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7, 2009

岡波巴四法—二 海濤 輯

岡波巴四法—二 海濤 輯
1.依於佛法的行善有兩種動機:一是希望做善事能得福報,來世投生到更好的地方。另一則是專志行善或修行,唯求迴向一切眾生究竟解脫。
2.我們不將任何所累積的功德據為己有,我們願將它與一切眾生分享。以此寬廣無私的功德,以及願將它迴向眾生解脫的意願,使得其間所產生的利益遠較我們以真實財物去布施所累積的功德還大。
3.要培養一個圓滿不變的願力是一種修心的功夫。
4.當我們唸儀軌或做任何修行時觀想:「我修行的目的是要清淨無始劫以來的過去生所累積的障礙惡業以證得圓滿覺悟的心。」以這樣的發心,我們的善行便能消除過去所累積的惡業。
5.修行不僅使我們能對治縈繞心中的煩惱,也能為日常行為注入才智和智慧。
6.要培養大乘完全利他無私的見地,事實上我們必須先學會關懷自己。我們應對一切眾生生出愛心,一如母親愛她的兒女一樣,誓將由於心智不明導致毫無目標在輪迴中流轉受苦的兒女帶離此境。
7.慈悲的力量和無私的發心也可以消除另外一種最主要的煩惱障——妒忌。我們每一個人最難纏也最具破壞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貪、瞋、痴等三毒。
8.當我們心中容不下傷害別人的想法時,便會真心想帶他們離開痛苦,這樣子的慈悲心是正確的。
9.行者基於一種利他的心願,對一切眾生生出無分別的慈悲心而發誓願,這就是所謂的「菩薩戒」。
10.不具慈悲與愛心,也不溫善的人,不論他們長得多好看迷人,到哪裡都會給大家添麻煩。
11.縱使我們還未能真正地去利益任何人,但誓戒就是表示我們要努力往度化眾生的目標走去,就算我們現在還不能馬上就做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