴及週遭眾生,以無量心結集資糧。
6.如果有人要尋求安樂的人生,最好的方法是以愛惜其他眾生的菩提心行生活。
7.但只要自我愛執還存在,就無處容納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不能證悟、得一切種智,欠缺一切種智就無法依每一個眾生的根性,以善巧方便度化所有眾生。因此,從今以後我連一秒鐘都不容許自我愛執思想存在,而且決不忘失菩提心,時時要以利益其他眾生為己任。
8.要顧念到他人是第一點,也是發展珍貴菩提心的基本要件,我們任何之舉,皆應以空性的了悟為基點,專注於法樂之功德,迴向利益所有眾生。
9.《修心七要》云:「自我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應該遠遠地拋棄自我;眾生則是菩提的根源,應該牢牢記住他們。」
10.一切修行首從心境平和、柔和聲色,和顏愛語開始!

慈悲願─二 海濤 輯

慈悲願─二 海濤 輯
1.真正皈依對象(庇護者)所具有的功能特性:
一、完全從恐懼與痛苦中解脫。
二、具有能以四聖諦解脫他人痛苦的能力。
三、對一切事物具有慈悲心,怨親愛憎常住平等。
2.皈依的利益:
一、成為真正的佛教徒。二、受其他戒的基礎。
三、先前累積的惡業可以慢慢消除。四、不會為人鬼所傷。
五、可以指引我們成就高貴的情操。六、不會墜入三惡道 。
七、可以使我們逐漸累積功德。八、可以很快開悟(岡波巴大師)
3.如果一個人要嘗試空性的冥想,他一方面永遠不可忘記他所皈依之已成就的對象如三寶等,另一方面也應時時刻刻抱有對眾生產生慈悲的念頭。
4.龍樹菩薩說:「要想成為菩提心者,就要樹立穩如大山一般的菩提之心,要樹立對普天下所有眾生一視同仁的慈悲之心,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空性智慧。」
5.空性的實性就是慈悲。沒有真實體驗慈悲,即使自稱證得空性,也沒有什麼意義。
6.幸福之道,即是要培養慈悲心以及所謂「菩提心」的利他德行。
7.慈悲是希望眾生能得到幸福,而且不只是膚淺與暫時的幸福,而是要引導眾生走向最根本的幸福之道。
8.《圓覺經》日:「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
9.《梵網經》云:「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
10.「成就甚深平等忍,增長如空大悲心,常樂忍辱柔和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11.《慈悲經》日:「讓我們本著無所求的愛心去對待一切眾生,就如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

慈悲願─一 海濤 輯

慈悲願─一 海濤 輯
1.「善思如母眾,難忍無量苦,憶念蒼生情,世世永不離。」
2.菩薩應發願為所有眾生的利益及解脫而工作。由於此發願所具備的虔誠決心,所有為利益眾生及令眾生解脫所必須做的工作,菩薩都以極強和不厭倦的力量來完成。
3.如果你虔誠獻身於佛法,你將對佛法生出直接而有意義的信仰、自信,及對眾生的慈悲心。
4.你如果知道並尊重佛法的真理,並在此尊重心下繼續修行,無疑的,你的存在將對你所接觸的人,尤其是這個國家有莫大的利益。
5.我們必須生活於大乘的理想中——開悟心之發展,關心於利益眾生及令眾生解脫。
6.我們必須全心全意修習慈悲心,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都留意它,實行它。
7.所有一切菩薩,對無數人生均有同等的威力和加持力,因此所有事物似乎都受其支配。自然界每一件事物都任由菩薩們差使。火可以變成水,水亦可以變成火。這都是由於菩薩的態度、願力及行動的力量使然。
8.皈依是進入戒律修習之最重要的先決條件。受戒加強你修練菩提心並可讓你更容易、虔誠、穩健地走上佛法之路。
9.皈依——進入三寶之道。
10.皈依的兩顆種子——恐懼與庇護。
11.皈依者的特別戒律:
一、不尋求其他皈依,不害他人,不交惡友,尊敬三寶。
二、不放棄崇高的皈依,不尋求其他的皈依工具,即使在困頓中也一樣,要勤於皈依與供養,還要教導他人也這樣。
三、簡言之,要盡形壽相信三寶,堅此百忍只為皈依,踏入佛法之道,唯有皈依三寶。
12.皈依法是解脫痛苦的真正工具,也是消除業障的真正武器。

認識業力—二 海濤 輯

認識業力—二 海濤 輯
1.痛苦的解脫乃建立在習氣的淨除之上。因此,只要我們停止造惡業,同時培養良好而正面的習性,便絕對可以清除我們不好的習氣。
2.持戒可讓我們時時對因果業力的法則,保持高度的警惕之心,並且正確地做一切事。
3.如果沒有正見的引導,只是盲目地不明而修(不具正見的修行)我們便容易生起種種錯誤的期盼,導致最終產生恐懼和挫折的心理,也可能讓我們變得更加愚痴。
4.四種消業的對治力量:
一、真誠懺悔;二、下定決心不再造業;
三、正信皈依並生起菩提心;四、實際修行增上力量。
5.最強的增上力量是修習空性,因為無緣智慧可根除一切惡業,讓它們永不會結果。
6.我們若能在每晚睡覺前利用此四種力量消盡當天所造的業,則此消業障的力量將更具效益。
7.觀修無常會讓我們的心變得更加清明、沉穩,因為它會消除我們在生活中的執著和由執著所生起的惑迷。
8.為了要能做自心的主人,我們必須培養隨時保持覺醒的習慣;我們必須藉由修行才有可能消除自己的煩惱業。
9.煩惱業就像遮住了我們清淨心的烏雲一樣,它原本不屬於我們,它是暫時生起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修行完全淨除它。
10.我們常做的火供除了是殊勝的供養外,也代表焚毀、消除我們所有一切煩惱業障等。
11.究竟的火供乃代表無我與空性的觀修。了悟無我與空性的智慧之火焚燒摧毀我們所有的妄念、惡業、習氣與障礙。
12.我們的心無始以來一直受到遮障和染污,故不斷在輪迴中流轉。而若能修習菩提心與慈悲心的話,便可消除我們的業障。

認識業力—一 海濤 輯

認識業力—一 海濤 輯
1.業力指的是我們在身口意上有意的行為舉止。這些行為會在我們的識流中留下痕跡,故它又稱為種子。
2.業力能影響我們什麼?業力會影響我們的來生。也就是說,它會決定我們投生成什麼樣的眾生。
3.佛法說沒有靈魂,是由於它沒有一個固定的實體,但卻有一個造成我們一再轉世的心識。
4.心識的相續與業力的相續是完全相同的。但由於它們之間存在著根本的關連性與共同的持續性,因此,行作善惡業的心識與承受其業果的心識是同一體的。
5.任何人如果對業果有了解,便不會對自己的逆緣和困境太過悲觀,反而他會對自己追求美善的一面充滿信心。
6.當適當的因緣聚合時,業的種子便會成熟,而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
7.欲知過去生,但看今日身;欲知未來生,但看今日心。
8.我們今日的人身是來自過去生的業力所產生的一個結果。人身是非常珍貴難得的,我們由於過去生的善業才有這個因。
9.藉由布施、戒殺、放生,我們可以累積善業,而這對來生有很大的助益。
10.我們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快樂和福報都來自於自己的善行,而所有的逆緣和問題也都來自於自己的惡行。
11.業力的形成是透過我們的心、我們的身體和言語所造作出來的。
12.業力也會影響我們的人格和個性,包括我們的聰明才智、習性和一些個性上主要的特質等。我們投生的環境也受業力掌控。
13.因果業力的起用具有一些彈性。舉例來說,我們知道侮辱別人會投生下道,但真正投生成什麼樣的眾生則不一定。
14.根除業種最究竟的方法就是修習空觀,如實了知一切法空無自性而由因緣聚合而成。

大悲憫眾生—四 海濤 輯

大悲憫眾生—四 海濤 輯
十者、見諸眾生造作慳貪,於無明愛心無厭足,為施智慧。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慳貪、無明及愛,施與智慧。
十一者、見諸眾生我見、斷見,為施眾生十二因緣真智慧故,菩薩於此而生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我見斷見,施與十二因緣智故。
十二者、見諸眾生行無明闇,我見、眾生見、命見、士夫見、別異見、邪見、著見。菩薩為施智光明故,於此眾生而生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所見。
十三者、見諸眾生樂於生死,於五聚陰而生親想。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三有。
十四者、見諸眾生為魔所縛。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壞眾生如是魔網。
十五者、見諸眾生甘樂快樂,而不能知真實樂因。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示諸眾生真實樂因。
十六者、見諸眾生求涅槃門不能知處。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此眾生開涅槃門。善男子!菩薩修悲,悉因如是十六因緣。《大方等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
肆、聲聞‧菩薩‧如來三者大悲心之別
1.聲聞人悲猶如畫皮,菩薩大悲猶如破肉,如來大悲破骨徹髓。
2.聲聞之悲讚佛所知,菩薩大悲勸他令行,如來大悲授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3.聲聞悲心為慈因緣,菩薩大悲為調眾生,如來大悲為畢竟度。
4.聲聞悲心因麤苦生,菩薩大悲因離苦生,如來大悲因斷一切因緣而生。
5.如來修集如是大悲,若為一人住經一劫、百劫、千劫、萬劫,至無量劫,終不畢竟入於涅槃。善男子!如來大悲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大方等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

大悲憫眾生—三 海濤 輯

大悲憫眾生—三 海濤 輯
參、菩薩摩訶薩修集大悲有十六事。何等十六?
一者、菩薩摩訶薩見諸眾生貪著我見,以我見故增長諸見,常為生死之所繫縛。是故菩薩為此眾生修大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法化,為壞眾生如是妄見。
二者、見諸眾生心懷顛倒:常見無常,無常見常;苦見於樂,樂見於苦;淨見不淨,不淨見淨;我見無我,無我見我。是故菩薩為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法要,為壞眾生如是四倒。
三者、見諸眾生心懷憍慢,實無有物而生物想,實無有事而生事想。以是因緣起七種慢,以是慢故增長惡法。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法要,破壞眾生如是憍慢。
四者、見諸眾生五蓋所覆,以覆蓋故,心多生疑,不解深義。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法要,為壞眾生如是五蓋。
五者、見諸眾生沈六入海,眼取色相、耳取聲相、鼻取香相、舌取味相、身取觸相、意取法相,是名為沈。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拔眾生如是沈沒。
六者、見諸眾生有七種慢:
一者慢,二者大慢,三者慢慢,四者我慢,
五者增上慢,六者下慢,七者邪慢。菩薩摩訶薩於下慢者,自言勝汝。於慢慢者,自言最勝,我色勝乃至識勝。於增上慢者,菩薩語言:「汝實非聖,不應便起聖人之想。」為邪慢者,宣說正見。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憍慢。
七者、見諸眾生離於聖道,樂行世道惡道。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世道惡道。
八者、見諸眾生造惡道行,屬無明愛,妻息所繫,不得自在。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繫縛,出離惡道。
九者、見諸眾生親近惡友、遠離善友,其心甘樂造作惡業。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惡業,遠離惡友,親近善友。

大悲憫眾生—二 海濤 輯

大悲憫眾生—二 海濤 輯
27.眾生是產業、妻子、恩愛之僕,於此危脆之物生堅固想;欲令眾生悉知無常,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28.眾生身為怨賊,貪著養育以為親友;欲為眾生作真知識,令畢眾苦,究竟涅槃,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29.眾生好行欺誑邪命自活;欲令眾生行於正命,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30.眾生樂著眾苦不淨居家;欲令出於三界,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31.一切諸法從因緣有,而眾生於聖解脫而生懈怠;我當為說精進令樂解脫,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32.眾生棄捨最上無礙智慧,求於聲聞辟支佛道;我當引導令發大心緣於佛法,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如來如是於諸眾生行此三十二種大悲。是故如來名為行大悲者。若菩薩於眾生中常能修集此大悲心,則為入阿惟越致,為大福田,威德具足,常能利益一切眾生。」《思益梵天所問經》
貳、如來大悲遍法界
1.一切如來所有大悲不出不行。何以故?常不變故。無量劫中修集得故。是故大悲不行不轉,不修不捨,亦能為於一切眾生。
2.一切諸佛所有大悲,無量無邊,其心平等。從久遠來,無量舌力不能宣說。
3.如來.世尊未甞遠離如是大悲。無上菩提及與大悲,如是二法等無差別。
4.一切眾生不知菩提清淨寂靜,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為令知故。
5.眾生不知心性淨故,為欲煩惱之所繫縛,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欲令知故。
6.一切眾生不知法界,如來教令了了知故,是名不捨。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為令眾生知是二法。
7.若見三世悉平等者,是名正見。如來為令一切眾生得如是等平等正見,而起大悲演說正法。
8.一切眾生不知菩提無身無為。如來為令了了知故,而起大悲演說正法。

大悲憫眾生—一 海濤 輯

大悲憫眾生—一 海濤 輯
壹、如來三十二種大悲
◎(梵天言︰)「世尊!何謂大悲?」佛言︰「如來以三十二種大悲救護眾生。何等三十二?
1.一切諸法無我;而眾生不信不解;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2.一切諸法無眾生,而眾生說有眾生;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3.一切法無壽命者,而眾生說有壽命者;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4.一切法無人,而眾生說有人;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5.一切法無所有,而眾生住於有見;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6.一切法無住,而眾生有住;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7.一切法無歸處,而眾生樂於歸處;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8.一切法非我所,而眾生著於我所;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9.一切法無所屬,而眾生計有所屬;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10.一切法無取相,而眾生有取相;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11.一切法無生,而眾生住於有生;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12.一切法無退生,而眾生住於退生;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13.一切法無垢,而眾生著垢;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14.一切法離染,而眾生有染;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15.一切法離瞋,而眾生有瞋;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16.一切法離癡,而眾生有癡;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17.一切法無所從來,而眾生著有所從來;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18.一切法無所去,而眾生著於有去;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19.一切法無起,而眾生計有所起;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20.一切法無戲論,而眾生著於戲論;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21.一切法空而眾生墮於有見;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22.一切法無相,而眾生著於有相;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23.一切法無作,而眾生著於有作;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24.世間常共瞋恚諍競,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25.世間邪見顛倒行於邪道;欲令住於正道,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26.世間饕餮無有厭足,互相陵奪;欲令眾生住於聖財——信、戒、聞、施、慧等——,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貼近佛法的生活—三 海濤 輯

貼近佛法的生活—三 海濤 輯
1.皈依時,如果我們發心斷除惡行並且生起利他的心,那麼,不管我們的習氣多重,這種大願終究會引領我們到達覺悟的境地。
2.在金剛乘,皈依的對象有六個。除了佛、法、僧外,行者還要皈依三根本:上師、本尊、以及勇父空行和護法。
3.佛陀在世時,曾預言在未來末法時期,他將化現為上師的形相,以便追尋者能得其指引和護佑。
4.上師通常是一位已經圓滿深廣修持、證得高度精神成就的大師,是由一個真實不虛的不間斷傳承所授予他宏揚法教的資格。
5.即便我們獲得人身,具足聰慧,且值遇佛法,若沒有上師的指引,在修行道上也很難有重大的突破。
6.我們未開悟的心,受累世以來積習的牽引,沒有上師超凡的內觀能力和指導,便很難降服它們。
7.上師是三寶的具體化身,尤其是佛的化身,為加持根本。本尊是諸佛的示現,以各種不同形相展現出佛性,契合各種不同根性的行者。
8.當行者認知自己的身口意與本尊的身口意無別時,便可了悟到自己本具的佛性。
9.勇父、空行與護法是覺悟者,他們行息、增、懷、誅等四種佛行事業,為行者消除修行的障礙。因此,他們被稱為佛行事業的根本。
10.佛法的學習即是修行、即是功德的積聚——任何善業、善行的積聚。功德可以帶給我們智慧、帶給我們對真理實性的了悟。
11.如果我們學習一句,或一段佛陀的法教,便會讓我們的智慧更敏銳,積聚更多功德。當智慧增加而且變得更敏銳時,便離真理實性——對實相的了解與證悟,更近了。
12.如果我們學習或教導一句佛法——僅僅是一句,所積的功德將遠比供養珠寶或任何的寶物為大。
13.學佛法是要找出真理——最真實、最真實的真理。學佛法使我們方便趨進「究竟」真理的了解和證悟,而這也是禪修的目的。

