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菩提心與慈悲心—三 海濤 輯

菩提心與慈悲心—三 海濤 輯
1.噶舉派中的噶舉教法:「四加行」(即轉心四思惟),行者要深入思考人身難得、諸行無常、業報因果、輪迴過患,認清這世間是充滿苦的,如生老病死苦、無常聚散苦等等。因此產生出離心,願從充滿痛苦的輪迴脫離出來,這便是小乘之發心。
2.有了這種離苦得樂的出離心後,再進一步便不應只顧自己解脫,而應該發心救度一切眾生,因為所有眾生也一樣受著無量無邊的苦難,由此發心為救度眾生而修行,這便是大乘的菩提心。
3.有了出離心及發出了菩提心後,就是修持金剛乘法門的時候了。
4.四加行,能幫助我們斷除粗的我執,無造作的安住能幫助我們斷除更多的我執,菩提心的修持能幫助我們斷除細的我執,空性的觀修能幫助我們斷除微細的我執。
5.大悲心和菩提心的差別——二者皆是利他之心。菩提心是以慈悲心為基礎而發起的覺醒之心。
6.菩提心是大乘所講的發心,大悲心則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的功德。
7.發菩提心的重點,是在於儘量發起強有力的意向:我獨自一人要讓每一眾生成就佛道,究竟離苦得樂!
8.菩提心是我們入達證悟的主因。培養菩提心能使我們的心變得廣闊、開敞,並建立起勇猛的自信。
9.所以我們要在菩提道的起點,發起最積極的意向:我將令一切眾生證得佛果。
10.我們身陷輪迴而受苦的主因,是在於我們只關心自身的福祉。
11.如果能每晚觀修四無量心而至淚流滿面,那是最好的了。即使只生起一彈指的慈悲,也能消除多劫的障礙。
12.慈無量心和喜無量心的差別:
慈無量心:令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
喜無量心:令一切眾生具無苦之妙樂,亦即絕對的快樂。
13.「無量」,是指我們所觀想的對象遍及一切的眾生。經由四無量心,特別是悲無量心的修持,漸漸地我們就能發起菩提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