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二 海濤 輯

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二 海濤 輯
7.云何菩薩而得利根?謂此菩薩習道支已,利根明悟,能正了知。菩薩由此安住寂靜,遠離執著、一切憒鬧,不樂多言。復能捨離欲尋、恚尋、害尋及不死尋,遠離眷屬、名稱、利養。
8.云何菩薩得心善巧?謂此菩薩由前因緣得心善巧,身常寂靜,觀察其心於善、不善及與無記,自念我今心住何性?若住勝善清淨,心生信樂歡喜。
9.云何菩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善巧?
一、謂此菩薩心善巧已,觀察諸法如幻如夢,思惟諸法此是善法,此非善法;此出離法,此不出離法。
二、謂諸菩薩觀一切法皆依於心——心為自性、心為上首,能攝受心,善調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攝此一切諸法。
三、既善調伏又善了知,由此因緣便能修習奢摩他法——如是繫心,如是止心及安住心。勤修如是奢摩他故,便能安住心一境性。
四、菩薩住心一境性已,入定觀察,得離生喜樂。心得喜已,遠離欲界惡、不善法及有尋有伺,是名修行住初靜慮(初禪)。
五、又離尋伺,不味喜樂,觀無常已,出初靜慮,住內等淨,得定生喜樂,是名菩薩入第二靜慮(二禪)。
六、次厭離喜及觀苦已,住捨正念、正知及樂心安正受。佛說:「成就住捨念樂,入第三靜慮,修行而住。」(三禪)
七、作空解已,入第四靜慮,便捨我執。捨我執故,苦樂亦斷,憂喜滅故,住不苦樂,捨念清淨,是名修習第四靜慮。(四禪)
八、又菩薩觀身與虛空等。既信解已,捨諸色想,滅有對想,離種種想。捨色想故,滅有對想;離異想故,入無邊空,是謂修習空無邊處。
九、超過一切空無邊已,有識等生,入無邊識,是謂修住識無邊處。
十、超過一切識無邊已,入無所有,是謂修住無所有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