貼近佛法的生活—二 海濤 輯

貼近佛法的生活—二 海濤 輯
1.如能察覺煩惱,不論何時瞋心升起,我們都不會再受它擺佈。我們要試著把自己和瞋念分開,不要隨著瞋念或嫉妒等的念頭轉。
2.佛法就是在處理我們的煩惱障,例如心中的貪、瞋、癡等毒素。
3.在處理三毒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本俱的善,就會顯現出來。
一、我們培養愛心和慈悲來對治瞋恨;
二、開拓我們的心智來克服愚癡;
三、顯現知足的善性來對治貪婪。
4.當我們降伏惡念時,每個人本俱的善良根性就會展現出來。
5.佛陀教導我們每個人都要自立,並獨自走上解脫開悟的道路,在修行的路上沒有幻想,一切都是穩紮穩打,腳踏實地的。
6.在佛教裡,我們常提到「寶貴」的人身,意指暇滿無缺——五官俱全、身體健康;心識上的特質,例如:信心、勤勉、智慧(智識)也都完備。
7.生理和心理都具備了這樣的條件,這樣的人才能修持佛法,也才是所謂的暇滿珍貴的人身。
8.如果能以真誠的態度來幫助別人,經常想到別人的利益,自己便會比從前更快樂。
9.如果老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自己應擺在第一位,別人其次,結果便會適得其反,自己的利益總是最後才到來。
10.我們必須瞭解忍辱的利益,才會有助於對敵人或對那些找麻煩的人生起真正的慈悲,否則我們慈愛的態度只是片面或偏頗的。
11.如果真正努力修習忍辱,那麼即使在怒氣爆發時,我們仍能學習讓愛與慈悲生起。
12.通常我們慈悲的意識都夾雜著欲望或執著,主要的原因是這種慈悲的覺受只能針對特別親近的人而發。
13.如果我們能在心中培養愛與慈悲的美善,觀想他人因你的慈悲良善而得到快樂,就能驅使我們超越這個分別心、執著心的狹隘心胸,並增強了我們放下、不執著的能力。

貼近佛法的生活—一 海濤 輯

貼近佛法的生活—一 海濤 輯
1.「修持」意指自身與佛法合一,而非視其為離我們之外的一樣東西。當我們和佛法(佛陀的法教)融合為一時,便能把佛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時就是真正修持佛法的開始了。
2.修行佛法,從己身出發。它以處理我們心的負面為開始,並使我們內在所俱足的一切本善升起。
3.我們心的本性是本然清淨且善良的,它可以通過修行,消除心的負面(煩惱障)而顯現出來。
4.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的想法,也就是一種我執的心理——這是萬惡的根源。
5.我們心識中的惡根,源於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它就像屋中的樑柱一樣。輪迴之屋沒有我執之柱的支撐,就不能存在。
6.我執的心態,或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就有如心臟位居人體中心一樣,它是我們負面情緒和煩惱(例如,貪、瞋、癡)的基石。
7.修持禪定,基本上就是在煩惱升起時,馬上察覺對治。
8.在佛教裡,初學者修持禪定的打坐,就是一般所謂「止」的禪修。
9.在「止」的禪修中,我們才能真正地把精神和注意力導向當下。
10.一開始做「止」的禪修時,它會幫助我們把精神導向呼吸專注的這事上,同時,我們也在處理自己的煩惱障。這是由於當我們專注於呼吸時,心中就沒有其它空間容下任何煩惱。
11.即使我們心中生起煩惱,也會立刻察覺。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的貪、瞋、癡等升起時,往往自己不知不覺。但在禪修中,我們要訓練自己在情緒變動的剎那,就馬上察覺。在煩惱一生起時就察覺,是件很重要的事。
12.察覺自己的煩惱,就像控制車子速度的排檔一樣,它不能使我們的車子一剎那間完全停下來,但能減緩車子的速度。
13.在減慢速度的過程裡,留給我們和車子一些空檔,讓我們有時間運用智慧去取得駕駛、穿越馬路的行人、和車子三者之間的安全。

忍辱大慈心 海濤 輯

忍辱大慈心 海濤 輯
◎菩薩忍辱為眾生
1.是菩薩受行忍辱慈悲心,欲令一切眾生斷愛恚故。
2.若割耳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欲令一切眾生聞法信故。
3.若割鼻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受端嚴無上持戒香故。
4.若截足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得如來四神足故。
5.若截手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欲攝取一切眾生得寂靜故。
6.若分解支節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令具足六波羅蜜故。
7.若挑眼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得慧眼故。
8.若斬首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為得如來一切智首故。
9.是菩薩如是忍辱趣向思惟,願令一切眾生得度、得解脫,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大寶積經》
◎菩薩摩訶薩具二十一法,在生死中而不生悔。
一者,所修善法共大慈行。二者,所修慈心共大悲行。
三者,所修大悲共調眾生行。四者,調伏眾生共精進行。
五者,所修精進共善心行。六者,所修善心共方便行。
七者,所修方便與慧共行。八者,所修習慧共禪定行。
九者,所修四禪共神通行。十者,所修神通與智共行。
十一者,所修習智與欲共行。十二者,所修習欲與念共行。
十三者,所修習念共菩提心行。十四者,所修菩提共四攝行。
十五者,所修四攝與戒共行。十六者,所修戒禁共多聞行。
十七者,所修多聞共如法住行。十八者,如法共住陀羅尼行。
十九者,陀羅尼共無礙智行。二十者,無礙智共功德莊嚴行。
二十一者,功德莊嚴共智慧莊嚴行。《大方等大集經》
◎菩薩有四事行得忍辱力,心無恚怒。何等為四?
一者,待遇一切人如父母愛其子,亦如自身無異。
二者,若得苦痛、撾捶、割剌,計無有身而不愁憂。
三者,已得解空,離諸所見。
四者,身所行惡常自責悔,他人所作見而不證。是為四事,菩薩得忍辱力,心無恚怒。《須真天子經》

佛經偈語選輯—二 海濤 輯

佛經偈語選輯—二 海濤 輯
1.除於二邊說為中道,佛以慈為首。《大莊嚴論經》
2.如來教門,大慈為本。《止觀輔行傳弘決》
3.智者恒住悲,住慈與喜合,常捨一切有,修定證菩提。
4.莫生瞋怒意,當起慈悲心,若見彼過咎,不對說其愆。
5.少欲知足住林間,懷慈愍心猶如劍;隨喜獨一無侶者,處林猶如刀入匣。《月燈三昧經》
6.常當行慈悲,定心修諸善,不當懷惡意,侵害於一切。《大智度論》
7.若多婬欲愛亂心,是時不應行慈等;婬人行慈益癡悶,如人冷病服冷藥。
8.婬人心亂觀不淨,諦觀不淨心得定;行法如是相應故,如人冷病服熱藥。《坐禪三昧經》
9.成就救濟者,飲大悲甘露,菩薩行此行,永除慳病老《大丈夫論》
10.寧當然身破眼目 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 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 不忍噉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食肉者 此人行慈不滿足
當受多病短命身 迷沒生死不成佛《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11.大悲所起施 意願成菩提 如是知見人 能成一切施
如是一切施 終成一味智 大悲心為體 能起種種施
種種救眾生 得到於智處 能除諸愛結 及以無明垢
能令一切眾 悉皆得安樂 如是悲心施 誰不生愛樂
大悲心所起 功德之施利 不能生愛樂 背離於救濟
是人為愛繫 菩提甚難得 諸欲求佛者 愛樂施甘味
智人喜惠施 甘樂菩提味 深見三有過 涅槃味甚樂
速疾欲遠離 一念頃不住 又見於施樂 復過於涅槃
愛樂施自在 心則忘菩提 心既忘菩提 謂菩提難得
自觀樂施心 由悲眾生故 不覺施味樂 施有三樂味《大丈夫論》
12.若人多瞋恚,後生恒醜陋;慈忍無忿怒,受身常端正。《分別業報略經》

佛經偈語選輯—一 海濤 輯

佛經偈語選輯—一 海濤 輯
1.當發行慈心 念怨如善友 展轉在生死 悉曾為親族
譬如樹生華 轉成果無異 父母妻子友 宗親亦如是
2.其有從瞋恚 怨害向他人 後生墮蛇虺 或作殘賊獸
譬如竹樹劈 芭蕉騾懷妊 還害亦如是 故當發慈心
3.其行慈心者 等意無憎愛 不問於遠近 乃應為大慈
等心行大哀 及至三界人 行慈如是者 其德踰梵天
《修行道地經》
4.廣集仁慈心 功德無邊際 身口無過惡 愛敬由之生
《一百五十讚佛頌》
5.若人欲得見,現在諸佛者,彼須常喜樂,為修於菩提;
若人起慈意,欲遍諸眾生,須生是欲心,為佛菩提故;
若欲於眾生,令脫諸苦者,數數當須學,彼無上智慧;
若欲與眾生,無量無邊樂,彼須發是欲,求勝佛菩提。
《諸法最上王經》
6.若欲自利益,莫令侵惱他,生貪來世報,錢財資五家;
若不修慈悲,能行瞋害心,雖行諸善行,死入於泥犁。
7.若王及王子,慈悲心太過,長賊多欺誑,民怖王命危;
王應思此過,籌量行慈悲,念世間受苦,捨離太過心。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8.若於一眾生,不生瞋恚心,而願與彼樂,是名為慈善。
一切眾生中,若起於悲心,是名聖種性,得福報無量。
如來為一切,常作慈父母,當知諸眾生,皆是如來子。
《大般涅槃經•梵行品》
9.慈悲真梵行,攝一切眾生,自利復利他,皆令得解脫。
《大集會正法經》
10.在家多怒,出家多慈;在家負擔,出家捨擔。《大寶積經》
11.視一切如身,若父母愛子,常持大慈意,煦育諸人民;若有起恨心,則覺隨而滅,已解了於空,能為第一忍。《須真天子經》
12.慈心除瞋害,以除瞋害故,能獲善果報。《大莊嚴論經》
13.瞋恚之惡失大利,失慈心者障礙佛道。《五門禪經要用法》

大慈無量波羅蜜—二 海濤 輯

大慈無量波羅蜜—二 海濤 輯
45.是慈力故超過欲界,順梵天道,開解脫路。
46.慈善之力一切有依,諸福業事所不能及。
47.是慈力故,喜樂、法樂,不貪一切富貴王位受用樂具。
48.慈能為諸靜慮解脫及三摩地、三摩鉢底之所根本。
49.慈能令人起、住、坐、臥密護威儀。
50.大慈無量捐捨自樂,能與一切眾生安隱快樂。
◎如是無量不可思議大慈之相,吾今略說。是名菩薩摩訶薩大慈無量波羅蜜。
1.菩薩摩訶薩由成就是大慈無量故,觀諸眾生常懷慈善,勤求正法,無有疲倦。
2.當知:諸聲聞慈唯能自救,諸菩薩慈畢竟度脫一切眾生。
3.當知:眾生緣慈,初發大心菩薩所得;法緣之慈,趣向聖行菩薩所得;無緣之慈,證無生忍菩薩所得。是名菩薩摩訶薩大慈無量波羅蜜。
4.若菩薩摩訶薩安住大慈波羅蜜故,則於一切眾生慈心遍滿。
5.若有人問:誰是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能為善者名實思惟,實思惟者即名為慈。《大般涅槃經•梵行品》
6.誰得安隱眠?所謂慈悲者,常修不放逸,視眾如一子。《大般涅槃經•梵行品》
7.譬如一切水種,百穀、藥木皆得增長。菩薩亦爾,自心淨故,慈悲普覆一切眾生,皆令增長一切善法。《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
8.慈力能令一切心得快樂,身離熱惱得清涼樂,持行慈福,念安一切,以報其恩。《坐禪三昧經》
9.其修道者成具慈心。火所不燒刀刃不害。毒亦不行。眾邪不得便。《修行道地經》
10.修習慈心,常念眾生,令得佛樂,習之不息,便得離五欲,除五蓋。《五門禪經要用法》

大慈無量波羅蜜—一 海濤 輯

大慈無量波羅蜜—一 海濤 輯
◎佛說大慈之相:
1.此慈無量,能護自身。2.慈能除斷忿恚根栽。
3.慈能永滅一切過失。4.以慈嚴身所有威德。
5.行慈之人為聰慧者所共稱讚。6.慈能防護一切愚夫。
7.慈能遠離諸有愛纏。8.慈能超越熱惱所侵;
9.慈能生長身、語、心樂。10.慈力如是不為一切他所惱害。
11.慈性安隱離諸怖畏。12.慈善根力隨順聖道。
13.慈能濟拔諸眾生聚。14.以慈力故,於彼刀杖性無執持。
15.慈能將導一切眾生趣於解脫。16.是慈能滅諸惡瞋恚。
17.慈為大乘最居前導。18.慈能攝御一切諸乘。
19.慈能積集無染福聚。20.是慈能離種種妄想。
21.慈為門路,一切尸羅學之所由。22.慈能救濟諸犯禁者。
23.慈能現忍辱之力。24.慈能遠離一切憍慢、矜伐、自大。
25.慈能發起無動精進。26.慈能令修正方便行,速疾究竟。
27.慈為一切智慧生因。28.慈能除遣順魔煩惱。
29.是慈力故,於諸眾生等心行施。30.是慈力故同住安樂。
31.慈能濟拔一切眾生。32.慈能令心出離煩惱諸有熾然。
33.慈能莊嚴三十二相及隨顯相。34.慈能損減諸掉性欲。
35.慈能離彼鄙賤、下劣、不具諸根。36.慈能塗慚愧衣服。
37.慈為坦路善道,涅槃歸趣之所。38.慈猶如妙香塗身。
39.慈能遣一切諸難煩惱惡趣。40.慈能遠一切惡道及諸八難。
41.慈遠離詐現威儀、諛諂、矯飾、逼切、求索,而能增長利養、恭敬、名譽等事。
42.慈能令彼多瞋暴惡不忍眾生發清淨信。
43.此慈如是發起他利,於無諍論慈最第一。
44.以慈力故,梵、釋、天王之所禮敬。(整理自《大寶積經》)

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三 海濤 輯

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三 海濤 輯
十一、超無所有,修習而住非想非非想處。
十二、又諸菩薩遠離能緣想受心故,名住滅定。雖入彼定,終不樂著。
十三、出彼定已,與慈心俱,捨怨憎心,遠損害想,廣大無量,平等無二,極善修習,於一方面意解遍滿,入定而住,諸餘三方、四維、上下周遍世間。(慈)
十四、與悲心俱,捨怨憎心,離損害意,廣大無量,平等無二,極善修習,於一方面無邊世界意解遍滿,入定而住,諸餘三方、四維、上下周遍世間。(悲)
十五、菩薩與喜心俱,捨怨憎心,離損害意,廣大無量,平等無二,極善修習,於一方面意解周遍,入定而住,諸餘三方、四維、上下周遍世間。(喜)
十六、菩薩與捨心俱,離怨憎心,捨損害意,廣大無量,平等無二,極善修習,於一方面意解周遍,入定而住,諸餘三方、四維、上下周遍世間。(捨)
10.云何菩薩得不執著?謂此菩薩得五神通亦不執著,常能希求菩提資糧、諸法圓滿。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十種法故,得靜慮圓滿。
1.《菩薩地論》云:「禪定乃專住善法之安心境界。」因此,禪定是由斷除那些不相應的散亂境界而獲得的。
2.《菩薩地論》云:「諸菩薩之禪定相者:
一、遠離一切妄念;二、自覺身心十分清淨;
三、異常安寂;四、貪心不起。
五、不覺諸味;六、遠離一切諸相。若具足如是等相,應知即是於所觀法喜樂安住之禪定。」
3.《菩薩地論》云:「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多已,即能圓滿證入無上正等正覺,現證佛位,現證大覺之位。」
4.暫時的果報是能夠獲得離貪之天身。龍樹菩薩云:「若依四禪之定力,能除貪樂怖苦心,並獲諸天之果報,如彼梵光廣果然。」

