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貼近佛法的生活—三 海濤 輯

貼近佛法的生活—三 海濤 輯
1.皈依時,如果我們發心斷除惡行並且生起利他的心,那麼,不管我們的習氣多重,這種大願終究會引領我們到達覺悟的境地。
2.在金剛乘,皈依的對象有六個。除了佛、法、僧外,行者還要皈依三根本:上師、本尊、以及勇父空行和護法。
3.佛陀在世時,曾預言在未來末法時期,他將化現為上師的形相,以便追尋者能得其指引和護佑。
4.上師通常是一位已經圓滿深廣修持、證得高度精神成就的大師,是由一個真實不虛的不間斷傳承所授予他宏揚法教的資格。
5.即便我們獲得人身,具足聰慧,且值遇佛法,若沒有上師的指引,在修行道上也很難有重大的突破。
6.我們未開悟的心,受累世以來積習的牽引,沒有上師超凡的內觀能力和指導,便很難降服它們。
7.上師是三寶的具體化身,尤其是佛的化身,為加持根本。本尊是諸佛的示現,以各種不同形相展現出佛性,契合各種不同根性的行者。
8.當行者認知自己的身口意與本尊的身口意無別時,便可了悟到自己本具的佛性。
9.勇父、空行與護法是覺悟者,他們行息、增、懷、誅等四種佛行事業,為行者消除修行的障礙。因此,他們被稱為佛行事業的根本。
10.佛法的學習即是修行、即是功德的積聚——任何善業、善行的積聚。功德可以帶給我們智慧、帶給我們對真理實性的了悟。
11.如果我們學習一句,或一段佛陀的法教,便會讓我們的智慧更敏銳,積聚更多功德。當智慧增加而且變得更敏銳時,便離真理實性——對實相的了解與證悟,更近了。
12.如果我們學習或教導一句佛法——僅僅是一句,所積的功德將遠比供養珠寶或任何的寶物為大。
13.學佛法是要找出真理——最真實、最真實的真理。學佛法使我們方便趨進「究竟」真理的了解和證悟,而這也是禪修的目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