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3, 2009

法語輯要—一 海濤 輯

法語輯要—一 海濤 輯
1.於受樂眾生生歡喜心者,起二種心:一者,能於他財物中、他資生中不生貪心;二者,於他富貴勝樂不生嫉心。
2.念諸眾生如念子想者,起二種心:一者、能如父母念子,遮護諸惡;二者、常於一切眾生不捨慈心。《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3.菩薩受持菩薩戒者,至身專念自省己過,不訟彼短。見行惡者心不瞋恨,見破戒者心生憐愍,無有瞋惱。《菩薩善戒經》
4.修忍之人一切愛敬,不忍之人眾所憎惡,增長煩惱。
5.長煩惱故,生死增長;長生死故,生諸難處;生難處故,遠離善友;遠善友故,不聞正法;不聞正法故,重翳疑網;以疑網故,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方便報佛恩經》
6.菩薩樂善法欲,世間珍寶無不棄捨,以身承事無不恭敬,於和尚、阿闍梨極生尊重。所以者何?為斷繫縛求如是法,為斷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求如是法。發心如寶,除諸眾生貧窮困苦,求如是法;發心如藥,安樂一切眾生,求如是法。《菩薩別解脫經》
7.佛告諸比丘:「菩薩盡其形壽乃至或遇喪命因緣,畢竟不得捨善知識。」《大乘四法經》
8.不念他人惡,常思其善事,智慧離分別,人中最第一。
9.生死如毒樹,悟即法身果,生死與涅槃,本性皆平等。
10.淨慧賢聖行,大悲常利物,不擇於怨親,恒離於分別。
11.耆年多智慧,淨戒悉圓滿,親近如是人,速成安樂行。
12.智慧無垢人,三業恒清淨,應親近是人,尊重過父母。
13.無智難親近,能壞善人心,如火燒枯木,應當常遠離。
14.供給於惡人,欲益反招損,如人飼猛獸,無不傷害者。
15.供養智慧人,小善獲多福,如人飲甘露,求得安隱樂。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