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二 海濤 輯

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二 海濤 輯
7.云何菩薩而得利根?謂此菩薩習道支已,利根明悟,能正了知。菩薩由此安住寂靜,遠離執著、一切憒鬧,不樂多言。復能捨離欲尋、恚尋、害尋及不死尋,遠離眷屬、名稱、利養。
8.云何菩薩得心善巧?謂此菩薩由前因緣得心善巧,身常寂靜,觀察其心於善、不善及與無記,自念我今心住何性?若住勝善清淨,心生信樂歡喜。
9.云何菩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善巧?
一、謂此菩薩心善巧已,觀察諸法如幻如夢,思惟諸法此是善法,此非善法;此出離法,此不出離法。
二、謂諸菩薩觀一切法皆依於心——心為自性、心為上首,能攝受心,善調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攝此一切諸法。
三、既善調伏又善了知,由此因緣便能修習奢摩他法——如是繫心,如是止心及安住心。勤修如是奢摩他故,便能安住心一境性。
四、菩薩住心一境性已,入定觀察,得離生喜樂。心得喜已,遠離欲界惡、不善法及有尋有伺,是名修行住初靜慮(初禪)。
五、又離尋伺,不味喜樂,觀無常已,出初靜慮,住內等淨,得定生喜樂,是名菩薩入第二靜慮(二禪)。
六、次厭離喜及觀苦已,住捨正念、正知及樂心安正受。佛說:「成就住捨念樂,入第三靜慮,修行而住。」(三禪)
七、作空解已,入第四靜慮,便捨我執。捨我執故,苦樂亦斷,憂喜滅故,住不苦樂,捨念清淨,是名修習第四靜慮。(四禪)
八、又菩薩觀身與虛空等。既信解已,捨諸色想,滅有對想,離種種想。捨色想故,滅有對想;離異想故,入無邊空,是謂修習空無邊處。
九、超過一切空無邊已,有識等生,入無邊識,是謂修住識無邊處。
十、超過一切識無邊已,入無所有,是謂修住無所有處。

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一 海濤 輯

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一 海濤 輯
◎佛告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靜慮圓滿。何等為十?
一者,積集福德;二者,能多厭離;
三者,勤修精進;四者,具足多聞;
五者,得不顛倒勤修領受;六者,法隨法行;
七者,成利根性;八者,得心善巧;
九者,得奢摩他、毘鉢舍那善巧;十者,得不執著。
1.云何菩薩積集福德?
一、謂諸菩薩愛樂大乘,復能積集一切善根,所生之處攝善知識,而能修習種種妙行。
二、又常願生大婆羅門家、剎帝利家、大居士家,所生之處恒得正信。由是因緣增長無量廣大善根,為常不離善知識故。善知識者,所謂諸佛、一切菩薩。
三、由是菩薩串習善根,增長熾盛,觀察世間苦惱逼迫、眾病所集、愚暗所蔽、無所安住。何以故?以欲因緣故。
2.云何菩薩能多厭離?
一、謂諸菩薩由前因緣,我今不應於此世間行於貪欲,以彼貪欲但由妄情分別生故。
二、諸佛廣說一切貪欲種種過患,所謂欲如尖摽、如鑹、如劍亦如利刀,又如毒蛇、如水聚沫、如肉腐敗臭穢可惡。由是菩薩起厭離心,剃除鬚髮而披法服,出家正信,趣於非家。
3.云何菩薩勤修精進?謂此菩薩既出家已,發大精進,未得令得,未解令解,未證令證。
4.云何菩薩具足多聞?謂此菩薩由前因緣多聞領受,於世俗諦及勝義諦深妙理中,善能宣說。
5.云何菩薩得不顛倒勤修領受?謂此菩薩於諸諦理領納於心,精勤修習無倒善巧。
6.云何菩薩法隨法行?謂此菩薩得善巧已,法隨法行,所謂正語、正業、正命、正思惟、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是為菩薩修習道支。

菩薩圓滿戒波羅蜜—三 海濤 輯

菩薩圓滿戒波羅蜜—三 海濤 輯
6.云何菩薩驚怖違犯?
一、所謂菩薩見違犯中如微塵量深生怖畏,下至少罪心懷大懼,況多違犯而生隨喜!何以故?
二、由如來說:「苾芻當知!多服毒藥能令人死,少服毒藥亦令人死。苾芻當知!若多犯罪即生惡趣,若少犯罪亦生惡趣。」菩薩如是正思惟時,驚怖違犯,是名菩薩驚怖違犯。
7.云何菩薩怖見他物?
一、謂此菩薩與城邑、聚落諸婆羅門、剎帝利等心相體信,彼婆羅門剎帝利等或以金銀、末尼、真珠、珂貝、珊瑚、璧玉、吠琉璃寶及資身具而寄菩薩。菩薩受時獨一無二,雖無忌憚,菩薩於彼終無惡思而輒受用。
二、又復菩薩執知眾事,若窣堵波物、若四方僧物及僧祇等物,於諸物中亦不受用。何以故?由世尊說:「若他飲食、資生之具、一切物等,他不與時,皆不應用。」
三、菩薩如是起思惟已,寧自割身肉而自食之,然於他物終無侵犯,是名菩薩怖見他物。
8.云何菩薩誓願堅固?所謂菩薩若為惡魔及魔天眾以諸妙欲來嬈菩薩,令起貪愛,菩薩於彼心無惑著而不退捨,是名菩薩誓願堅固。
9.云何菩薩於淨尸羅心無所著?謂諸菩薩善護禁戒,終不起心:「以此尸羅令我生天及王等家。」是名菩薩於淨尸羅心無所著。
10.云何菩薩三輪戒淨?謂諸菩薩於身、語、意皆得清淨。
一、云何身得清淨?謂身所有一切惡行皆得永離。何者是身惡行?所謂殺生及不與取欲邪行業,常遠離故,是名身得清淨。
二、云何菩薩語得清淨?謂語惡行皆得永離。何者是語惡行?謂虛誑、離間、麤惡、雜穢等語,常遠離故,是名語得清淨。
三、云何菩薩意得清淨?謂意所有一切惡行皆得永離。何者是意惡行?謂貪染、瞋恚、邪見皆遠離故,是名意得清淨。是名菩薩三輪戒淨。
11.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十種法,得尸羅圓滿。

菩薩圓滿戒波羅蜜—二 海濤 輯

菩薩圓滿戒波羅蜜—二 海濤 輯
二、何者是貪欲對除?何者是起貪愛緣?謂修不淨觀是貪對除,世間妙色是貪起緣。
三、云何修習觀不淨法?
(一)謂諸菩薩觀察自身髮、毛、爪、齒、皮膚、血脈、筋肉、骨髓、脾、腎、心、肺、肝、膽、腸、胃、生熟二藏、肪膏、腦膜、洟唾、涎淚、膿、汗、脂、痰、瘡及塵垢、大小便利流溢種種臭穢不淨。
(二)如是觀察不淨體性,深生厭離,不起貪心,設有頑嚚、癡迷、狂亂、幼無了解,見是事時尚不起貪,何況智者!由是菩薩修不淨觀。
四、云何遠離起貪愛緣?謂諸菩薩見於世間端嚴妙相、可愛色像,便生染著,適悅身心,即自思惟:「如世尊說:『愛欲境界猶如幻夢,悟已即無。』」
五、云何智者於幻夢境而起貪心!是名菩薩修習對除貪欲自性及起貪緣。
六、云何菩薩修瞋對除?云何遠離能起瞋緣?所謂菩薩於諸有情多修習慈,由是因緣對除瞋恚。若起瞋恚於因、於緣有執著時,彼諸菩薩由是伏滅瞋恚隨眠,是名菩薩修習對除瞋及起瞋緣。
七、云何菩薩修癡對除?云何遠離能起癡緣?由彼菩薩如是觀察便得離癡,由離癡故無諸熱惱,遠離樂欲及眾資具,是名菩薩修習對除癡及起癡緣。
4.云何菩薩而得遠離不如理思惟?謂諸菩薩靜處獨坐終不思惟:「云我居靜處不雜亂住,我順如來毘奈耶法。其餘沙門婆羅門等,皆雜亂住,多所執著,不順如來毘奈耶法。」是名菩薩遠離不如理思惟。
5.云何菩薩怖畏所作諸不善業?謂諸菩薩起正思惟,修諸善法,以如來說諸苾芻等應當恭敬、守護淨戒,專修定業,習學般若。何以故?以恭敬心作福德業,能招端正、可愛果報、殊勝果報。菩薩如是遠離一切諸不善業,是名菩薩而能怖畏所作諸業。

菩薩圓滿戒波羅蜜—一 海濤 輯

菩薩圓滿戒波羅蜜—一 海濤 輯
◎佛言: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即能圓滿戒波羅蜜多。何等為十?
一者、守護波羅提木叉律儀;二者、守護菩薩淨戒律儀;
三者、遠離一切熱惱;四者、遠離不如理思惟;
五者、驚怖所作諸業;六者、驚怖所作違犯;
七者、怖見他物;八者、要期堅固;
九者、得淨尸羅而無所依;十者、尸羅三輪清淨。
1.善男子!云何菩薩守護波羅提木叉律儀?
一、所謂菩薩善學如來所說素怛纜、毘奈耶法,善受學處。
二、菩薩修學及以學處不著種族故,不執異見故,不著徒眾故,不見補特伽羅過患,生尊重心故。
三、是諸菩薩所修學處,是名菩薩守護波羅提木叉律儀。
2.云何守護菩薩淨戒律儀?
一、所謂菩薩如是思惟:「若但學波羅提木叉,終不令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是菩薩於諸如來素怛纜中所說菩薩學處及菩薩律儀戒,我應修學!」
二、何者是菩薩學處?何者是菩薩律儀戒?
(一)謂諸菩薩不住非處,順時而語,知時、知方,菩薩若不如是,即令有情不生敬信。
(二)由是菩薩隨順一切諸有情故,令至菩提及為己身菩提資糧速圓滿故,成就具足威儀行法,音聲柔軟,辯才簡要,無所執著,恒修寂靜,顏貌熙怡。
(三)是諸菩薩於如來所說素怛纜中,成就學處,修律儀戒,是名守護菩薩淨戒律儀。
3.云何菩薩遠離一切纏障熱惱?
一、所謂菩薩不為貪、瞋、癡等毒火所燒,亦復不為闕緣眾具熱惱所燒,以諸菩薩修習貪欲能對除法,及遠離能起貪欲緣故。

菩薩圓滿精進波羅蜜—二 海濤 輯

菩薩圓滿精進波羅蜜—二 海濤 輯
5.善男子!云何菩薩熾盛精進?謂諸菩薩發起精進,永離一切塵垢過患,如摩尼珠及紫金等,遠離一切塵垢過患,光明炫曜,殊妙赫奕。菩薩精進如是熾盛,永離一切塵垢過患。
一、何者名為精進塵垢?何者名為精進過患?所謂惰怠、嬾惰、不節飲食、不自知量、非理作意、起惡思惟,如是說名精進塵垢,亦名過患。
二、菩薩精進永能捨離,是故精進清淨無垢、鮮白熾盛、無復過患。是名菩薩熾盛精進。
6.云何菩薩性恒精進?謂諸菩薩於諸威儀能常發起種種精進,性恒勤勇,無休廢時,若身、若心曾無懈倦,是名菩薩性恒精進。
7.云何菩薩清淨精進?
一、謂諸菩薩發起如是恒常精進,所有眾罪、諸不善法、無利益事障礙於道,乃至微細極小不善、一念惡心亦不發起,況復廣大諸不善法!
二、是故菩薩皆悉除斷,順涅槃理,聖道資糧,趣菩提分。如是善法菩薩修習令增長廣大,圓滿菩提。是名菩薩清淨精進。
8.云何菩薩不共精進?謂諸菩薩如是思惟:「設使十方殑伽沙界火聚遍滿,如阿鼻獄。過彼世界,有一眾生受諸苦惱,無歸、無依及無怙恃。菩薩哀愍彼一有情,度猛火聚,往彼教化,尚不辭勞,況多有情而不救濟!」菩薩如是大悲精進,外道、二乘所不能及,是名菩薩不共精進。
9.云何菩薩不輕賤精進?謂諸菩薩終不起心:「以我精進微弱、下劣及懈怠故,修習菩提自謂難得。」又復不作如是思惟:「我亦不能荷擔如是,於無量劫及千萬劫積集苦行,如救頭然,方證菩提。」不作如是退屈之心,是名菩薩不輕賤精進。
10.云何菩薩不倨傲精進?謂此菩薩起精進時終不味著,自倨傲輕他。誰有智者希他思念而行精進!是名菩薩不倨傲精進。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能成就此十種法故得精進圓滿。

菩薩圓滿精進波羅蜜—一 海濤 輯

菩薩圓滿精進波羅蜜—一 海濤 輯
◎佛告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精進圓滿。何等為十?
一者、如金剛精進;二者、得無逮精進;
三者、離二邊精進;四者、廣大精進;
五者、熾盛精進;六者、性常精進;
七者、清淨精進;八者、不共精進;
九者、不輕賤精進;十者、不倨傲精進。
1.善男子!云何如金剛精進?
一、謂諸菩薩發起精進,勤修而住諸有情界。
二、未涅槃者,令證涅槃;未得度者,令其得度;未解脫者,令得解脫;未安隱者,令得安隱;未現等覺者,令現等覺。菩薩如是勤修而住。
三、若一切魔王及諸魔眾來惱亂時,欲求其短,故相破壞,而菩薩心終不傾動,無不勇悍,堅固不退,是名菩薩如金剛精進。
2.善男子!云何菩薩得無逮精進?
一、謂諸菩薩發起如是種種精進,諸餘菩薩雖復久遠積集淨業,安住真性,終不及此發起種種精進菩薩,數分不及,迦羅等分乃至計喻及鄔波尼殺曇分亦不能及,何況一切聲聞、緣覺!
二、是中菩薩發心精進力,能攝取一切佛法,復能捨離一切罪業諸不善法,是名菩薩得無逮精進。
3.云何菩薩離二邊精進?謂諸菩薩常起精進不增、不減。何以故?以極增上生倨傲故,以極下劣生懈怠故,是故精進常不增、減,是名菩薩離二邊精進。
4.云何菩薩廣大精進?
一、謂諸菩薩發起精進:「願我如是當得如來妙色端嚴!諸佛所有無見頂相,圓光隨好,微妙具足!」
二、又復發起如是精進:「願我當得無量無礙諸佛大智,及大威德勝義性等!」是名菩薩廣大精進。

菩薩圓滿般若波羅蜜—二 海濤 輯

菩薩圓滿般若波羅蜜—二 海濤 輯
5.云何菩薩得捨離生死善巧?謂諸菩薩如是思惟:「離無明故,不著諸行;捨諸行故,則無有愛;遠離愛故,則無有取;能離取故,有不相續;捨彼有故,則無有生;能離生故,永斷老死、憂悲、苦惱。」由是菩薩以正般若如實了知,是名菩薩得捨離生死善巧。
6.云何菩薩得二乘善巧?謂諸菩薩如是思惟:「此法得能預流、一來及不還果、阿羅漢故,永盡諸漏,斷諸結習,無復相續生死流轉,遊履涅槃。思惟此法得辟支佛,如犀角喻,獨一而行。一切菩薩以正般若了知此法,終不取證!」何以故?若諸菩薩如是思惟:「我為利益諸有情界作師子吼,我當拔濟住於生死諸有情類,發大誓願,終不獨一出離生死!」是名菩薩得二乘善巧。
7.云何菩薩得大乘善巧?謂諸菩薩於學戒中,觀學者不可得,所學亦不可得,戒所得果亦不可得,然不執空,墮於斷見,是名菩薩大乘善巧。
8.云何菩薩而得捨離魔業善巧?謂諸菩薩遠離一切不善丈夫,亦不住彼惡國之中。又能遠離隨世俗見、修習咒術,而求利養及尊重供養。復能遠離障菩提法諸煩惱等,而能修習諸對除道。是名捨離魔業善巧。
9.云何菩薩得不顛倒般若?
一、謂諸菩薩修習般若,於諸世間經書、咒術、工巧處中,常為教化諸有情故,終不為已求知解故,亦不為身得名聞故。
二、又復不為得利養故,為開演聖教大威德故,終不欲為顯己德故。專起思惟殊勝正教,於如來制毘奈耶中,示現功德,終不墮於異道諸見。是名菩薩得不顛倒善巧。
10.云何菩薩得無等般若?謂諸菩薩所學般若超過二乘、一切世間天、魔、梵、世及諸外道婆羅門等八部諸眾一切有情,而無等於菩薩般若,惟除如來.應.正等覺。是名菩薩無等般若。
◎善男子!菩薩能成就此十種法,得般若圓滿。

