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 2009

修行備忘錄—二 海濤 輯

修行備忘錄—二 海濤 輯
1.學佛之人,必須心存慈悲,致力於利益眾生的工作,在《菩薩地持經》中記述了十一種利益眾生的方法:
一、眾生所作諸饒益業,悉與為伴。
二、對眾生已起、未起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為伴。
三、為諸眾生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四、知恩報恩。
五、眾生種種恐怖,悉能救護。若有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為開解,令離憂惱。
六、見有眾生貧窮困乏,隨其所須悉能給施。
七、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眾。
八、對眾生軟語安慰,隨時往返,施給飲食,說世間善語等。眾生安定者,皆悉隨順;不安者,皆悉遠離。
九、對有實德者,讚歎歡喜。
十、對有犯過惡者,慈心呵責,折伏罰黜,使其改悔。
十一、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是名攝眾生戒。
2.在《法華經》中揭示善人有十相,令行者效仿,力學不輟。
一、利根,二、植善,三、修慈,四、恭敬,
五、捨惡親善,六、持戒如珠,七、質直敬佛,八、譬喻說法,
九、四方求法,十、頂受專修。
3.修行者必須消除三種惡念,在佛教裡稱為三想、三惡想、三不善想,其對人的危害甚大。《無量壽經義疏》
一、欲想:欲有希求佔有之意,凡夫對人、物、名譽等等,生起貪欲之念。
二、瞋恚想:凡夫對不如意的人、事、物,常起瞋恨、恚怒之心。
三、殺害想:凡夫對惱怒的人,常起殺滅或謀害之想。
4.人若不貪名利,就不會有欲覺;不惱眾生,就不會生瞋覺;不損物命,則不生害覺。所以三覺不生,三想也就絕滅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