菩薩圓滿般若波羅蜜—一 海濤 輯

菩薩圓滿般若波羅蜜—一 海濤 輯
◎佛告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般若圓滿。何等為十?
一者、無我善巧;二者、業果善巧;
三者、有為善巧;四者、生死流轉善巧;
五者、捨離生死善巧;六者、得二乘善巧;
七者、大乘善巧;八者、捨離魔業善巧;
九者、得不顛倒般若;十者、得無等般若。
1.善男子!云何菩薩得無我善巧?
一、謂諸菩薩學般若故,能正觀色、受、想、行、識。觀察色時生不可得、集不可得、滅不可得,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生、集、滅法俱不可得。
二、以勝義中不可得故,非於世俗。勝義、世俗諸法自性,但有言說,實無可得。由是因緣菩薩長時不捨精進,為欲利益諸有情故,如救頭然。由是菩薩得無我善巧。
2.云何菩薩得業果善巧?
一、謂諸菩薩如是思惟:「一切世間自性皆空,如戲場處、健達縛城。一切有情雖非實有,然執著我,由是不能通達聖道。」
二、是諸有情如是思惟:「若無有我及無有情、命者、生者、意生士夫、若補特伽羅、摩納縛迦、若養育者,即無善惡業、異熟果體性可得!」以正般若如實了知,是名菩薩得業果善巧。
3.云何菩薩得有為善巧?謂諸菩薩以正般若了知一切諸有為法,如是思惟:「諸有為法念念遷謝,無久住相,猶如危露,譬若瀑流。云何如是法中而生貪著,即懷憂惱!若起執著易壞諸法,何名智者!」由是因緣於滅壞法不樂執著,起厭離心,是名菩薩得有為善巧。
4.云何菩薩得生死流轉善巧?謂諸菩薩如是思惟:「一切世間無明所覆,常處生死,為愛羂縛。由愛為因,而生於取;由取為因,生善惡業;由生業故,令有相續;由有為因,而起於生;由生為因,故有老死、憂悲、苦惱,眾苦集故。如是展轉相續不斷,如汲罐輪上下迴轉,生死相續亦復如是。」由此菩薩以正般若如實了知,是名菩薩得生死流轉善巧。

菩薩圓滿忍辱波羅蜜—二 海濤 輯

菩薩圓滿忍辱波羅蜜—二 海濤 輯
1.云何菩薩無分別忍圓滿?謂諸菩薩非唯父母、妻子、親屬於是處忍,餘所不忍,是故菩薩下至旃茶羅等亦能行忍,是名菩薩無分別忍圓滿。
2.云何菩薩不待事忍圓滿?謂諸菩薩修忍辱時,不為財物,不為驚怖,不為行恩,不為順世及羞恥故,如是菩薩自性常忍,是名菩薩不待事忍圓滿。
3.云何菩薩得無恚忍圓滿?
一、謂諸菩薩設未遇彼瞋恚因緣及未遇他瞋,心常安忍。
二、若遇因緣及遇他瞋,或復輕欺、拳打、手搏、刀杖損害,麁言毀責,菩薩遇已,作是思惟:「被輕毀業是我所造,我今應受,定非父母、親屬所造,是故我今歡喜忍受,亦非內、外地界所受,水、火、風界亦復如是。」
三、菩薩由是無倒觀察,遇因緣時,於瞋、不瞋二俱能忍,是名菩薩得無恚忍圓滿。
4.云何菩薩悲忍圓滿?
一、謂諸菩薩於彼貧苦一切有情為作君主。若王、小王有大財寶,多諸資具,若為一切貧苦有情罵詈、呵責、惱亂之時,終無恚恨、損害之心,亦不自高,現主威勢。
二、但起思惟:「此諸有情是我所攝,我應養育而守護之!」由是菩薩不生損害。以是因緣,起大悲心忍受安住,是名菩薩悲忍圓滿。
5.云何菩薩誓願忍圓滿?謂諸菩薩如是思惟:「我曾於彼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作師子吼,誓修菩提,成正覺已,於生死海、煩惱泥中,濟拔一切諸有情等。菩薩由是不生瞋惱,是故我應精勤修習,為拔濟故,為成熟故,為欲調伏、安樂有情,若自起瞋及損害彼,即不含容。」
◎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得忍圓滿。

菩薩圓滿忍辱波羅蜜—一 海濤 輯

菩薩圓滿忍辱波羅蜜—一 海濤 輯
◎菩薩摩訶薩成就十種法,得忍圓滿。何等為十?
一者、內忍圓滿;二者、外忍圓滿;
三者、法忍圓滿;四者、隨佛教忍圓滿;
五者、無分限忍圓滿;六者、無分別忍圓滿;
七者、不待事忍圓滿;八者、無恚忍圓滿;
九者、悲忍圓滿;十者誓願忍圓滿。
1.云何菩薩內忍圓滿?善男子!謂諸菩薩於內所有憂悲苦惱,能安忍住,心無逼迫,是名菩薩內忍圓滿。
2.云何菩薩外忍圓滿?善男子!謂諸菩薩聞他麤言罵詈、毀呰父母、親屬、阿遮利耶、鄔波馱耶及聞誹謗佛、法、僧寶,菩薩聞已不起瞋恨、反報毀呰,亦不為彼瞋恚、隨眠之所隨逐,堪忍彼惱,能安隱住,是名菩薩外忍圓滿。
3.云何菩薩法忍圓滿?謂諸菩薩於佛所說素怛纜中一切甚深微妙法義——無來無去、自性寂靜、離分別取、自性涅槃,菩薩聞已,不驚不怖,作是思惟:「我若不了諸深妙法,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是因緣攝取諸法,思惟修習,心生信解,是名菩薩法忍圓滿。
4.云何菩薩隨佛教忍圓滿?謂諸菩薩若起瞋恚為損害時,菩薩自應如是思惟:「而此瞋恚從何而起?從何而滅?是誰所起?云何而起有所緣耶?」菩薩如是思惟:「彼能起之因,了不可得;能滅之因,亦不可得。能起既無,所起非有;乃至所緣,皆不可得!」由是菩薩安忍而住,瞋無緣起,是名菩薩隨佛教忍圓滿。
5.云何菩薩無分限忍圓滿?
一、謂諸菩薩非晝分忍,夜分不忍;非夜分忍,晝分不忍。
二、非自國忍,他國不忍;非他國忍,自國不忍。
三、非於名聞者忍,無名聞者不忍;非於無名聞者忍,有名聞者不忍。
四、由是菩薩於一切時及一切國、名聞有無皆悉能忍,是名菩薩無分限忍圓滿。

菩薩圓滿布施波羅蜜—三 海濤 輯

菩薩圓滿布施波羅蜜—三 海濤 輯
二、云何供養法?謂諸菩薩聽聞正法,若書寫、受持、讀誦、通利、思惟、修習,不顛倒思惟、不顛倒修習,是名菩薩善供養法。
三、云何供養僧?謂供給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下至水器,眾具皆足,是名菩薩善供養僧。如是供養佛、法、僧時,是名菩薩成就供養施。
6.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無所依施?所謂菩薩行布施時,終不為求天王位果及生餘天,亦不求人王及小王等,是名菩薩成就無所依施。
7.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清淨施?所謂菩薩行施之時,觀察施物及能、所施皆非實有,離諸障礙、雜染、過患,是名菩薩成就清淨施。
8.善男子!若能成就此十種法,是名菩薩成就施波羅蜜多。
9.(佛告)諸仁者!以四種布施清淨平等,以布施故,眾生於流轉時恒受勝報,速能得入無畏大城。何等為四?
一,於一切眾生起憐愍心。二者,平等心。
三,大慈心。四者,大悲心。此為四種布施清淨平等。
10.復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
一、施已見受者過。二、施時心不平施。
三、施已求受者作。四、施已喜自讚歎。
五、說無後乃與之。六、施已惡口罵詈。
七、施已求還二倍。八、施已生於疑心。如是施主則不能得親近諸佛賢聖之人。
11.菩薩布施遠離四法:一毒施,二刀施,三不淨施,四無利益施。
12.菩薩布施遠離四惡:一破戒,二疑網,三邪見,四慳吝。
13.若惱眷屬得物以施,是人未來雖得大報身常病苦。
14.若人施已生悔,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來雖得財物常耗不集。

菩薩圓滿布施波羅蜜—二 海濤 輯

菩薩圓滿布施波羅蜜—二 海濤 輯
1.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不希望施?
一、所謂布施終不為自身故,不為財物故,不為眷屬故,不為利養故。
二、然諸菩薩行布施時,其心清淨,由是因緣遠離一切希望、報恩而行布施。是名菩薩成就不希望施。
2.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慈愍施?
一、所謂菩薩見諸有情受於苦惱、飢渴、貧露、衣服垢弊,孤獨無怙、無所依止,遠離福業、無所趣向,由此菩薩作是思惟,起慈愍心:「我為利益彼有情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諸有情受於苦惱,無歸、無怙、無所依處,流轉生死。我當何時為諸有情為歸、為怙、為所依處?」
二、由是菩薩慈愍纏心,於常常時、於恒恒時,隨所有物施彼有情。
三、雖有饒益眾生善根,終不恃此起於高慢。是名菩薩成就慈愍施。
3.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不輕慢施?
一、所謂施時,終不棄擲、輕欺而與;曾無瞋嫌、邀頡之意;不恃富貴、自在傲慢;非求多聞、名稱憍逸。
二、所施與時,歡喜恭敬,尊重讚歎,自手授與。是名菩薩成就不輕慢施。
4.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恭敬施?
一、所謂菩薩見阿遮利耶、鄔波馱耶及修梵行所有尊者,恭敬頂禮,問訊起居,但是所作種種善根,願我同作所作成就。是名菩薩成就恭敬施。
5.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供養施?
一、所謂菩薩供養三寶。云何供養佛?謂於如來制多之中,若花、若香、若散、若燒及塗掃地,若制多破壞,應當修理,是名菩薩善供養佛。

菩薩圓滿布施波羅蜜—一 海濤 輯

菩薩圓滿布施波羅蜜—一 海濤 輯
◎佛言:「善男子!有十種法,諸菩薩摩訶薩若能成就,即得施波羅蜜多。何等為十?
一者、成就法施;二者、成就無畏施;
三者、成就財施;四者、成就無希望施;
五者、成就慈愍施;六者、成就不輕慢施;
七者、成就恭敬施;八者、成就供養施;
九者、成就無所依施;十者、成就清淨施。
1.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法施?
一、所謂攝受正法,受持讀誦無所希求。
二、不為利養恭敬故,不為名聞勝他故,唯為一切苦惱有情令罪銷滅。
三、演說妙法無所希望,如為王、王子及旃陀羅子演說妙法心尚無二,況為一切大眾說法心不平等!
四、雖復行施而不恃此,心生我慢。
2.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無畏施?
一、所謂菩薩自捨離科罰及一切器仗,亦教他學捨離科罰及一切器仗。
二、又復觀察一切有情如父母想,如男女想,如親屬想。
三、何故菩薩作如是念?如佛所說:「一切眾生未有不曾為我父母、男女親屬!於微細蟲猶割身肉而布施之,何況廣大有情而令驚怖!」
3.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財施?
一、所謂菩薩觀見一切有情造極惡業,施財攝取,令彼遠離所作惡業,安置善處。
二、復起思惟——佛說:「布施是菩薩菩提。由布施故,得斷三種不善之法,所謂慳吝、嫉妒、惡思。」
三、是故我應學於如來,隨所有財常行布施。雖復施與,不起慢心。

菩薩行—四 海濤 輯

菩薩行—四 海濤 輯
1.菩薩成就四法,得富貴身。何等為四?
一者,應時行施;二者,無輕慢心;
三者,歡喜而與;四者,不希果報。《大寶積經‧妙慧童女會》
2.菩薩成就四法,能離法障速得清淨。何等為四?
一者,以深意樂攝三律儀;二者,聞甚深經不生誹謗;
三者,見新發意菩薩生一切智心;四者,於諸有情大慈平等。
《大寶積經‧妙慧童女會》
3.菩薩成就四法,能攝菩提亦令增長:
一者,恒欲利益一切眾生;二者,常當慈心愍諸眾生;
三者,當以大悲度脫眾生;四者,堅固精進具足一切佛法。是名為四。《轉女身經》
4.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復有十種清淨尸羅。汝今當知!云何為十?《大寶積經‧菩薩藏會》
一者,於佛淨信尸羅,離心栽枿故;
二者,於法淨信尸羅,守護正法故;
三者,於僧淨信尸羅,恭敬聖眾故,
四者,俯屈從事尸羅,不離思惟佛菩提故,
五者,親近善友尸羅,覺分資糧善積集故,
六者,遠離惡友尸羅,棄捨一切不善法故,
七者,大慈波羅蜜多尸羅,成熟一切諸眾生故,
八者,大悲波羅蜜多尸羅,困厄眾生令解脫故,
九者,大喜波羅蜜多尸羅,於彼正法生喜樂故,
十者,大捨波羅蜜多尸羅,於諸愛恚兩俱捨故。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故獲得十種清淨尸羅。當如是學!
5.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壞悲本,何名菩薩!菩薩從何而出!以是故應修忍辱。《大智度論》
6.智者恒住悲,住慈與喜合,常捨一切有,修定證菩提。《月燈三昧經》
7.在家菩薩住於慈愍不惱害心,應修二施。何者為二?
一者,法施;二者,財施。《大寶積經‧優波離會》

菩薩行—三 海濤 輯

菩薩行—三 海濤 輯
1.菩薩成就十種法,能知於世。何等為十?
一、於倨傲者,能自卑下;二、於憍慢者,能離憍慢;
三、於邪曲者,能為質直;四、於虛誑者,能真實言;
五、於惡語者,能為愛語;六、於堅強者,能柔軟語;
七、於暴惡者,常能忍辱;八、於瞋怒者,能修於慈;
九、於苦惱者,能修於悲;十、於慳悋者,能修於施。《寶雨經》
2.菩薩成就十種法,生清淨佛剎。何等為十?
一者、成就於戒,無缺、無雜,戒無點污,戒得清淨;
二者、為一切有情心得平等;
三者、以能成就廣大善根;
四者、於利養名稱、恭敬讚歎,心常捨離,無所染著;
五者、得清淨信,心無疑惑;
六者、常修精進,離懈怠心;
七者、能入寂定,無散亂心;
八者、能得多聞而無惡慧;
九者、成就利智,非鈍根性;
十者、有慈悲性,無損害心。《寶雨經》
3.菩薩摩訶薩住於慈忍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者、火不能燒,二者、刀不能割,
三者、毒不能中,四者、水不能漂,
五者、為非人護,六者、得身相莊嚴,
七者、閉諸惡道,八者、隨其所樂生於梵天,
九者、晝夜常安,十者、其身不離喜樂。童子!是為菩薩成就十種慈忍利益。《月燈三昧經》
4.菩薩大事者,所謂不捨一切眾生。然度眾生必須二事:一者,內有慈悲心;二者,外有方便救濟。《金剛般若疏》
5.又諸菩薩所有財物若少若多無不運心,先施一切後來求者如取自財,菩薩與時如還彼物。……又諸菩薩他雖不求自恣求者,必有所求稱須而與,常開求者歡情自取。《瑜伽師地論》

菩薩行—二 海濤 輯

菩薩行—二 海濤 輯
1.善男子!復有十二種勝法菩薩成就,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等十二?《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一者,安隱心──為與一切眾生樂故,發菩提心;
二者,愍念心──他惡來加,能忍將護,不生異想故,發菩提心;
三者,大悲心──為荷眾生大重擔故,發菩提心;
四者,大慈心──為拔一切惡道苦故,發菩提心;
五者,清淨心──能於餘乘不生願樂故,發菩提心;
六者,無染心──為離一切煩惱濁故,發菩提心;
七者,光明心──為求無上自性清淨光明照故,發菩提心;
八者,幻心──能知諸法究竟無物故,發菩提心;
九者,無物心──能知一切無所有故,發菩提心;
十者,堅固心──於諸法中不可動故,發菩提心;
十一者,不退心──能證諸法究竟盡故,發菩提心;
十二者,度諸眾生不生厭心──如說修行故,發菩提心。
◎云何菩薩能修慈悲?
1.善男子!謂諸菩薩於閑靜處獨處宴坐,端身舒緩,結跏趺坐;現前觀察,心極厭離;安住正念,心不外緣,作是思惟:「諸有情輩多起瞋害,作不善業。
2.復常親近不善丈夫,無狀於我起怨讎想,或於過去、或於未來、或於現在起如是業。我意令彼一切有情所起瞋害皆得斷除,令彼坐於菩提道場。」
3.如是之事不唯言說,實是菩薩甚深意樂,隨順思惟!是名菩薩能修慈悲。
4.如來成就大慈平等,普為一切有情。如來於一有情起於大慈,與一切有情而無有異。如來大慈雖遍有情界、盡虛空界,然大慈邊際實不可得。
5.如來成就大悲,不與一切聲聞、緣覺、諸菩薩共。如來於一有情起大悲時,與一切有情而無有異。《寶雨經》

菩薩行—一 海濤 輯

菩薩行—一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入十種法行,知諸佛.如來.應供.正遍知真實常住。何者為十?
一、所謂遠離一切瞋恨過故,不取我、我所事;
二、常為一切眾生作善法依止故,猶如良醫;
三、過去善願滿足故,所得不退;
四、於彼眾生起大慈故,善作諸業;
五、唯為他事起心故,能利益一切眾生;
六、捨自利益故,代他受苦;
七、遠離分別涅槃心故,以世間涅槃為一味相;
八、不疲惓行故,一切所作自然成就;
九、遠離一切所求事故,無骨肉身;
十、無障礙相故,於一切處示現涅槃。
2.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貪心而不生瞋,知離貪心而不生憙,唯於貪心眾生生於大悲,於離貪心眾生生於大慈。
3.菩薩摩訶薩如是如實知眾生心:於未得解脫眾生不生瞋心,得解脫眾生不生憙心,唯於未得解脫眾生生大悲心,得解脫眾生生大慈心。
4.菩薩起貪心時,修不淨觀即滅貪心;起瞋心時,修行大慈即滅瞋心;起癡心時,修因緣行即滅癡心。
5.以如實知故,菩薩於一切眾生生大慈悲。菩薩作是思惟:「我今以此如實三昧法門如實知,為令一切眾生成就!」是菩薩以大慈悲心熏修。依彼大慈悲心,修持增上戒、增上三昧、增上慧滿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集經》
6.若菩薩成就深固慈心,是名菩薩。《思益梵天所問經》
7.日以照明為用,月以清涼為性,菩薩以悲為體,智慧及財施安樂於一切。《大丈夫論‧施主體品》
8.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以自相饒益,滿慈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修慈,於親友、中人(無關係的人)、怨家(持)平等心,離瞋恚、愛。《解脫道論》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貪瞋之毒危害道業—四 海濤 輯

貪瞋之毒危害道業—四 海濤 輯
1.據《攝大乘論》所載,由觀五義可以去除瞋恚:
一、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於我有恩。
二、觀一切眾生恆念念滅,何人能損?何人被損?
三、觀唯法無眾生,有何能損及所損?
四、觀一切眾生皆自受苦,云何復欲加之以苦?
五、觀一切眾生皆是我子,云何於中欲生損害?
2.滅除瞋心得善報。據《正法念處經》載:
一、能忍之人,則具第一善心。
二、能捨瞋恚,即為眾人所愛,眾人樂見,人所信受。
三、顏色清淨,其心寂靜,心不躁動,善淨深心。
四、離身口過,離心熱惱。
五、離惡道畏,離於怨憎,離惡名稱。
六、離於憂惱,離怨家畏。
七、離於惡人、惡口罵詈。
八、離於悔畏,離惡聲畏,離無利畏。
九、離於苦畏,離於慢畏。
十、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名稱普聞,得現在、未來二世之樂。
3.《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淨戒品》云:離瞋恚者,亦四種報:
一者,現世六根聰利,儀容可觀,人所親附。
二者,心無瞋恚,一切惱害打罵訶責,盡皆不起。譬如有人,持迦嚕羅咒,一切諸毒,無能害之。以無恚怒,增長慈心;以慈真言,令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悉皆摧伏;奉慈真言,無所損害。
三者,於未來世,以慈心梯,上生梵天,一劫安樂,令諸眾生,斷惡修善。
四者,漸次能得無上菩提,具足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熾然炳著,無量功德,蘊集其身。
4.以瞋報瞋者,是則為惡人;不以瞋報瞋,不瞋勝於瞋。《雜阿含經》

貪瞋之毒危害道業—三 海濤 輯

貪瞋之毒危害道業—三 海濤 輯
◎經典中所載瞋恚之過患
1.若菩薩摩訶薩,起一瞋恚心者,一切惡中無過此惡……起瞋恚心,則受百千障礙法門。《華嚴經》
2.瞋是失諸善法之根本,墮諸惡道之因緣,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惡口之府藏,福慧之刀斧。《法苑珠林》
3.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佛遺教經》
4.當觀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觀罪福,不知利害,不自憶念,當墮惡道。《大智度論》
5.是故瞋怒猶如毒蛇、如刀、如火,以忍滅之,能令皆盡。《正法念處經.觀天品》
6.四法根本多諸過患:所謂貪欲、瞋恚、愚癡、憍慢。因貪欲心行十惡者墮於餓鬼;因瞋恚心行十惡者墮於畜生;因愚癡心行十惡者墮於地獄;因憍慢心行十惡者墮阿修羅。因此四法所往之處常受苦惱。《菩薩本緣經》
7.一切凡人,侵至則瞋,益至則喜,怖處則畏。我為菩薩,不可如彼。雖未斷結,當自抑制,修行忍辱,惱害不瞋,敬養不喜,眾苦艱難,不應怖畏。《大智度論》
8.瞋恚壞正法,亦壞端正色,喪失美名稱,瞋火自燒心。瞋為功德怨,愛德勿懷很。《佛所行讚》
9.慈心除瞋害,以除瞋害故,能獲善果報。《大莊嚴論經》
10.人無瞋恚,不見眾惱,安臥睡眠,天曉不寤。如服甘露,心識淡然。《出曜經》
11.由瞋恚覆蔽心故,造作種種惡不善業,以是業報得穢惡身,生畜生中乏資生具,無有一切最勝福田。《大寶積經》

貪瞋之毒危害道業—二 海濤 輯

貪瞋之毒危害道業—二 海濤 輯
1.瞋心的起因:
一、瞋,又名瞋恚、瞋怒、恚、怒,是對有情怨恨的精神作用。
二、與貪、癡兩者因荼毒眾生身心甚劇,妨害修道,所以共稱為三毒;又因為能起惑造業,使眾生身心感到逼迫熱惱,猶如火燒,所以也稱為三火。
三、由於能病惱有情,壞出世善心,令眾生長劫受苦不得出離,所以又稱為三病。
四、據《俱舍論》、《成唯識論》載,對違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熱惱,不得平安的精神作用,名為瞋。
五、又忿、恨、惱、嫉、害等隨煩惱,都是以瞋的部分為體,是六根本煩惱、十隨眠、五蓋、五鈍使之一。
2.瞋唯屬欲界所繫之煩惱,於色界、無色界則無。貪,乃從喜愛的對境所生起;相反地,瞋則從不順心,即逆己的對境而產生。
3.瞋之為害,具說難盡;要獲得安穩無憂,唯有殺瞋。如《大智度論》載:「殺瞋心安隱,殺瞋心不悔。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殺瞋諸佛讚,殺瞋則無憂。」
4.捨於瞋心得一切世間之所愛樂。遠離瞋恨得諸世間勝妙之身。遠離貪心得無盡藏。遠離瞋心得與一切眾生而作橋梁。《佛說法集經》
5.心多瞋恚的業報:據《地持論》載,身若多瞋恚,死後當墮於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
一、常為一切求其長短:因前世瞋惱,不能含容,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長短,而動輒得咎。
二、常為眾人之所惱害:因前世瞋惱眾人,令不安穩,故感今生亦為他人惱害之。
6.佛告迦葉:菩薩有四曲心,所應遠離。何謂為四?
一、於佛法中心生疑悔。二、於諸眾生憍慢瞋恨。
三、於他利養起嫉妬心。四、訶罵菩薩,廣其惡名。迦葉!是為菩薩四曲心,所應遠離。《大寶積經》

貪瞋之毒危害道業—一 海濤 輯

貪瞋之毒危害道業—一 海濤 輯
◎戒貪欲
1.貪欲生憂,貪欲生畏;解無貪欲,何憂何畏?《法句經》
2.貪欲的起因:《瑜伽師地論》上云:貪是由取蘊、諸見、未得境界、已得境界、已所受用過去境界、惡行、男女、親友、資具、後有及無有等十事而生起十種的染著之心。
3.而貪念是由事貪、見貪、貪貪、慳貪、蓋貪、惡行貪、子息貪、親友貪、資具貪、有無有貪等事所生起。
4.《俱舍論》則依貪著的對境,將貪欲分為顯色貪、形色貪、妙觸貪、供奉貪等四種。貪欲就是對於五欲六塵求之無厭,而生起染汙心性的精神作用。因此,貪欲是起因於愛著。
5.貪欲的過患:在經典裏,往往以水、毒、狼、病、使、結、濁、縛等等來形容貪欲的可怖。
6.對治貪欲的方法:佛教採取疏導的方式來對治貪欲,顯然更能與時俱進。小乘行人藉著觀修不淨觀來斷除對色身的執著,大乘行者藉著修習禪定觀照離法空寂,了不可得,都是對治貪欲法門。
7.貪欲本無體,執境便成迷。只要我們了達貪欲之虛妄不實,心無妄求,無論什麼樣的境界來臨,我們都能以正智觀察,行無顛倒,自然能達到《法句經》所言的:「無所貪欲,何憂何畏?」
8.《佛遺教經論》說:「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
◎戒瞋恚
1.瞋有三種相,即:
一、非理瞋:他不來惱,而自生瞋。
二、順理瞋:他人來惱,爾乃生瞋。
三、諍論瞋:己法言是,他法言非。

《佛說解憂經》輯要 海濤 輯

《佛說解憂經》輯要 海濤 輯
1.世尊告苾芻言:眾生無數,輪迴無邊,如蟻循環,無有窮盡。眾生貪愛,無明障閉,如陷泥中,而不能出。過去有情,輪迴往復,數不能知。
2.苾芻!所有大地之土都聚一處,和為泥丸,大小如豆,數彼眾生。無始劫來所生父母子孫,每一人下一泥丸,如是泥丸下盡,父母子孫數不能盡。
3.如是無邊輪迴眾生,貪愛無明,顛倒陷愛欲泥中,生死輪迴,不知其數,是知令汝學斷輪迴。苾芻!如是補特伽羅,輪迴眾生以骨作聚,如妙高山,不壞不爛。如是無學聲聞,證四聖諦,了知此苦,真實為苦、苦滅,證苦聖諦。
4.彼補特伽羅見此屍骨不知是苦,亦不能滅三界煩惱。若滅三界煩惱,證須陀洹不空法,決定得菩提。由於七生天、人之中,作斷輪迴,除滅煩惱。七生滿已,聖諦現前,正見智慧,滅盡餘惑,到涅槃寂靜。彼補特伽羅方得解脫輪迴之苦!
5.苾芻!如人眷屬,互相愛樂。以貪愛故,廣造諸業,生死輪迴,譬如野象陷泥坑中,無有出期。又彼眷屬,如恒河沙,父母養育,皆如親子。至後世中,隨其報應,各各不同——或為僕從,或為冤家,互相瞋恨,欺辱打罵;或為傍類,互相食噉,或被殺害。
6.如是種種,諸趣輪迴,如七仙眾,或聚或散,亦如天雨,生其水漚,或生或滅。如是眾生,愚癡大力,迷惑顛倒,不了輪迴;於其眷屬,妄生樂想,造種種業,未有須臾得清淨住。
7.又彼有情,無始輪迴,入地獄中,所飲銅汁,過大海水;如彼豬狗,食不淨物,如妙高山;又彼有情,生死別離,愛戀泣淚,亦如海水;又彼有情,更相殺害,積聚彼頭,過梵天界,虫食膿血,亦如海水;又餓鬼趣,以宿慳貪,受飢渴苦,如遇飲食即成煙焰。鬼報滿已,設生人中,貧窮飢困,種種苦惱,說不能盡。
8.又彼有情,以修福善,生忉利天等境界殊勝,恒受快樂,貪愛熾盛,如火燒乾草,報壽盡時,即墮惡趣,譬如飛禽折其兩翼,剎那落地,受種種苦。是故汝等,學斷輪迴,速求解脫。
9.苾芻!譬如江河、大地、日月、星辰、須彌盧山及諸聚落世界,未壞而得久住,常在世間。今此經典亦復如是,世界未壞,法亦久住。於意云何?為與一切有情止息輪迴故。

探討曼陀羅.時輪金剛沙壇城|四  海濤 輯

探討曼陀羅.時輪金剛沙壇城|四  海濤 輯
1.藏傳佛教的儀式藝術是在通力合作下完成複雜的沙壇城,其價值是協同多於創新,而且藝術工作者的唯一目的就是開啟利他的發心。
2.沙壇城的分解可以解釋為「不執著」的教示,放下我執。儀式反映了佛陀對於無常的認知,生命中一切的本質都是短暫。
3.即使一個佛弟子不能修行密法,能夠看到沙壇城並繞行它,都將會得到很大的利益,而且它是喜樂的因。
4.時輪金剛在字義上解釋為「時間之輪」,是過去、現在、未來所有事件之流動。
5.時輪金剛代表全知,他與一切時間同在,因此他無所不知。輪,既無始也無終,也是佛教的宇宙論,代表佛陀的法教。
6.時輪密續的教示包含了三個獨特的而又同時發生的循環:外時輪教導宇宙論,內時輪教導人體的本質和功能,密時輪教導禪修與成佛之道。
7.時輪金剛不只是一個本尊,還是一個法教,一個密續。它有自己的壇城、經典、咒語、祈請文、修法、儀軌、金剛舞,還有一個長而精采的歷史。
8.透過這許多元素的整合,我們可以了解並體驗時輪金剛的心識。愈深入修行,愈能體會它的廣博和深奧。
9.每一個本尊都有許多不同的形式,最簡單的形式就是一頭雙臂,更精巧的形式則是多頭多臂。很多重要的本尊,不論是男或女,都會呈現與一個伴侶結合的狀態,就是一般熟知的「雙運」,字面上的意思是「佛母|佛父」,代表智慧與慈悲的結合。
10.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的傳承都是源於佛陀的法教,他們的目標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致力於從煩惱痛苦中解脫,了解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11.我們區分派別是因為上師的傳承不同以及強調的道次第不同之故。

探討曼陀羅.時輪金剛沙壇城|三  海濤 輯

探討曼陀羅.時輪金剛沙壇城|三  海濤 輯
1.儀式藝術在傳達密續的意義上其作用有如「視覺的經文」一般,它們不僅提供了法教的另一個面向,也提供行者透過修行開展虔敬的機會。
2.早期密續藝術到西方展示由於沒有正確的解說,因此對雙運產生很多誤解,認為純粹是性愛交抱。在時輪密續的修行中,本尊是一種觀想成陰陽和合或是平衡的意識狀態。
3.了解了禪修的圓滿次第,我們就能夠主宰身體的右脈︵陰性︶和左脈︵陽性︶,了悟整個中脈的覺醒與清淨狀態,就是透過雙運的擁抱而呈現。
4.壇城的目的是使弟子熟知密續和本尊,弟子能夠「進入壇城」,亦即進入本尊安住的狀態。
5.為了修習密續,弟子接受灌頂,等於獲得認可或是授權。密續的上千個法教每一個都有灌頂儀式。密續的本質是透過灌頂儀式傳授,這樣下來,弟子不只是獲得允許修行此法,而且透過上師的化現得到佛陀加持。
6.灌頂儀式每一個步驟和每一個手勢,上師的目的都是在開啟弟子的慈悲心和清淨覺性的智慧。
7.灌頂的西藏文稱為「旺庫」意思是「允許、授權」,也就是獲准修行密法的意思。傳授灌頂的人是金剛上師,因為金剛杵是儀式的工具,可以斬斷妄念而且代表不可毀滅的心。
8.密法透過金剛上師的直接傳授而得以流傳,灌頂實現了金剛上師的誓戒,傳承密法使不致佚失,能夠一直利益眾生。
9.在灌頂的時候,弟子也同樣要發誓願護持這個教法。以這樣的方式,弟子進入這個傳承中。
10.時輪金剛灌頂允許弟子聽聞密續、修行其道、傳授其智慧。其目標在於得到本尊的身心「成就」,最後的目標是大樂意識。
11.生而為人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能夠聽聞佛陀的法教更是稀有,能夠入門修行時輪密續更是稀有中的稀有。

探討曼陀羅.時輪金剛沙壇城|二  海濤 輯

探討曼陀羅.時輪金剛沙壇城|二  海濤 輯
1.每一個密續都有本尊,同樣的,每一個本尊都化現一個密續。每一個本尊代表著佛心的一個面向,每一個密續則揭示了本尊證悟的方法。
2.在密續,心被視為是一個人的中心起源。意識之流連結個人的過去與未來,這可以在他此生的行為中觀察,或是根據輪迴的法則,觀察到他的過去生和未來世。心是這些行為和印記的儲藏室,統稱為「業」。
3.密續修行的核心是微細的心識,是我們生命力、慈悲與智慧能量的來源。每一個密續都有指導我們進入修行的方法,透過本尊的示現讓我們了解心的清淨本質。
4.因此密續不只是一種法教,而且是一種引領成佛之道的指南,它是由被授與的傳承持有者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5.「心的轉化」,是一種意識的直接轉化,可以從本尊傳到人、或是從人傳到另一個人身上。它需要一個具格上師以及一個心識已經轉到堪受灌頂狀態的弟子。
6.這種協調是透過菩提心的生起而達到,菩提心則是經過慈悲的修煉之後生起的心識覺醒狀態。
7.當佛陀傳授密續時,他化現成密續的本尊,並透過心識的轉化傳授完整的法教。
8.據說見到佛陀或是本尊的形象,可以激發起內在佛性的種子。在藏傳佛教裡,這種觀想的具象包括唐卡、雕像、壇城。
9.經過適當的製作過程和供奉,一般認為這些作品也具有像經文、本尊甚至是佛陀傳授的能量一樣。他們被視為是這些代表物的化現。
10.儀式藝術的修行是一種喚起行者內在本尊的方法,喚醒我們本已具足的佛性。儀式藝術包括念咒、音樂、舞蹈、製作食子︵由大麥、麵粉和奶油製成︶、雕塑以及製作沙壇城,這些都做為供養本尊之用。它們是密續修行完整體系的一部分。

探討曼陀羅.時輪金剛沙壇城|一  海濤 輯

探討曼陀羅.時輪金剛沙壇城|一  海濤 輯
1.密續的意義||密續在梵文的意思是「連續」。密續是永恆本質教法的生動表達||包括它的根、它的道、它的果。
2.佛陀的法教可以分為經典和密續,兩者都是以手寫經文保存著,流傳了數世紀。
3.經典是以對話的方式公開講授,而且總是可以廣泛運用;而密續卻有許多不同的形式,包括醫藥和占卜密續,以及金剛乘禪修的根本經典,例如時輪金剛密續就是。
4.密續是金剛乘的核心,它在西藏和蒙古被普遍修行超過了一千三百年。金剛乘是佛道三乘之一,這三乘分別是:小乘,個人解脫的道;大乘,利他的道,透過利益一切眾生而成佛的菩薩道;金剛乘,一般說來透過密續修行是轉化與成佛最直接的道。
5.時輪金剛是佛陀傳下來數千種密續法教之一。每一種密續的中央是一個本尊,被視為佛陀某一種特質的特殊化現。它不是神明崇拜,本尊被認知是一種人格化的心識狀態,讓一個行者能夠在成佛的道上前進。
6.除了中央本尊時輪金剛,在時輪史中還有三位重要的本尊,分別是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薩、大悲的觀音菩薩和大力的金剛手菩薩。
7.時輪金剛的心咒是「唵 阿 吽 吼旱 卡雅 瑪拉 瓦喇雅吽 呸」,這個咒語無法意譯,因為是字母沒有拼成字,但它涵蓋了時輪密續的各個層面。
8.壇城聖殿中包括寂靜尊和忿怒尊,前者是佛的慈悲本質化現出仁慈的形象,後者也是慈悲本質化現出兇惡的形象。
9.最寂靜的本尊通常是以白色、淡藍色或是綠色表現,忿怒尊則是呈現紅色、深藍色或黑色,從他們的身體噴出火焰,消除內心的三毒和行道的障礙。他們攜帶著一些法器,用來斬斷無明和妄想。
10.忿怒尊常被拿來當作大門的守護者,一則防止惡意者入侵,二則歡迎善意者進入壇城或寺廟。

佛經佛語選輯—四 海濤 輯

佛經佛語選輯—四 海濤 輯
1.日夜所造行,欲使眾生安,究竟懷歡喜,無有若干苦,況當長在世,眾患常逼己,不以苦盡智,離俗至彼道。《僧伽羅剎所集經》
2.生老死大海,智慧為輕舟,無明大闇冥,智慧為明燈。《佛所行讚》
3.以欲網自蔽,以愛蓋自覆,自恣縛於獄,如魚入於獄。《出曜經》
4.大悲心為父,菩提心為母,善法為知識,能救護眾生。《大集會正法經》
5.人當瞻疾病,問訊諸危厄,善惡有報應,如種果獲實。《佛說生經》
6.節身慎言,守攝其心;捨恚行道,忍辱最強。《法句經》
7.忍辱是對治瞋恚的最佳法門。《佛遺教經》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又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8.世倘有人,能知慚愧,是易誘進,如策良馬。《佛說孛經》
9.《大般涅槃經.梵行品》上云:「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
10.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佛遺教經》
11.慚愧,是能擁護世間的二種善法,如《本事經》上云:「二白淨善法,能護諸世間,令不失人天,謂慚及與愧。若無此二法,都不識尊卑,穢雜似牛羊,雞豬狗等類。由有此二法,能了別尊卑,非如牛羊等,行諸雜穢事。諸有智慧人,成就二白法,常守人天趣,終不墮三塗。」
12.在《佛說孛經》裏,提出人有十事可愧,即:
一、君不曉政;二、臣子無禮;三、受恩不報;
四、過不能改;五、兩夫一妻;六、未嫁懷妊;
七、習不成就;八、人有兵不能戰鬥;九、慳人觀布施;
十、奴婢不能使。
13.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云:「若作惡時,不羞天者是無慚;若作惡時,不恥人者是無愧。」

佛經佛語選輯—三 海濤 輯

佛經佛語選輯—三 海濤 輯
1.恭敬不生喜,輕慢無瞋恚,智慧如大海,是名真智者。《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2.種種惡毀佛,佛亦無惡想;種種稱譽佛,佛亦無喜想。大慈視一切,怨親等無異。《大智度論》
3.信佛法眾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誨。不惡不恚不放恣,以法自御為常富。《佛說須賴經》
4.法王為第一,眾尊無過佛,愍彼眾生類,三界佛覆護,可事可恭敬,欲度不度者,如是功德著,佛覺不覺者。《僧伽羅剎所集經》
5.恭敬通於身口意三業。《十住毘婆沙論》云:「恭敬,名念其功德,尊重其人。」此就意業而言;「恭敬,稱名尊重禮拜,迎來送去,合掌親侍。」乃指身業而言;「以大乘法教化眾生,名為恭敬。」此以口業之說法教化而名恭敬。
6.《西方要決釋疑通規》主張淨土之行人須修五種恭敬:
一、恭敬有緣之聖人;二、恭敬有緣之像教;
三、恭敬有緣之善知識;四、恭敬同緣之伴;五、恭敬三寶。
7.修行佛道有四種方法,即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此中恭敬修,謂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亦不憍慢。
8.《八十華嚴.賢首品》上云:「深心信解常清淨,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誠供養而發心。」
9.《大方便佛報恩經》說,能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名知恩,亦名報恩。即:
一、見惡眾生,心生憐愍,以修慈因緣故。
二、見苦眾生,目不暫捨,起悲因緣故。
三、見師長父母有德之人,心情歡悅,起喜因緣故。
四、見怨家眾生,心不瞋恚,修捨因緣故。
10.《增壹阿含經.等見品》說:「當知反復,識其恩養,小恩常不忘,何況大者?」
11.《優婆塞戒經》則云:「少恩加已,思欲大報;於已怨者,恒生善心。」

精進波羅蜜多

精進波羅蜜多
1.精進之功德:一個人如果能行布施和持戒等波羅蜜,但不能精進,那就表示他是一個懈怠的人。懈怠的人是不能夠成辦善事、利益眾生和成就菩提的。
2.《智海請問經》云:「懈怠的人是不能成就布施乃至般若的。懈怠者是不能利益眾生的,對他們來說菩提是極為遙遠的。」
3.如果具足精進,則一切白法功德皆能開顯增長。經云:「以精進力故,善法之功德才不會減少,無邊智慧之正覺寶藏才能獲得。」
4.依精進之力,才能超越那充滿恐懼的叢山。如《莊嚴經論》中所云:「依精進力故,解脫諸怖畏;依精進力故,速證大菩提。」
5.一個人如果具有精進,成就無上菩提就不困難了,因為有精進的地方,就一定有菩提。
6.精進的體性簡單地說,就是對善法之不斷的嚮往和努力。精進之體性既是對善法之嚮往和努力,亦是懈怠之對治。
7.懈怠可分三種:昏睡之懈怠,畏痛之懈怠和下劣之懈怠。
8.昏睡之懈怠是指喜愛臥倒、睡眠、昏沉或貪溺於身心閒逸之情境。
9.畏縮之懈怠者:有人這樣想:「像我這樣不成材的人,縱然努力精進,也很難成佛吧!」這樣想就會心生怯弱及退志。
10.下劣之懈怠者:這是指喜歡降伏敵人或積聚資財等多行不善業而說的。因為這些不善業皆是苦痛之因,所以一定要遮止。
11.精進可以分為三種:
一、披甲精進,此旨意樂圓滿,
二、攝善精進,此指善行圓滿,
(1)斷捨煩惱精進,(2)勤修善法精進,(3)利益眾生精進。
三、無厭足精進,乃至未證菩提之間對勤行各種善業心無厭足。 此指前二種精進臻於究竟之地。
12.精進之果報者,可以從究竟之果報和暫時之果報兩方面來說。前者是指得證究竟無上菩提。後者是說:即使在生死輪迴中時,能行精進波羅蜜多,也能獲得世間的最後快樂。

度母.救度者—六 海濤 輯

度母.救度者—六 海濤 輯
10 敬禮威德歡悅度母 寶冠珠鬘簇放眾光
最極喜笑宣都答瑞 戰勝攝伏世間惡魔
11 敬禮能夠召引守護 諸地神祇大眾度母
豎怒眉面宣吽聲字 一切衰敗悉令度脫
12 敬禮頂冠新月度母 冠中綻放勝妙嚴光
頂髻上現阿彌陀佛 恆常簇射眾寶大光
13 敬禮如盡劫火度母 安住熾盛焰鬘中者
普遍喜悅右伸左踡 徹底滅壞惡怨眾軍
14 敬禮手按大地度母 雙足踐踏施以鎮壓
現怒眉面宣揚吽聲 破碎降伏生死七趣
15 敬禮安隱柔善度母 涅槃寂滅最樂行境
俱梭哈嗡清澈音聲 善於消滅極大災禍
16 敬禮喜悅圍繞度母 令諸冤家支體脫離
言俱十字咒句莊嚴 明字吽聲普施解脫
17 敬禮宣揚都瑞度母 足躡相勢吽字種子
須彌曼答拉揩拉尸 諸山三界皆令震動
18 敬禮手中執住鹿月 猶如天界大海度母
誦一佩聲及二答拉 悉能滅除諸毒無餘
19 敬禮諸天集會度母 天王緊那羅所依恃
燦爛堅鎧普施歡悅 滅除鬥爭及諸惡夢
20 敬禮雙目猶如日月 遍放殊勝光明度母
誦一哈拉二都打拉 善除惡毒瘟熱諸病
21 敬禮具三真實度母 善靜威力無不圓滿
最勝無上都瑞消除 惡鬼起屍藥叉諸軍
此是根本總持讚文 及二十一禮敬頌詞

◎總讚
嗡 我向至尊聖者度母歸命禮
敬禮達瑞速捷勇母 以督達瑞消除怖畏
以督達施與諸利益 具娑哈音者我禮讚

度母.救度者—五 海濤 輯

度母.救度者—五 海濤 輯
13.在融入之後,可以專注於度母聖意的本性。接著把功德迴向於菩提心的生起和成就度母果位,以便能帶領每一位有情儘速成就度母的果位。
14.藉由一顆清淨依止心獲得度母的加持,你就種下發展自心並實際成就度母的種子。
15.這些基本的大乘修行,是你對度母所能作的最好供養,這使你更親近度母,所以度母會迅速地幫助你成辦一切事業。度母能幫助你多少,就看你對大乘教法的本質實修了多少。
16.如同慈母愛子,無怨無悔無遲疑,度母與眾生感應最相應。在密續中,度母有多種化現,分別代表著多元的殊勝功德。
◎21度母讚
嗡 我向至尊聖者度母歸命禮
1 敬禮速疾奮勇度母 目如剎那電光閃照
彼乃三界怙主觀音 淚海中盛蓮華所生
2 敬禮百秋朗月度母 圓滿遍照無垢容貌
如千星宿俱時聚集 發出熾然耀眼威光
3 敬禮紫磨金色度母 殊妙蓮華莊嚴素手
與施精勤調伏喜靜 忍禪究竟智慧無二
4 敬禮諸佛頂髻度母 能勝無邊不善力行
無餘成就波羅蜜多 勝者佛子之所依恃
5 敬禮都答瑞吽度母 聲滿欲色界及虛空
運足踩毀生死七趣 悉能召引一切有情
6 敬禮帝釋火神梵天 風神自在所尊度母
鬼神起屍尋香藥叉 諸眾等所共稱歎者
7 敬禮宣揚扎佩度母 摧毀他人神變設施
右足內踡左足伸踏 舞熾焰中身極明耀
8 敬禮都瑞巨畏度母 徹底摧毀諸大怨魔
於蓮華面一現怒眉 無餘斬盡一切冤家
9 敬禮結三寶印度母 手指當心威嚴殊相
勝輪嚴飾十方無餘 自身熾盛光芒聚種

度母.救度者—四 海濤 輯

度母.救度者—四 海濤 輯
◎觀想度母
1.當你持咒時,觀想度母就在你額前約一個身體長度的舒適距離。
2.首先思惟諸佛的大樂超然智慧,完全瞭解一切的所知。思惟法身聖意即究竟上師。
3.諸佛聖意究竟上師和對於被業和煩惱控制、受苦及障蔽的你和一切有情的大悲心是連結在一起。
4.由於大悲心使然,諸佛的聖意彰顯在度母的女性形相上。度母慈悲視眾的眼神,就好像母親慈愛地看著她鍾愛的獨子一般。
5.度母右手結施勝印,持著一枝烏巴拉花的莖。左手捻著另一枝烏巴拉花的莖,三根手指頭向上豎起表示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6.度母如同佛一般有圓滿的相好莊嚴。額頭白色的「嗡」字,是金剛聖身的本質;頸部的紅色「阿」字,是金剛聖語的本質;在心的位置有藍色「吽」字,是金剛聖意的本質。
7.「嗡」字放出白色甘露到我們的額頭,流入體內,清淨從無始生到現在,由身體所累積的障礙與惡業。從度母喉輪的「阿」字,放出紅色甘露,由我們的喉輪進入,完全清淨口所累積的一切障礙與惡業。
8.接著從度母心輪的「吽」字,放出藍色甘露,進入我們的心輪,清淨從無始生到現在,心所累積的一切障礙與惡業。出於對我們和一切有情的悲心,度母就這樣清淨我們。
9.當你持誦「嗡答列 都答列 都列 梭哈」時,要這樣全神貫注觀想。或者在修度母短軌時,可以觀想度母在你的頭頂上。
10.當你結束觀想時,向度母祈請:「願我速捷成就度母,讓無數的有情免除一切痛苦,並引導他們成就圓滿正覺。」
11.藉由生起菩提心,祈請能有這樣的成就:為了其他有情的緣故,希望能成就度母。為了救度一切有情,而不是隨順自私的心,而是改變態度,利用你的人生為眾生服務,使一切有情獲得今生和究竟的安樂。菩提心之愛與慈悲的心念,最能使度母歡喜。
12.觀想度母融入綠光,從額頭進入,並融入你的心。此時思惟:「我的身語意已經受到加持,成為度母的金剛聖身、聖語和聖意。」

度母.救度者—三 海濤 輯

度母.救度者—三 海濤 輯
◎修持度母法門的利益
1.很多印度瑜伽士依止度母。他們藉由歸依度母而成道,引導無數的弟子在道上成就世間和究竟的安樂。例如偉大的班智達阿底峽尊者依止度母,成就整個菩提道次第。
2.為了幫助有情成功地成就暫時和究竟的安樂,諸佛所有的懿行都彰顯在此女性形相的救度者——度母身上。
3.修行中有很多內在的障礙會阻礙心的發展,這些內在的障礙會衍生出外在的障礙。因此,為了佛法修行的成功,為了實證菩提道次第,你必須依止一位特別的本尊或佛,諸如度母。
4.修持度母,可速得成就菩提的究竟安樂。你會得到更多樂因功德,而且能阻止來生痛苦的轉世,得到諸佛授記且證得菩提。
5.度母能夠解決人生很多的困難:她能讓你免於早逝,幫助你從疾病中康復,帶給你事業成功,幫助你找到工作,並帶給你財富。透過修持度母法門,你能獲得今生想要的一切安樂。
6.對度母作讚誦,以敬信心早晚誦「二十一度母禮讚文」,可離六道之苦,解脫一生中所有災難及病痛。
7.能去除修道的障礙及煩惱毒、亦特別可去除世間中毒、怨敵、墮地獄等等之苦,壽命、財產、眷屬、功德無量無邊,於究竟上可迅速成佛。
8.或者在日夜任何時間憶念度母,唱誦讚偈並持真言,能保護你免於恐懼和危險,並實現你所有的願望。
9.當你碰到特別嚴重的困難,諸如危及性命的疾病,如果你依止度母,通常會克服困難或從疾病中康復。藉由祈請度母和持度母咒,難以生育的夫婦也能依所願而生育。
10.修持綠度母法或持誦綠度母咒,在世俗諦上能除去災難恐懼,積集善業功德,獲得平安吉祥。在勝義諦上能消除煩惱根本,究竟成佛,其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11.白度母是綠度母的化身,修持白度母法,除了能獲得綠度母一般的功德之外,對於去除命難、增長壽命更有特別的加持。
12.修持度母法門,能斷生死輪迴,消除一切魔障、業障、病苦等,並能消災、增福、延壽、廣開智慧,凡有所求,無不如願成就。

度母.救度者—二 海濤 輯

度母.救度者—二 海濤 輯
1.「答列」是從輪迴中解脫的意思。意指度母將引導有情從輪迴、從真正的痛苦或困難中解脫。藉著歸依度母和修持度母法門來依止度母,諸如持咒或是祈請,度母會以「答列」解脫你,遠離所有這些真正的苦。
2.「都答列」的意義:第二個字「都答列」意指將你從八種恐懼中解脫。這八種恐懼與來自地、水、火、風的外在危險有關,也來自像是竊賊和危險的動物有關。然而,主要的危險來自無明、執著、瞋心、驕慢、妒嫉、吝嗇、疑心和邪見。心中這八種煩惱就是主要的危險。
3.藉著歸依度母和修持度母法門,你可以從這八種煩惱的內在危險中解脫。你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從外在的危險(恐懼)中解脫,因為外在的危險或恐懼皆來自內在的煩惱。
4.第二個字「都答列」意指將帶領你從八種恐懼中解脫,免除真正的苦因:業和引起一切痛苦的煩惱。藉著歸依度母和修持度母法門,你可以從真正的苦因中解脫,這就是「都答列」的意思。
5.「都列」的意義:第三個字「都列」使你從疾病中解脫。在四聖諦裡,「都列」表示滅諦,是究竟的法。從疾病中解脫的角度來看,我們真正的疾病是對我的本性之無明,和無明引起的一切煩惱。這就是我們真正的沈痾。
6.這些煩惱的疾病止息了,一切真正的痛苦以及它們所產生的困難也會停止。藉由從疾病中解脫,「都列」實際上讓我們從真正的苦因——煩惱——中解脫,也從真正的痛苦中解脫。
7.整句度母咒:「嗡 答列 都答列 都列 梭哈」意思是「我禮敬救度者,一切勝者之母」。
8.歸依度母和修持度母法,諸如持度母咒、修持包含於此咒的道,可以成就佛的四身果位。四身就是止息或解脫二障的境界。
9.度母是一切勝者或諸佛之母,能引導你和其他的有情免於墮入輪迴苦海,帶領你到無上正覺的境地,並具足五智四身。
10.藉著歸依度母和修習度母法門,會在自心中得到度母的加持。藉由在你心中建立三士道來淨化你身語意一切的不淨,並且成就度母清淨的金剛聖身語意,你的身語意轉化為度母的聖身語意。

度母.救度者—一 海濤 輯

度母.救度者—一 海濤 輯
◎度母形象
1.度母,全稱為聖救度母,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為密教觀音部的佛母,又稱為聖多羅菩薩、綠度母、救度母以及聖救度佛母等等。共有二十一尊,稱為二十一度母,皆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綠度母即二十一尊度母之主尊。
2.度母為金剛乘尊崇女性慈愛特質的典範。在《度母本源記》中,敘說度母為觀音的眼淚所化現;亦有說為鼓音王如來時期,國王之女智慧月,誓願於輪迴未空之際,以女身度化一切眾生。所以她非常慈悲而且加持迅速,故被稱做速勇母。
3.在真實的意義上,度母實乃三世諸佛菩薩事業之化現。
4.度母乃是引度三界眾生,及聲聞、緣覺之羅漢得究竟佛陀解脫果位之菩薩,具足別解脫、密乘、菩薩三戒之清淨戒體,不住於涅槃亦不住輪迴,以達究竟果位,能度三界一切之苦。
5.度母有六種不同的身體顏色,即白、紅、藍、黃、綠、黑等六色。
白色:表度母之身。紅色:表度母之語。
黑、藍色:表度母之意。黃色:表度母之功德。
綠色:表度母之事業。
6.二十一度母依次為:
奮迅度母、威猛度母、金顏度母、頂髻尊勝度母、吽音叱度母、
勝三界度母、破敵度母、 破魔軍度母、供奉三寶度母、
伏魔度母、解厄度母、吉祥度母、烈焰度母、笙眉度母、
大寂靜度母、明心吽音度母、勝三界度母、消毒度母、消苦度母、消疫度母、賜成就度母。
◎度母咒:嗡 答列 都答列 都列 梭哈
1.咒語的意思是「我禮敬救度者,一切勝者之母」。
2.度母咒「答列 都答列 都列」的意思是:「不論在悅意或不悅意的環境裡,我恆常以身語意向您,諸佛一切事行的化身頂禮。」
3.一切的道次第——小乘、大乘、波羅蜜多乘和金剛乘,從開始到成佛都包含在「答列 都答列 都列」裡。

菩提心與慈悲心—四 海濤 輯

菩提心與慈悲心—四 海濤 輯
1.修習四無量心的意義在於利他。一般人做事情都是先從自己的利益開始著眼,但是因為太過於注重自己的利益,最後反而對於他人與自己兩方面都造成傷害。
2.聲聞、緣覺由於沒有生起利他的心念,所以並沒有辦法成就佛果。也就是說只有單單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情的話,就會有這樣的過患。
3.慈悲是淨除業惑、煩惱、垢障,積聚福德、智慧、資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是淨業、集資法門中極為殊勝的修持。
4.十九世紀的大成就者巴楚仁波切說:「有菩提心是最殊勝的,沒有菩提心的話,就失去了方便。」
5.沒有一尊佛是不具備菩提心而能成佛的。過去的諸佛依止菩提心而成佛,未來的諸佛依止菩提心而成佛,現在諸佛同樣也是依止菩提心而成佛。
6.如果你不具有菩提心的話,無論聽了多麼深奧的佛法,都仍然是不完全的。不具足菩提心的人,對空性的了解也不可能圓滿,就像阿羅漢沒辦法成就佛果一樣。
7.有些人只注重心的某一部分的小小禪定,而不修養菩提心,這就像是沒有看到大海,卻只注意牛走過的腳印一樣。
8.菩提心是入大乘教法的主幹、根本,是佛所說一切教法最精髓的地方,修行道路一開始的關鍵就是菩提心。
9.要生起菩提心的開始依止是悲心。就好像是母親愛自己的獨生子女,所生起的種種照顧之心一樣,是不由自主就生起的悲心。我們也要以這種方式對一切眾生生起無量悲心,因為悲心是利他而沒想到自己利益的。
10.菩提心的體性,就是以自利利他作為處世的態度。希望一切眾生皆從輪迴中解脫、遠離痛苦、並且得到究竟的佛果,這個心願就是菩提心。
11.昆努仁波切在《菩提心讚頌寶炬》裡說過,如果要在世間上講人人都會歡喜的談話,那一定就是具有菩提心內容的話。

菩提心與慈悲心—三 海濤 輯

菩提心與慈悲心—三 海濤 輯
1.噶舉派中的噶舉教法:「四加行」(即轉心四思惟),行者要深入思考人身難得、諸行無常、業報因果、輪迴過患,認清這世間是充滿苦的,如生老病死苦、無常聚散苦等等。因此產生出離心,願從充滿痛苦的輪迴脫離出來,這便是小乘之發心。
2.有了這種離苦得樂的出離心後,再進一步便不應只顧自己解脫,而應該發心救度一切眾生,因為所有眾生也一樣受著無量無邊的苦難,由此發心為救度眾生而修行,這便是大乘的菩提心。
3.有了出離心及發出了菩提心後,就是修持金剛乘法門的時候了。
4.四加行,能幫助我們斷除粗的我執,無造作的安住能幫助我們斷除更多的我執,菩提心的修持能幫助我們斷除細的我執,空性的觀修能幫助我們斷除微細的我執。
5.大悲心和菩提心的差別——二者皆是利他之心。菩提心是以慈悲心為基礎而發起的覺醒之心。
6.菩提心是大乘所講的發心,大悲心則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的功德。
7.發菩提心的重點,是在於儘量發起強有力的意向:我獨自一人要讓每一眾生成就佛道,究竟離苦得樂!
8.菩提心是我們入達證悟的主因。培養菩提心能使我們的心變得廣闊、開敞,並建立起勇猛的自信。
9.所以我們要在菩提道的起點,發起最積極的意向:我將令一切眾生證得佛果。
10.我們身陷輪迴而受苦的主因,是在於我們只關心自身的福祉。
11.如果能每晚觀修四無量心而至淚流滿面,那是最好的了。即使只生起一彈指的慈悲,也能消除多劫的障礙。
12.慈無量心和喜無量心的差別:
慈無量心:令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
喜無量心:令一切眾生具無苦之妙樂,亦即絕對的快樂。
13.「無量」,是指我們所觀想的對象遍及一切的眾生。經由四無量心,特別是悲無量心的修持,漸漸地我們就能發起菩提心。

菩提心與慈悲心—二 海濤 輯

菩提心與慈悲心—二 海濤 輯
1.發菩提心有二要件:
一、對一切眾生生起悲心,希望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二、志令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證入佛果。
2.雖然平日我們也是為了眾生的利益而行種種善,但這還不能稱為發菩提心。為了令一切眾生皆得成就佛道、離苦得樂而力求覺證,是謂發菩提心。
3.對於仇敵,我們要生起悲心,思惟如何利益他們、幫助他們不去傷害別人。若非得要示現忿怒相,也要看情況來示現,而且一定要建立在純淨的悲心之上。
4.其實,煩惱妄念的恩德很大,若沒有煩惱妄念,也就無法生起智慧。比如:沒有瞋心就沒有安忍,沒有仇敵就沒有我們修習安忍的對象。安忍是因不斷去轉化瞋心才修成的。
5.發心最為重要。真懷善心時,惡法也會成為善法;若懷惡心,善法也會變成惡法。
6.若發心是為利益他人,而且是建立在慈悲之上,那麼打、罵人也可能成為功德;若以嫉妒心、憍慢心、比較心而禮拜、念佛、行善,終究無法成為功德。
7.許多看似沒意義的行為,由於發心殊勝,也能成就善法功德。
8.每一個人都有深重的煩惱習氣,能生起微小的悲心,就已是極大的福報。
9.通常悲心生起時,顯現的會是寂靜慈悲之相。至於那些智慧護法或忿怒本尊,他們乃是佛事業的化現——對於無法以寂靜、慈柔方式度化的頑強眾生示現忿怒相,使其立即停止造業,不去傷害別人。
10.幫助他人,宜以「寂靜相」善巧從事。忿怒相必須建立在悲心而非瞋心之上。
11.發菩提心旨在動機——強有力的動機會引發強有力的動力、勇氣,得到強有力的結果。

菩提心與慈悲心—一 海濤 輯

菩提心與慈悲心—一 海濤 輯
1.基本上,慈悲心、菩提心皆是利益他人的心態。
2.培養利他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想遠離輪迴、成就涅槃,都必須以利他之心為基礎。
3.我們若能將利他之心逐漸擴大,外境也會自然變得更為善順。
4.多數的人對慈悲有錯誤的見解,覺得慈悲心是替別人感到難過。慈悲並不是為別人感到難過,真正的慈悲心是平等的心境,這種心境是沒有任何的分別,沒有任何偏頗的意見,所以叫作「慈悲觀」。
5.由此可知,慈悲也是修靜觀的方法,因為我們愈修慈悲感覺到外面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心中平等的見解就會愈強。
6.慈悲是開展和諧的最佳途徑,因為所有的人類,不論種族、文化背景,都有共同的基本願求——欲求快樂、厭離痛苦,也因此慈悲能成為普世公認的美德。
7.心懷慈悲的人總是安詳自在、平易可親得多。無論在什麼環境下,他們都能較好過,覺得整個世界充滿了愛。
8.慈是願求自、他快樂,悲是願求自、他離苦,慈、悲之功德可以漸進的方式培養。
9.我們可以從那些容易使我們生起慈悲心的對象開始練習,到後來甚至對敵人也能生起慈悲心——他也和我一樣欲求樂、厭離苦,不幸的是,他用錯了方法。他只是被煩惱迷惑暫時遮蔽了心目,那並不是他的真實本性。
10.我們可以如是漸進地培具基礎慈悲心。之後,進而擴大到對一切具有心識的生命,我們都能體認彼此共有的願求,生起了「願他們能得樂」、「願他們能離苦」的心願。
11.當我們能以這樣的心懷擁抱每一個生命時,便是所謂的無量慈、無量悲。以此為基礎,我們便能修養所謂的菩提心——覺醒的菩薩心懷。
12.我們必須培養慈心、悲心和菩提心,以出離輪迴、證得佛果。

菩薩的報恩與發心|二  海濤 輯

菩薩的報恩與發心|二  海濤 輯
15.牛頭阿傍聞已,心生瞋恚,尋以鐵叉前刺我頸,尋時命終,即得脫於火車地獄百劫之罪。我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即脫火車地獄之罪!」
16.佛告喜王:「挽火車者今我身是,因發菩提心故疾得成佛。是故當知: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其事非一,或因慈心,或因恚心,或因施心,或因慳心,或因歡喜,或因煩惱,或因恩愛別離,或因怨憎和合,或因親近善知識,或因惡友,或因見佛,或因聞法。
17.是故當知: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各各不同。喜王!當知:菩薩摩訶薩知恩報恩其事如是!」《大方便佛報恩經.發菩提心品》
◎菩薩的發心
1.爾時薄伽梵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應當先發五種勝心。云何為五?
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
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
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
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
五者,恒懷慚愧,何時償畢。能發如是五種心者,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慈氏!當知即是菩薩摩訶薩修大乘行,發五種心。此五心中:
一者,於諸有情起大悲心;
二者,為諸有情求一切智,心無退轉;此二心者於大乘法精進修行。
三者,一切有情皆我親友;
四者,一切有情於我有恩,未有毫釐用相酬報;
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屬,我曾於彼起不善業,種種呵罵,非理責罰,深心慚愧,何時償畢。此之三心令諸菩薩勇猛不退,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發菩提心品》

菩薩的報恩與發心|二  海濤 輯

菩薩的報恩與發心|二  海濤 輯
二者,復有不見諸佛、菩薩不思議事,以聞諸佛、菩薩祕密之藏。聞已即生信敬之心。得生信心故,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摩訶般若,是故發菩提心。
三者,復有不見諸佛、菩薩不思議事,亦不聞法,見法滅時,復作是念:無上佛法能滅眾生無量苦惱,作大利益,唯諸佛、菩薩,能令佛法久住不滅,我今亦當發菩提心,令諸眾生遠離煩惱!願我此身受大苦事,護持佛法久住於世故,發菩提心。
四者,復有不見諸佛、菩薩法滅時,唯見惡世諸眾生等,具重煩惱、貪欲、瞋恚、愚癡等,無慚、無愧、慳吝等,嫉妒、恚、癡、苦惱等,不信、邪疑、懶惰等。見是事已,即作此念:『大惡世時眾生不能修善,如是惡時尚不能發二乘之心,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今當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已,乃當教一切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0.爾時喜王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知恩,自發菩提心。菩薩報恩教一切眾生令發菩提心者,如來世尊於生死時,初發菩提心,因何事發?」
11.佛言:「善男子!過去久遠不可計劫生死中,時以重煩惱起身、口、意業故,墮在八大地獄,所謂阿訶訶地獄、阿婆婆地獄、阿達多地獄、銅釜、大銅釜、黑石、大黑石,乃至火車地獄。
12.我於爾時墮在火車地獄中,共兩人竝挽火車,牛頭阿傍在車上坐,緘脣切齒,張目吹火,口、眼、耳、鼻煙炎俱起,身體殊大,臂腳盤結,其色赤黑,手執鐵杖,隨而鞭之。
13.我時苦痛,努力挽車,力勵前進。時我徒伴劣弱少力,劣弱在後。是時牛頭阿傍以鐵叉刺腹,鐵杖鞭背,血出沐浴,隨體而流。其人苦痛,高聲大喚,苦痛難忍,或稱父母,或稱妻子。雖作如是唱喚,無益於己。
14.我時見是受大苦惱,心生哀愍。因慈心生故,發菩提心。為此眾罪人故,勸請牛頭阿傍:『此罪人者甚可憐愍!小復加哀,垂慈憐愍。』

菩薩的報恩與發心|一  海濤 輯

菩薩的報恩與發心|一  海濤 輯
◎菩薩的知恩與報恩
1.爾時會中有一大菩薩摩訶薩,名曰喜王,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仰白如來,而作是言:「菩薩云何知恩報恩?」
2.佛告喜王菩薩:「善男子!諦聽,諦聽!菩薩摩訶薩知恩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報恩者,亦當教一切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3.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初發三菩提心時,立大誓願,作如是言:『若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當大利益一切眾生,要當安置一切眾生大涅槃中!復當教化一切眾生,悉令具足般若波羅蜜。』是則名為自利,亦名利他。
4.是故初發菩提心者,則得名為菩提因緣、眾生因緣、正義因緣、三十七助道法因緣,攝取一切善法根本,是故菩薩名為大善,亦名一切眾生善根,能破一切眾生身、口、意等三業諸惡。
5.菩薩摩訶薩初發三菩提心時,有五事:
一者,性;二者,行;三者,境界;四者,功德;五者,增長。
6.菩薩若能發菩提心,則得名為菩薩摩訶薩,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大乘行,是故初發菩提心,即能攝取一切善法。
7.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修行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發心,終不能得。是故發心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本。
8.菩薩摩訶薩見苦眾生,心生憐愍,是故菩薩因慈悲心故,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能習三十七品。因三十七品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發心名為根本。
9.菩提心有四種:
一者,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若見、若聞諸佛、菩薩不可思議事,爾時即生信敬之心,作是念言:『佛菩薩事不可思議,若佛菩薩不可思議事,是可得者,我亦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至心念於菩提,發菩提心。

損毀五戒之過犯—二 海濤 輯

損毀五戒之過犯—二 海濤 輯
1.妄語中有十惡事。何等十?
一、口常臭爛;二、善神背叛,兇鬼易陵;
三、實言流世,眾所不信;四、俗為重事,不在言議;
五、未有實事,惡名遠聞,為人輕毀,不起恭肅;
六、雖言有實,人不奉用;七、多懷愁怖;
八、種誹謗業;九、身死命終生地獄中;
十、設得為人,常被誹謗。是十惡事。
2.飲酒有三十五惡。何等三十五?
一、散盡財賄;二、致眾苦患;三、怨諍增重;
四、裸露形軀;五、惡名遐邇;六、慧明日減;
七、應得不得;八、已得便失;九、顯揚惡事;
十、要務頓廢,憂慼之本;十一、恍惚變沒;十二、顏貌鄙惡;
十三、輕慢尊長;十四、不知供養沙門、婆羅門;
十五、自於室家不遍尊卑;十六、不宗敬佛;
十七、不崇大法;十八、不敬事僧;
十九、返親惡人;二十、遠離明能;
二十一、崩墜邪道;二十二、無慚愧心;
二十三、不護根門;二十四、惛荒婬欲;
二十五、眾所不愛;二十六、人不喜見;
二十七、德士宿舊咸來咎責;
二十八、集造眾惡;二十九、要用之勢,不豫識任;
三十、智德隱避;三十一、像類不別;
三十二、去泥洹遠;三十三、種狂惑業;
三十四、身死命終生地獄中;三十五、設得為人,愚癡頑瞶。」
3.是時難提優婆塞及五百清信士、諸天、世人、四輩之眾,聞佛所說,畢命受持,頭面遶竟,踊悅而去。
(以上講義內容整理自《佛說出家緣經》)

損毀五戒之過犯—一 海濤 輯

損毀五戒之過犯—一 海濤 輯
1.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俱千二百五十。是時難提優婆塞與五百優婆塞,出王舍城,上耆闍崛山,往謁佛所,頭面禮足,長跪叉手問佛:「大德!願聞優婆塞五戒,毀犯正戒,有何惡事?」
2.佛答:「難提優婆塞!楚害生命有十惡事。何等十?
一、現世常懷害心;二、後世毒心隆赫;
三、恆被痛害,怨怨不息;四、人不喜見;
五、思慮多惡;六、見者怖懼;
七、眠不安寐,夢則惶怖,覺則驚悸;八、死時狂勃種短命栽;
九、身壞命終生地獄中;十、設得為人多病少命。是為十惡事。
3.偷劫他財,有十惡事。何等十?
一、貪餮深重,恆為眾疑;
二、能興重惡,行則非時,動則非法;
三、親友惡逆,賢良疏遠;四、敗戒果敢;
五、常懼王伺,須財市命;六、種遺寶物;
七、貧敝之業;八、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九、設得為人,飢寒困苦,致財良難,雖獲少財,五事共之——王、賊、水、火及惡妻子——;
十、今乃藏埋,會亦當失。是為十惡。
4.邪婬有十惡事。何等十?
一、常為其夫伺捕楚毒,室家不和;二、善法消竭,不善法增;
三、危敗軀身;四、不檢其妻,不守財賄;
五、常為人疑,宗親不信;六、種業如是;
七、門不貞潔;八、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九、設得為女,非獨一主;
十、設得為男,馳騁邪婬,自失其妻。是十惡事。

菩薩法性印—四 海濤 輯

菩薩法性印—四 海濤 輯
1.云何般若波羅蜜菩薩性印?
一、菩薩摩訶薩了知一切世間之事,知諸方術及諸眾生所有言說。
二、雖知此事心不迷謬亦不放逸,不為外道之所誑惑,不隨邪見所說義理。是名般若波羅蜜菩薩性印。
2.菩薩性者不可思議,成就具足諸功德事,清淨真實,具足淨法,是故名上,亦名不動,亦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印。
3.菩薩摩訶薩若不覩見惡法過患,則不得修一切善法。
4.菩薩摩訶薩修上善時,若以客塵煩惱因緣墮三惡道,猶故勝於惡道眾生。何以故?菩薩性故。
5.若以客塵煩惱因緣墮惡道者,能速破壞,疾得出離。如其不出,不同惡道,受於重苦。
6.若受苦時,於諸眾生猶生大悲,以性因緣故得悲心。是故菩薩勝於一切三惡眾生。
7.菩薩摩訶薩以四煩惱因緣故破壞淨法。何等為四?
一、利重常恒。
二、以是二結(根本煩惱及隨煩惱)親近惡友。
三、若於師所、王主、怨賊而生怖懼,故失善心,起於煩惱。
四、為身命故,作諸惡法。以是四法雖有菩薩摩訶薩性,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復有四事,雖有菩薩摩訶薩性,亦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
一、不值善友、佛及菩薩不謬說義者。
二、雖值善友、佛及菩薩,錯謬解義,不學菩薩所有禁戒。
三、雖值善友、佛及菩薩,隨順解義,不能學持菩薩禁戒。
四、雖值善友、佛及菩薩,隨順解義,學菩薩戒,善根未熟,未得具足莊嚴菩提。是故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9.菩薩雖有菩薩之性,若不具足如是四事,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雖復具足如是四事,無菩薩性而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無有是處。 (以上講義整理自《菩薩善戒經》)

菩薩法性印—三 海濤 輯

菩薩法性印—三 海濤 輯
五、譬如有的,箭則著之。我若增長是瞋心者,則不能觀善、惡等法。若不能觀善、惡法者,必定當墮三惡道中。以是義故,若打、若罵,不應於他生瞋恨心。如是觀已,是名羼提波羅蜜菩薩性印。
六、復次若見有打罵者,應於是人生一子想,心無怨恨。是名羼提波羅蜜菩薩性印。
3.云何毘梨耶波羅蜜菩薩性印?
一、菩薩摩訶薩懃修精進,晨起夜寐,不樂眠臥,終不觀於寒熱、飢渴、恐怖、歡喜。
二、凡所造作若是世事及出世事,要令究竟,終不中廢。事若未果,終不中悔。
三、雖得他人恭敬、供養,於己所修不休不息。
四、於自己身不起輕心,言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五、雖見世間難為之事,終不退縮。是名毘梨耶波羅蜜菩薩性印。
4.云何禪波羅蜜菩薩性印?
一、菩薩摩訶薩至心樂觀諸法實義,樂住寂靜及無人處,樂離惡人,增長善法。見樂靜者,歡喜、恭敬。
二、雖有煩惱,本性輕微,所有善心終不為於諸惡覺、觀之所破壞。
三、修集慈心,視怨如子。
四、若見眾生受大苦惱,生於悲心,隨其己力而為除斷,願諸眾生悉令安隱。身設受苦,不生憂惱。
五、若失身命及以財物,若繫、若縛、若打、若擯,能自曉喻,不失正念,生於憂苦。
六、專心聽法,書寫、受持、讀誦、解說,若他忘失,能為誨示。
七、以如是等至心因緣,於後世中不忘法界。是名禪波羅蜜菩薩性印。

菩薩法性印—二 海濤 輯

菩薩法性印—二 海濤 輯
1.云何尸波羅蜜菩薩性印?
一、菩薩摩訶薩身、口、意業性自淨軟,於眾生中不起惡心、恚害之心。
二、若因客塵諸煩惱等造作眾罪,作已心悔,深生慚愧,發露懺悔,於諸眾生起憐愍心,作一子想,終不以手若杖、若石加於一切。
三、心常求覓真善知識,志樂供養父母、師長、耆舊、宿德,破壞憍慢,先意問訊,知恩、念恩。
四、若有乞者,軟語慰喻,不以幻術誑惑眾生,終不樂以非法活命。常喜修集一切功德,教諸眾生廣修福業。
五、見諸眾生所受諸苦——斷其命根、打縛閉繫、飢渴寒熱——,菩薩爾時觀彼受苦如己無異。
六、護持佛戒,乃至輕微尚不故毀,況餘重者!能以十善教化一切,不樂見聞諸惡眾生鬥諍、罵詈。
七、所有三業常為眾生,終不自為。若有眾生具戒、忍、慧,樂與同行,得柔軟心、無有害心、無不忍心。
八、心常敬重所有諸戒,不誑眾生,無有兩舌及無義語。雖無問者尚讚人善,況有問者而當不說!尊重宗敬,正實之語。是名尸波羅蜜菩薩性印。
2.云何羼提波羅蜜菩薩性印?
一、云何羼提波羅蜜菩薩性印?菩薩摩訶薩觀諸眾生:「若有來打我是身者,我則不應加惡報之。何以故?我身非身。所謂身者,名為真實。
二、真實之身則不可打,而我此身是和合身。和合身者,所謂不淨。於和合中少分見打,多無所損。
三、多無所損,何故不喜?瞋者,少分有瞋,多分不瞋。多不瞋故,云何名瞋?
四、若和合打和合受者,誰打、誰受,譬如二物,相觸出聲。 若我瞋者,應當自瞋。何以故?以業緣故而得此身,以是身故受是楚毒。

菩薩法性印—一 海濤 輯

菩薩法性印—一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復有四事勝於聲聞、辟支佛等: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方便勝,四、得果勝。
一、根勝者,菩薩摩訶薩本性猛利,緣覺性中,聲聞性鈍,是名根勝。
二、行勝者,聲聞、緣覺為自度故修集善法,菩薩之人不自為己,但為眾生修集善法,施眾安樂,大悲憐愍,是名行勝。
三、方便勝者,聲聞、緣覺唯能了知陰、界、諸入,不能了知十二因緣及處、非處,菩薩方便則能善知一切諸法,是名方便勝。
四、得果勝者,聲聞自得聲聞菩提,緣覺自得緣覺菩提,菩薩自得菩薩菩提,是名果勝。
2.菩薩性者有六種印,以是印故一切眾生則得識知此是菩薩。何等為六?所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
3.以何義故,檀波羅蜜名菩薩性印?
一、菩薩摩訶薩本性能得如是捨心,於諸財物若多、若少,心不貪著。
二、欲施、施時及行施已,悉生歡喜;隨所施物,若多、若少,心無疑悔。若少施時,亦無羞愧;若無財時,常讚歎施。
三、見有慳者,能破其心;見行施者,心生欣慶,歡喜踊躍,如見父母。
四、見來求者,深自慶幸。若無財物,應以身業供給長老、父母、諸師。
五、應以喜語、軟語、法語、實語、正語,除破眾生妄語、兩舌、惡口、無義語。若有人問,猶不說人長短過失,況於無問而自說耶!
六、若有眾生怖畏王、賊、水、火之難,能為救解,知恩、念恩,受恩能報。
七、受他寄付,不令他疑;若是重寶,心不貪著。於己物中心無吝惜,能食、能衣惠施於人。
八、能調欲心、耽湎之心、調戲等心、貪伎樂心,修集慚愧,雖獲大寶不生貪喜。是名檀波羅蜜菩薩性印。

菩薩戒的心戒—二 海濤 輯

菩薩戒的心戒—二 海濤 輯
1.對一般凡夫而言,要生起牧者的發心是最難的,因為它是一樣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東西。如果我們檢視自己的行為舉止時,便會了解它實際上與我們平常一貫的個性相去甚多。
2.舉例來說,當我們去買東西時,必須在櫃台前排隊結帳。當然每一個人都想要搶先,但我們偏就不讓他們插隊排在我們的前面。
3.另外一個例子是當我們在等計程車時,每一個人都爭著想上第一輛車子,以便可以快點抵達目的地。但我們絕不會讓排在我們後面的人上第一輛車子。
4.佛陀說,在此三種發心中,以牧者的發心最為難得,其次是船夫發心,最後是國王發心。三者中的任何一種都足以幫助我們開啟真正的願菩提心。
5.但如果我們現階段無法感受到牧者發心的話,就不必勉強自己去做,我們只要適時適性擇一而修即可。無論如何,在開展願菩提心時,真正重要的是在於其反覆持誦發菩提心的祈禱文。
6.因此,當我們在唸誦祈願文時,要深思其涵意,好讓菩提心的精義在我們心中生起。
7.平時福慧二資糧的積聚,也是培養菩提心增長的因緣。
8.在發起「願菩堤心」後,接著我們要發「行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基礎便是建立在願菩提心之上。生起行菩提心並致力於實踐菩薩行,這樣我們的菩提心才得以圓滿。
9.菩薩必須具有三種無畏:
一、他必須為不可思議之無量眾生擔負起令其得到福祉以及究竟解脫的責任。
二、無畏是不懼它所需要花費時間的長短。
三、無畏是無視於菩薩戒和菩薩道所將帶來的無數困難。
10.菩薩戒的四種根本違失:
一、忘失菩提心。(指願菩提心,捨棄眾生的心。)
二、由於執著、貪吝而不修布施(指財、法二施)。
三、頑固的瞋忿心,形成一種惡意的心態,不接受他人任何道歉。
四、在佛法上的假裝。尚未斷除煩惱,卻假裝已去除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